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型鼓室硬化的听力学特点与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新 梅凌云 +6 位作者 贺楚峰 蔡鑫章 吴学文 金毅 吴丽莎 吴宏 蒋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鼓室硬化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135耳)鼓室硬化手术患者,对比手术前后听力学资料。结果 Ⅰ、Ⅱ型鼓室硬化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分别为71.4%、68.8%),Ⅳ... 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鼓室硬化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135耳)鼓室硬化手术患者,对比手术前后听力学资料。结果 Ⅰ、Ⅱ型鼓室硬化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分别为71.4%、68.8%),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混合性耳聋出现的比例更高(66.7%)。各型鼓室硬化的听力曲线以平坦型为主。卡哈切迹出现率为13.3%(18/135),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38.9%患者听力图出现了卡哈切迹。各型鼓室硬化患者(除Ⅲ型鼓室硬化外)术后气骨导差(ABG)和气导平均听阈(PTA)均较术前降低。Ⅰ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高(79.0%),Ⅳ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低(63.9%)。结论 各型鼓室硬化患者听力图多呈现平坦型曲线,混合性耳聋最多见于Ⅳ型鼓室硬化,卡哈切迹的出现可提示镫骨的固定。手术清除鼓室内硬化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Ⅰ型鼓室硬化术后成功率最高,Ⅳ型鼓室硬化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 纯音测听 术后疗效
下载PDF
参骨方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聪 吕朝晖 +2 位作者 曾家莹 黄栩研 李伟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观察参骨方颗粒剂(以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中医证候、骨折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观察参骨方颗粒剂(以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中医证候、骨折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骨化三醇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骨方颗粒剂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为67.50%(27/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β-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水平方面,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血清OC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INP、β-CTX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骨密度值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骨密度值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股骨骨折、桡骨骨折、胫骨骨折、肱骨骨折的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骨方颗粒剂可显著改善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和脾虚湿困症状,改善骨代谢,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骨方颗粒剂 参苓白 四妙散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脾虚湿困 术后疗效 骨密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丁羽 李元耿 杨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I型前胶原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患者的术后骨折恢复效果。结果:术后24、48、72h,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低于术前,PINP、β-CTX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优化骨代谢指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炎性因子 愈合时间 术后疗效
下载PDF
多模态MRI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刘天笑 周晶 贺曦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1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I检查在脑胶质瘤(BG)术前分级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60例BG手术患者分为低级别BG组(n=30)和高级别BG组(n=30),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比较低级别BG组和高级别BG组患者表观弥散...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I检查在脑胶质瘤(BG)术前分级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60例BG手术患者分为低级别BG组(n=30)和高级别BG组(n=30),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比较低级别BG组和高级别BG组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及胆碱(Cho)/肌酸(Cr)。根据术后疗效将60例BG手术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n=45)和治疗无效组(n=15),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患者ADC、CBF及Cho/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DC、CBF、Cho/C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高级别BG的诊断价值以及对BG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级别BG组患者ADC高于高级别BG组,CBF及Cho/Cr均低于高级别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CBF及Cho/Cr联合检测诊断高级别BG的AUC为0.883,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治疗有效组患者的ADC高于治疗无效组,CBF及Cho/Cr均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CBF及Cho/Cr联合检测预测BG患者术后疗效的AUC为0.878,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多模态MRI检查可用于BG术前分级及术后疗效评估,在BG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多模态MRI检查 诊断价值 术后疗效
下载PDF
探讨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贺小峰 王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分析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癌TACE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前、术后均进行常规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工作站进行分析,... 分析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癌TACE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前、术后均进行常规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工作站进行分析,获得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时间强度曲线,根据曲线获取检查过程中的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斜率(MS)等指标,以了解灌注情况。在基于时间强度曲线的TTP、AUC和MS参数,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治疗后按照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对两组的肿瘤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X射线血管造影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价值。结果 共有20例患者术后复发,无效组患者术后的X射线血管造影TTP、AUC和MS参数均低于有效组(P<0.05),采取ROC曲线分析,X射线血管造影三项参数联合应用于评估TACE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P<0.05)。结论 在肝癌TACE术后采取X射线血管造影进行疗效评估,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血管造影 TACE 术后疗效 评估价值
下载PDF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李文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需要康复,进而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探讨运动康复一体化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纳入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骨折治疗同时,配合运...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需要康复,进而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探讨运动康复一体化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纳入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骨折治疗同时,配合运动康复,对照组单纯地进行骨折治疗,比较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对照组理想(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治疗 运动康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疗效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
7
作者 吴昊 施久军 +2 位作者 周荣 林军 徐正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7-0021,共5页
探究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及满足数据测量要求筛选后最... 探究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及满足数据测量要求筛选后最终纳入65例,测量相关参数。分别对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腰部视觉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治疗(JOA)评分进行随访。根据每节段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的中位数进行分组,比较同节段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男性:3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8.88±17.7)岁。责任节段:L4/5:30例,L5/S1:35例。关节突中点与棘突中线之间的距离越长,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越大,二者呈极强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0P<0.05)。两节段中两组数据术前JOA评分、VAS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4/5:t=0.269P=0.790、t=0.223,P=0.825;L5/S1:t=1.140P=0.262、t=0.607,P=0.548)。术后6个月L4/5节段中两组数据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t=-4.000P<0.001、t=3.373,P=0.002)。结论 (1)关节突中点距离棘突中线的距离越长,术后下关节突厚度保留越大。(2)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因素之一,术后下关节突厚度保留越小术后更易腰痛。(3)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前测量棘突中线至下关节中点之间的距离十分必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 腰椎退行性疾病 关节突关节损伤 术后疗效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疗效与术前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大兴 解京明 +3 位作者 邓虹 刘路平 张颖 王迎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和焦虑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完成日本骨科学会(JOA)腰... 目的:探讨抑郁和焦虑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完成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分、视觉疼痛自我评定(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评分。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7分为界)将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按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6分为界)将患者分为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术后3个月随访JOA及VAS评分。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分别为3.2±0.3、9.1±1.8、3.3±0.3、9.2±1.9,VAS评分分别为1.25±0.53、2.53±0.40、1.23±0.55、2.48±0.38,抑郁组及焦虑组疼痛缓解率差(P<0.01)。结论:术前以抑郁和焦虑为主的负性情绪将加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而术前进行心理因素评分有助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 抑郁 焦虑 心理评估 术后疗效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及切口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夏胜利 王子平 +3 位作者 王秀会 王惠中 吴祖明 朱汉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0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关节压缩型骨折27足。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5~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均获得满意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31足,良20足,可6足,优良率89.5%。术后早期出现切口裂开、坏死及感染共10例,占总病例数17.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切口并发症 术后疗效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MARYLAND 关节压缩型骨折 Bohler角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辅用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疗效、预后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沈彬 尹浩 +4 位作者 朱晓萍 肖卫星 周君 肖广远 周海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5期1523-152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辅用消炎利胆片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上的疗效、预后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01/2017-12在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腹腔镜胆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辅用消炎利胆片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上的疗效、预后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01/2017-12在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用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血清癌(cancer antigen, CA)19-9、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胰岛素(insulin,Ins)]的变化、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wk的血清学指标CRP、PCT、CA19-9、TSH及In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降低程度比对照组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辅用消炎利胆片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上,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消炎利胆片 术后疗效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影响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迪 陈仲强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管狭窄症,目前多选择手术治疗。由于病情特点、手术方式等不同,其手术疗效可能存在差异。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术后总体疗效令人满意,但对于影响疗效的因素却众说纷纭。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影响术后...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管狭窄症,目前多选择手术治疗。由于病情特点、手术方式等不同,其手术疗效可能存在差异。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术后总体疗效令人满意,但对于影响疗效的因素却众说纷纭。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手术疗效,我们对影响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的因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因素 术后疗效 治疗 保守治疗 病情特点 方式 总体疗效
下载PDF
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其刚 谭胜 +1 位作者 刘嵘 张晓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13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采用相对记分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选择6个可能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疗效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等,将各因子有关资...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13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采用相对记分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选择6个可能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疗效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等,将各因子有关资料进行量化赋值,采用有序反应变量累积log 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术前病程对术后疗效有明显的影响,而临床分型、胸腺的病理改变类型和术前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和改善会受到一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应适当考虑这些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改善症状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术后疗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39例黏膜下层剥离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文冲 吕巍巍 +1 位作者 乔秀丽 高孝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334,共2页
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改变了消化道早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局面.不但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而且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QOL)。在日本、中国香港,ESD已成为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内癌安全、... 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改变了消化道早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局面.不但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而且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QOL)。在日本、中国香港,ESD已成为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内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已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黏膜下层 术后疗效分析 剥离 传统手治疗 外科手 消化道黏膜 疗效
下载PDF
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苏辐 姬巍 +7 位作者 汪学勇 赵亮 彭洪 白云波 谢洪 申虹 李健东 魏伯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520-4521,共2页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南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南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两者均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术后疗效 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慢性炎症性疾病 鼻窦内窥镜 患者 IGE介导
下载PDF
脂肪浸润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涛 王杨雨凡 +3 位作者 刘光旺 冯彦博 许永 马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修补术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退变性肩袖损伤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修补术治疗的患者62名,根据Goutallier脂肪浸润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0级患者为无脂肪浸润组(A组),1~...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修补术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退变性肩袖损伤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修补术治疗的患者62名,根据Goutallier脂肪浸润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0级患者为无脂肪浸润组(A组),1~2级患者为轻度脂肪浸润组(B组),3~4级患者为严重脂肪浸润组(C组)。所有患者经肩袖MRI诊断为全层肩袖撕裂,进行关节镜下双排固定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评估三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cale,ASES)、肩关节简单评分(Simpe shoulder test,SST)及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差别。结果 62例患者术后12个月有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各评价指标评分结果相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在VAS、Constant-Murley、ASES、SST及ROM评分结果比较中均存在明显差异(<0.05),且两两相比,除ConstantMurley评分只有A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0.05),其余各评分中两两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2月,A组患者有1(5.26%)名患者发生术后再撕裂,B组患者6(30%)例,C组患者9(45%)例(X^2=7.9114,=0.0191)。两两比较,除B、C两组相比(>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能够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在脂肪浸润不明显前进行手术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浸润 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 术后疗效
下载PDF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疗效的全身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淑霞 黄世威 苏冠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盲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本文将就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疗效的全身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身因素 术后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谭振刚 周良 +1 位作者 胡世国 梁冀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91年Jacobs等报道了首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治疗 结肠癌 术后疗效 微创外科技 消化道恶性肿瘤 系统 开腹
下载PDF
血清TSGF的水平与结肠癌诊断及术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欣 丁修冬 李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结肠癌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的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及术后及50名对照组血清中TSGF水平,采用电化学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CEA、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肠癌术后及对...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结肠癌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的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及术后及50名对照组血清中TSGF水平,采用电化学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CEA、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肠癌术后及对照组相比,结肠癌术前的TSGF、CEA、CA19-9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术后及对照组的TSGF、CEA、CA19-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的TSGF、CEA、CA19-9的阳性率中,TSGF阳性率最高。结论血清TSGF是对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TSGF、CEA、CA19-9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肠癌检测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TSGF CEA CA199 诊断 术后疗效
下载PDF
抑郁、焦虑状态与退变性下腰痛术后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远鸣 梁梓扬 +1 位作者 莫日养 许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状态与退变性下腰痛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CNKI、VIP和Wan Fang Data自建库以来到2016年4月的文献,运用Meta分析软件Stata11.0分析纳入的文献,并对结果进行亚...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状态与退变性下腰痛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CNKI、VIP和Wan Fang Data自建库以来到2016年4月的文献,运用Meta分析软件Stata11.0分析纳入的文献,并对结果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有1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抑郁组、焦虑组跟正常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相比:SMD=0.629,95%CI 0.482~0.775,P<0.01;与正常组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相比:MD=1.585,95%CI 1.263~1.906,P<0.01。进行亚组分析,探索文献异质性来源可能为发表地区不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稳健。结论:处于抑郁、焦虑状态的退变性下腰痛患者术后疗效较正常心理状态的患者差,疼痛程度更大,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发生率高。因此,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应开展术前心理评估,以排除抑郁、焦虑状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腰椎手术失败率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下腰痛 抑郁状态 焦虑状态 术后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肿瘤根治性指标及术后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志凯 张超 +2 位作者 白军伟 张辉 田鹏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2期2041-2043,2048,共4页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肿瘤根治性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10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2例(传统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症状...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对肿瘤根治性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10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2例(传统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淋巴清扫情况以及术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总清扫淋巴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Ⅲ期清扫淋巴结数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Ⅲ期淋巴结阳性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显著增加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患者手术风险,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会有所增高,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传统根治 结肠癌 肿瘤根治性指标 术后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