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坳陷湖盆重力流水道-朵叶复合体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奇奇 付金华 +4 位作者 罗顺社 李士祥 周新平 蒲宇新 闫红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微古地貌环境中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在采用印模法对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精细刻画各微古地貌单元,并结合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长7段沉积期古地貌形态为东北部宽缓、西南部陡窄的不对称坳陷形态,盆内主要发育古缓坡、古斜坡和古洼地3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再进一步细分为凸起、沟槽、坡折带、湖底平原、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和湖底古隆8种微地貌单元;②长7段主要发育9种岩相类型、4种岩相垂向组合方式,依据岩相组成和岩相垂向组合,重力流沉积进一步细分为限制性水道、非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水道间、朵叶体5种沉积微相类型;③古地貌对长7段沉积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类型和空间展布、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坡折带 古地貌 水道-朵叶复合体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坳陷湖盆
下载PDF
海底扇朵叶沉积构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佳佳 吴胜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106,共19页
作为深海沉积体系中主要的沉积储层类型之一,海底扇朵叶沉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因此一直是世界深海沉积研究的热点。在近60年的研究历程中,学术界在海底扇朵叶概念、沉积模式及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 作为深海沉积体系中主要的沉积储层类型之一,海底扇朵叶沉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因此一直是世界深海沉积研究的热点。在近60年的研究历程中,学术界在海底扇朵叶概念、沉积模式及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产生了一定分歧,尤其是在海底扇朵叶体系内部构型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和不足。本文阐述了海底扇朵叶沉积内部的构型要素类型及特征,总结并分析了海底扇朵叶体系构型级次划分方案及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空间分布样式与定量规模。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对不同学者的朵叶构型分级概念作细致的对比梳理,在统一构型级次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地质条件或主控因素对海底扇朵叶构型发育模式的控制作用,能够建立相对统一的、可对比的、定量构型知识库,从而更好地指导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朵叶储层构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海底扇朵叶 沉积构型 构型级次 分布样式 定量规模
下载PDF
深水重力流水道-朵叶体系形成演化及储层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露头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华 何幼斌 +4 位作者 谈梦婷 冯斌 葛稳稳 孙玉玺 于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7-928,共12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深水重力流沉积露头精细解剖,揭示深水重力流水道-朵叶体系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分析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重力流沉积单元包括复合水道、迁移水道、层状充填...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深水重力流沉积露头精细解剖,揭示深水重力流水道-朵叶体系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分析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重力流沉积单元包括复合水道、迁移水道、层状充填垂向加积水道、分支水道、近端及远端朵叶。沉积单元演化与重力流类型和能量密切相关。重力流爆发初期,碎屑流和浊流活跃,复合水道发育;当重力流能量降低,浊流占主导,伴随多期侵蚀-沉积作用,先后发育迁移水道和垂向加积水道;随着浊流的持续作用及能量逐渐衰减,分支水道、近端及远端朵叶依次发育。其中,复合水道可进一步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衰亡期,形成过程与短期重力流的演化过程相关。壮年期的复合水道、迁移水道和垂向加积水道为理想储层,储集性能依次减弱,水道中部储层质量一般高于两侧,近端朵叶储层质量优于分支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流 碎屑流 重力流 水道-朵叶体系 沉积模式 拉什仲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过路朵叶体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孝林 于水 刘新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9,7,共9页
选取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通过钻井、地震反射特征及地形特征分析,揭示在陆坡内发育的过路朵叶沉积储层及结构特征,建立过路朵叶发育模式,明确地形特征及沉积物源供给对过路朵叶发育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工区内过路朵叶具... 选取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通过钻井、地震反射特征及地形特征分析,揭示在陆坡内发育的过路朵叶沉积储层及结构特征,建立过路朵叶发育模式,明确地形特征及沉积物源供给对过路朵叶发育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工区内过路朵叶具有块状充填的沉积特征,表现沉积时受低地形限制快速充填的特征;储层平面分布范围优于线性水道且具有优良的储集性能,其发育规模和平面分布主要受泥岩上拱形成的微型盆地控制,表现一个多期"充填—溢出"过程,可划分为原始地形、初始充填、后期充填、溢出、水道侵蚀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平面展布特征都存在差异.此外,重力流流体密度、海平面变化对过路朵叶规模、发育位置也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深水扇 过路朵叶 沉积特征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南部深水区朵叶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国宁 段瑞凯 +2 位作者 卜范青 陈筱 李晨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尼日尔三角洲南部的A油田为例,分析朵叶沉积储层的深水沉积相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A油田的朵叶沉积储层具有典型深水沉积相特征。可识别出8种岩心相,其岩心相组合特征与鲍玛序列类似。沉积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整体表现为由高密度浊流... 以尼日尔三角洲南部的A油田为例,分析朵叶沉积储层的深水沉积相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A油田的朵叶沉积储层具有典型深水沉积相特征。可识别出8种岩心相,其岩心相组合特征与鲍玛序列类似。沉积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整体表现为由高密度浊流向低密度浊流变化的过程。A油田的朵叶在水道末端沉积,平面上呈扇形,横向连续性好。综合岩心相、沉积相标志及地震属性分析,将A油田朵叶划分为朵叶主体、侧缘和边缘3种微相。A油田的朵叶常被晚期水道侵蚀,属于近端朵叶,沉积于非限制性环境;复合朵叶主要以垂向加积为主。朵叶沉积中心的变化主要受分支水道迁移的影响,朵叶的发育规模及储层沉积厚度主要受重力流沉积能量与可容空间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深水沉积 重力流 朵叶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深水浊积朵叶储层构型模式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煜 吴胜和 +4 位作者 王星 赵晓明 凌云 路瑶 张佳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7-1204,共8页
深水沉积是世界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国外学者针对深水沉积的构型模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浊积水道,而对于浊积朵叶的关注则甚少。为此,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地下储层和中国甘南西秦岭地区某深水露... 深水沉积是世界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国外学者针对深水沉积的构型模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浊积水道,而对于浊积朵叶的关注则甚少。为此,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地下储层和中国甘南西秦岭地区某深水露头作为原型,采用地震相分析、地震沿层切片、露头观察描述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分级次开展了浊积朵叶的构型模式研究。研究表明,浊积朵叶的构型单元可划分为7级,其中3~5构型单元分别为:单一朵叶、复合朵叶和朵叶体系。朵叶体系由多个复合朵叶叠置而成。复合朵叶内部发育树枝状的下切水道,底部发育块体搬运沉积,其常常对下伏地层有明显侵蚀。单一朵叶由受平行、亚平行界面约束的多期板状砂岩垂向加积而成,依据其内部沉积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分为近朵叶端、中朵叶端和远朵叶端3部分。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浊积朵叶的地质理论,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此类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风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朵叶 构型模式 原型 发育样式 充填样式
原文传递
深海浊积扇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以尼日尔三角洲前缘深水区K油田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鹏飞 杨香华 +2 位作者 张会来 卜范青 武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72-1983,共12页
尼日尔三角洲前缘浊积扇朵叶复合体是西非深水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但相关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刻画、岩心观察及钻井储层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研究区的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及储层地质特... 尼日尔三角洲前缘浊积扇朵叶复合体是西非深水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但相关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刻画、岩心观察及钻井储层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研究区的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及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MDT(mould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和DST(drill stem testing)测试资料,对朵叶复合体的油气水系统进行了探讨.K油田深海浊积扇朵叶复合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外形呈丘状,内部为弱反射,与泥岩分界面为强振幅反射面,在空间上具有侧向和沿古水流方向迁移的多期叠置特征,平面上呈扇形或"舌状";测井相以钟形或箱型为主,与周围泥岩呈突变接触;每期朵叶均由朵叶主体和朵叶侧缘构成,重力流水道较为发育.朵叶复合体中的块状砂岩是油田开发的优质储层,该类砂体分布面积相对较大,横向连续性好;目的层段发育多套独立的朵叶复合体油气水系统,每个单一的朵叶复合体油藏上下均受厚度较大的泥岩分隔,具有形成简单完整、统一压力系统、高速渗流能力且水体能量充足的高产油藏的有利条件.K油田朵叶复合体内部结构清晰、砂体侧向连通性好且具有统一油水系统,可作为大陆边缘三角洲前缘深水区富泥背景下深水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朵叶复合体 沉积构成 油气水系统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深海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沉积响应及其勘探意义
8
作者 龚承林 徐长贵 +1 位作者 尤丽 朱一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33,I0002,共14页
顺坡而下的重力流(浊流)与沿坡流动的底流(等深流)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当前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薄弱环节,交互作用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特征相较于重力流或等深流沉积体系仍“知之甚少”。本文总结了论文作者所识别的两种典型交互作用... 顺坡而下的重力流(浊流)与沿坡流动的底流(等深流)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当前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薄弱环节,交互作用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特征相较于重力流或等深流沉积体系仍“知之甚少”。本文总结了论文作者所识别的两种典型交互作用沉积体系的形态特征、沉积特征与沉积样式,查明了交互作用成因优质储层的识别标志与分布模式。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具有不对称的剖面形态与持续稳定向陡岸一侧迁移叠加的沉积样式,可进一步分为迁移方向与参与其建造底流流向相同(顺向迁移)和相反(反向迁移)两种类型;深水单向迁移朵叶具有长轴方向与区域等深线平行的形态特征以及侧向迁移延伸方向与区域等深线一致的沉积样式。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底流改造砂/交互作用砂具有与浊积砂迥异的沉积特征,如富含有孔虫和生物骨骼,无年龄倒序现象出现,突变非侵蚀接触顶界面,含有大洋水团所伴生的底栖有孔虫,可见牵引流沉积特征(如两到三段式累积概率分布特征、单峰正态的频率分布特征和位于C-M图牵引流沉积区等),这些沉积特征可作为底流改造砂的识别相标志。在剖面上,底流改造砂总是向水道迁移一侧不断迁移叠加,具有“单向叠加、有序展布”的分布模式;在平面上,底流改造砂总是沿区域等深线侧向迁移,具有“单向偏移、侧向叠置”的分布模式;时空上形成连续性好、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的超大型优质深水油气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 深水单向迁移朵叶 底流改造砂
下载PDF
浊积扇沉积构成及主要单元储层差异:以琼东南盆地梅山组为例
9
作者 刘子玉 贾万丽 +2 位作者 李建平 刘为 武爱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8-1279,共12页
浊积扇沉积构成单元主要包含内扇沟道,中扇沟道、朵叶主体,外扇朵叶、席状砂以及扇缘薄层席状砂等,各单元储层物性差异大,直接影响勘探开发部署,值得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梅山组20个已钻浊积扇的沉积构成单元储层特征分... 浊积扇沉积构成单元主要包含内扇沟道,中扇沟道、朵叶主体,外扇朵叶、席状砂以及扇缘薄层席状砂等,各单元储层物性差异大,直接影响勘探开发部署,值得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梅山组20个已钻浊积扇的沉积构成单元储层特征分析,建立了浊积扇主要沉积构成单元的岩—电—震特征及识别标志,详细分析了其主要沉积构成单元的砂体规模、几何形态、厚度变化、粒度分布、储层非均质性等要素。结果表明,中扇沟道—朵叶结合部巨厚层块状砂岩、外扇朵叶厚层砂岩和席状砂岩储层内部均匀,物性较好;内扇沟道砂岩内部非均质严重,储层物性受到影响;扇缘薄层席状砂岩由于层薄、粒度细、高含泥及高含钙而致密。钻探证明多口探井因部署在内扇沟道上未获商业产能;新部署在中扇沟道—朵叶结合部巨厚层砂岩与外扇席状砂的探井均获得了商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扇 沉积构成 沟道 朵叶 储层差异 梅山组
下载PDF
南海东部深水浊积砂岩气藏储层精细描述与连通性研究
10
作者 杨娇 戴建文 +5 位作者 董硕 杨秋飞 钟旭临 涂乙 朱璠 马睿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9,共12页
南海东部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深水重力流浊积砂岩展布复杂,砂体构型期次划分、构型单元叠置样式和连通关系直接制约气田的布井开发。以南海东部深水L气田为例开展研究,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运用沉积模式研究、复合水道体系构型及建模表... 南海东部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深水重力流浊积砂岩展布复杂,砂体构型期次划分、构型单元叠置样式和连通关系直接制约气田的布井开发。以南海东部深水L气田为例开展研究,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运用沉积模式研究、复合水道体系构型及建模表征方法,开展了基于南海深水重力流复合砂体解剖,建立了本海域深水气田浊积水道复合砂体构型划分方案,开展了单期构型砂体空间演化和展布规律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南海深水L气田浊积水道可划分为复合浊积体、复合水道和单一水道等3个级次,在气田内部平面上发育4条复合水道,纵向上发育2期河道,建立复合水道内部的沉积演化规律,明确了水道间的连通关系,并结合动态生产验证了连通关系的合理性,成功指导相邻B气田部署1口水平井,最高日产达130万方,生产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对推动周边气田开发及潜力勘探具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深水浊积砂岩 重力流沉积 水道复合体系 水道化朵叶 深水扇
下载PDF
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其叠置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瑞凯 张旭 +3 位作者 郭富欣 陈国宁 胡光义 邹婧芸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通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单元构成、沉积微相、沉积演化及储层叠置模式进行了解剖,揭示了深水复合朵体内部的沉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期单一朵... 通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单元构成、沉积微相、沉积演化及储层叠置模式进行了解剖,揭示了深水复合朵体内部的沉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期单一朵叶及3条分支水道组成,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交互作用,控制了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演化;分支水道走向控制单一朵叶平面展布,单一朵叶生长影响分支水道的侧向迁移。②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朵叶主体、朵叶边缘、沉积性水道、侵蚀性水道和半远洋泥等5种类型。③根据各微相的空间接触关系,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可划分为边缘-边缘叠置、主体-主体叠置、上主体-下边缘叠置和上边缘-下主体叠置等4种模式,不同叠置模式的储层品质及连通性不同;分支水道对下伏朵体形成侵蚀改造,影响侧向连通性,影响程度取决于水道充填性质。该研究成果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的生产制度优化和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并取得了良好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复合 单一朵叶 分支水道 沉积结构 叠置模式 中新统D油组 Akpo油田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下载PDF
海底扇规模优质储集体的分布模式与成因分析——以上新世—更新世孟加拉扇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承林 朱一杰 +5 位作者 邵大力 郭荣涛 戈道瑶 丁梁波 齐昆 马红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利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搜索刻画深水水道—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并揭示油气储集体的分布模式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aleoScan全三维智能解释手段和三色(RGB)混相分频技术识别解剖了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 利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搜索刻画深水水道—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并揭示油气储集体的分布模式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aleoScan全三维智能解释手段和三色(RGB)混相分频技术识别解剖了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天然堤体系6种富砂沉积单元,包括补给水道、分支水道、似点坝、决口扇、漫溢扇和末端朵叶。研究认为:补给水道、决口扇、末端朵叶是潜在的规模且优质深水油气储集体类型;而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分别是潜在的规模非优质、非优质非规模以及优质非规模深水油气储层类型。补给水道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上游和中游;决口扇、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主要发育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中游;而分支水道和末端朵叶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下游。漫溢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增厚,形成“砂盖泥”的格局;而决口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减薄直至尖灭形成“泥包砂”的格局,相应形成海底扇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朵叶复合体 海底扇 规模深水储集体 分布模式 岩性圈闭 孟加拉扇
下载PDF
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筱 肖鹏 +3 位作者 段瑞凯 吕文睿 张昕 陈国宁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为了明确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分布及剩余油挖潜方向,以A油田K油藏浊积朵叶为例,综合分析沉积相、构造、断裂、储层构型、隔夹层、储层品质、开发方式以及井型井网等动静态资料,探讨了朵叶注气开发油藏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剩... 为了明确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分布及剩余油挖潜方向,以A油田K油藏浊积朵叶为例,综合分析沉积相、构造、断裂、储层构型、隔夹层、储层品质、开发方式以及井型井网等动静态资料,探讨了朵叶注气开发油藏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1)浊积朵叶横向连片分布,纵向叠置连通,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好;2)将靶区划分为8个流动单元(2个受断层和井网控制,4个受到断层和相带的控制,2个受相带及动态影响),整体上东部以断层控制为主,西部以相带及井网控制为主;3)研究区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单元5和单元7、西部单元2和单元8,东部剩余油潜力整体优于西部;4)单元7为一级潜力目标,剩余油地质储量大于10百万桶,是部署调整井的优选目标;单元5为二级潜力目标,剩余油地质储量为5~10百万桶,可考虑作为调整井接替目标;单元2和单元8为三级潜力目标,剩余地质储量小于5百万桶,可考虑邻近单元联合部署调整井、邻井侧钻方式提高区域开发效果。以上成果认识,对浊积朵叶注气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朵叶 挥发性油藏 注气开发 流动单元 剩余油
下载PDF
东非海岸盆地渐新世浊积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建设 孔令武 +3 位作者 邱春光 李华 何幼斌 贾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3,共9页
深水浊积砂体是东非海岸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东非海岸的鲁伍马和坦桑尼亚盆地渐新统浊积体的类型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源—汇"系统的角度探讨了大型浊积体差异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 深水浊积砂体是东非海岸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东非海岸的鲁伍马和坦桑尼亚盆地渐新统浊积体的类型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源—汇"系统的角度探讨了大型浊积体差异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深水浊积体的沉积类型多样,可划分为两类5种不同的沉积类型。受河流—三角洲物源体系的控制,鲁伍马和坦桑尼亚盆地形成4大"源—汇"体系。物源供给和地形(陆架宽度及陆坡坡度)是浊积体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鲁北和坦中地区深水浊积体总体规模最大,其次为坦北,坦南地区最小。鲁北为窄陆架—陡陆坡背景下的大型河流供给体系,深水区发育由水道和朵叶组成的大型浊积体。坦南为窄陆架—陡陆坡背景下的小型多源供给体系,以孤立型水道和朵叶构成的小型浊积体为主。坦中为宽陆架—缓陆坡背景下大型河流供给体系,深水区发育由水道和朵叶组成的大型浊积体,其规模与鲁北地区相当。坦北地区为宽陆架—缓陆坡背景下中型多源供给体系,但物源规模相对鲁北和坦中地区较小,浊积体规模中等。深水浊积砂体规模控制了东非海岸深水区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的大小,进而控制了天然气藏的规模,因此,寻找大型深水浊积砂体是东非海岸天然气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体 水道 朵叶 “源—汇”系统 油气勘探 东非海岸
下载PDF
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的河控三角洲形态定量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威 邱春光 +4 位作者 贾屾 詹鑫 闫静怡 纪友亮 吴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针对不同因素控制下河控三角洲形态对其生长过程的响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基于分形几何和控制变量的思路,利用构型尺度沉积正演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河控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类型和特征,明确沉积物供给速率、沉积物组分和... 针对不同因素控制下河控三角洲形态对其生长过程的响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基于分形几何和控制变量的思路,利用构型尺度沉积正演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河控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类型和特征,明确沉积物供给速率、沉积物组分和盆地水深对形态的控制作用,建立形态特征值与生长过程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表征模型。结果表明,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可以由初始河口主分流河道间夹角、节点间距、单一河口或节点处河坝复合体数量、主分流河道数量和主分流河道比例进行表征。随着河流流量增大且沉积物浓度较小时,三角洲主体由分支间湾型向河网砂坝型转化;随着沉积物流量增加或沉积物粒度减小,三角洲主体向分支间湾型转化且收敛性减弱,河坝复合体朵叶由多水道复合指状朵叶向少水道复合指状朵叶转化;随着盆地水深增加,三角洲主体趋于单一的主分流河道椭圆状河坝复合体朵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坝复合体朵叶 长期活动河道 短期活动河道 前缘决口水道 平原决口水道
下载PDF
西非深水沉积类型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蔡露露 王雅宁 +5 位作者 王颖 董朔朋 朱石磊 廖计华 赵钊 薛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31-142,共12页
深水沉积储层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目标,西非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占全球深水油气总资源量的14%。根据深水沉积所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差异,将深水沉积类型分为水道(单支水道、复合水道)、朵叶(单期朵叶... 深水沉积储层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目标,西非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占全球深水油气总资源量的14%。根据深水沉积所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差异,将深水沉积类型分为水道(单支水道、复合水道)、朵叶(单期朵叶、叠合朵叶)、天然堤(近端天然堤、远端天然堤)和深海泥。通过对不同类型深水沉积的岩相、测井相、地震相和沉积相进行分析,以深水沉积模式为指导,结合物源供给和运输通道等因素的影响,阐明了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储层类型及分布。综合研究表明,复合水道浊积砂和叠合朵叶席状砂是深水沉积的主要储层,储层物性良好;近端天然堤席状砂是较好的储集体;单支水道和远端天然堤受到砂体规模和厚度的限制,储层性能一般。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勘探中,首选低缓构造背景下的叠合朵叶席状砂体,其次是寻找高陡构造背景下的叠合朵叶席状砂体,最后是寻找低缓构造背景下的复合水道浊积砂体。在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深水勘探中,以寻找复合水道浊积砂体为主,其次为叠合朵叶席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 深水沉积 复合水道 叠合朵叶
下载PDF
深水沉积储层特征——以尼日利亚OML130区块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颖 吕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6,共9页
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正处于不断探索和认识阶段,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尼日尔三角洲位于非洲大陆西部,深水沉积体系特征明显,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的反射结构、三维地震的切片及属性,岩心沉积结构、构造、含有... 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正处于不断探索和认识阶段,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尼日尔三角洲位于非洲大陆西部,深水沉积体系特征明显,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的反射结构、三维地震的切片及属性,岩心沉积结构、构造、含有物,钻井岩性剖面,测井曲线反映的粒序变化及旋回特征等现象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研究区主要的沉积模式。海底扇可分上扇、中扇、下扇,其主要沉积和储层类型为水道、朵叶和水道叠加或水道—决口扇复合体。并对各类储层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尼日利亚 储层 水道 朵叶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涛 于水 +4 位作者 陶维祥 郝立华 沈野 马金苹 刘小龙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101,共10页
深水沉积砂岩储层是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重点领域之一,对于深水沉积模式认识、沉积类型划分、储层分布规律及宏观演化规律能否实现系统深入的认知也成为制约全球油气勘探获得更多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典型深水沉积广泛发育的西非被动... 深水沉积砂岩储层是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重点领域之一,对于深水沉积模式认识、沉积类型划分、储层分布规律及宏观演化规律能否实现系统深入的认知也成为制约全球油气勘探获得更多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典型深水沉积广泛发育的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刚果扇盆地为研究区,以地震资料为主,钻井资料为辅,开展针对性的深水沉积体系层序界面识别,明确研究区层序及体系域划分方案,建立深水沉积层序地层格架;综合2个研究区的深水沉积特征,探索建立了一套西非地区的深水沉积类型的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陆坡峡谷、块体流、水道体、朵叶体、半深海泥5种亚相;将块体流细化为滑移体和滑塌碎屑流2种微相,将水道体进一步划分为高侵蚀充填型水道、低侵蚀过路加积型水道、过路高弯度水道、废弃水道、堤岸-漫溢5种微相,将朵叶体细分为末端朵叶和决口扇朵叶2种微相;同时系统总结解剖了各微相的岩性组合、地震反射及平面发育特征;深入分析了研究区深水沉积体系的宏观演化特征及展布规律,认识到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沉积体系中水道体和朵叶体均有发育,自下向上,随着相对海平面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早期主要发育朵叶体沉积,晚期则转变为以发育大型浊积水道为主。刚果扇盆地深水沉积则主要为水道体沉积,朵叶体较少发育,早期水道规模小,中期开始发育多支复合水道并呈退积趋势,水道发育程度逐渐降低,至晚期水道能量及侵蚀能力复又转强,甚至形成较大的陆坡峡谷及多支水道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陆缘盆地 深水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水道 朵叶
下载PDF
关于王国维《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振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23,215,共11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参考穆斯林文献等相关史料,借助现代地图及卫星影像这一新的科学手段,对王国维《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一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一方面,对将裴罗将军城比定为八喇沙衮这... 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参考穆斯林文献等相关史料,借助现代地图及卫星影像这一新的科学手段,对王国维《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一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一方面,对将裴罗将军城比定为八喇沙衮这一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提出质疑,并给出了看法;另一方面,对涉及到的裴罗将军城距热海之距离、西辽都于撒马尔罕的说法、《经世大典图》中"八里茫"之地望等问题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罗将军城 八喇沙衮 虎思斡耳 西辽
原文传递
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重力流沉积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华 王英民 +3 位作者 徐强 徐艳霞 邹梦君 李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为揭示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一段的有利储集相,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区内重力流沉积特征、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开展了综合分析,认为重力流沉积影响因素主要为地形、相对海平面... 为揭示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一段的有利储集相,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区内重力流沉积特征、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开展了综合分析,认为重力流沉积影响因素主要为地形、相对海平面升降、物源及构造运动等,重力流沉积可进一步识别出水道、朵叶、堤岸/溢流及泥质沉积单元.结果表明:黄一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3),自下而上总体呈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退积特征;各层序具明显的"二分"特征,下部发育水道、堤岸/溢流及朵叶,上部多发育泥质沉积;水道以砂岩为主,堤岸/溢流为细砂-粉砂岩,朵叶为砂泥互层;陆架区重力流的发育主要受地形控制;此外,相对海平面升降、物源及构造运动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海底扇中扇分支水道和朵叶为有利的储集相,复合水道及堤岸/溢流沉积为潜在的储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朵叶 海底扇 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