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遍销全国的朱提青铜
1
作者 黄若佩 《当代贵州》 2024年第31期37-37,共1页
6关注点朱提堂狼造古人有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被洗代替,专门用作盥洗工具,相当于如今的脸盆,汉代最为流行。
关键词 沃盥之礼 朱提 关注点 战国 汉代
下载PDF
避霜型核桃新品种“朱提1号”的选育
2
作者 刘娇 范志远 +6 位作者 朱宗能 饶绍松 曾清贤 杜春花 赵廷松 邹伟烈 潘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38,共2页
"朱提1号"是通过群众报优、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系测定并进行了区域性试验选育出来的避霜型核桃新品种。坚果大果型,三径均值3.63cm,种壳厚1.1mm,内褶壁退化,隔膜膜质,单果质量15.74g,种实饱满饱胀,易取整仁,仁色白或黄白... "朱提1号"是通过群众报优、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系测定并进行了区域性试验选育出来的避霜型核桃新品种。坚果大果型,三径均值3.63cm,种壳厚1.1mm,内褶壁退化,隔膜膜质,单果质量15.74g,种实饱满饱胀,易取整仁,仁色白或黄白,出仁率高,平均56.54%,食味香纯无涩味,口感细腻。该品种具有早结、丰产、优质、避霜能力强等优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新品种 朱提1号 避霜型
下载PDF
灿烂的朱提青铜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孝宁 《民族艺术研究》 1995年第3期14-21,共8页
青铜主要为铜锡合金,在人类发展阶段中,历史学家把使用青铜兵器和L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其所代表的汉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青铜文化”。中国青铜文化形成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经夏、商、西周和春秋,约达十五个世纪之长。... 青铜主要为铜锡合金,在人类发展阶段中,历史学家把使用青铜兵器和L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其所代表的汉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青铜文化”。中国青铜文化形成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经夏、商、西周和春秋,约达十五个世纪之长。春秋进入铁器时代后,青铜铸造业亦有新的发展,但已是强导之末。①此后青铜器由主要是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向日常生活用具发展。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中原的青铜文化衰退后,这一古老的工艺,却在东汉时的边险末提(今昭通地区)闪射出它灿烂而奇异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提 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器 西南夷 滇池地区 云南昭通 汉文化 昭通地区 汉族移民 大泉五十
下载PDF
东汉时期昭通朱提堂狼造铜器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长芬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昭通东汉生产的青铜器,器内底铸有"朱提"、"堂狼"、"朱提堂狼"铭文,学界称其为朱提堂狼铜洗。目前为止,历史著录和全国九省市发现并收藏的朱提堂狼造铜器达107件,其中一件款识为"永元元年朱提堂狼... 昭通东汉生产的青铜器,器内底铸有"朱提"、"堂狼"、"朱提堂狼"铭文,学界称其为朱提堂狼铜洗。目前为止,历史著录和全国九省市发现并收藏的朱提堂狼造铜器达107件,其中一件款识为"永元元年朱提堂狼铜官造作",证明朝廷在朱提设置有铜官这种官府手工业机构。朱提堂狼造铜器款识从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至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延续了100年。东汉时期昭通地区这种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其政治影响力在西南地区仅次于蜀郡工官,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特色产品——朱提堂狼铜器属全国最著名的手工业产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东汉 朱提堂狼造 铜器
下载PDF
朱提银到底产于何地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文钟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53,共4页
朱提银到底产于何地范文钟要弄清“朱提银”产于何地,应先确定朱提和来提山的地望。这个问题元代以前的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明代以后一些涉及“朱提”的书籍使问题复杂化了。本人曾经查看有关书籍,历史资料,特别是出土的又物,并且亲... 朱提银到底产于何地范文钟要弄清“朱提银”产于何地,应先确定朱提和来提山的地望。这个问题元代以前的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明代以后一些涉及“朱提”的书籍使问题复杂化了。本人曾经查看有关书籍,历史资料,特别是出土的又物,并且亲自到今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四川宜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提 宜宾县 乐马厂 昭通地区 鲁甸县 《华阳国志》 昭通市 龙头山 《读史方舆纪要》 建元六年
下载PDF
汉晋朱提大姓史事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吟葵 《昭通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对汉晋间,朱提(今昭通地区)五家彝化的汉族大姓的历史事迹进行钩沉阐释。
关键词 汉晋 朱提 世族大姓 史事
下载PDF
灿烂的朱提青铜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孝宁 《昭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5-52,44,共9页
本文对东汉末迄魏晋存在于朱提(今滇东北地区)的青铜文化现象作了概要的描述,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作了初步探讨,对其特点、类型以及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朱提 青铜文化
下载PDF
从通借关系看“朱提”与“窦地”
8
作者 刘顺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58-58,共1页
云南省所辖区昭通,在历史上初名“窦地句”(古代彝族称山间平地为甸),后称“朱提”。从汉字通借的角度来看,“朱提”与“窦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先看“朱”与“窦”。拟从“朱”与“俞”,“俞”与“窬”,“窬”与“窦”三层来作说明。
关键词 朱提 云南省 经典释文 汉字 通借字 历史上 昭通 关系 古代彝族 山间
下载PDF
“朱提”何以成为白银的代名词
9
作者 邓沛 《文史杂志》 2003年第5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朱提 白银 汉代 代名词 乐马厂矿山 汉语
下载PDF
朱提城墟今何在
10
作者 李启斌 《昭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认为今鲁甸县野石遗址为朱提城遗址,始建于公元前135年,公元初到公元339年为兴盛期,约二千户,近万人,经济在农业、交通和商业外,以银铜采冶和加工称著。公元339年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矿冶衰落终至停顿,人口迁徙,到公元794年已成丘... 本文认为今鲁甸县野石遗址为朱提城遗址,始建于公元前135年,公元初到公元339年为兴盛期,约二千户,近万人,经济在农业、交通和商业外,以银铜采冶和加工称著。公元339年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矿冶衰落终至停顿,人口迁徙,到公元794年已成丘墟,到1958年才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提 城墟 鲁甸 野石遗址
下载PDF
出土文物中反映的朱提堂狼青铜文化
11
作者 范文钟 《昭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3-38,共6页
本文分六个部分,依据出土的青铜器论述了汉晋时昭通文化史的一些问题,同时涉及民族考证,邦县设置、社会性质等。
关键词 朱提 堂狼 青铜文化
下载PDF
张希鲁先生与朱提堂狼铜洗
12
作者 林富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6期30-31,共2页
张希鲁先生是昭通的文化先贤,一生致力于地方文物搜求、护藏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张希鲁先生对朱提堂狼铜洗的搜求、护藏历程,认为张希鲁先生对昭通出土的朱提堂狼铜洗的搜求、护藏和研究,开创了国内学术界研究东汉朱提堂... 张希鲁先生是昭通的文化先贤,一生致力于地方文物搜求、护藏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张希鲁先生对朱提堂狼铜洗的搜求、护藏历程,认为张希鲁先生对昭通出土的朱提堂狼铜洗的搜求、护藏和研究,开创了国内学术界研究东汉朱提堂狼铜洗的先河,为国人认识昭通早期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希鲁 朱提堂狼铜洗 昭通历史
下载PDF
昭通汉铜器和朱提银出土
13
作者 黄智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5期202-204,共3页
青铜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历年来,在昭通各地出土的数件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引起了海内外金石学家们的研究热情,他们纷纷撰文考证,收录这些器物。早在宋代,就有人对昭通铜器进行过资料的收录和考证。清代更甚... 青铜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历年来,在昭通各地出土的数件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引起了海内外金石学家们的研究热情,他们纷纷撰文考证,收录这些器物。早在宋代,就有人对昭通铜器进行过资料的收录和考证。清代更甚,考证者骤增,著书籍颇多。到了民国时期,昭通著名考古学家张希鲁先生收集到许多汉代铜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历代学者们的潜心研究,揭开了汉代铜器与昭通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铜器 朱提 昭通 出土 研究
下载PDF
东汉朱提堂狼铜洗的传播及其功能探析
14
作者 夏保国 杨凤武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全国各地出土的朱提堂狼铜洗,自宋以来金石学著作中即有著录和铭文考证。本文梳理了这一器类的空间分布和由纪年铭文所排定的铜洗的分期,认为其为构建东汉时期朱提堂狼铜洗由产地外输传播的不同圈层提供了可能;并从器物组合的角度出发,... 全国各地出土的朱提堂狼铜洗,自宋以来金石学著作中即有著录和铭文考证。本文梳理了这一器类的空间分布和由纪年铭文所排定的铜洗的分期,认为其为构建东汉时期朱提堂狼铜洗由产地外输传播的不同圈层提供了可能;并从器物组合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对这类铜洗一器多用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功能 朱提堂狼 铜洗
原文传递
浅谈朱提堂狼铜器年号有误的现象
15
作者 杨雨霏 《长江文明》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东汉时期朱提堂狼铜器因器底有制造铭文而得名,金石著录及考古发现的此类铜器有上百件。其中4件铜器铭文的年号存在纪年超长、文字错误等现象,通过梳理东汉时期朱提交通战略位置、不同时期对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行政建制设置以及工官... 东汉时期朱提堂狼铜器因器底有制造铭文而得名,金石著录及考古发现的此类铜器有上百件。其中4件铜器铭文的年号存在纪年超长、文字错误等现象,通过梳理东汉时期朱提交通战略位置、不同时期对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行政建制设置以及工官管理制度等,结合中央政府对重点地区的经略政策,认为这4件年号有误的铜器实质反映了东汉中晚期以来,随着中央势力与地方势力此消彼长的变化,中央政府对朱提乃至西南夷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朱提堂狼铜器 年号有误 经略
原文传递
朱提文化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先林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6,共9页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分析了朱提文化从孕育、繁荣到延伸的发展过程,指出朱提文化由于受到滇、夜郎、巴蜀、荆楚及中原汉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合型和动态性等特征,并分析了朱握文化断裂的各种原因。作者得出...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分析了朱提文化从孕育、繁荣到延伸的发展过程,指出朱提文化由于受到滇、夜郎、巴蜀、荆楚及中原汉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合型和动态性等特征,并分析了朱握文化断裂的各种原因。作者得出结论:朱提文化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可以称为从远古到南北朝滇东北文化的代表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提 文化
原文传递
五尺道:见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化石
17
作者 彭达 《今日民族》 2024年第7期59-61,共3页
“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此诗出自唐代韩愈的《寄崔二十六立之》。“朱提”是云南昭通的古称,也是五尺道经过地。诗中所说的“银”指产自昭通的“朱提银”。为何产自西南的“朱提银”会出现在中原地区?这都得益于五尺道的开通。五... “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此诗出自唐代韩愈的《寄崔二十六立之》。“朱提”是云南昭通的古称,也是五尺道经过地。诗中所说的“银”指产自昭通的“朱提银”。为何产自西南的“朱提银”会出现在中原地区?这都得益于五尺道的开通。五尺道自开通以来,加强了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加速民族融合。如今,五尺道仍然盘踞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间,可谓是见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道 云南昭通 朱提 文化交流 唐代韩愈 民族融合 活化石 云贵高原
下载PDF
朱提文化溯源之旅
18
作者 黄来源 韩建超 +1 位作者 张亮 林传祥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年第4期60-61,共2页
云南鲁甸是朱提银的故乡,是朱提文化的发祥地,人称'朱提之源,千年银都'。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鲁甸位于美丽的彩云之南、磅礴的乌蒙山麓、奔涌的金沙江畔。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滇东北的崇山... 云南鲁甸是朱提银的故乡,是朱提文化的发祥地,人称'朱提之源,千年银都'。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鲁甸位于美丽的彩云之南、磅礴的乌蒙山麓、奔涌的金沙江畔。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滇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提 乐马厂 银矿遗址
原文传递
“万会银号”朱提银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翦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文记述残文朱提的现状与流传。自文献查知 ,端方著录有差错 ,我馆 6 0年代一级品定名亦有误 ,残文应为“万会银号”等字。近一个世纪以来 ,不少大家视残文朱提为绝品 ,但亦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关键词 朱提 残文 “万会银号” 绝品 金属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汉朱提残砖”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路 杨小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对馆藏著名的“汉朱提残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这件“文物珍品”既非朱提银 ,也非汉代制品。
关键词 朱提 黄铜 无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