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刀传笔——论朱简篆刻“笔意观”的生成及影响
1
作者 侯铭津 《书画世界》 2023年第11期78-79,共2页
明代以降,随着文人篆刻家对篆刻艺术的认识与创作技巧的不断提高、深化,印章中的书法美逐渐被篆刻家重视。朱简的“笔意表现论”便可视为这种观念下的产物。从最初文人篆刻家关注书、刻一体,到印论中首次提出“笔意”的概念,再到刀法与... 明代以降,随着文人篆刻家对篆刻艺术的认识与创作技巧的不断提高、深化,印章中的书法美逐渐被篆刻家重视。朱简的“笔意表现论”便可视为这种观念下的产物。从最初文人篆刻家关注书、刻一体,到印论中首次提出“笔意”的概念,再到刀法与笔意关系的明晰,这些都促进了朱简“笔意表现论”的生成。“笔意表现论”不仅阐述了以刀法表现书法笔意美的具体内容,更是提出了“刀笔浑融”的品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朱简以赵宧光草篆入印及其“行刀细如掐”的刀法不仅是其篆刻“笔意观”的重要表现,更是影响了清代浙派与皖派的代表人物丁敬、邓石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简 “笔意观” 刀笔浑融
下载PDF
浅析朱简的篆刻字法观
2
作者 钱姝妤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3期60-61,共2页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安徽休宁人,活动于明朝万历后期及天启、崇祯年间,生卒年不详,是晚明杰出的篆刻家和篆刻理论家。明末韩霖在《<朱修能菌印阁藏印>序》中曰:“修能幼读父书,即能辨古文奇字、铜盘、石鼓之章。稍长,精研八法、...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安徽休宁人,活动于明朝万历后期及天启、崇祯年间,生卒年不详,是晚明杰出的篆刻家和篆刻理论家。明末韩霖在《<朱修能菌印阁藏印>序》中曰:“修能幼读父书,即能辨古文奇字、铜盘、石鼓之章。稍长,精研八法、六书及幼韵之文。薄游湖海,与诸贤豪长者游。”朱简在《印经》中自叙了转益多师的游学经历:“予初授印,即不喜习俗师尚,尝从云间陈眉公先生游,得顾、项二氏家藏铜玉印越楮上真谱四千余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家 朱简 字法 万历后期 崇祯年间 转益多师 生卒年 理论家
下载PDF
游走于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朱简MW
3
作者 王松迪(文/编) 《葡萄酒》 2020年第8期14-19,共6页
2019年8月,出生于1988年的南京小伙朱简,成为全球第一位获得葡萄酒大师头衔的中国人。一年过去了,他的生活是否发生变化?他现在正在做些什么?关于未来,他有怎样的规划?而你是否好奇,小时候的他又是怎样的一个小孩?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聊... 2019年8月,出生于1988年的南京小伙朱简,成为全球第一位获得葡萄酒大师头衔的中国人。一年过去了,他的生活是否发生变化?他现在正在做些什么?关于未来,他有怎样的规划?而你是否好奇,小时候的他又是怎样的一个小孩?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聊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元 二次元 朱简 葡萄酒
下载PDF
朱简篆刻及其美学思想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元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86,共3页
朱简(约一五七○卒年未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修宁人,明代安徽杰出的篆刻大师之一,其建树不输于之前的何震,也不逊色于后世的邓石如,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印学修养和高超的创作技巧。明代篆刻家人数不断扩大... 朱简(约一五七○卒年未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修宁人,明代安徽杰出的篆刻大师之一,其建树不输于之前的何震,也不逊色于后世的邓石如,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印学修养和高超的创作技巧。明代篆刻家人数不断扩大,进入繁荣期,但更多的则如他所言的『习讹承谬,未疏渊源』。朱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应运而生,没有沉湎于暂时表面的繁荣,而就整个篆刻发展着眼,从更高层次上来要求,提出新的技法原则、品评标准和审美要旨,率先以批评家姿态出现,开后世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美术 朱简 切刀法 汪关 印章要论 汉印 何震 古印 印学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朱简篆刻
5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共1页
<正>
关键词 篆刻 美术 朱简
原文传递
“朱简草篆入印”说辨析
6
作者 公丕普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65,共4页
"朱简以草篆入印"为当代学者共持之论,此论虽始于清人秦爨公,但是其中存在诸多可疑之处。朱简与赵宧光虽有密切交往,但是在二人以及同代印人文章中均无记载相关草篆入印之事。赵宧光自诩独创草篆,草篆以飞笔与燥白为典型特征... "朱简以草篆入印"为当代学者共持之论,此论虽始于清人秦爨公,但是其中存在诸多可疑之处。朱简与赵宧光虽有密切交往,但是在二人以及同代印人文章中均无记载相关草篆入印之事。赵宧光自诩独创草篆,草篆以飞笔与燥白为典型特征,以此特征审视朱简印章,两者并不符合。朱简草篆入印之论既无明代文证材料,亦无后人沿袭此法,综合来看,此论不符合历史事实,乃是伪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简 草篆入印 赵宧光 刀法传笔法
原文传递
朱简
7
作者 翟屯建 《徽州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42-42,共1页
朱简(约1570~?),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北门人。幼读书即能辨古文奇字、铜盘、石鼓之章,稍长,精研八法、六书及诗文,曾从陈继儒游。对字学非常有造诣,尤精古篆。篆刻不拘泥于时尚,别开蹊径,以草篆入印,自成一格。创用短刀... 朱简(约1570~?),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北门人。幼读书即能辨古文奇字、铜盘、石鼓之章,稍长,精研八法、六书及诗文,曾从陈继儒游。对字学非常有造诣,尤精古篆。篆刻不拘泥于时尚,别开蹊径,以草篆入印,自成一格。创用短刀碎切技法,增强点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笔势的牵连、呼应和顾盼,产生一种浓郁的富有提按旋转、跌宕起伏的笔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简 休宁县 陈继儒 篆刻 技法 笔势 提按
原文传递
朱简
8
作者 翟屯建 《徽州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45-45,共1页
朱简(1570?-?),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北门人。幼年读书就能能辨认古文奇字,成年以后,钻研书法、六书及诗文,曾师从陈继儒游学。对字学非常精通,尤其擅长古篆,喜爱篆刻。
关键词 朱简 休宁县 陈继儒 书法 篆刻
原文传递
“刀笔浑融”说--朱简篆刻思想刍议
9
作者 刘雁 《书法赏评》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朱简(约1570——1631),字修能、号畸臣,安徽休宁人,精研六书,治印与印学理论皆善,朱简一生中著作颇丰,时誉甚高,著有《印经》《印品》《印图》等。其印学思想中不乏卓识,他在三代无印的情况下,对先秦古玺进行了具体的断代考证。在如何... 朱简(约1570——1631),字修能、号畸臣,安徽休宁人,精研六书,治印与印学理论皆善,朱简一生中著作颇丰,时誉甚高,著有《印经》《印品》《印图》等。其印学思想中不乏卓识,他在三代无印的情况下,对先秦古玺进行了具体的断代考证。在如何学习传统上朱简认为应该“博古印”,才能“得古人印法”,即是要入古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简 安徽休宁 治印
原文传递
“印从书出”的逻辑基础和实践误区
10
作者 张学峰 《大学书法》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印从书出”是篆刻学的重要观念和方法,对其逻辑基础需时做检视,以减少实践误区。首先,学习早期玺印,应重点关注文字分类和原初形态,将之归为秦、楚、齐等系列,金石味问题可置后。其次,应区别对待明清印谱和篆刻家,注目晚清名家,树立... “印从书出”是篆刻学的重要观念和方法,对其逻辑基础需时做检视,以减少实践误区。首先,学习早期玺印,应重点关注文字分类和原初形态,将之归为秦、楚、齐等系列,金石味问题可置后。其次,应区别对待明清印谱和篆刻家,注目晚清名家,树立师法经典名家与经典作品的观念。再次,以朱简和赵之谦为例,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微妙关系。发现朱简的篆刻不宜师法;阅读赵之谦印论,但不要忽略专精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从书出 文人篆刻 明清印谱 朱简 赵之谦
下载PDF
略论崇祯版《印经》《印图》版本及文献价值
11
作者 付玉贞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年第6期85-88,共4页
四川省图书馆藏崇祯版《印经》《印图》是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篆刻学的经典之作,为现存最早版本,亦是传世的唯一明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印经》《印图》版本情况的梳理,阐述《印经》的版本价值,分析《印... 四川省图书馆藏崇祯版《印经》《印图》是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篆刻学的经典之作,为现存最早版本,亦是传世的唯一明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印经》《印图》版本情况的梳理,阐述《印经》的版本价值,分析《印图》中印章特色及用印特点,认为其乃明人用印的集中而真实的再现,是研究明代印学理论及中国印学史不可多得的文献,应得到印学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经》 《印图》 朱简 崇祯版
下载PDF
杨士修《印母》蠡评
12
作者 朱天曙 《中国书画》 2018年第2期16-19,共4页
明代的印论,除周应愿的《印说》、甘旸的《印章集说》、徐上达的《印法参同》、沈野的《印谈》、朱简的《印经》《印章要论》外,杨士修《印母》也是中国古代印论史上的重要篇章。其以印章风格内涵的审美方式为基础,提出了印章品评的一... 明代的印论,除周应愿的《印说》、甘旸的《印章集说》、徐上达的《印法参同》、沈野的《印谈》、朱简的《印经》《印章要论》外,杨士修《印母》也是中国古代印论史上的重要篇章。其以印章风格内涵的审美方式为基础,提出了印章品评的一组语汇,或正或反,对比鲜明,对于印章批评框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价值。这种专门以品评语汇为内容的印论,是印论史上前所未有的。杨士修,字长倩,号无寄生,云间(今上海松江)人。善刻印,朱简《印经》把他和梁千秋、吴午叔、吴孟贞、胡曰从等归为“雪渔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方式 印章 朱简 语汇 品评
下载PDF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惇 《文史杂志》 1992年第4期30-32,共3页
一、印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印论的研究,近些年来渐为人们关心。什么是印论呢?简言之,印论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要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都是指古代的一样。篆刻艺术... 一、印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印论的研究,近些年来渐为人们关心。什么是印论呢?简言之,印论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要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都是指古代的一样。篆刻艺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多重的份量,我并不想夸张它,但从古到今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唐代起开始出现印谱,元代起出现文人篆刻家,至明嘉靖年后,特别是万历时代文人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篆刻艺术高潮,此后流派迭出,风格纷呈,受到无数爱好者的狂热追求。从篆刻家、篆刻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篆刻理论 书论 画论 中国美学史 周应愿 朱简 徐上达 三十五举 审美观念
下载PDF
流派印对金文人印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炬 《中国书画》 2017年第4期14-17,共4页
一、金文研究和金文入印回顾金文入印的萌芽、发展和成熟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趋势,即它和古人对金文的研究水平、文人篆刻发展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把金文研究的历史、文人篆刻发展的历程和金文入印的过程做一个... 一、金文研究和金文入印回顾金文入印的萌芽、发展和成熟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趋势,即它和古人对金文的研究水平、文人篆刻发展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把金文研究的历史、文人篆刻发展的历程和金文入印的过程做一个对比。北宋是金石学兴起的第一个辉煌时期,而金文研究也在此时开始真正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北宋结束了晚唐和五代诸侯割据的局面,社会逐渐稳定,人民富裕安闲,社会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黄牧甫 篆法 朱简 赵之谦 元朱文 程邃 彝器 唐醉石 王福庵
下载PDF
篆刻艺术随笔(二)——闲话印派
15
作者 杨抱林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1期54-59,共6页
篆刻艺术延至明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印人如林,光灿耀目,名家辈出,各显奇能,不同的篆刻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正像明末篆论家朱简<印经>所描述的"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园,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 篆刻艺术延至明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印人如林,光灿耀目,名家辈出,各显奇能,不同的篆刻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正像明末篆论家朱简<印经>所描述的"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园,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自三桥而下,无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出现了自秦、汉高潮后篆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学习篆刻艺术,必须对印家和印派有所了解,广取博采,转益多师,才能承前启后,开拓出自家的印风和展示出个人个性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朱简 流派 高潮 明末 描述 明清 随笔 名家 形成
下载PDF
论印章的“金石气”
16
作者 仲跻止 《书法艺术》 1994年第6期30-31,共2页
以“金石气”论印,已是中国印章美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它好象一座山峰,集聚着无限风光,既是创作者追求的目标,又是观赏者醉心的神奇境界。什么是“金石气”?我们不妨先从“金石”说起。所谓金,一为金属之总称。《诗.小戒》疏... 以“金石气”论印,已是中国印章美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它好象一座山峰,集聚着无限风光,既是创作者追求的目标,又是观赏者醉心的神奇境界。什么是“金石气”?我们不妨先从“金石”说起。所谓金,一为金属之总称。《诗.小戒》疏云:“金银铜铁总名为金。”二为铜的意义。因此,一切铜质器具也便称为:“金”。《素问.五常政大论》“革金且耗”注:“金谓器属也。”一般古代金属器具上往往铸、凿出或多或少的记功颂德,祝愿吉祥,标明器用所有等内容的文字。笔者认为这些便是“金石学”意义上的“金”了。亦即是说,金是指古代以金属(主要为铜)为物质载体的文字形式,可称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形式 审美范畴 张在辛 赵之谦 朱简 总名 篆法 汉印 徐三庚 艺术气质
下载PDF
20世纪的鸟虫篆印创作
17
作者 谷松章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179-180,共2页
鸟虫篆印是指以鸟虫篆文字人印的印章。鸟虫篆印最早见于战国玺,盛于两汉,汉后渐渐式微。鸟虫篆印在流派印中的发展非常滞后,直到20世纪鸟虫篆印创作才出现了高潮。总结20世纪的印坛成就,鸟虫篆印的繁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篆印 方介堪 韩天衡 篆刻艺术 陈身道 朱简 飞鸿堂印谱 鸟虫书 汉印 子建
下载PDF
印理解析(九):印从书出——书法在篆刻中的地位及篆刻的文人化提升(下)
18
作者 辛尘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8期196-199,共4页
三在技法层面上,"印从书出"的主要着力点在笔法,是篆刻家借助于书法造诣对篆刻笔法的改善与丰富,但其最终的表现仍然落实在刀法上,必须通过刀法来表现笔法,即朱简所谓"以刀法传笔法"。因此,要深入理解"印从书... 三在技法层面上,"印从书出"的主要着力点在笔法,是篆刻家借助于书法造诣对篆刻笔法的改善与丰富,但其最终的表现仍然落实在刀法上,必须通过刀法来表现笔法,即朱简所谓"以刀法传笔法"。因此,要深入理解"印从书出"范畴,必须研究笔法与刀法之间的关系。总体说来,刀法以笔法为依据,笔法靠刀法来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家 书法 文人化 解析 笔法 刀法 朱简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古玺创作风气的形成及原因
19
作者 周善超 《荣宝斋》 2014年第12期260-265,共6页
古玺是指秦以前的官私玺印。1从时间跨度上讲,包括商玺、西周玺、春秋玺和战国玺,前后达一千年之长。尽管古玺是二千年前我国先民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然而真正认识它却是清代以来的事情。一明清以来认识古玺过程的简要回顾 ... 古玺是指秦以前的官私玺印。1从时间跨度上讲,包括商玺、西周玺、春秋玺和战国玺,前后达一千年之长。尽管古玺是二千年前我国先民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然而真正认识它却是清代以来的事情。一明清以来认识古玺过程的简要回顾 自元吾丘衍语出“三代时却又无印”至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近三百年,印学界仍然鲜有认识古玺者,这从顾从德《集古印谱》和范大澈《范氏集古印谱》两部著名的印谱即可了解,他们在收录古印过程中并未把古玺作为先秦印章单独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玺 私玺 玺印 吾丘衍 艺术结晶 黄牧甫 十钟山房印举 朱简 容庚先生 钟鼎彝器款识
原文传递
透过“写意”之名看“写意篆刻”之精神 被引量:2
20
作者 梅跃辉 《东方艺术》 2014年第24期38-79,共42页
"写意"一词在中国艺术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甚至是混乱。谈到写意艺术,人们总习惯于把随意、率性、粗放、简约等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或者把写意当作和工细一路相对的艺术来看待。单从表现技巧上这看本无可厚非,写意艺术确实具有简略、随... "写意"一词在中国艺术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甚至是混乱。谈到写意艺术,人们总习惯于把随意、率性、粗放、简约等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或者把写意当作和工细一路相对的艺术来看待。单从表现技巧上这看本无可厚非,写意艺术确实具有简略、随性、粗率的特征,确也与工细艺术大相径庭,然而这仅是从艺术表层的技法层面来看待,并未真正理解写意艺术的内涵,这种肤浅的认识在艺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画 篆刻艺术 刘曦林 朱简 书写性 看本 精神意蕴 审美意趣 篆印 写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