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N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再活化与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珂崎 于风旭 闫继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接受PCI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基因多态性、术后血小板再活化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12月期间就诊雅安市人民医院PCI患者362例,检测...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接受PCI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基因多态性、术后血小板再活化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12月期间就诊雅安市人民医院PCI患者362例,检测PCI后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预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最佳PAR值。将所有受试者分成术后血小板再活化(HPPR)组(PAR≥44.5%,即HPPR组)(n=180)和对照组(PAR<44.5%)(n=182),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现,记录患者CYP2C19基因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以及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PPR组三个基因多态性位点(-108C/T,-126G/C及-162G/A)分别为63.9%、25.0%和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44.0%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108C/T基因型是PCI治疗后MACE和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值为3.647(1.633~6.275),P=0.016。结论携带-108C/T基因型与HPPR是PCI治疗后MACE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率 术后血小板再活化 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