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吴昌耀 李强辉 +5 位作者 周维模 龙雪峰 许林 全军利 农振良 梁仕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比较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使用传统2D成像技术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沟通后,两组患儿家属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减轻患儿家属术前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了患儿家属对医疗过程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3D成像技 儿童 腹部实体肿瘤 术前医患沟通
下载PDF
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微创肝脏手术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心菀 喻晓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采用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医患沟通前、后焦虑、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术前1 d 6∶00(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患者完全清醒时(T2)、术后第1天6∶00(T3)、术后第3天6∶00(T4)不同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T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各生理应激指标变化。结果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医患沟通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沟通后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低于沟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应激指标:T1、T2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两组T1、T3、T4时间点均降低,其中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间点均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的术前医患沟通模式能有效降低肝脏微创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模型 肝脏 微创手 术前医患沟通
下载PDF
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万欢 李婷秀 张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依据开展活动之前和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依据开展活动之前和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2)与观察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前谈话满意率、知晓率、谈话效率及术前谈话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采用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后,患者对术前谈话的满意率从62.3%提高至95.5%,对术前谈话内容的知晓率从71.3%提升到93.3%,手术医师术前每例谈话时间从平均23.9 min改善至16.6 min,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从7.2分下降至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构建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术前谈话效率,提高患者对术前谈话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医患沟通标准化模式 品管圈活动 腹腔镜胆囊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