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Ⅰa期肺癌术后早期转移与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陈景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手术后早期转移与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检测 5 0例Ⅰa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 ,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手术后 12个月内对患者至少复...
目的 :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手术后早期转移与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检测 5 0例Ⅰa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 ,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手术后 12个月内对患者至少复查一次 ,包括胸、脑CT扫描 ,肝、肾上腺B超和骨ECT检查 ,监测早期转移。根据有否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将患者分为两组。χ2 检验比较两组早期转移率的差别 ,计算两组早期转移概率的优势比 (OR值 )。结果 :16例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占全部患者的 32 .0 %。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者的早期转移率 (31.2 5 % )高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 (5 .88% ) ,差别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有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者早期转移的概率是后者的 7倍 (OR =7.2 7)。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科治疗
淋巴结微
转移
基因诊断
术后早期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FP、PLR、ILF3水平变化评估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徐文博
张相安
齐德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AFP、PLR、ILF3检测,并在患者术后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94)和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AFP、PLR、ILF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FP、PLR、ILF3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TNM分期、Borrmann分型、淋巴脉管侵袭、年龄、肿瘤直径、CEA、AFP、PLR、ILF3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38、54.035、12.635,t=3.097、2.619、2.667、4.885、4.059、4.2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CEA、AFP、PLR、ILF3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LR、ILF3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的AUC面积分别为0.725、0.696、0.713、0.857,提示三者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效果最优(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血清中AFP、PLR、ILF3水平均呈现高水平表达状态,三者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
术
后早期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Ⅰa期肺癌术后早期转移与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陈景寒
机构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3-425,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手术后早期转移与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检测 5 0例Ⅰa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 ,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手术后 12个月内对患者至少复查一次 ,包括胸、脑CT扫描 ,肝、肾上腺B超和骨ECT检查 ,监测早期转移。根据有否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将患者分为两组。χ2 检验比较两组早期转移率的差别 ,计算两组早期转移概率的优势比 (OR值 )。结果 :16例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占全部患者的 32 .0 %。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者的早期转移率 (31.2 5 % )高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 (5 .88% ) ,差别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有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者早期转移的概率是后者的 7倍 (OR =7.2 7)。结论
关键词
肺癌
外科治疗
淋巴结微
转移
基因诊断
术后早期转移
Keywords
lung cancer
surgery
lymphatic micrometastasis
genetic diagnosis
metastasis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FP、PLR、ILF3水平变化评估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徐文博
张相安
齐德军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外一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病中心
出处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87-691,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0475)。
文摘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AFP、PLR、ILF3检测,并在患者术后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94)和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AFP、PLR、ILF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FP、PLR、ILF3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TNM分期、Borrmann分型、淋巴脉管侵袭、年龄、肿瘤直径、CEA、AFP、PLR、ILF3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38、54.035、12.635,t=3.097、2.619、2.667、4.885、4.059、4.2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CEA、AFP、PLR、ILF3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LR、ILF3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的AUC面积分别为0.725、0.696、0.713、0.857,提示三者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效果最优(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血清中AFP、PLR、ILF3水平均呈现高水平表达状态,三者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
术
后早期
复发
转移
Keywords
AFP
PLR
ILF3
Gastric cancer
Early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Ⅰa期肺癌术后早期转移与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王洲
刘相燕
陈景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FP、PLR、ILF3水平变化评估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徐文博
张相安
齐德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