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责任审计的目标实现机制动因与选择
1
作者 孙永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68-72,共5页
政府责任担当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审计目标实现面临挑战。目标实现机制需要组织、技术、权责路径保障体系的重新优化。文章依据制度经济理论、行政管理理论以及路径依赖理论,明确机制的动因和构成,主张构建组织—激励机制、技术—配置... 政府责任担当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审计目标实现面临挑战。目标实现机制需要组织、技术、权责路径保障体系的重新优化。文章依据制度经济理论、行政管理理论以及路径依赖理论,明确机制的动因和构成,主张构建组织—激励机制、技术—配置机制以及路径—结构机制对目标实现机制的保障制度,增强目标实现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审计 目标多元化 审计目标 机制动因
下载PDF
情状副词“一举”的词汇化及其动因机制
2
作者 李爽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现代汉语情状副词“一举”是由数词“一”和动词“举”构成的状中短语词汇化而来。“一举”语义自足性较差,形成“一举VP”连动结构以说明“一举”带来的结果或影响。“一举VP”是次典型连动结构,处于连动和状中的交叉地带,“一举”在... 现代汉语情状副词“一举”是由数词“一”和动词“举”构成的状中短语词汇化而来。“一举”语义自足性较差,形成“一举VP”连动结构以说明“一举”带来的结果或影响。“一举VP”是次典型连动结构,处于连动和状中的交叉地带,“一举”在此句法、语义环境中有着向状中虚化的倾向。情状副词“一举”在元明时期形成,于近现代演变成熟。在这一历时演变过程中,“一举”自身语义基础、句法位置、韵律因素和主观化推动是其词汇化的动因,重新分析及语境吸收是其词汇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状副词 “一举” 词汇化 词汇化动因机制
下载PDF
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刘春阳 杨培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71,共8页
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后,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收缩,但中外收缩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收缩城市的复杂属性出发,提取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为主要研究要素,对中外收缩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 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后,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收缩,但中外收缩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收缩城市的复杂属性出发,提取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为主要研究要素,对中外收缩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动因机制方面,去工业化是引发早期西方城市收缩的核心因素,区域性去工业化引起山西等地区城市收缩;全球化引发西方单一产业地区收缩,在中国表现为资本向沿海地区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迁移;郊区化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人口流失、内城收缩,在广义郊区化进程下中国的城市中心与郊区中心共同发展;(2)在表现特征方面,国外收缩城市普遍为中度收缩,处于收缩后期,中国普遍为低度收缩,处于收缩初期;国外房屋空置体现"真实"收缩,中国房屋空置在村镇层面体现"真实"收缩,大中城市出现"虚假"收缩;国外收缩集中在区域中心地区及城市,空间分布呈"中心空洞,边缘丰满",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收缩",中国收缩集中在区域村、镇等边缘地区及县级市,空间分布呈"中心丰满,边缘空洞",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动因机制 表现特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动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乔彦肖 马中社 吕凤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6-741,共6页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大、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地震波自(地壳)内而外的、纵波和横波的连环传播导致山体先是结构性损伤...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大、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地震波自(地壳)内而外的、纵波和横波的连环传播导致山体先是结构性损伤,继而使表层岩土体失稳而造成的。岩性、地形地貌以及岩层倾向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灾害类型的发育和空间分布。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将是一个任务艰巨、过程漫长、前所未有、充满科技挑战的一项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特点 动因机制 地震波
下载PDF
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因机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公一 张书博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一度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无论是我国企业之间还是中外企业之间,都改变了过去一味竞争的状态,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科技... 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一度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无论是我国企业之间还是中外企业之间,都改变了过去一味竞争的状态,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文章针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因机制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宝贵的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动因机制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中国企业履责动因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尹珏林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9-1688,共10页
在结合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2种逻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获取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当社会责任植根于社会价值观体系时,这种内在的信仰和规范... 在结合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2种逻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获取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当社会责任植根于社会价值观体系时,这种内在的信仰和规范构成了新实践扩散的稳定基础;在既缺乏"示范效应"又缺失"惩戒效应"的商业环境中,同行压力不足以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明显激励作用。另外,内部资源构成了企业履责的基础。高层领导的伦理承诺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力;同时,国际经验、冗余资源对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尽管面临日益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更高的社会履责期望,现阶段中国企业履责更为直接的动力仍然来源于竞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动因机制 合法性 资源 制度理论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动因机制及其模型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鲁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2,共3页
文章把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产业经济相结合,从产业结构与环境、产业组织与环境、产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间的关系,探究产业经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内在机理,研究分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动力因子及经济特性。
关键词 生态动因机制 产业生态化 产业经济
下载PDF
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动因机制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宝贵 吴晓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中文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东南亚各国拉力和我国推力共同作用下,中文已正式纳入东南亚7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虽已初见成效...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中文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东南亚各国拉力和我国推力共同作用下,中文已正式纳入东南亚7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虽已初见成效,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有限,亟须推进中文教育与传播在东南亚地区的深度覆盖。基于此,提出从个人、学校、国家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中文纳入东南亚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议:推动中文有效供给,满足个人中文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机构协同发展,创造语言选择的学校语境;争取对象国的支持,实现中文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 东南亚国家 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动因机制 推进策略
下载PDF
探析旅游区服务质量提升的动因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代剑 章美红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本文科学地界定旅游区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从旅游区外部环境和内部推动因素两个方面来全面系统地分析旅游区服务质量提升动因机制,旨在为旅游区服务质量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旅游区 服务质量 动因机制 作用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转型动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俊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在信息科学、互联网等高科技的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数据化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的必然结果。转型动因是研究数据化转型的前提性问题,对其深入探析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深化。在系统论视域下,引发高校思... 在信息科学、互联网等高科技的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数据化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的必然结果。转型动因是研究数据化转型的前提性问题,对其深入探析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深化。在系统论视域下,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转型既有系统中主体要素、内容要素、载体要素的需求形成的内生动因,又有环境中社会数字转型、教育信息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形成的外生动因。在利益传导、实践传导、政策传导的传递媒介作用下,内外部诸要素动因合力作用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传统形态的临界边缘,最终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的新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据化转型 动因机制 系统论
下载PDF
量词的非范畴化特征及其动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量词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著称于世,是英语、俄语等外国语不能比拟的。量词概念的二元性(符号概念和类概念)使概念具有指称意义和陈述意义,构成了量词非范畴化的前提条件。量范畴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内在统一性,这是量词... 量词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著称于世,是英语、俄语等外国语不能比拟的。量词概念的二元性(符号概念和类概念)使概念具有指称意义和陈述意义,构成了量词非范畴化的前提条件。量范畴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内在统一性,这是量词能够非范畴化的认知基础,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则是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机制。通过转喻和隐喻,量词实现了非范畴化,从而获得量词数量属性以外的范畴意义。量词的非范畴化促进了语言的多元化,使得语言不再是单一、枯燥和乏味的范畴,获得了语言的审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非范畴化 动因机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动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彦肖 《河北遥感》 2008年第4期16-16,17,18,30,共4页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地震波自(地壳)内而外的、纵波和横波的连环传播导致山体先是结构性损...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地震波自(地壳)内而外的、纵波和横波的连环传播导致山体先是结构性损伤,继而使表层岩土体失稳而造成的。岩性、地形地貌以及岩层倾向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灾害类型的发育和空间分布。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将是一个任务艰巨、过程漫长、前所未有、充满科技挑战的一项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特点 动因机制 地震波
下载PDF
重大疫情下谣言的流变与动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诚 《新闻论坛》 2021年第3期64-67,共4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社会动因和技术动因的双重影响下,疫情谣言随之滋生。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入场为加快治理谣言危机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其同时也带来了放大谣言风险的隐忧。重大疫情下的谣言呈现出区别于传统谣言文本的流变,谣...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社会动因和技术动因的双重影响下,疫情谣言随之滋生。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入场为加快治理谣言危机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其同时也带来了放大谣言风险的隐忧。重大疫情下的谣言呈现出区别于传统谣言文本的流变,谣言治理需要仰赖防治结合、对症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新冠肺炎疫情 动因机制 社交媒体 谣言治理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科技伦理治理:动因与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华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数字科技与数字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变革、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人类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与其他新兴科技和产业一样,数字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技术与产业不确定性大、演进速度快、复杂程... 数字科技与数字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变革、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人类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与其他新兴科技和产业一样,数字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技术与产业不确定性大、演进速度快、复杂程度高等特点,由此导致数字经济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依靠法律、政策的传统治理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引入科技伦理治理,以推动数字经济沿着有利于人类的道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伦理治理 新兴科技 数字产业 不确定性 促进经济增长 动因机制 造福人类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的动因机制再探讨——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城市化动因机制
15
作者 徐建华 《人文地理》 CSSCI 1989年第4期61-63,72,共4页
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人口城市化的动因,目前学术界众说不一,各持己见,各具其理。本文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参与人口城市动因机制的再探讨,将人类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系统的研究,认为城市与农村生境之... 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人口城市化的动因,目前学术界众说不一,各持己见,各具其理。本文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参与人口城市动因机制的再探讨,将人类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系统的研究,认为城市与农村生境之间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之差值便是驱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之“势”,是促进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动因;并认为控制城市规模,阻止或延缓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村生境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类生态位 生态位适宜度 动因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浙江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动因机制与路径选择的单案例研究
16
作者 陈杰 《今传媒》 2023年第9期120-124,共5页
新时代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国家级媒体如何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针对省级媒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使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动因机制... 新时代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国家级媒体如何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针对省级媒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使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动因机制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旨在为新时代浙江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启示,并丰富已有研究。研究发现: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是推动浙江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动因机制,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呈现多元化特点,具体表现为多层次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丰富的市场路径、平台化技术路径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新型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动因机制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论近代云南马帮形成的动因机制
17
作者 朱伟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0,共2页
明清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人队伍的逐渐壮大,云南对外贸易的刺激,云南各地出现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马帮组织,成了激烈商战中的一支支劲旅。一、近代云南马帮概况马帮这种云南历史上独特的传统运输方式,
关键词 近代云南 马帮 动因机制 近代以来 商品经济 对外贸易 运输方式 商人
下载PDF
中古汉语“自”的词尾化历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8
作者 周晓彦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9-82,116,共5页
"自"是中古时期最常用的副词词尾之一。在上古汉语中"自"最常用的用法是作己称代词,还可以作介词和副词。我们认为副词词尾的"自"是由其己称代词的用法发展而来的。"自"最初位于主语和谓语之... "自"是中古时期最常用的副词词尾之一。在上古汉语中"自"最常用的用法是作己称代词,还可以作介词和副词。我们认为副词词尾的"自"是由其己称代词的用法发展而来的。"自"最初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回指主语或表示动作行为由主语发出,随着语言的发展,"自"与主语之间的距离扩大,"自"的回指、强调功能减弱、消失,"自"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受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自"依附于其前的副词性成分,降格为仅起凑足音节作用的词尾。在类推作用下,"自"的构词功能进一步增强,呈现出类化趋势,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双音节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词尾“自” 词尾化 动因机制
下载PDF
楚雄市城市化特征及动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尚发美 谢曼平 +1 位作者 孙杨 杨红梅 《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3期456-465,共10页
本文基于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针对楚雄市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城市化现象,运用楚雄市经济等数据资料,综合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人口等几大要素分析楚雄市城市化特征,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城市经济因素机制,概括出楚雄市城市化特征... 本文基于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针对楚雄市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城市化现象,运用楚雄市经济等数据资料,综合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人口等几大要素分析楚雄市城市化特征,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城市经济因素机制,概括出楚雄市城市化特征与影响机制,进而总结区域城市化程度,并得出目前楚雄市城市化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市 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动因机制
下载PDF
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的地域分异与动因机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宋永永 马蓓蓓 +2 位作者 李武斌 董朝阳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共13页
以黄土高原34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分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区域和分区两个层面分析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揭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机制。结果表明:(1)1990... 以黄土高原34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分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区域和分区两个层面分析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揭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城镇化率由23.83%上升至54.33%,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等高城镇化县区的中心性明显,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中心的高城镇化区形成并逐渐加强。(2)1990年以来,黄土高原县域人口空间集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呈现减小趋势,县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态势明显。在地理分区上,除高原风沙区县域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显著扩大外,其余各分区县域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趋于缩小。(3)县域经济发展阶段、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区域城镇化地域分异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本驱动因素。(4)未来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化应依据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域差异性科学定位、分类推进,通过地域功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迁移集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等的实施,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和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地域差异 动因机制 地理探测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