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敏 韦雪连 +3 位作者 李常伟 周源 游欣 孙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35)和非出血组(n=1569)。统计患者一般资料、EMR切除息肉的情况、EMR操作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给予评价。结果两组在吸烟史、淋巴细胞数、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钛夹缝合后稀疏、创面覆盖不全及倒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淋巴细胞数≥3.65×10^(9)L^(-1)、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且上述因素预测术后迟发出血的AUC分别为0.652、0.649、0.759、0.687、0.705,而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799。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获得AUC为72.1%(95%CI:64.3%~81.6%)。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备较好的一致性。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别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模型的P值为0.482;绘制DCA曲线显示,与单一因素相比,列线图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度。结论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具有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的特征,以及有吸烟史、淋巴细胞数≥3.65×10^(9)L^(-1)的患者对于迟发性出血应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特征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后迟发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冬梅 田静静 +4 位作者 刘雅莉 贾明贤 石小红 杨磊 赵丽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5期2248-2251,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讨论防护对策。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于医院住院并行EMR切除结直肠息肉治疗的289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分组,其中术后发生迟发出血患者125例作...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EMR)术后迟发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讨论防护对策。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于医院住院并行EMR切除结直肠息肉治疗的289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分组,其中术后发生迟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迟发出血患者276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R术后迟发出血风险高危因素。结果纳入2894例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125例,发生率为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长期吸烟、息肉直径、息肉数目、术者技术水平、创面处理方式、抗栓药物使用、钛夹使用数量、钛夹倒伏或覆盖不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息肉山田分型、肠道清洁度分级(Boston分级)3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合并高血压,息肉直径≥10 mm、息肉数目≥3枚、抗栓药物使用、钛夹倒伏或覆盖不全是术后迟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的发生与息肉状况、操作者技术、健康宣教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风险意识,提早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术后迟发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 术后迟发出血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亚娟 李靖 贺欣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2-2012年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8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3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2-2012年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8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3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为4.9%(31/628),明显高于同期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0.9%(122/13 479),P〈0.001]。31例术后迟发出血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岁±20)岁;出血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中位时间为术后第8天。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高压和(或)脑膜刺激征(71.0%),脑疝(16.1%),癫痫(9.7%)以及晕厥(3.2%)。11例出现二次出血,二次出血发生率为35.5%(11/31)。25例患者康复出院,其中21例恢复满意,另4例神经功能障碍较前加重;其余6例死亡。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且术后1周左右迟发出血比例较大,出血后二次出血发生率高。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抢救;出血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表皮样囊肿 术后迟发出血 二次出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处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天生 陈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67-870,共4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迟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迟发出血的处理策略。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276例,迟发出血25例,对术后迟发出血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迟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迟发出血的处理策略。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276例,迟发出血25例,对术后迟发出血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276例病人中出现迟发出血25例(9.1%),迟发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的年龄、胰管直径、是否胰瘘、是否胆漏、是否腹腔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胰管直径≥3 mm、胰瘘和胆漏是迟发出血的独立因素,其中胰管直径≥3 mm为保护因素,其余3个为危险因素。结论迟发出血病因复杂,病死率高,需要有经验的胰腺治疗中心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对出血、再出血的及时和恰当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出血 胰瘘 介入治疗 急诊手
下载PDF
A型血友病患儿颅骨骨折术后迟发出血1例
5
作者 邵强 肖恺 +4 位作者 杨崇阳 王焕明 胡飞 胡杰 陈浪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715-715,共1页
1病例资料9岁男性,体重44 kg,因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昏9 h伴肢体抽搐3次入院。既往否认特殊疾病史,否认其他外伤及手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稍萎靡;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 1病例资料9岁男性,体重44 kg,因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昏9 h伴肢体抽搐3次入院。既往否认特殊疾病史,否认其他外伤及手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稍萎靡;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顶部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4 cm头皮血肿;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可自主活动,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凝血功能显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40.9 s,D-二聚体1.09 mg/L;其余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术后迟发出血 A型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