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庸懦之君——朱由校小传
1
作者
陈时龙
出处
《紫禁城》
2010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四日,也就是泰昌帝朱常洛即位后的第四天,礼部右侍郎孙如海上疏请求:蓝太子,其中谈及朱由校的教育与婚姻之事。孙如海说:“皇上毓德青宫,元子朝夕与俱,顾复之爱,实以父兼母,训迪之严,又以父兼师。……今皇长子年十六矣。以皇上御未及旬余,较诸帝之册立为尚早,以皇长子历年如斯而讲读未就,冠婚已逼,较诸帝青宫之日为已迟。
关键词
朱由校
小传
朱常洛
长子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木匠皇帝朱由校的过渡人生
2
作者
范军
出处
《各界》
2013年第7期58-61,共4页
文摘
站在明熹宗朱由校的立场上看,1620年,这个15岁少年感觉颇为无助。七月二十一日,祖父步匕:九¨初一,年仅39岁的父亲明光宗在乾清寓去世,在位时间才一个月。父亲的去世是与‘火堆泻药以及成分不明的“红丸”联系在一起的,先足卧床不起,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进泻药,父亲吃了,一昼夜腹泻一四十次,然后是鸿胪寺承进“红丸”,两天后父亲就猝然离世了。米由校如腹薄冰地上台,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刻即肇帝位,
关键词
朱由校
人生
皇帝
木匠
在位时间
父亲
去世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题名 明朝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
3
出处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2011年第6期40-40,共1页
文摘
明熹宗朱由校喜欢盖房子。他亲自当木匠,操作斧头凿锯一点儿也不比能工巧匠逊色。当他干得起劲儿时,不愿会见任何人。
关键词
朱由校
木匠
明朝
房子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题名 《明实录》人名考误九则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明铎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出处
《殷都学刊》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实录>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90)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实录》共13部,约1600多万字,是明代历朝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奏章、批件等为基础,逐年、逐月记录各个皇帝的诏令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的官修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15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附于《明太祖实录》、景泰帝朱祁钰附于《明英宗实录》)、约250年间的大量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是学界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然白璧微瑕,其中亦存在着一些阙谬之处,爰撰短文,予以商榷,
关键词
《明实录》
明太祖朱元璋
编年体史书
朱祁钰
明熹宗
朱允炆
祖实
史学价值
朱由校
建文帝
分类号
K20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天启大爆炸:皇帝扔下饭碗拔腿就跑
5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I0020-I0020,共1页
文摘
公元1620年。16岁的朱由校登上皇位,年号天启。在他即位的第6年的5月30日上午9时左右.忽然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须臾,大震一声,
关键词
大爆炸
皇帝
朱由校
西南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题名 “天启”正释
6
作者
林叶蓁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6-,共1页
文摘
'天启',《The New Encyelopaedi a Britannica》(《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载:'T’ien—ch’i,…(reign title),personalname(…)CHU YU-CHIAO,…temple name(M1-NG)HSI TSUING…(reigned 1620-2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释:'即明熹宗朱由校,1620-1627年在位,年号天启'。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不假,但其即位年沿用光宗年号'泰昌'至岁终,1621年始用'天启'年号。见《明史·本纪第二十二·熹宗》万历四十八年:
关键词
天启
明熹宗
朱由校
泰昌
光宗
朱由检
乾清宫
八年
日至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关于《金瓶梅》的几种版本
7
作者
鲁歌
马征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金瓶梅》的版本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曾在合著的《【金瓶梅】及其作者探秘》、《【金瓶梅】人物大全》、《【金瓶梅】纵横谈》、《我与【金瓶梅】》等四本书中有所涉及.但之后又有些新的发现。现将其中较重要的内容奉陈于下,以供研究工作参考,且就正于海内外的学者和广大读者。一、《金瓶梅》
关键词
初刻本
张竹坡
崇祯帝
宋惠莲
朱由检
回中
评本
新秋
朱由校
司礼秉笔太监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题名 核雕:方寸之间的雕虫小技
8
作者
杨希
机构
不详
出处
《人民周刊》
2016年第14期76-77,共2页
文摘
从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篇曾被纳入课本教材的《核舟记》中所描绘的,正是一枚核雕。大不盈寸,指掌之间,却蕴藏世间百态。
关键词
核雕工艺
橄榄核
朱由校
乾隆皇帝
方寸之间
分类号
J314.2
[艺术—美术]
题名 天下第二客氏
9
作者
袁灿兴
机构
不详
出处
《同舟共进》
2019年第6期73-76,共4页
文摘
【客、魏联手,朝野侧目】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泰昌帝朱常洛在位不过一个月即去世,天启帝朱由校接位。
关键词
朱常洛
朱由校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古代皇帝也流行转专业
10
作者
赵小昭
吉力
丁文贵
机构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第一中学
出处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9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摘
'专业选不好,年年期末像高考;志愿填不对,天天上班活受罪。'很多大学生表示,当初大学选专业是'盲选'的,更有人干脆通过转专业来逆转命运。古代皇帝也一样,做皇帝是他们的宿命,但有人却志不在此。于是折腾着转专业,或是斜杠跨专业。然而,这样真的就能如愿以偿地过上幸福生活吗?
关键词
转专业
明熹宗
梁武帝
朱由校
宋徽宗
花石纲
分类号
G634.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木匠皇帝”与“锄头校长”
11
作者
林凡瑞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湾林学校
出处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年第7期100-101,共2页
文摘
历史上的奇葩皇帝不算少,"木匠皇帝"朱由校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堂堂大明天子,把个木匠铺设在了寝宫里,玩起"班门弄斧"的行当来。他不是偶然性地玩,而是专业性地做。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乐此不疲,亲自操作甚至废寝忘食,所造傀儡木像、庭院宫殿、池台林馆,均装饰精妙,雕琢细致,堪称一绝。
关键词
木匠
皇帝
校长
朱由校
偶然性
分类号
G4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有点怪癖,也很可爱
12
作者
江师兄(插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21年第12期76-79,共4页
文摘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癖好,可能是爱吃甜食、爱啃指甲、喜欢昆虫……也许有些人难以理解,觉得你的癖好奇怪。不过有点怪癖,其实是件很可爱的事情。不信,你看看这些名人的怪癖趣事!朱由校:来世愿做个木匠在中国古代的一众皇帝中,有以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也有朱由校这样以癖好闻名的。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匠技艺相当高超。据记载,朱由校的木匠技艺之高,让当时的工匠都为之叹服。
关键词
文治武功
朱由校
可爱
怪癖
技艺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化神奇为腐朽——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
13
作者
谢贵安
出处
《紫禁城》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文摘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是一位玩不醒的孩子,从15岁继位开始,直到23岁驾崩,对政治多不上心,而在游乐戏耍上却孜孜以求。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和短短的生命里程中,留下了斗鸡、捉鸟、走马骑射、弄舟、水嬉、观剧、做工木活、与宫女戏耍等娱乐生活的众多记录,同时也留下了魏忠贤专权的黑暗时局和内忧外患进发的危殆局面。
关键词
娱乐生活
宫廷
内忧外患
朱由校
魏忠贤
分类号
F812.944
[经济管理—财政学]
题名 DIY木工房:都市白领新嗜好
14
出处
《竞争力》
2008年第6期65-65,共1页
文摘
木工本是一项职业,却有人愿意将其当做一门兴趣去玩,明朝皇帝朱由校便是此中名人。实际上,在大都市里,很多白领也热衷干木工活。觑准这个需求,2007年左右,木工爱好者老李和小贝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木工爱好者俱乐部—北京DIY木工房。
关键词
都市白领
DIY
木工
嗜好
爱好者
朱由校
大都市
俱乐部
分类号
F719.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崇幀帝“抓球定宰相”
15
作者
范沛潍
机构
<史學月刊>編輯部
出处
《紫禁城》
1992年第6期42-43,38,共3页
文摘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对君主負责,总揽政务的人,称之曰宰相。宰,主持;相,辅佐之意。在不同朝代,宰相之名各異,職權的广狭程度亦頗不同。大体说来,秦朝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東汉則司徒等於宰相;魏晋以降,則以中书令、中书监、侍中等官执政者为宰相,不定名,更无定員;隋唐定制。
关键词
中书监
太子太保
周道登
同平章事
魏忠
侍中
参知政事
朱由校
乾清宫
批答
分类号
K928.7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题名 被才能限制的“有志者”——末代帝王崇祯
16
作者
赵启林
机构
成都外国语学校
出处
《成长》
2020年第4期189-189,共1页
文摘
公元1627年,“木匠”皇帝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17岁的崇祯皇帝在内忧外患中开始大明王朝最后17年的统治。对于亡国之君崇祯,历来评论褒贬不一,纵观明朝三百年,在胸怀大志的皇帝里,崇祯不修仙,不吃红丸,不修“豹房”,心中满怀的都是中兴大明王朝、国泰民安。在勤勉律己的皇帝里,崇祯可以排进前三,另外两位是开创“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
关键词
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王朝
朱由检
豹房
朱由校
明成祖朱棣
亡国之君
有志者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古籍中的纪年法
17
作者
蔡明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2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较为精确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就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纪年法: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帝王年号纪年,以天干地支相配纪年。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是以国号或朝代名称、帝王公侯名号配以其在位年次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而用于年次纪年的帝王公侯名号主要是谥号和庙号。谥号起于周武王时代,曾“追尊古公为太王”,西伯“后十年而崩”,被“谥为文王”。谥号一般是王公死后由礼官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议定的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如文、武、景、庄、惠、桓、灵、僖,便是常用的谥字,谥字根据谥法而定,如经纬天地曰文。
关键词
年号纪年
谥法
文王
经纬天地
天干地支
生平事迹
礼官
古代帝王
摄提
朱由校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徐天启”与“朱天启”
18
作者
王贞虎
机构
不详
出处
《理财(经济)》
2017年第12期84-85,共2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初,藏泉刚上路,和藏友交流心得,经常会说起“天启通宝”,如今想来,印象颇深。1620年,在位不足30天便在“红丸案”中暴毙的泰昌皇帝驾崩,崇祯皇帝的哥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即位,年号“天启”。第一年,朱由校铸造的是为他老爸补铸的泰昌通宝钱;次年,开始在北京、南京等地开炉铸天启通宝。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初
崇祯皇帝
朱由校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题名 微雕神技 艺术奇葩——记周建明大师和他的核雕艺术
19
作者
王继林
出处
《华人时刊》
2015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文摘
核雕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巧雅致的橄榄核雕艺术品在历史上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距今已一千多年。明朝时期,这门民间艺术颇为盛行,当时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甚至皇亲国戚对核雕都大为钟情,皇宫还专门请有核雕高手,为达官显贵和皇亲国戚们雕刻,作为项链坠、扇坠和衣饰物等。被称为"木工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不仅是核雕爱好者,也是核雕创作的高手,他创作的《五鬼闹判》被视为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关键词
核雕
上乘之作
周建明
果核雕刻
传统民间艺术
平民百姓
明熹宗
明朝时期
文人雅士
朱由校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天启瓷的余晖
20
作者
翟健民(口述)
陈曦(整理)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收藏》
2024年第4期68-73,共6页
文摘
天启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他在位仅七年,其时正处于晚明的多事之秋。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即爆发于天启末年,统治中国近3个世纪的大明政权终于走到崩溃灭亡的穷途末路。景德镇御窑厂也相应地陷入萧条冷落的境地,官窑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所烧制的官窑器物不再有昔日风采,品类和产量已缩减至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天启官窑传世品极少,所见大多为民窑器。
关键词
天启
明熹宗
传世品
景德镇御窑厂
窑器
官窑
朱由校
多事之秋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