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情况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姜玉玲 成俊 周春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胸围、乳腺体积与摆位误差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比较不同BMI、胸围、乳腺体积等患者摆位误差差异。结果63例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胸围、乳腺体积与摆位误差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比较不同BMI、胸围、乳腺体积等患者摆位误差差异。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中,左右方向(X轴)摆位误差为(2.61±0.72)mm,头脚方向(Y轴)摆位误差为(2.84±0.80)mm,前后方向(Z轴)摆位误差为(2.89±0.78)mm。随着BMI增加,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逐渐增加(P<0.05),其中BMI≥24.0 kg/m^(2)患者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3.13±0.53)mm、(3.60±0.63)mm和(3.88±0.66)mm,明显高于BMI<18.5 kg/m^(2)和18.5~23.9 kg/m^(2)患者(P<0.05)。胸围≥89 cm患者X轴和Y轴摆位误差分别为(2.84±0.52)mm和(3.07±0.56)mm,明显高于胸围<89 cm患者。随着乳腺体积增加,X轴摆位误差逐渐增加(P<0.05),其中乳腺体积>800 cm^(3)患者X轴摆位误差为(3.16±0.68)mm,明显高于乳腺体积<500 cm^(3)和500~800 cm^(3)患者(P<0.05)。不同年龄患者X轴、Y轴和Z轴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受患者BMI、胸围及乳腺体积的影响,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调强放疗 体质量指数 胸围 乳腺体积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乳腺癌乳房重建中保留假体与否对术后调强放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继斌 孙玉芳 史亚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1591-159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重建中保留假体与否对术后调强放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体积、临床分期等资料相当的33例硅胶假体隆胸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假体...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重建中保留假体与否对术后调强放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体积、临床分期等资料相当的33例硅胶假体隆胸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假体保乳术患者(观察组)及39例早期乳腺癌常规保乳无假体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放疗靶区剂量学、健侧乳房剂量学、患侧肺剂量学、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剂量学、乳房美观效果、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B)评分、毒性反应、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放疗靶区Dmean、D98、D2、V95、V105、V110,健侧乳房V1和V5,患侧肺V1、V5、V10、V20及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1、V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肺V40、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10、V20、V4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美观优良率[78.79%(26/33)]与对照组[71.79%(2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集中于血液学急性放射毒性、皮肤急性毒性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完成放疗,观察组患者无假体破裂、移位发生。结论乳腺癌乳房重建中保留假体不增加患侧术后放疗靶区、健侧乳房照射剂量-体积参数,可能对患侧肺、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有一定距离的防护作用,短期内不影响乳房美观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保留假体 术后调强放疗 生存质量 乳房美观
下载PDF
术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鲍慧 孙晓东 +1 位作者 王明 贺晶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n=41)和常规放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毒副反应发生情况、2年... 目的:探讨术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n=41)和常规放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毒副反应发生情况、2年和3年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强放疗组患者的E2、P、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P<0.05),LH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放疗组(P<0.05),调强放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19.5%、24.4%、9.8%均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的47.5%、55.0%、25.0%(P<0.05)。结论:术后调强放疗能够有效保护宫颈癌患者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调强放疗 宫颈癌 卵巢功能 影响
下载PDF
留置鼻胃管营养干预对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敏仪 潘晓丹 冯群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1期1712-1717,共6页
目的 探讨留置鼻胃管营养干预对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的107例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8例。对... 目的 探讨留置鼻胃管营养干预对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的107例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留置鼻胃管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营养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留置鼻胃管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免疫功能的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术后调强放疗 留置鼻胃管 营养干预
下载PDF
Ⅱb~Ⅲa期宫颈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宏剑 张志娟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5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治疗的45例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观察其生存情况... 目的:探讨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治疗的45例Ⅱb~Ⅲa期宫颈癌患者,观察其生存情况及远期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生存状况满意,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方式治疗Ⅱb~Ⅲa期宫颈癌能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Ⅱb期 Ⅲa期 前同期放化疗 根治 术后调强放疗
原文传递
术后调强放疗在喉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成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56-58,共3页
术后调强放疗在喉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喉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后调强放疗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综合治疗满意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 术后调强放疗在喉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喉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后调强放疗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综合治疗满意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不适症发生率较低,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调强放疗干预可增强喉癌治疗效果,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高,干预后的不适症少且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调强放疗 喉癌治疗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腮腺癌术后5放射野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慧烽 胡海生 王中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5、7、9、11野的腮腺癌调强放射治疗进行剂量学评估,优选达到良好剂量分布和治疗效率的放射野数目。方法:用容积剂量图(dose-volume-histgram,DVH)对5例不同放射野数调强放疗患者,分别行剂量学研究,比较不同数量放射野... 目的:对5、7、9、11野的腮腺癌调强放射治疗进行剂量学评估,优选达到良好剂量分布和治疗效率的放射野数目。方法:用容积剂量图(dose-volume-histgram,DVH)对5例不同放射野数调强放疗患者,分别行剂量学研究,比较不同数量放射野放疗计划靶区(planningl target volume,PTV)的以下指标。I〉95%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5)、〉11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10)、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和均匀指数(homogeneous index HI);脑干和脊髓的最大剂量(D maximum)、对侧腮腺和同侧中耳的平均剂量(D mean)、跳数(monitorunits,MU)和治疗时间均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野调强放疗与更多野(7、9、11野)技术相比,靶区V95、V110、CI、HI和同侧中耳平均剂量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脊髓最大剂量以5野调强放疗最低(P〈0.05);脑干最大剂量以11野调强放疗最低(P〈0.05),但5。11野调强均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对侧腮腺平均剂量、MU和总治疗时间均以5野调强放疗明显优于更多野技术(P〈0.05)。结论:腮腺癌术后5野调强放疗,具有良好的剂量分布和治疗效率,采用更多野调强技术对剂量分布未见明显改善.但会增加MU和总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癌 术后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手术后IMRT和3D-CRT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伟华 韦德华 王丽娜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手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ve radiotherapy,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按受试顺序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55例术后采用3D-CRT治...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手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ve radiotherapy,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按受试顺序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55例术后采用3D-CRT治疗,研究组55例术后IMRT治疗,观察2组在疗效等指标上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在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等Ⅲ级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部复发率16.36%、远处转移率7.27%,研究组局部复发率7.27%、远处转移率3.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生理维度、社会家庭维度、情感维度、功能维度、宫颈癌特意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术后IMRT和3D-CRT疗效相当,但IMRT不良反应相对较低,生活质量更高,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术后调强放疗 术后三维适形放疗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