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宗铭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肺癌手术患者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栓栓塞分为栓塞组(n=25)与无栓塞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 目的 探讨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肺癌手术患者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栓栓塞分为栓塞组(n=25)与无栓塞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 相较于无栓塞组,栓塞组FDP、D-D、PCT与CRP水平更高(P<0.05);肺癌术后血栓栓塞诊断中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一指标。结论 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通过开展早期监测可得到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术后血栓栓塞 凝血标志物 炎性因子 诊断
下载PDF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魏慧芳 范光伟 吴秀婷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1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强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tPA、D-D、PLT指标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DVT、PE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均有所升高,并且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围手术期强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纤溶指标和肺功能,还能在此基础上减少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期强化护理 肺癌 术后血栓栓塞 血液纤溶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脑膜瘤术后抗凝治疗与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
3
作者 詹艳 杨媛 +1 位作者 马严菊 马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抗凝治疗(AC)与颅内出血(PH)和血栓栓塞(TE)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1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为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包括肠系膜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塞...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抗凝治疗(AC)与颅内出血(PH)和血栓栓塞(TE)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1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为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包括肠系膜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塞、心肌梗塞);次要终点为术后30 d死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结果11例(4.05%)术后发生血栓栓塞,中位时间为术后11.17(IQR:3.71~16.79)d;其中7例为肺栓塞,4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16例(5.90%)术后发生颅内出血,中位时间为术后18.50(IQR:4~64)h,其中13例发生在术后24 h内,3例在服用抗凝剂后CT扫描发现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启动时间延迟脑膜瘤术发生血栓栓塞、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1例血栓栓塞中,8例(72.73%)mRS评分3~6分,16例颅内出血中,7例(43.75%)mRS评分3~6分。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肺栓塞,1例颅内出血并脓毒性休克病人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颅内出血死于不明原因的脑梗死。结论脑膜瘤术后延迟抗凝治疗会增加颅内出血、血栓栓塞的风险。而血栓栓塞对预后的影响大于颅内出血,因此建议脑膜瘤术后早期启动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手 抗凝治疗 术后出血 术后血栓栓塞
下载PDF
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何寿富 吴文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50-52,共3页
研究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收治我院的200例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10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血栓,设置为对照组,10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栓,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 研究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收治我院的200例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10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血栓,设置为对照组,10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栓,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TM(10.76±1.26)、TAT(3.65±0.93)、PIC(1.46±0.26)、t-PAIC(7.36±1.16)、PT(11.23±0.32)、APTT(29.12±2.31)、FIB(3.96±0.25)、ATⅢ(82.76±4.17)、D-D(3.21±0.45)、FDP(4.76±0.6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RP9.76±1.21(mg/L)低于对照组6.76±1.12(ng/L),观察组PCT指标0.97±0.12(ng/L)低于对照组0.32±0.11(ng/L)。结论 检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标志物水平,对于提升术后血栓诊断概率有一定价值。早日观察各项指标水平变化,能够对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起到降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标志物 炎性因子 肺癌患者 术后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