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新民”含义的近代化历程考论——以朱熹“在新民”和梁启超《新民说》为线索
1
作者 高晓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4-68,92,共6页
先秦文献中常见的"新民"二字并不代表体系化"新民"观念的建立。朱熹对《大学》经传文的划分及重新诠释标志着"新民"观念体系化的建立。其"新民"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通过"格物""... 先秦文献中常见的"新民"二字并不代表体系化"新民"观念的建立。朱熹对《大学》经传文的划分及重新诠释标志着"新民"观念体系化的建立。其"新民"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通过"格物""致知"以达到自我的复性更新;二是在"明己德"后,将明己之"德"推及到除自我以外的整个外部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更新系统,两层含义由内而外,相互贯通。近代以来,梁启超的《新民说》是对传统"新民"含义创造性转化的标志性成果。虽然《新民说》是基于近代社会转型中"国民性构建"这一问题所论,但其说所统摄下的"公德""私德"两大核心概念依然赓续的是传统"新民"的两层含义。"新民"观念在近代化的转变中仍然以传统之意为其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大学》注 “在新民” 《新民说》 近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