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良志美学的超越精神——以《中国美学十五讲》为中心的探析
1
作者 陈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5期4-10,共7页
朱良志在充分吸收中国古代美学营养的基础上,对很多美学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美学观点。“超越”是朱良志美学的一种内在精神,也是《中国美学十五讲》一书的关键词。他提出的超越对象化、超越理性、... 朱良志在充分吸收中国古代美学营养的基础上,对很多美学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美学观点。“超越”是朱良志美学的一种内在精神,也是《中国美学十五讲》一书的关键词。他提出的超越对象化、超越理性、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个体的有限性、超越秩序和伦理道德,乃至于超越日常和凡俗的美学观念是具有启发性的。朱良志对审美主体的界定也体现了超越精神,他认为审美主体无情、无凡俗生活的牵挂,是置身天地之间与万物同在的主体,而不是赋予外在事物意义的主体。纯粹体验、妙悟等是能够体现朱良志“超越”美学精神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美学 超越精神 纯粹体验 直面世界
下载PDF
我读朱良志先生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霞云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长期潜心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研究,寻求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内在契合点,并以之咀嚼着当下的人生。先生做着关于美的学问,又把学问融化为美。
关键词 朱良志 美学 艺术 生命精神
下载PDF
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
3
作者 侯宏堂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34-139,145,共7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十余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殚精竭虑,陆续推出了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界影响深广的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著述。在这些著述中,朱良志深刻把握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髓,以哲人之灵思和诗人之妙笔为我们铺展出独具民...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十余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殚精竭虑,陆续推出了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界影响深广的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著述。在这些著述中,朱良志深刻把握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髓,以哲人之灵思和诗人之妙笔为我们铺展出独具民族特色而又清香四溢的中国艺术世界。这些著述的出版,无疑是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也必将是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强有力的推进。要而言之,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即生命美学之掘发与建构,心灵境界之呈现与提升,画学思想之清理与发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中国艺术研究 生命美学 心灵境界 画学思想
下载PDF
八大山人研究的新突破——评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竞芬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46-147,149,共3页
朱良志教授新近出版的著作《八大山人研究》,从八大山人的画学思想、生平行迹及流传作品进行了深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对八大山人的思想作了深入研究,尤其对八大山人与曹洞宗关系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二,对八大山人难懂的绘画... 朱良志教授新近出版的著作《八大山人研究》,从八大山人的画学思想、生平行迹及流传作品进行了深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对八大山人的思想作了深入研究,尤其对八大山人与曹洞宗关系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二,对八大山人难懂的绘画作品作了独到的解释;三,对八大山人生平事迹的研究,资料丰富,绝大多数资料都是第一次发现;其四,对八大山人研究中争论颇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八大山人研究 新突破
下载PDF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美学”——兼评朱良志教授著《中国美学十五讲》
5
作者 汤拥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共8页
"中国美学"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出现的理论范式。中国美学的研究必然在"世界美学"的语境中展开,由此产生的难题形成了连通宗白华与后辈研究者的理论轨迹。对今天的中国美学研... "中国美学"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出现的理论范式。中国美学的研究必然在"世界美学"的语境中展开,由此产生的难题形成了连通宗白华与后辈研究者的理论轨迹。对今天的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标举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源的当代价值,而是从一个个理论细节入手,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理渊源的知识话语在美学这一场域中的碰撞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世界美学 宗白华 朱良志
下载PDF
文人画研究的新范式——评朱良志“文人画的真性”丛书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石磊 《美育学刊》 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西方话语体系大举进入中国和西方艺术史方法论不断发展深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本土话语出现萎缩和退化的现象。在这种研究范式下的文人画研究,看似拓展了文人画研究的新空间,实则超出了文人画阐释的限度,文人画的主体性精神失却了... 随着西方话语体系大举进入中国和西方艺术史方法论不断发展深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本土话语出现萎缩和退化的现象。在这种研究范式下的文人画研究,看似拓展了文人画研究的新空间,实则超出了文人画阐释的限度,文人画的主体性精神失却了。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的“文人画的真性”丛书的出版,可以说实现了对长期主宰文人画研究的西方风格学方法的反拨,表现出本土文人画研究的一种新趋势,也呼应了学界开始回归文化自觉、建构自身话语体系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史 朱良志 本土话语 主体性精神 文人画 文化自觉 方法论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画史研究的里程碑——评朱良志《石涛研究》
7
作者 王雪吟 《艺术探索》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的《石涛研究》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新资料的发现、对石涛画学术语思想渊源的深度考辨、对石涛作品真伪的考订以及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为推进当代石涛研究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而在该书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的《石涛研究》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新资料的发现、对石涛画学术语思想渊源的深度考辨、对石涛作品真伪的考订以及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为推进当代石涛研究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而在该书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所显示的学风,在当代浮躁的学界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研究 朱良志 《石涛研究》
下载PDF
“自性”生“香”:朱良志艺术哲学形神观探微
8
作者 李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2-67,共6页
朱良志在《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借用禅宗“香”这一范畴来讨论中国艺术中神韵的实质。艺术作品有“神”是因其有“香”,“香”来源于艺术家的主体心灵固有的“天香”,这种“天香”是艺术家高洁灵魂与不染性灵的真实显现。要... 朱良志在《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借用禅宗“香”这一范畴来讨论中国艺术中神韵的实质。艺术作品有“神”是因其有“香”,“香”来源于艺术家的主体心灵固有的“天香”,这种“天香”是艺术家高洁灵魂与不染性灵的真实显现。要使作品中有“香”,就要护持“天香”,也即保持一颗不染之心。“天香”是艺术家生命精神之外在显现,也是禅宗中“自性”之境的外在彰显,艺术作品中的“香”境实则是“自性”自在显现时所生出的艺术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观 “香” 自性 朱良志
下载PDF
朱良志简介
9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朱良志,安徽滁州人,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安徽省文科最年轻的教授.后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关学与关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朱良志 安徽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兼职教授 简介 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下载PDF
透过《鱼鸟图》看八大的“超脱”思想——从朱良志教授对八大的鱼、鸟形象分析说起
10
作者 胡军 《艺术生活》 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
近来看了朱良志教授的《八大山人研究》,对于他的著作中关于八大笔下《鱼鸟图》的研究,颇有不同之见。朱良志教授认为:八大《鱼鸟图》体现一种“善化”思想,在八大看来,宇宙变化无已,虚幻不实,八大是在用绘画来表现虚幻.来展现... 近来看了朱良志教授的《八大山人研究》,对于他的著作中关于八大笔下《鱼鸟图》的研究,颇有不同之见。朱良志教授认为:八大《鱼鸟图》体现一种“善化”思想,在八大看来,宇宙变化无已,虚幻不实,八大是在用绘画来表现虚幻.来展现他的空间是虚幻不真的。八大的《鱼鸟图》鱼、鸟可以相互转化,但却又是鱼非鱼,鸟非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教授 形象分析 超脱 八大山人 虚幻 绘画
下载PDF
朱良志的石涛研究三部曲
11
《中国书画》 2017年第7期118-118,共1页
本书对千余件传世石涛款作品做真伪考辨,资料之宏富、搜集之艰辛、论断之艰难前所未有,填补石涛乃至文人画研究空白。
关键词 石涛 三部曲 朱良志 真伪考辨 文人画
下载PDF
《南画十六观》:文人画的智慧——刘墨对话朱良志
12
作者 刘墨(整理) 《中国书画》 2022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朱良志与刘墨认为,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表象背后承载了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是人的真性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是对自我的确认与表达。它在滚滚红尘中与画家琴瑟和鸣,将美学与心性结合,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对于自身的体认方式。在本次对谈中... 朱良志与刘墨认为,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表象背后承载了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是人的真性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是对自我的确认与表达。它在滚滚红尘中与画家琴瑟和鸣,将美学与心性结合,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对于自身的体认方式。在本次对谈中,他们基于《南画十六观》,为我们呈现出文人画的智慧与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人画 朱良志 十六观 滚滚红尘 艺术表象 南画 心灵世界
下载PDF
审美之旅——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荐读
13
作者 童县城 《语文学习》 2019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国艺术渊深如海,表现形式纷繁多彩,要从中把握中国艺术的意蕴,殊为不易。然而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华书局2014年版)却化大为小,四两拨千斤,从不同侧面选取了几个角度,结合具体艺术形式,把理论化入了生动的艺术... 中国艺术渊深如海,表现形式纷繁多彩,要从中把握中国艺术的意蕴,殊为不易。然而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华书局2014年版)却化大为小,四两拨千斤,从不同侧面选取了几个角度,结合具体艺术形式,把理论化入了生动的艺术实践中,引领读者来了一次从容的审美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艺术论 朱良志 审美 中华书局 艺术形式 艺术实践 理论化
原文传递
在审美中修身——读朱良志《曲院风荷》有感
14
作者 刘建国 《中国税务》 2016年第7期32-33,共2页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丰富人生意义,提升人生境界。领导干部修身必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丰富人生意义,提升人生境界。领导干部修身必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院风荷》 修身 朱良志 审美 精神修炼 人生意义 人生境界 生活情趣
原文传递
朱良志:《石涛研究》
15
作者 张郁乎 《哲学门》 2005年第1期323-323,324-328,共6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自20世纪初以来,石涛研究一直是中国画学、美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等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傅抱石、张大千、吴冠中、高居瀚等人的经典之作。然而近一个世纪的石涛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自20世纪初以来,石涛研究一直是中国画学、美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等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傅抱石、张大千、吴冠中、高居瀚等人的经典之作。然而近一个世纪的石涛研究,虽说有了丰厚的积累,但也留下了大量的疑点、难点,许多重要问题上的歧见还很突出,甚至出现了不少以讹传讹的情况,石涛研究因此亟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学 石涛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傅抱石 朱良志 张大千 吴冠中 《石涛研究》
原文传递
谒见朱良志先生
16
作者 周军 《中华奇石》 2021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朱良志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代表作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南画十六观》《中国美学十五讲》等。我们没有任何交集,用佛家语言形容,我们属&q... 朱良志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代表作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南画十六观》《中国美学十五讲》等。我们没有任何交集,用佛家语言形容,我们属"性空"。"缘起"《顽石的风流》。先生的这本大作发表以后在赏石圈引起了不小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朱良志 十六观 哲学与艺术 《石涛研究》 南画 美学
原文传递
书法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17
作者 崔树强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44-149,共6页
1998年秋,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零零星星接触过一些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读研期间,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进行学习,为我后来的学... 1998年秋,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零零星星接触过一些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读研期间,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进行学习,为我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9年4月,我与张同印先生合作,在《中国书法》发表《高昌墓砖书法》一文,从此开始了我的学术研究生涯。2005年秋,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朱良志先生学习中国美学。此后,书法美学就成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书法理论 书法文化 书法史 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朱良志
下载PDF
湖山志:以湖山意象彰显文人画的“真性”——以陆晓明、曹亚明、周晨作品为例
18
作者 蒋志琴 《中国美术》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朱良志《南画十六观》一书中提到,文人画的核心是超越形式,表达独特的生命感觉和人生智慧。它可以克服理性知识的障碍,表达人们的思想和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智慧性特点。因此,如何以独特的笔墨语言表达生命真实、表现人文价值,... 朱良志《南画十六观》一书中提到,文人画的核心是超越形式,表达独特的生命感觉和人生智慧。它可以克服理性知识的障碍,表达人们的思想和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智慧性特点。因此,如何以独特的笔墨语言表达生命真实、表现人文价值,是文人画发展的重要问题。朱良志认为,传统绘画领域存在两种"真"(真实),即外在形象的真实和生命的真实。前者重视写实,将绘画视为运用丹青妙色图绘天地万物的造型艺术。它以传统的"气化"哲学为基础,以表现宇宙大化之生机为核心,追求一种表面造型的相似,以此营造一个可以供人活动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语言 绘画领域 朱良志 理性知识 天地万物 十六观 外在形象 人生智慧
下载PDF
书法中的“燥”与“躁”
19
作者 周睿 《中国书画》 2019年第12期21-23,共3页
关于"燥"与"躁"的辨析,在文字学、文论和画论中皆有分析,比如汪涌豪在《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中对"躁的意味"有深入的分析,朱良志《南画十六观》探讨了"石涛的‘躁’"。这些都为理解书法中... 关于"燥"与"躁"的辨析,在文字学、文论和画论中皆有分析,比如汪涌豪在《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中对"躁的意味"有深入的分析,朱良志《南画十六观》探讨了"石涛的‘躁’"。这些都为理解书法中的"燥"与"躁"提供了参考,但书法中的"燥"与"躁"因其独有的技法和创作经验、书论历史和风格追求,其内涵尚有值得专门阐发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论 画论 创作经验 朱良志 十六观 中国文学批评 南画 文字学
下载PDF
《逍遥游》中的超越美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满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2-55,共4页
什么是超越美学?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朱良志先生结合中国古典美学对其作了中国化的阐释。朱先生认为,在中国美学中,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外在的知识,也不是经由外在对象"审美"所产生的心理现实,它所重视的是... 什么是超越美学?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朱良志先生结合中国古典美学对其作了中国化的阐释。朱先生认为,在中国美学中,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外在的知识,也不是经由外在对象"审美"所产生的心理现实,它所重视的是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家 《逍遥游》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美学 心理现实 中国化 朱良志 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