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
1
作者 李卓奕 尹太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 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1)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能够较清楚地刻画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2)运用六步剖析法(即确定标志层,划分等时地层单元;进行底拉平处理,认识等时地层单元内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识别较大的沉积界面,区分并追踪复合朵体;在复合朵体内识别单朵体,刻画其分布;分析朵体间接触关系,确定朵体间连通性;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验证剖析结果的正确性),对目标砂体的刻画结果打破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层状结构的传统认识。3)目标砂体内部可以以进积、退积特征划分为一系列的沉积复合朵体和单朵体。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运用六步剖析法对砂体内部结构的刻画结果,避免了传统的基于相带的砂体结构剖析法中跨沉积时间单元所造成的对砂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偏差,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覆朵体 内部结构 连通性 三角洲前缘砂 密井网区
下载PDF
底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下的朵体沉积特征:以东非鲁伍马盆地中新统为例
2
作者 刘钰星 陈宇航 +5 位作者 范国章 李林 鲁银涛 左国平 曹全斌 丁群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5-1016,共12页
底流与重力流的交互作用是重要的深水沉积作用类型,对海底沉积物再分配及海底地貌改造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目前对底流与水道中重力流的交互作用研究较成熟,但对底流影响下朵体的沉积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东非鲁伍马盆地古近系中新统朵... 底流与重力流的交互作用是重要的深水沉积作用类型,对海底沉积物再分配及海底地貌改造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目前对底流与水道中重力流的交互作用研究较成熟,但对底流影响下朵体的沉积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东非鲁伍马盆地古近系中新统朵体为目标,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通过地震相和地震属性分析,确定朵体分布及内部岩性特征。在定量恢复重力流流速基础上,结合区域洋流资料,揭示底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对朵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向北流动的底流影响,早期水道向南迁移,北侧天然堤发育,在水道南侧形成负向地形,导致后期朵体沉积于水道南侧。底流作用下的朵体沉积特征受底流和朵体内重力流流向的影响。当底流与朵体延伸方向相反且斜交时,由于重力流流速远大于底流,朵体在逆底流流向一翼(南侧),重力流与底流流向几乎相反,底流影响被抑制,朵体从轴部向末端逐渐变薄,泥质含量增加;在顺底流流向一翼(北侧),重力流方向与底流斜交,重力流顶部泥质被底流淘洗出去,朵体以砂质沉积为主。当底流与重力流流向接近正交时,朵体受底流影响整体上一致,重力流顶部泥质被淘洗,逆底流流向一翼朵体以厚层砂质沉积为主,向顺底流流向一翼砂体厚度减小、泥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流 重力流 交互作用 朵体 鲁伍马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水道与朵体沉积序列及演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磊 王英民 +1 位作者 张莲美 徐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近年来,深水水道、朵体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发育大量深水水道-朵体沉积体系。研究现今陆坡深水沉积过程有助于揭示深海沉积分布、沉积演化规律。在回顾深水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地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 近年来,深水水道、朵体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发育大量深水水道-朵体沉积体系。研究现今陆坡深水沉积过程有助于揭示深海沉积分布、沉积演化规律。在回顾深水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地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所揭示的地震反射(下超点和上超点迁移)特征研究深水沉积序列,初步探讨不同时期深水水道-朵体体系沉积动力机制,深水水道-朵体体系具有垂向的前积、加积和退积特征,并提出一种深水水道-朵体体系沉积层序模式,低位体系域早期,发育碎屑流或滑块为主的水道-朵体体系,后期则转化为浊流为主的水道-朵体体系。在深水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现代深海沉积过程及其产物,对深水储层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朵体 重力流 沉积序列 沉积演化
下载PDF
深水朵体沉积构型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磊 李彬 王英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7-43,共7页
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露头等资料,研究了深水朵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及成因。取得3个方面的认识:①深水朵体受陆坡地形及物源供给的影响,发育单一朵体和多级朵体。受沉积厚度、岩性及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孟加拉湾和尼日尔... 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露头等资料,研究了深水朵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及成因。取得3个方面的认识:①深水朵体受陆坡地形及物源供给的影响,发育单一朵体和多级朵体。受沉积厚度、岩性及地震分辨率的影响,孟加拉湾和尼日尔三角洲发育的朵体在地震上呈强振幅丘状反射,内部见分支水道或底超现象;白云凹陷发育的朵体在地震上呈强振幅平行亚平行反射。②深水朵体可划分为小层和层组、朵体单元、朵体以及朵体复合体4个级次。③深水朵体可进一步划分为近端朵体和远端朵体,近端朵体由分支水道复合席状砂组成,叠置的朵体单元构成的远端朵体主要由层状席状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朵体 沉积构型 地震正演模拟
下载PDF
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朵体及其发育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文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6,共12页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孔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孔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岸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下三角洲 朵体 发育特征 全新世
下载PDF
东非鲁伍马盆地渐新统深水水道-朵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宇航 姚根顺 +4 位作者 吕福亮 鲁银涛 陈亮 唐鹏程 曹全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7-1058,共12页
近年来在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古近系深水沉积砂体中连续发现大型天然气藏,该盆地已成为全球天然气勘探热点地区。但是鲁伍马盆地勘探程度低,深水沉积砂体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基于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建... 近年来在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古近系深水沉积砂体中连续发现大型天然气藏,该盆地已成为全球天然气勘探热点地区。但是鲁伍马盆地勘探程度低,深水沉积砂体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基于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东非鲁伍马盆地陆坡深水区渐新统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分析水道-朵体沉积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水道、朵体等富砂深水沉积的控制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鲁伍马盆地渐新统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和SQ3共3个三级层序,水道-朵体沉积发育在每个层序的低位域。研究区SQ1和SQ2层序发育水道、朵体沉积,SQ3层序以水道沉积为主。受始新世末东非大陆抬升及全球"冰室"气候影响,盆地物源供给增加,三角洲向海进积,引发陆坡水道-朵体等重力流沉积。向北流动的南极底流改造水道-朵体沉积,通过淘洗重力流沉积提高水道和朵体的砂地比,并在水道北侧形成侧积砂体和漂积体,限制了后期重力流沉积,导致水道向南侧向迁移、朵体向南延伸。研究结果可以为鲁伍马盆地乃至整个东非陆缘盆地深水储集砂体预测及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朵体沉积 控制因素 底流改造 沉积模式 鲁伍马盆地
下载PDF
东非鲁武马盆地渐新统富砂深水朵体复合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辉 刘少治 +2 位作者 吕福亮 范国章 左国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4-1165,共12页
近年来的天然气发现证实地处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的鲁武马盆地渐新统朵体复合体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朵体复合体具有粗粒、巨厚、宽厚比低、向单侧偏转的特征,明显异于常规席状砂。利用油气勘探过程中获得的岩芯、测井及... 近年来的天然气发现证实地处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的鲁武马盆地渐新统朵体复合体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朵体复合体具有粗粒、巨厚、宽厚比低、向单侧偏转的特征,明显异于常规席状砂。利用油气勘探过程中获得的岩芯、测井及地震信息,分析深水沉积朵体复合体不同级别的岩性特征、电性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借助地震剖面解剖和沿层相干切片识别了不同级别的朵体复合体内部组成,分析朵体复合体的沉积过程,同时探讨了影响朵体复合体沉积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鲁武马盆地渐新统朵体复合体具有"无根"的外部形态及复杂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可以分为朵体复合体、朵体、朵体单元及层-层组等四个级别。朵体复合体形成于块体搬运沉积之后和水道复合体沉积之前,为下降期体系域晚期的产物,推测海平面变化速率影响朵体复合体储层垂向分布,基准面下降速率越大,单层砂岩厚度越大,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朵体复合体沉积经历了多期朵体的沉积过程:早期填平补齐的限制性沉积,中期多期侧向迁移的非限制性沉积,以及末期边部高弯曲迁移的富泥水道沉积;从补给水道口向朵体复合体远端,伴随浊流强度逐渐衰减,携带粗粒物质的能力逐渐降低,近端及主体部位厚度大,砂泥比高,边缘及远端沉积厚度减薄,砂泥比降低;主体部位的砂泥比是补给水道口及较远端的2~3倍;陆架形态、地形坡度及与基准面之间的关系影响朵体复合体的沉积位置、外部形态及迁移方式:"窄陆架、陡陆坡"促使粗粒、富砂的朵体复合体近源堆积;地形坡度与基准面一致时浊流在陆坡区的"过路不留",导致朵体复合体形成"无根"的外部形态;沿陆坡走向的坡度变化导致朵体的侧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 鲁武马盆地 渐新统 朵体复合
下载PDF
东非鲁武马盆地海底水道—朵体体系粗粒浊流沉积物波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辉 刘少治 +2 位作者 马宏霞 鲁银涛 许小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3-771,共9页
海底水道—朵体体系内粗粒沉积物波的研究可以深化浊流搬运过程的认识。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成像技术,通过地震地貌分析,对东非鲁武马盆地海底水道—朵体体系内这种后期易被改造的特殊沉积体进行识别和解释,结合粗粒沉积物波的形态、尺... 海底水道—朵体体系内粗粒沉积物波的研究可以深化浊流搬运过程的认识。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成像技术,通过地震地貌分析,对东非鲁武马盆地海底水道—朵体体系内这种后期易被改造的特殊沉积体进行识别和解释,结合粗粒沉积物波的形态、尺度、移动方式、厚度变化、平面分布等特征,探讨其成因和影响因素。鲁武马盆地近海底水道—朵体体系内的粗粒浊流沉积物波具有多变的地貌和逆行砂丘的底形。水道内粗粒沉积物波规模较小,分布范围局限;水道—朵体过渡带的粗粒沉积物波规模大,波高约45~110 m,波长可达一千余米,总体规模大于其他地区已识别出的粗粒深水沉积物波。构造活动、超临界流产生的水跃作用、地形地貌的变化以及底流作用是鲁武马盆地粗粒浊流沉积物波形成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武马盆地 水道—朵体 粗粒浊流沉积物波 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其叠置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段瑞凯 张旭 +3 位作者 郭富欣 陈国宁 胡光义 邹婧芸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通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单元构成、沉积微相、沉积演化及储层叠置模式进行了解剖,揭示了深水复合朵体内部的沉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期单一朵... 通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单元构成、沉积微相、沉积演化及储层叠置模式进行了解剖,揭示了深水复合朵体内部的沉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期单一朵叶及3条分支水道组成,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交互作用,控制了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演化;分支水道走向控制单一朵叶平面展布,单一朵叶生长影响分支水道的侧向迁移。②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朵叶主体、朵叶边缘、沉积性水道、侵蚀性水道和半远洋泥等5种类型。③根据各微相的空间接触关系,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可划分为边缘-边缘叠置、主体-主体叠置、上主体-下边缘叠置和上边缘-下主体叠置等4种模式,不同叠置模式的储层品质及连通性不同;分支水道对下伏朵体形成侵蚀改造,影响侧向连通性,影响程度取决于水道充填性质。该研究成果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的生产制度优化和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并取得了良好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复合朵体 单一 分支水道 沉积结构 叠置模式 中新统D油组 Akpo油田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下载PDF
三角洲朵体砂体富集区预测——以莺歌海盆地北部A构造黄流组为例
10
作者 熊连桥 谢晓军 +6 位作者 唐武 白海强 李鑫 刘子玉 陈莹 李建平 徐微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2-2123,共12页
莺歌海盆地北部历经60余年的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商业突破,而该区构造—岩性或岩性圈闭评价占比逐渐增多,该类圈闭评价的关键之一是砂体富集区预测。砂体富集区预测是储层分布预测的基础,砂体富集区往往是有利储层发育区,也是钻井的有利部... 莺歌海盆地北部历经60余年的勘探至今尚未实现商业突破,而该区构造—岩性或岩性圈闭评价占比逐渐增多,该类圈闭评价的关键之一是砂体富集区预测。砂体富集区预测是储层分布预测的基础,砂体富集区往往是有利储层发育区,也是钻井的有利部位。但由于海上勘探新区钻井少或没有钻井,难以利用大量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确定沉积相和储层砂体分布;同时受地震分辨率限制,难以直接在地震资料中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导致对有利砂体富集区预测受限。因此基于海平面变化与沉积体系域划分,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开展复合朵体识别与沉积期次划分,寻找砂体富集的复合朵体;在富砂复合朵体内,通过朵体地震内幕结构特征、微古地貌分析,预测复合朵体内有利砂体富集区。研究表明,莺北斜坡带北段A构造黄流组发育高位域晚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可识别出5期三角洲复合朵体,其中最后一期朵体为海平面下降时发育的三角洲进积型复合朵体,砂体富集程度最高,预测朵体南北向中部条带为砂体集中发育区。研究成果为三角洲朵体有利储层分布预测、勘探井位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系域 复合朵体 预测 莺东斜坡
原文传递
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一段限定-非限定朵体构型及其演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平 李明军 +1 位作者 周伟 李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51-2458,共8页
浅海陆架扇是当前海洋沉积研究的前沿.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利用地震相分析和沉积动力学方法,研究限定朵体、非限定朵体的构型、沉积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陆架盆地浊流沉积体系发育水道-堤岸复合体、限定朵体... 浅海陆架扇是当前海洋沉积研究的前沿.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利用地震相分析和沉积动力学方法,研究限定朵体、非限定朵体的构型、沉积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陆架盆地浊流沉积体系发育水道-堤岸复合体、限定朵体和非限定朵体3类沉积单元.(2)浊流沉积体系受陆架盆地地形的影响,早期发育限定朵体,晚期发育水道-堤岸复合体、非限定朵体.(3)浊流在陆架盆地坡脚发生水跃,浊流动力学特征(浊流流速、Fr数)的变化--高速、超临界流在水跃后转换为低速、亚临界流,并伴随着浊流活动的侵蚀和沉积活动,导致了限定朵体向非限定朵体的转化.朵体构型及其演化研究对该地区优质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扇 限定朵体 非限定朵体 水道-堤岸复合 动力学机制 莺歌海盆地
原文传递
坳陷湖盆重力流水道-朵叶复合体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奇奇 付金华 +4 位作者 罗顺社 李士祥 周新平 蒲宇新 闫红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为东北部宽缓、西南部陡窄的不对称坳陷形态,盆内主要发育古缓坡、古斜坡和古洼地3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再进一步细分为凸起、沟槽、坡折带、湖底平原、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和湖底古隆8种微地貌单元;②长7段主要发育9种岩相类型、4种岩相垂向组合方式,依据岩相组成和岩相垂向组合,重力流沉积进一步细分为限制性水道、非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水道间、朵叶体5种沉积微相类型;③古地貌对长7段沉积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坡折带 古地貌 水道-叶复合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坳陷湖盆
下载PDF
海底扇规模优质储集体的分布模式与成因分析——以上新世—更新世孟加拉扇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承林 朱一杰 +5 位作者 邵大力 郭荣涛 戈道瑶 丁梁波 齐昆 马红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利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搜索刻画深水水道—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并揭示油气储集体的分布模式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aleoScan全三维智能解释手段和三色(RGB)混相分频技术识别解剖了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 利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搜索刻画深水水道—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并揭示油气储集体的分布模式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aleoScan全三维智能解释手段和三色(RGB)混相分频技术识别解剖了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天然堤体系6种富砂沉积单元,包括补给水道、分支水道、似点坝、决口扇、漫溢扇和末端朵叶。研究认为:补给水道、决口扇、末端朵叶是潜在的规模且优质深水油气储集体类型;而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分别是潜在的规模非优质、非优质非规模以及优质非规模深水油气储层类型。补给水道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上游和中游;决口扇、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主要发育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中游;而分支水道和末端朵叶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下游。漫溢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增厚,形成“砂盖泥”的格局;而决口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减薄直至尖灭形成“泥包砂”的格局,相应形成海底扇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叶复合 海底扇 规模深水储集 分布模式 岩性圈闭 孟加拉扇
下载PDF
海底扇朵体的类型:模式及意义
14
作者 Shanm.,G 张建京 《渤海石油地质情报》 1991年第1期13-34,12,共23页
关键词 海底 朵体 石油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湖相水道-朵状体浊积扇沉积模式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军刚 常梁杰 +4 位作者 国吉安 楚美娟 马治国 王梓萱 王欣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58,共15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利用钻井岩心,周缘野外露头及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深水区的块状砂岩、具撕裂屑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利用钻井岩心,周缘野外露头及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深水区的块状砂岩、具撕裂屑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块状泥岩等7种岩相类型,代表了浊流沉积(高密度、低密度)、碎屑岩、滑塌岩、深水原地沉积等成因类型;其沉积微相分为水道、堤岸/漫溢、前缘朵体和水道间/深湖泥4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为一种深湖水道型重力流,由斜坡区向顺着水道延伸方向(或者由水道轴部向侧翼方向),水道的下切侵蚀作用逐渐变弱,水道成因的中厚层砂体发育,且往往垂向上叠置;在水道前端发育朵状体沉积,且侧向迁移频繁,形成了大面积分布、垂向上叠置的中薄层砂体。该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湖相水道-朵状体的浊流沉积模式,可为研究区深水区的砂体精细刻画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追踪湖底水道砂体及(部分)朵状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类型 沉积相 水道 浊积岩 深湖沉积 延长组 鄂尔多斯南部
下载PDF
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地震响应及其演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昱瑶 周江羽 +3 位作者 钟佳 庹雷 齐同胜 张美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8,共10页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朵体外缘4个沉积单元,总结其在外部形态、侵蚀深度、宽度、加积方式、内部充填结构特征、所受地形限制性等方面的逐步演化过程。峡谷-水道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单一限制性水道体,水道两侧发育5种不同的陆坡类型,分别为进积型陆坡、滑塌型、水道化陆坡、宽缓型陆坡以及陡坡型陆坡。不同的陆坡类型对水道产生的限制性程度不同,导致水道侵蚀宽度以及堤坝的横向展布幅度不同,其中在宽缓型陆坡区规模最大。在中央峡谷口发育水道-朵体转换带,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性降低,单一水道体产生分支形成低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在双峰盆地内,由于地形平缓开阔,发育非限制性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体以侧向加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减弱,堤坝展布范围增大至几千米,最终水道消亡,形成大面积席状砂沉积。整个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陆坡类型、古地貌形态以及物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水道 水道朵体转换带 水道朵体复合 琼东南盆地 双峰盆地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分解在朵谷岩体解释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国征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第A01期80-88,共9页
云景预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朵谷斑岩体及其相关断裂构造,本文通过对高精度磁测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处理方法,结合径向功率谱分析,综合剖面的正反演成果的分析,对朵谷岩体的进行了多尺度多维度立体解释,为进一... 云景预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朵谷斑岩体及其相关断裂构造,本文通过对高精度磁测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处理方法,结合径向功率谱分析,综合剖面的正反演成果的分析,对朵谷岩体的进行了多尺度多维度立体解释,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景 谷岩 磁测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下载PDF
Kumkol-north油田主力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内部结构解剖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钊 尹太举 +2 位作者 朱永进 罗瑜洁 邓智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6-52,共7页
Kumkol-north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主力小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中,未水淹和弱水淹层厚度所占比重较大,水驱动用程度小于45%。前人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复杂的建筑结构导致了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沉积构... Kumkol-north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主力小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中,未水淹和弱水淹层厚度所占比重较大,水驱动用程度小于45%。前人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复杂的建筑结构导致了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沉积构造背景稳定,发育了一套与传统深水型三角洲特征差异明显的浅水型三角洲沉积储层。用"垂向分层、平面分带"的传统解剖思路,难于合理解释生产中。以Kumkol-north油田J22小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砂体沉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针对浅水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进行的沉积模拟实验提出的新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及新的储层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对Kumkol-north油田主力小层做了精细的内部结构解剖。重建了以朵体为基本沉积单元的三角洲内部储层结构格架,为进一步提高Kumkol-north油田主力油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内部结构解剖 叠覆式砂 朵体
下载PDF
限定性峡谷和非限定性峡谷沉积充填过程模拟——以琼东南盆地M区为例
19
作者 薛国庆 李达 +3 位作者 程琳燕 彭旋 付强 李宁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6,共12页
峡谷内砂泥比沉积充填速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峡谷的地貌特征。以琼东南盆地M区中央峡谷为例,基于1000 km^(2)三维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7个时期形成的峡谷类型并进行了划分。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了在单物源和双物源条件下峡谷内不同... 峡谷内砂泥比沉积充填速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峡谷的地貌特征。以琼东南盆地M区中央峡谷为例,基于1000 km^(2)三维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7个时期形成的峡谷类型并进行了划分。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了在单物源和双物源条件下峡谷内不同砂泥比条件下充填过程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早期(T50—T30)形成的峡谷为限定性峡谷,晚期(T29_1—T29)形成的峡谷为非限定性峡谷。限定性峡谷内发育的水道弯曲能力较强,多期水道叠置作用明显,多发育水道复合体;而非限定性峡谷内发育的水道多以横向迁移为主,水道在开阔地带则会缓慢扩散形成朵体复合体。通过峡谷充填过程的模拟和研究提高了峡谷内沉积单元识别的准确性,为提高勘探目标区域的优选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定性峡谷 非限定性峡谷 朵体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一个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秋实 李学森 张卫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8-73,共6页
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湖)陆相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湖底坡降小,河控占主导地位,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最典型的是白120井区长33储层,由一个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组... 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湖)陆相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湖底坡降小,河控占主导地位,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最典型的是白120井区长33储层,由一个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组成。该区沉积规律强,各沉积单元发育,中间为河道沉积区,两侧为高于河道的天然堤,外部为漫溢沉积区,末端有4个朵体,中部发育一个小型决口水道。砂体呈指状展布,左右对称,具有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典型的双凸特点。该区的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的展布和油气的富集程度。通过对该区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模式,这对于丰富三角洲沉积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天然堤 漫溢 朵体 决口水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