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滢 阮勇 阮小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3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术后院内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结果,分析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内...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3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术后院内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结果,分析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8.12%;以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为主,占比分别为36.00%、28.00%,引起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患者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合并有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 d、手术时间≥3 h、手术类型为开腹手术、有肝肠吻合术均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对于合并有独立危险因素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围术期需要及时采用相关手段进行预防,减少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胆管 肝内 术后院内感染 大肠埃希菌 粪肠球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Ⅰ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爱兰 赵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1日~6月30日354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1日~6月30日354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一步处理。结果:3547例Ⅰ类切口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98例次),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手术部位、泌尿生殖系统为主。98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革兰阳性菌20株,真菌2株。院内感染前三位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次数、切口等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中心静脉插管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是造成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术后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术中空气含菌量与术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宫照英 黄永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253-254,共2页
通过对 10 1例清洁手术 (分为 :A组用“蒲公英合剂”持续蒸发消毒空气 30例 ,B组为水蒸汽对照 41例。 C组为“空气清菌片”持续电热散发消毒空气 30例 ) ,进行术中 (分别在 10 min、 2 0 m in、 30 min、 1h、 2 h、 3h、术毕 )跟踪空... 通过对 10 1例清洁手术 (分为 :A组用“蒲公英合剂”持续蒸发消毒空气 30例 ,B组为水蒸汽对照 41例。 C组为“空气清菌片”持续电热散发消毒空气 30例 ) ,进行术中 (分别在 10 min、 2 0 m in、 30 min、 1h、 2 h、 3h、术毕 )跟踪空气采样 ,细菌培养 ,术后跟踪调查切口及总术后院内感染率。结果显示术中平均含菌量 A组 <C组 <B组 ,术后切口及总术后院内感染率 A组 <C组 <B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气含菌量 术后院内感染 清洁手
下载PDF
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临床防治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学安 罗兵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8期19-20,共2页
目的:对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和临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的64例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其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观察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 目的:对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和临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的64例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其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观察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并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结果:64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72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最多,共19株,占26.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8株,占25.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对乙酰唑胺的敏感性最高。结论: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自身骨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临床应明确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从消毒灭菌管理、无菌操作等方面入手制定临床防治措施,将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老年 患者 术后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分析
5
作者 卯丽琴 李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69-270,共2页
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分析。方法:纳入100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统计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结果:1... 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分析。方法:纳入100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统计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结果:1000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共34例,感染率为3.40%。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术中损伤性操作、胆囊积液等因素与术后感染有关(P<0.05)。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出现院内感染原因较多,由患者自身原因也有手术原因,因此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 术后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伟波 于建民 +3 位作者 王建越 付艳红 秦海艳 高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2462-2464,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B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C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2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各组均依据实际情况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5 mg/次,15 min内追加不超过5次。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进肠镜时(T1)、标记肿瘤边缘时(T2)、黏膜下切除肿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3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70分的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肝肾功能情况。结果T0~T4间3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0~T4间3组患者的SpO_(2)水平和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BIS评分≤70分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A组,且B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胆红素升高、头晕/头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B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血清AST、ALT、ALP、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静脉麻醉应用于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诱导速度较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降低相关补救治疗率,减少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肝肾损伤 术后院内感染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影响
7
作者 李娜 孔洁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感染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护理、病房管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的院内感染概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术后院内感染 综合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