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奇巧的卢葵生款朱漆小几
1
作者 方晨 《东南文化》 2000年第8期99-100,共2页
扬州漆器名闻天下。历次考古发掘中大量丰富多彩的汉代漆器的出土,见证了扬州制漆业悠久的历史。至清代中叶,扬州已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和清宫廷漆制御用品的一大生产基地,名匠辈出。扬州市博物馆所藏卢栋款识朱漆案头小几,在至今... 扬州漆器名闻天下。历次考古发掘中大量丰富多彩的汉代漆器的出土,见证了扬州制漆业悠久的历史。至清代中叶,扬州已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和清宫廷漆制御用品的一大生产基地,名匠辈出。扬州市博物馆所藏卢栋款识朱漆案头小几,在至今已为数甚少的、有着名家款识的漆器藏品中为比较完整的一件,尤显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市 漆器 卢葵生款 朱漆小几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由河姆渡朱漆木碗看对中国漆文化的影响
2
作者 周白韬 《中国生漆》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以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为研究对象,对朱漆木碗的挖掘过程、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等进行阐述。朱漆木碗反映了中华远古先民对大漆的性能认识、使用探索和审美意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杰出智慧。研究朱漆木碗,旨在启... 本文以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为研究对象,对朱漆木碗的挖掘过程、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等进行阐述。朱漆木碗反映了中华远古先民对大漆的性能认识、使用探索和审美意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杰出智慧。研究朱漆木碗,旨在启迪大众传承传统大漆文化,实现对传统大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 朱漆木碗 漆文化
下载PDF
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探微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9-81,共3页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据郑振铎先生考释,他大约生于公元1085年,卒于公元1145年左右。青年时读书勤奋,长期留居京都开封游学,曾仕至翰林承旨。酷爱艺术,擅长界画,特别是对于描绘屋宇、桥径、舟车、城郭、市肆...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据郑振铎先生考释,他大约生于公元1085年,卒于公元1145年左右。青年时读书勤奋,长期留居京都开封游学,曾仕至翰林承旨。酷爱艺术,擅长界画,特别是对于描绘屋宇、桥径、舟车、城郭、市肆风貌等,有极大的兴趣和建树。宣和(公元1120—1125年)年间,他创作了反映北宋京都繁荣景象为内容的伟大杰作《清明上河图》卷。它那“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运用浓淡墨色来表现景物远近的技巧、物体比例的准确,都代表着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最宝贵的优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明池争标图》 张择端 《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 垂杨 公元 宣和 秋千 朱漆 市肆
下载PDF
常州市郊发现一明墓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剑 《东南文化》 1986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去年十月底,常州市郊五星乡新农村饲养场挖沼气池时,发现一石椁墓。石椁长2.44、宽1.10米。上有三块方形石盖板,四周共有八块石墙板,分上下两层,上层高0.5米,下层高0.3米。石板厚约0.2米。椁内置一朱漆木棺,长2.04、头端宽0.54、脚端宽0... 去年十月底,常州市郊五星乡新农村饲养场挖沼气池时,发现一石椁墓。石椁长2.44、宽1.10米。上有三块方形石盖板,四周共有八块石墙板,分上下两层,上层高0.5米,下层高0.3米。石板厚约0.2米。椁内置一朱漆木棺,长2.04、头端宽0.54、脚端宽0.44、高0.61米。棺内随葬品少,仅在头部发现一银耳挖,一银葵花瓣形环饰,二把木梳,一残描金盒等。石椁头端外的土坑中有一黄绿釉陶罐,上盖二截断砖,罐内有一些未烧尽的木炭。棺内铜钱钱文为“嘉靖通宝”,故可确定此墓属明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墓 常州市 石椁 银耳挖 环饰 绿釉 瓣形 朱漆 上层高 方形石
下载PDF
罗生门(罗生门)(一) 被引量:2
5
作者 曲维 芥川龙之介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年第2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罗生门 仆人 芥川龙之介 朱漆 好不容易才 乌鸦 无人认领 粘着斑 屏住呼吸 上楼梯
下载PDF
千年古城,墙也沧桑
6
作者 王宇 《作文成功之路》 2004年第Z2期17-17,共1页
明孝陵的朱漆城墙挡住了我,新漆在阳光下红得刺眼,游客的喧哗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有点儿失望,觉得一层厚厚的红漆掩盖了历史的足迹,吞没了明孝陵的王气,只剩下雕琢后的俗不可耐。明孝陵应该是深沉的,是厚重的;而今天我看到的一... 明孝陵的朱漆城墙挡住了我,新漆在阳光下红得刺眼,游客的喧哗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有点儿失望,觉得一层厚厚的红漆掩盖了历史的足迹,吞没了明孝陵的王气,只剩下雕琢后的俗不可耐。明孝陵应该是深沉的,是厚重的;而今天我看到的一切,却是虚浮的。我像逃兵似的往里跑,不愿再看到那刺眼的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孝陵 古城 喧哗声 朱漆 逃兵 王气 红漆 小贩 朱元璋 靖难之役
下载PDF
漆色之美
7
作者 沈韦 《中国生漆》 2016年第1期54-55,共2页
漆的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简单髹涂到装饰描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语言。本文将从漆色的成因、漆器的典型用色之美及彩漆之美三个方面,阐述漆色的华丽、厚重又深邃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 漆色 黑漆 朱漆 彩漆
下载PDF
明代漆器概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明代漆器卷序言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家溍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93-94,共9页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一位著名的漆器制造者,姓黄,名成,号大成。他曾撰写一部《髹饰录》,总结了明代漆器制做方法,分门别类地叙述了漆器的做法、源流以及自己的经验。我们今天研究传世的和出土的明代漆器时,应该首先参考这部《...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一位著名的漆器制造者,姓黄,名成,号大成。他曾撰写一部《髹饰录》,总结了明代漆器制做方法,分门别类地叙述了漆器的做法、源流以及自己的经验。我们今天研究传世的和出土的明代漆器时,应该首先参考这部《髹饰录》,以此为依据进行定名和分类。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髹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美术分类 单色漆 黑漆 器物 《遵生八笺》 宣德 隆庆年间 朱漆 雕漆
原文传递
《诗经》“彤管”为玉管说
9
作者 王立民 《诗经研究丛刊》 2002年第1期377-379,共3页
《诗经·邶风·静女》诗中的'彤管'是什么?《毛诗故训传》解释为女史的'笔管';郑玄《毛诗笺》中说是'笔赤管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未详何物,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五四'以后许多... 《诗经·邶风·静女》诗中的'彤管'是什么?《毛诗故训传》解释为女史的'笔管';郑玄《毛诗笺》中说是'笔赤管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未详何物,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五四'以后许多学者进行考证、讨论,顾颉刚认为是'朱漆的管子';刘大白认为是'红色的嫩茅苗儿';郭沫若称为'鲜红的针筒';魏建功说是'笙箫管笛的‘管’';李嘉言把它称为'红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史 朱漆 玉管 训传 管子 彤管 针筒 诗经
原文传递
马王堆一号汉墓棺制的推定
10
作者 俞伟超 《湖南考古辑刊》 1982年第1期111-115+86,共5页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随葬品制度,基本保留了战国的楚制;~①它的四层套棺,亦承自旧制。因此,《礼记》中有关先秦棺制的记述,是解开这组套棺使用制度之谜的钥匙;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组套棺,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些记述。四层套棺内壁均涂朱漆...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随葬品制度,基本保留了战国的楚制;~①它的四层套棺,亦承自旧制。因此,《礼记》中有关先秦棺制的记述,是解开这组套棺使用制度之谜的钥匙;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组套棺,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些记述。四层套棺内壁均涂朱漆。套棺外表,其最外面的一层是黑漆素地,第二层是黑地彩绘,第三层是朱地彩绘,内棺则为黑漆地上贴锦饰。~②由于外棺朴素无华,与色彩绚丽的其它三棺差别明显,最初发表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朱漆 制度 彩绘 棺制 基本 外棺 黑漆
原文传递
现代科技中的古典情怀
11
作者 三桃 《时尚时间》 2008年第5期42-43,共2页
七千年前,中国浙江河姆渡区域的原始人类留下了一只朱漆碗。它的造型雄浑质朴,朱漆沉稳华美。漆树的眼泪在一道道工序里慢慢纯净,自然之美与人类手工技艺浑然天成。因此有人说漆艺是“一切工艺之母”,一点都不为过。
关键词 现代科技 古典 原始人类 手工技艺 河姆渡 漆艺 朱漆
原文传递
沉没人间60余载的国之瑰宝——我国最大贴金木雕屏风《百鸟朝凤》在上海展示
12
作者 黄栋华 《上海工艺美术》 1999年第2期8-9,共2页
一座长12.5米,高2.5米的巨型贴金木雕屏风《百鸟朝凤》,沉没人间60余年之后,今日终在上海展现风采。 屏风《百鸟朝凤》,选用上乘的樟木雕之,底板为朱漆万寿纹。画面左疏右密,布局大气恢宏。
关键词 屏风 《百鸟朝凤》 金木雕 国宝 木雕屏风 木雕工艺 朱漆 中国文物 上海 樟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