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邪理论与治未病思想在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翟昂帅 张军平 +2 位作者 郭晓辰 朱亚萍 许颖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30-2431,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无复流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年来,从伏邪理论探讨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应用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危险因素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结合无复流诊疗现状,从伏邪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无复流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年来,从伏邪理论探讨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应用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危险因素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结合无复流诊疗现状,从伏邪和治未病角度出发,提出预防伏邪产生及祛除伏邪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等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治未病 PCI术后无复流 中医药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振达 成彩联 +4 位作者 董睿敏 朱洁明 赵长林 钱孝贤 陈璘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经治疗血流再通后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诊PCI的430例病人,其中43例病人置入支架后出现血流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病人中40例...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经治疗血流再通后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诊PCI的430例病人,其中43例病人置入支架后出现血流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病人中40例给予相应治疗血流再灌注达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3级,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后两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无复流后血流再通病人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术后无复流 心功能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玲 闫振明 宋耀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NRP)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方法连续选择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冠心病患者45例,其术后发生了NRP,对照组为同期接受急诊,PCI术后未发生NRP患者6... 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NRP)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方法连续选择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冠心病患者45例,其术后发生了NRP,对照组为同期接受急诊,PCI术后未发生NRP患者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指标。结果 NRP组的多支病变例数、几乎完全闭塞例数、靶病变较长例数、重度血栓负荷例数、初始TMI血流0~1级例数、侧枝循环差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多支病变、几乎完全闭塞、靶病变较长、初始TMI血流0~1级以及侧枝循环差可能是急诊PCI术后发生NRP血管影像学易患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 急诊 术后无复流 血管影像学因素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疗效观察及对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建成 郭璐 孙启银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5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2组无复流发生率,比较2组手术前后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1.95%,对照组为43.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TnI、CK-MB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cTnI、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SOD水平均较术前升高,MD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有效降低行PCI术的AMI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有效调节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 参麦注射液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守琪 郝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5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3—10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根据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分为正常血流组39例和无复流组6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3—10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根据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分为正常血流组39例和无复流组6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在年龄、Killip分级、病变血管长度、PCI术前血流TIMI分级、血栓负荷程度、再灌注方法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长度、PCI术前血流TIMI分级、血栓负荷程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与病变血管长度、PCI术前血流TIMI分级、血栓负荷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术后无复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LOX-1、ITLN-1水平及与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红伟 王志方 +2 位作者 邢永生 付云 苏淑红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3-77,95,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凝集蛋白(intelectin,ITLN)-1、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水平及与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1~2019-01我院120例AMI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凝集蛋白(intelectin,ITLN)-1、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水平及与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1~2019-01我院120例AMI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LOX-1、ITLN-1、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分析血清sLOX-1、ITLN-1水平与心肌梗死常用标志物相关性;对比术后无复流、血流正常病人临床指标及血清sLOX-1、ITLN-1水平,分析术后无复流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LOX-1、cTnI、Mb、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ITL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MI病人血清sLOX-1水平与心肌梗死常用标志物cTnI、Mb、CK-MB呈正相关关系(P<0.05),ITLN-1水平与心肌梗死常用标志物cTnI、Mb、CK-MB呈负相关关系(P<0.05);AMI病人中无复流发生率为20%(24/120),年龄、症状至罪犯血管开通时间、TC、BMI、cTnI、Mb、CKMB、sLOX-1水平均为AMI病人术后无复流独立危险因素,ITLN-1水平为AMI病人术后无复流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LOX-1、ITLN-1联合预测AMI病人术后无复流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明显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且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6.46%。结论:AMI病人血清sLOX-1水平明显升高,ITLN-1水平显著下降,二者均与术后无复流现象有关,且血清sLOX-1、ITLN-1联合预测AMI病人术后无复流价值较高,临床可结合术后无复流发生危险、保护因素,早期预防术后无复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无复流 sLOX-1 ITLN-1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同众 赵冰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的13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长度、血栓负荷...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的13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长度、血栓负荷、术前TIMI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再灌注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入院时血压情况、IBAP应用情况及预扩张次数者的无复流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关系。结果:13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发生无复流者16例,发生率为12.31%,不同性别者的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变长度、血栓负荷、术前TIMI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再灌注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入院时血压情况、IBAP应用情况及预扩张次数者的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变长度、血栓负荷、术前TIMI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再灌注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入院时血压情况、IBAP应用情况及预扩张次数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无复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PCI术后无复流者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小燕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3期3613-3615,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者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PCI术后无复流的心肌梗死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者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PCI术后无复流的心肌梗死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后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均持续应用3个月。对比2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与主要远期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0~2级比例均显著降低,3级比例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0~2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3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主要远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无复流者心肌的微循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主要远期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PCI术后无复流 方丹参滴丸 心肌微循环 心功能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现状及优势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俊达 《光明中医》 2019年第7期1138-1140,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冠心病心血管重建中取得显著效果,但术后无复流问题日益突出,作为PCI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困扰。西医针对PCI术后无复流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因此临床开始探索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药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冠心病心血管重建中取得显著效果,但术后无复流问题日益突出,作为PCI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困扰。西医针对PCI术后无复流尚无理想的防治手段,因此临床开始探索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临床提供一定思路,给予患者更多选择。本文对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现状及优势进行汇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无复流 现状 优势 综述
下载PDF
Frank征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陈立 谢京甫 +2 位作者 蒋志芳 陆美伊 刘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11-0115,共5页
探讨Frank征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89例。将患者是否发生支架术后冠脉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和正... 探讨Frank征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89例。将患者是否发生支架术后冠脉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和正常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以及Frank征与冠脉无复流的关系。结果在89例急诊PCI患者中,有17例发生了冠脉无复流事件。在无复流组中,Frank阳性患者占比高达52.9%(9例),而在血流正常组中,Frank征阳性患者仅占比仅为10.10%(7例),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SYNTAX评分联合Frank征阳性的联合分析,可将ROC曲线下面积提升至0.910 (95%CI:0.823-0.998),其截断值敏感度为0.941,特异度为0.855。结论 Frank征阳性联合SYNTAX评分有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发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nk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术后无复流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烨 解雅英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各种作用。方法:选取40只合格雄...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各种作用。方法:选取40只合格雄性清洁型Wistar大鼠,7~9周龄,体重为220~27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LY294002+右美托咪定组(L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假手术组(S组)。前三组需要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S组仅开腹胆总管探查、游离。D组完成造模72h后在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剂量为100μg/kg,S组和OJ组同时注射等容量0.9%无菌生理盐水,L组在给Dex10min前经尾静脉缓慢泵入PI3K抑制剂LY294002(10%DMSO配置10mmol/L)0.3mg/kg。注药3h后四组大鼠取肝右外叶1.0cm×1.0cm×0.5cm 2份,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Bcl-2及Bax阳性细胞计数。结果:D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较L和OJ组减轻;OJ组较S组大鼠肝细胞TUNEL检测值、p-Akt、Bcl-2降低,Bax升高;D组较OJ组大鼠肝细胞TUNEL检测值、p-Akt、Bax降低,Bcl-2升高;L与D组相比,其大鼠肝细胞TUNEL检测值、p-Akt、Bcl-2降低,Bax升高。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无复流 sLOX-1 ITLN-1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磊 刘建勋 +2 位作者 任建勋 郭浩 林成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是心脏X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等微循环病变的共同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MD的发生和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MD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作用的必不可少...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是心脏X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等微循环病变的共同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MD的发生和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MD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选择合适的CMD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是开展CMD实验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CMD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如何进一步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寻求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将是中医药干预CMD的研究重点。该文将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方法及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微血管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实验及中医药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心脏X综合征 微血管性心绞痛 PCI术后无复流 中医药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