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肿瘤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陈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75-177,共3页
探讨针对罹患有肾脏肿瘤的患者,对其实施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罹患肾脏肿瘤的所有患者中有效抽取57例进行分析,抽取时间范围限定在2016 年2月至2022年4月之间。所有抽取患者将均接受术前CT肾动脉血管... 探讨针对罹患有肾脏肿瘤的患者,对其实施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罹患肾脏肿瘤的所有患者中有效抽取57例进行分析,抽取时间范围限定在2016 年2月至2022年4月之间。所有抽取患者将均接受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并就此观察其肾动脉变异情况,计算诊断准确度。结果:诊断结果显示,纳入的57例患者中共计有32例显示肾动脉起源正常,占比56.14%;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19例,占比33.33%(其中,8例为肾动脉提前分支,占比14.03% 、11例为副肾动脉,占比19.30%);单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5例,占比8.77%;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共计1例,占比1.75%。经统计结果显示,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准确度为100%。结论:在进行肾脏肿瘤切除术前,施以患者CT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显示患者肾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临床病症的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术前ct肾动脉血管成像 肾动脉变异情况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联合CT门静脉血管成像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栓塞术前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孙沛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栓塞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共50例,...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栓塞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DFI、CTP以及消化内镜检查。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是否存在EVB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CDFI、CTP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CTP和CDFI检查相关指标,同时比较CDFI、CTP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EVB的诊断效能。结果:消化内镜检测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4例(68.00%),破裂出血22例(44.00%);CTP检测出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3例(46.00%),破裂出血12例(24.00%);CDFI检测出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2例(44.00%),破裂出血11例(22.00%);CTP联合CDFI检测出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3例(66.00%),破裂出血22例(44.00%),其中CTP、CDFI单一检测的检出率低于消化内镜检查(P <0.05),二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与消化内镜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组患者静脉直径(Dpv)、脾静脉直径(Dsv)、肠系膜上静脉直径(Dsmv)以及肝静脉减振指数(HV-DI)指标均高于未出血组,肝静脉-肝动脉渡越时间(HV-HA)短于未出血组(P <0.05);进一步分析得出,CTP、CDFI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EVB的诊断价值明显较单一检测更高,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对EVB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单一检测。结论:CDFI与CTP检查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破裂出血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价值更高,且与胃镜诊断价值相似,能够作为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t门静脉血管成像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栓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
下载PDF
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沈艳 祁冬 +3 位作者 乔晓春 胡淑敏 姚木子 田欧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18-621,639,共5页
目的:探讨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3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D患者... 目的:探讨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3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D患者破口位置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Kappa检验评估CTA对AD患者进行Debakey分型的一致性。结果:CTA共诊断出AD 30例(96.77%),CTA均能很好地显示了AD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内膜片、真假腔及夹层旋转方向;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AD患者破口位置的敏感性为93.55%,特异性为66.67%及准确率为91.18%。对30例AD患者进行Debakey分型,其中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14例,CTA对AD患者分型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13、0.792、0.802。结论:256排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AD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准确地显示AD破口位置并准确分型,为介入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动脉夹层 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5
作者 周伟 陈小华 +2 位作者 彭辉 丁爱民 刘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扫描和GE Revo... 目的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与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扫描和GE Revolution128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3种检查方法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和病理检查结果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动态增强扫描误诊率高于病理检查、MRI-DWI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扫描检查时间长于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费用高于CT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DWI扫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更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ct动态增强 结直肠癌 分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
6
作者 苑乐添 林祥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常规增强CT扫描检查后,再进行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 目的分析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常规增强CT扫描检查后,再进行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对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效能及术前分期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阳性病灶和阴性病灶分别为70例和18例,常规增强CT扫描诊断为58例和30例,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70例和18例。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灵敏度(97.14%)、特异度(88.89%)、准确度(95.45%)明显高于常规增强CT扫描(71.43%、55.56%、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3、4.985、22.000,P均<0.05)。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术前T2期和T3期的诊断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增强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4.615,P均<0.05)。结论在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中,能谱CT血管造影诊断价值高,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阳性病灶,而且对患者术前T分期判断也可以带来一定指导作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血管造影 壶腹部周围癌 分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7
作者 李济民 杨雪丽 陈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数共11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所有患者均进行3D-CTA与3D-DSA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瘤体最大直径与瘤颈径和3D-CTA对确诊的瘤体位置检出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AN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72,P<0.05),采用3D-CTA检出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检出符合率为100.00%,大脑中动脉66.67%,大脑后动脉为75.00%,前交通动脉为74.12%,后交通动脉为95.65%,颈内动脉颅内段为89.47%;3D-DSA与3D-CTA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DSA检查相比,3D-CTA其一致性较高,且对于瘤体不同位置的检出率均表现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 大脑动脉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技术在评估结直肠癌病灶周围淋巴结术前转移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刘岩 王萌 +3 位作者 冷磊 申吉山 项坤 夏洪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究CT能谱成像技术在评估结直肠癌(CRC)病灶周围淋巴结术前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影像科进行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CRC患者104例,经检查共纳入131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7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2枚。利... 目的 探究CT能谱成像技术在评估结直肠癌(CRC)病灶周围淋巴结术前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影像科进行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CRC患者104例,经检查共纳入131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7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2枚。利用CT能谱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分析,比较两种淋巴结短径、形态学差异、动脉期与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斜率(λ_(HU))等能谱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能谱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CRC病灶周围转移性淋巴结的轴位短径、矢状位短径和冠状位短径均大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转移性淋巴结边缘模糊、有聚集和强化不均的占比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转移性淋巴结动脉期与静脉期IC、NIC和λ_(HU)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经ROC曲线分析,CT能谱成像参数对淋巴结转移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P<0.05),动脉期IC、NIC及静脉期NIC诊断效能最高,AUC分别为0.894、0.895、0.892,敏感度分别为91.14%、86.08%、93.67%,特异度分别为73.08%、82.69%、76.92%。结论CT能谱成像可鉴别非转移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短径和形态学差异,CT能谱参数可较为准确地判断CRC患者病灶周围淋巴结术前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下肢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
9
作者 张慧君 程琳 +1 位作者 赵筱卓 陈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A辅助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12例。CTA辅助组术前行下肢CTA并使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皮瓣相关血管网络,设计模拟切取皮瓣后转化为实体标记以辅助后续手术操作,传统手术组仅按传统手术流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皮瓣切取时长、术后2~3周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不良烟酒嗜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辅助组术中皮瓣切取时长为(21.83±3.91)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的(26.67±4.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下肢CTA及三维重建在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长,是一种较好的临床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 预设计
下载PDF
基于CTA-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杨会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成像(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前中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数字...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成像(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术中血管保护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需行开颅手术的前中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实施手术治疗)和研究组(利用CTA和MRI融合图像技术对脑神经、血管、颅骨以及锥体束进行三维重建后实施手术),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血管保护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肿瘤病灶切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穿支动脉术中血管均无损伤,对照组颈内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大脑前动脉1例,术中血管损伤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脑脊液漏、偏瘫各1例,脑梗死及颅内感染均未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和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中颅底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不仅能获取肿瘤病灶的全切率,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术中出血量,保护术中血管,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颅底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肖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9-0112,共4页
探讨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直肠癌(RCA)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62例RCA患者,先后进行CT检查和MR-DWI检查,分别进行CT单独诊断与CT联合MR-DW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 探讨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直肠癌(RCA)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62例RCA患者,先后进行CT检查和MR-DWI检查,分别进行CT单独诊断与CT联合MR-DW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RCA术前分期诊断中,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CT单独诊断;对淋巴结阳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联合MR-DWI诊断在RCA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分期 淋巴结阳性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乔 王建业 张磊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对穿支血...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对穿支血管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CDU (彩色多普勒超声)组,CT组术前采用CTA和三维重建技术对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定位和评估,CDU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定位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和术中穿支动脉内径和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差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美容满意度。结果 共收集到35例患者,其中CT组18例,CDU组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术前对穿支动脉内径和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测定准确度均高于CD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手术时间较CDU组短、术中出血量较CDU组少、皮瓣存活率较CDU组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CDU组低,美容满意度较CDU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移植皮瓣穿支血管的评估和定位较CDU精确,能够为手术提供更为精确的临床数据,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患者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皮瓣移植存活率和美容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技 外侧皮瓣移植 大面积组织缺损 重建修复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志伟 王怡宁 +5 位作者 孔令燕 曹剑 李烁 周慷 金征宇 吴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技术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冠状动脉CTA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11例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而既往未明确诊断冠心病,在非心脏手术...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技术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冠状动脉CTA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11例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而既往未明确诊断冠心病,在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时行CTA检查.冠状动脉CTA均采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分析111例患者的CTA图像质量、狭窄程度、术前处理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111例患者的1 779段冠状动脉可评价血管节段为1 676段(97.4%),患者的CTA有效放射剂量为(2.7 ±0.9) mSv.71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按期进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心血管并发症发生;36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其中狭窄程度≥70%的17例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诊断冠状动脉≥70%狭窄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8%.这1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手术治疗.其余19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在50%~70%,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后行预定手术,术后2例患者出现心肌酶的一过性升高,无其他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能有效评估动脉狭窄程度,用于术前危险分层,指导进一步治疗,减少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评估
下载PDF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俊峰 郭宏骞 +2 位作者 秦民益 甘卫东 周科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能反应真实的肾血管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 三维重建 肾动脉
下载PDF
肾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前肾动脉变异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健 王忠新 +3 位作者 宋勇 洪宝发 张旭 符伟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前肾动脉变异的评估价值以及研究肾动脉变异的意义。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并且术前行CTA检查评估肾动脉变异... 目的探讨肾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前肾动脉变异的评估价值以及研究肾动脉变异的意义。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并且术前行CTA检查评估肾动脉变异情况的患者28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或者CT等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肾肿瘤。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其肾动脉变异情况及分型。结果 284例CTA检查均顺利完成,未发现不良反应。肾动脉变异总的发生率为39.3%,且男性肾动脉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左右侧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无明显差异。81.9%的肾脏由1支肾动脉供血,且肾动脉数量变异的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副肾动脉的发生率为16.1%,且有66.7%的副肾动脉走行入肾脏的上极或者下极。结论肾血管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情况,丰富了术前评估的内容,增强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以作为肾部分切除术的常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肾动脉变异 肾部分切除 机器人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肾动脉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玉勤 张廉良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 spiral 2001年 肾动脉疾病 ctA技 多层螺旋 综合利用 重建技 ct扫描 ct成像 应用价值 MS ct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诊疗大咯血的价值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鸿文 杨熙章 +5 位作者 陈自谦 杨永岩 杨利 史震山 林宇宁 雷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6期771-773,共3页
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前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大咯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40例在BAE前进行CTA检查的大咯血患者,对咯血责任血管进行分析,然后将检查结果与BAE术中数... 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前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大咯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40例在BAE前进行CTA检查的大咯血患者,对咯血责任血管进行分析,然后将检查结果与BAE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大咯血常见病因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CTA与DSA共检出69支咯血责任血管,CTA检出64支,检出率92.75%;CTA与DSA同时检出63支咯血责任血管,符合率98.43%;DSA检出1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CTA不能检出。对于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检出,在支气管动脉系统及肺动脉系统符合率高。结论 CTA不仅具有CT增强的诊断功能,有助于临床和介入医生对因治疗,还能为BAE治疗提供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及走行,提供准确定位,减少术中时间和辐射剂量,可作为术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栓塞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对肾动脉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华 廖志武 +3 位作者 黄泽和 万良 郑伟 叶雨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动脉的评估价值,以指导肾部分切除术中血管处理。方法15例肾肿瘤患者,术前均行肾血管CTA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然后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动脉。结果CTA显示肾门...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动脉的评估价值,以指导肾部分切除术中血管处理。方法15例肾肿瘤患者,术前均行肾血管CTA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然后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动脉。结果CTA显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3例,副肾动脉1例,肿瘤滋生血管2例。术中探查与CTA所提示的异常血管相符,本组15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出血、感染等。结论CTA能清楚显示肾血管的解剖及变异,为术中处理肾动脉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肾动脉变异 肾部分切除
下载PDF
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亲体肾移植供体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小凡 熊玮 +3 位作者 狄文佳 窦科 冉青 杨洪吉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亲体肾移植供体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08年4月,对23例亲体肾移植供体行双源CT扫描,并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肾动脉。结果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的反映了肾...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亲体肾移植供体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08年4月,对23例亲体肾移植供体行双源CT扫描,并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肾动脉。结果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的反映了肾动脉的解剖结构。结论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能反映真实的肾动脉解剖,对亲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肾动脉的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肾动脉
下载PDF
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中超声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殿宾 张晶晶 +3 位作者 马光 李红阳 刘英 王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术中超声在小肾癌阻断肾段动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病人55例,常规术前行MSCTA检查,根据是否行术中超声,将其分为术中超声组28例,...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术中超声在小肾癌阻断肾段动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病人55例,常规术前行MSCTA检查,根据是否行术中超声,将其分为术中超声组28例,非术中超声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微小癌灶发现率、中转开放率、术后漏尿、切缘阳性率、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术中超声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非术中超声组,其手术时间分别为(172. 1±3. 5)分钟和(216. 3±4. 8)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 2±5. 0) ml和(90. 3±4. 0) ml,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 5±4. 2)分钟和(29. 3±2. 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1±7. 2) ml/min和(54. 1±7. 7) ml/min(P> 0. 05),非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8±7. 0) ml/min和(41. 4±6. 5) ml/min(P <0. 05)。结论术中超声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肿瘤组织,尽可能的保留肾单位,减少切缘阳性率,并有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阻断肾段动脉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中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