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罂粟碱给药途径对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应琼 谭艳庆 +1 位作者 叶惠萍 谢丽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6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罂粟碱给药途径对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的住院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25例)、B组(26例)、C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A组在... 目的探讨罂粟碱给药途径对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的住院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25例)、B组(26例)、C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A组在术后即刻口服罂粟碱,B组在术后即刻肌注罂粟碱,C组在术后即刻静脉输入罂粟碱,对照组则常规治疗,不运用任何血管扩张药物。观察四组患者皮瓣成活面积、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皮温差,及不同用药途径的皮温升高时间和持续时间。探讨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与给药途径的关系进行。结果A、B、C组皮瓣成活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药途径比较,皮肤温度升高方面,A组给药速度最快,C组最慢;但持续时间则三者之间相反,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皮温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指(趾)体和皮瓣成活率(92.0%、100.O%、85.2%)高于对照组(85.2%),血管危象发生率(8.0%、3.9%、0.0%)低于对照组(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罂粟碱虽然给药途径不同,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患侧的皮肤温度均可得到提高,其中以静脉给药途径最佳,肌内注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给药途径 肢体损伤 血管修复 术后皮肤温度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