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溃疡的效果
1
作者 刘秀芹 王萌 马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术后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术后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77.14%,χ^(2)=4.590,P=0.032)。治疗1个月后,2组黏膜厚度评分与腺体密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患者采用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可更好地减缓胃黏膜及腺体病变程度,减轻炎性反应,增强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术后溃疡 瑞巴派特 兰索拉唑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 胃黏膜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围手术期创面护理干预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溃疡创面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郑细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针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溃疡创面,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患... 目的:针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溃疡创面,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溃疡创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溃疡创面 护理方法
下载PDF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洪丽霞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5期84-86,共3页
目的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溃疡愈合效果的观察。方法方便选取80例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胃粘膜息肉合并有HP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HP根除组和安慰剂组各40例,分别于术... 目的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溃疡愈合效果的观察。方法方便选取80例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胃粘膜息肉合并有HP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HP根除组和安慰剂组各40例,分别于术后1、2、4周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EMR术后1周,根除幽门螺杆菌组和安慰剂组的溃疡分期为活动期分别为10例和32例,根除幽门螺杆菌组分期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胃镜根除幽门螺杆菌组和安慰剂组在活动期为0例和14例,愈合期分别为10例和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根除幽门螺杆菌组和安慰剂组在疤痕期分别为40例和32例,安慰剂组还有8例在愈合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以有效帮助EMR术后创面的愈合,显著提高病灶的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下粘膜切除(EMR) 粘膜切除术后溃疡 幽门螺杆菌(H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