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似”
1
作者 杨尚德 《前线》 1963年第20期14-,共1页
世间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但相似的事物却多得很。自古以来,就常有人谈论这些事。“吕氏春秋”上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宝剑)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世间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但相似的事物却多得很。自古以来,就常有人谈论这些事。“吕氏春秋”上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宝剑)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这是不能不“加虑”的。许多恶劣的东西,就常常隐藏在好事物中间,装模作样,迷惑视听。“鱼目”可以“混珠”,假货试图充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者 辩言 吴干 吕氏春秋 在路上 正象 使人 朱延年 人民政权 主分子
下载PDF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干部”进城叙事:由《我们夫妇之间》说起
2
作者 盛翠菊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9-176,共8页
"进城"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自发的、个体层面的"向城求生",而是整个新政权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个体进城"转变为"国家进城"。"接管干部进城"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大规模的"乡下人... "进城"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自发的、个体层面的"向城求生",而是整个新政权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个体进城"转变为"国家进城"。"接管干部进城"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大规模的"乡下人进城",据记载,从1949年1月15日起,天津就有"7000多名接管干部进城"((1))",进城干部"规模之大、人数之巨由此可见一斑。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是"小说干部进城",其发表、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夫妇之间 十七年文学 个体层面 新政权 朱延年 思想改造 现代性 解放区文学 意识形态话语 俞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