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情况及其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关系
1
作者 邵晨 赵志伟 牛利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脉事件再发生情况及其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脉事件再发生情况及其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1年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再发生组(n=32)和非再发生组(n=88)。比较两组患者术前MHR、NLR值,分析其与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HR、NLR对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再发生组患者的MHR、NLR水平均高于非再发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HR、NLR水平与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呈正相关(r=0.369、0.490,P﹤0.05)。ROC曲线显示,MHR、NLR联合预测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灵敏度为90.62%,特异度为89.77%,联合预测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风险较高,与MHR、NLR水平密切相关,早期测定MHR、NLR水平可预测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冠状动脉事件的再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生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方勇 芦伟 闫宇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模型低于治疗前(P<0.05),网膜素-1水平均模型高于治疗前(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网膜素-1水平模型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2/2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2.00%(8/25)(χ^(2)=4.500,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00%(3/2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6.00%(9/25)(χ^(2)=3.94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二甲双胍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英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5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5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4.3%(8/56)、17.9%(10/56)均明显比对照组22.2%(12/54)、25.9%(14/5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二甲双胍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凉血生肌中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农一兵 林谦 +4 位作者 吴旸 崔晓云 王轩 郭自强 廖家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生肌中药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凉血生肌中药(生黄芪、丹参、丹皮、金银花)2个月。随访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凉血生肌中药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凉血生肌中药(生黄芪、丹参、丹皮、金银花)2个月。随访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同时观察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严重心衰、再介入和冠脉搭桥的情况;随访截至2007年4月。结果:①共纳入患者10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完成随访97例,依据造影结果和复发心绞痛情况估计再狭窄率,治疗组有减少再狭窄发生的趋势(7/51,13/46),但两组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9/51,17/46),(P<0.05);生存分析表明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益处在干预后6个月明显显现(P<0.05)。④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服用凉血生肌中药有减少造影再狭窄和复发心绞痛发生的趋势,能明显降低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事件 狭窄 中药 凉血生肌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对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MACE发生率的影响
5
作者 周雪峰 邱晓琴 施景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4期12-14,18,共4页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NSTEMI患者62例作为研...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NSTEMI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在心肌酶指标、炎性因子上的差异,统计并分析两组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24 h两组心肌酶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降低术后NSTEMI患者心肌酶、炎症因子水平,并且对降低MACE发生率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尼可地尔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肠溶片 术后发生 影响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及药物预防
6
作者 伍民生 曾知恒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 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熏要手段.联合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应用显著降低rPTCA后冠脉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发生率。然而冠脉介入术后6~9个月RS仍有10%...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 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熏要手段.联合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应用显著降低rPTCA后冠脉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发生率。然而冠脉介入术后6~9个月RS仍有1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术后狭窄 发生机制 药物预防 影响因素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张浩 郭明凯 张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34-36,57,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访3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和随访3个月的冠脉再狭窄率。结果:术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效果优于常规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024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5年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研究[英]/Cutlip DE…//Circulation
8
作者 张涛 崔炜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方法对1228例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研究,观察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每年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及心力衰竭等冠脉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由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的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同由冠脉非支架植入血管病变导致... 方法对1228例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研究,观察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每年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及心力衰竭等冠脉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由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的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同由冠脉非支架植入血管病变导致的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由专家组按标准判断冠脉事件是由支架内再狭窄还是由冠脉非支架植入血管病变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事件 支架内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血管病变 术后5年 患者 发生 差别
下载PDF
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葛明 万茜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6年第6期440-44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尽管从单纯药物治疗到外科手术,其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人类仍末摆脱它对健康的威胁。1977年,Gruentalg医师成功的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尽管从单纯药物治疗到外科手术,其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人类仍末摆脱它对健康的威胁。1977年,Gruentalg医师成功的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从此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3—6个月出现再狭窄(restenisis)率可高达30%-50%。虽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其发生率仍在15%-20%,影响了其远期疗效,限制了其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再狭窄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再狭窄发生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由于球囊扩张、支架、旋磨对血管壁内膜的机械性刺激,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发了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表达,造成早期血栓形成和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堆积和血管的重塑从而完成再狭窄(RS)过程。近年来。中药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日益显示出优势,其可作用于再狭窄(RS)多个病理环节,临床观察亦呈现出一定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术后狭窄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中药防治 冠心病介入治疗 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细胞周期调节基因 并发症发生 内支架植入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再流 慢血流的影响
10
作者 安健 李保 +5 位作者 王敬萍 杨滨 王仲朝 王慧仙 芦丽芳 高勇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慢血流 盐酸替罗非班 急诊 并发症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脏事件预测价值的研究
11
作者 张俊杰 陈绍良 +2 位作者 叶飞 段宝祥 单守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myocardialfractionalflowresever ,FFRmyo)对于术后3个月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并建立目标FFRmyo值。方法 2 0 0 3年7月至2 0 0 3年9月单支病变的冠脉内支架术后行冠脉内压力...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myocardialfractionalflowresever ,FFRmyo)对于术后3个月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并建立目标FFRmyo值。方法 2 0 0 3年7月至2 0 0 3年9月单支病变的冠脉内支架术后行冠脉内压力测定的连续7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临床随访3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事件发生(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术以及再发心绞痛)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介入治疗中的相关参数。结果 76名患者完成了3个月的临床随访,有1 4名患者( 1 8 .4 % )发生了心脏不良事件,其中1 2名患者再发心绞痛( 1 5 .8% ) ,2名患者再次行经皮冠脉介入术( 2. 6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术后FFRmyo是术后3个月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其预测价值显著优于冠脉造影所判断的残余狭窄率。据ROC曲线判断FFRmyo的界值为0 . 92。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后即刻FFRmyo对于术后3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心脏事件 支架术后 预测价值 Logistic回归分析 冠状动脉 冠脉内压力测定 2003年7月 经皮冠脉介入 发心绞痛 心脏不良事件 独立预测因子 临床随访 心绞痛患者 血运重建 危险因素及 ROC曲线 单支病变
下载PDF
PCI术后患者血清GDF-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发生的关系
12
作者 朱兴根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33-2435,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122例PCI术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冠状造影检查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1年内...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122例PCI术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冠状造影检查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1年内的缺血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情况分为A组(未发生再狭窄、缺血事件)52例和B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38例、C组(发生缺血事件)32例。比较PCI术后出院前三组患者血清GDF-1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C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发生与上述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做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PC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B组和C组的血清GDF-15、CK-MB、NT-proANP水平高于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CK-MB、NT-proANP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缺血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如ROC曲线结果所示,Youden指数对应cut-off值分别为1017.25 pg/ml、25.42 U/L和805.48 pg/ml。结论:血清GDF-15、CK-MB、NT-proANP水平与PCI患者的预后关系较紧密,可以在临床上用于早期预测支架内再狭窄及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支架内狭窄、缺血事件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导管室等待患者中的作用
13
作者 肖彩斌 史春艳 +3 位作者 甘婉瑜 卞洋洋 温红梅 赵世界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46-48,共3页
目的 明晰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导管室等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患者556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为试验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各278... 目的 明晰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导管室等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患者556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为试验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各27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其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导管室等待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间至消毒前的手术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在此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导管室等待患者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其不仅可缩短患者进入手术间至消毒前的手术准备时间,且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 心导管室 准备时间 意外事件发生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王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行PCI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中辅助检查技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行PCI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中辅助检查技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VUS指导PCI治疗。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效果、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比值(E/A)]水平、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合格率为100.00%(45/45),高于对照组的85.37%(35/41),支架直径和支架长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SV、LVEF、E/A值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晚期管腔丢失少于对照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指导下PCI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提高支架植入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晚期管腔丢失,降低支架内再狭窄、MACE发生率,且不增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CAG指导下的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支架内狭窄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临床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谷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9期156-156,共1页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照1∶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普通支架组(A组)、药物涂层支架组(B组)和药物涂层支架联...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照1∶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普通支架组(A组)、药物涂层支架组(B组)和药物涂层支架联合阿托伐他汀组(C组),A组:患者口服0.3g的阿司匹林,外加500mg的氯吡格雷,将其放在裸支架。B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与A组相同,支架所释放的压力在14-18atm,雷帕霉素涂层的支架置入的方法与裸支架一样,手术后患者应当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持续12个月。C组:手术前1个月即给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一直到手术后的6个月,雷帕霉素涂层的支架置入的方法与阿司匹林的应用方法相同与B组。对以上患者展开2~15个月的随访调查,仔细比较这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及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及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以上临床分析,可以发现进行药物涂层支架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再狭窄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各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 狭窄率 并发症发生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附102例报告)
16
作者 许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4年第6期377-378,共2页
对 10 2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比较普通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 ,口服普通抗血小板药物和口服氯吡格雷病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药物涂层支架及口服氯吡格雷病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药物涂层支架... 对 10 2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比较普通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 ,口服普通抗血小板药物和口服氯吡格雷病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药物涂层支架及口服氯吡格雷病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药物涂层支架和氯吡格雷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有明确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狭窄 药物涂层支架 氯吡格雷 病人 冠状动脉支架 口服 发生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作用
17
作者 黄健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术后狭窄 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冠状动脉狭窄 PTCA 冠状动脉搭桥 发生 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作用 平均最大压力
下载PDF
凉血生肌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 被引量:25
18
作者 崔晓云 吴旸 +6 位作者 农一兵 王轩 郭自强 金刚 宋麦芬 王旭升 林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生肌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100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对照组和凉血生肌方治疗组,随访至少6个月后并继续随访,以介入术后再狭窄事件及心源性死亡... 目的观察凉血生肌方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100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对照组和凉血生肌方治疗组,随访至少6个月后并继续随访,以介入术后再狭窄事件及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严重心衰、再介入和冠脉搭桥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凉血生肌方对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干预作用。结果两组支架内再狭窄、复发心绞痛、估计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减少单独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联合心血管事件而言,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服用凉血生肌方药能降低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累积风险,其益处约在术后6个月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狭窄 心血管事件 凉血生肌方
下载PDF
在同一部位多次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率的量化动脉造影研究
19
作者 李江 《医学信息》 1994年第4期191-191,共1页
目前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范围增加,因此,首次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受到重视。再狭窄常需重复做 PTCA。有些研究表明,同一部位重复做 PTCA 与再狭窄率增加相关。还发现,以往发生再狭窄的时间间隔短对将来发生再狭... 目前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范围增加,因此,首次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受到重视。再狭窄常需重复做 PTCA。有些研究表明,同一部位重复做 PTCA 与再狭窄率增加相关。还发现,以往发生再狭窄的时间间隔短对将来发生再狭窄有预测价值,但目前有关的许多组研究不能对总体PRCA 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做出准确的评价,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狭窄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成形 量化 适应证 预测价值 时间间隔 发生 部位
下载PDF
血清HDAC1和BMP7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倩 黎东 +1 位作者 李郁 罗彩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MACE组(28例)和非MACE组(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DAC1、BM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事件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价血清HDAC1、BMP7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清HDAC1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MACE和MACE组患者血清TC、LDL-C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MACE组,MACE组患者血清HDAC1、TC、LDL-C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C、LDL-C、高水平HDAC1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BMP7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HDAC1、BMP7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分别为0.773、0.724、0.840,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Z=4.976、3.597,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患者血清HDAC1水平升高、BMP7水平降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高水平HDAC1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BMP7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均有望成为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去乙酰化酶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