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朱石麟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
李道新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2
|
传统文化立场与现代经营意识——论朱石麟“联华时期”的电影创作 |
盘剑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无限低徊感万千——朱石麟艺术轨迹探询 |
赵卫防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4
|
导演朱石麟 |
李少白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双城记之四人行:1948-1952年--朱石麟、李丽华、刘琼、舒适与港沪影事 |
龚艳
杨凌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6
|
凤凰影业公司与朱石麟电影 |
张燕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战乱中的四个平民女子故事——导演朱石麟的一种心路历程 |
秦翼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朱石麟在香港的几个创作阶段及其补充研究 |
罗卡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朱石麟生平与创作年表 |
朱枫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0
|
风来四面总含香:朱石麟电影古典文化神韵探幽 |
毛芳瑶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论桑弧对朱石麟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以《哀乐中年》为例 |
高玮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9 |
0 |
|
12
|
从战后电影到左派电影——朱石麟与龙马影片公司研究 |
苏涛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永远在路上——朱石麟:处于时代交叉路口的电影家(下) |
丁亚平
|
《传记文学》
|
2017 |
0 |
|
14
|
永远在路上——朱石麟:处于时代交叉路口的电影家(上) |
丁亚平
|
《传记文学》
|
2017 |
0 |
|
15
|
追怀朱石麟先生 |
桑弧
|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6
|
疾病体验与早期影人创作关系探微——以郑正秋、朱石麟、费穆为例 |
郝蕊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朱石麟:一种直觉主义的后倾 |
安燕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新旧电影中女主人公的道德站位——兼析1934年的国粹电影《归来》 |
袁庆丰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9
|
冷战格局中的《清宫秘史》 |
王宇平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政治命运 影像隐喻 类型符码——“十七年”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的观照 |
杨雪团
焦仕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