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案登记制之机制设置及其规范化运作--以行政诉讼案件立案登记改革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德厚 苏家成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年第1期44-52,共9页
通过分析公共领域的对话需求,求证行政诉讼作为公共领域的地位,揭示其作为公共领域与国家政治生活互动的制度化突破口,肩负着通过保障个人偏好和社会共识的表达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对话、监督,影响政治权力的运行,进而保障协商民主的制度... 通过分析公共领域的对话需求,求证行政诉讼作为公共领域的地位,揭示其作为公共领域与国家政治生活互动的制度化突破口,肩负着通过保障个人偏好和社会共识的表达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对话、监督,影响政治权力的运行,进而保障协商民主的制度重任。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立案登记制是对协商民主困境的一剂良药,揭示其在连接私域与国家之间交往互动的公共领域中的突破性作用。面对立案登记制,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存在亟待突破的问题,针对上述分析并结合司法实践,试图为立案登记制之机制设置及其规范化运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行政诉讼 立案登记制 机制设置
下载PDF
企业整合网络民意的机制设置
2
作者 庄凌晖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2X期30-,共1页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网络收集民意是当前企业与民众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针对网络收集民意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企业整合网络民意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整合 机制设置
下载PDF
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设置、维度聚焦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5
3
作者 胡世文 曹亚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8,共10页
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 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的主要监测维度,且诸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基于四大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及时化解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当前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建设面临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主体配合机械式、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风险信息管理碎片化和监测工作考核监督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布控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明确风险监测职责,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监测技术体系支撑,打造返贫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后脱贫时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逐步形成、持续巩固和长效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返贫风险监测 机制设置 维度聚焦 内生脱贫动力
下载PDF
打造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线平台——繁昌县人民检察院创新机制设置派驻检察室
4
作者 李春喜 魏平寿 《江淮法治》 2011年第22期I0004-I0004,共1页
近年来,繁昌县人民检察院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拓展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举措。通过在荻港、孙村两个重点镇设置派驻检察室,有力地推动了基层一线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农村... 近年来,繁昌县人民检察院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拓展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举措。通过在荻港、孙村两个重点镇设置派驻检察室,有力地推动了基层一线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机制设置 创新精神 繁昌县 群众工作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民主与法制建设
下载PDF
联盟类型、机制设置与联盟可靠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柞壮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23,157-158,共24页
有关联盟设计与联盟可靠性的既有研究并未充分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联盟的形成、管理、维持和瓦解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反映出国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考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成本与收益的核算、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和降低成本的... 有关联盟设计与联盟可靠性的既有研究并未充分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联盟的形成、管理、维持和瓦解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反映出国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考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成本与收益的核算、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和降低成本的努力。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对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对另外两个方面则关注较少。文章从联盟的两个功能类型——威慑与援助——角度出发,认为联盟的可靠性来源于两个方面:威慑对手与援助盟友。联盟机制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对于盟友主要是通过复杂的机制提高背叛成本,对于对手则是发出有代价的信号威慑其冒险行为。通过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国家设置更高水平的联盟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联盟的可靠性,但由于国家在联盟中的成本与收益以及降低成本的努力不同,因此,联盟机制的设置对联盟可靠性的影响是复杂且有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类型 机制设置 成本与收益 联盟可靠性
原文传递
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美蓉 沈言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第2期65-65,67,共2页
分析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现状,阐述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要求解决教材建设过程中的两大"脱节"现象,给出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的基本措施,希望对相关的专业建... 分析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现状,阐述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要求解决教材建设过程中的两大"脱节"现象,给出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下的教材建设的基本措施,希望对相关的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教材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
下载PDF
建立对接社会需求的系统化校内专业设置机制——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例
7
作者 胡晓莹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办"需求导向型"院校。建立对接社会需求的系统化校内专业设置机制,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针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建立校内专业设置机制,一要建立招... 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办"需求导向型"院校。建立对接社会需求的系统化校内专业设置机制,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针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建立校内专业设置机制,一要建立招生专业遴选机制,二要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三要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四要推进毕业生就业监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社会需求 专业设置机制 高职院校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探究
8
作者 刘刚 许朝山 +1 位作者 郑云娟 宋田田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7期17-18,42,共3页
通过对高职专业设置中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剖析,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构建中应确立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紧密协作的基本思路。从提高高职教育服务水平,构建教育与产... 通过对高职专业设置中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剖析,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构建中应确立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紧密协作的基本思路。从提高高职教育服务水平,构建教育与产业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完善教育绩效导向的评价和调整机制三个维度,探讨了高职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构建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本思路 基本路径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专业一体化动态设置机制研究
9
作者 朱翠苗 周琪玮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8-40,共3页
吻合产业发展和岗位群技能,设置现代职业教育新专业(方向),首先要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前瞻性地设置或调整专业。通过分析,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岗位群技能、行业标准、岗位规范、考证体系等,优化课... 吻合产业发展和岗位群技能,设置现代职业教育新专业(方向),首先要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前瞻性地设置或调整专业。通过分析,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岗位群技能、行业标准、岗位规范、考证体系等,优化课程体系,凸显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和生产性,并逐步完善一体化专业设置保障机制,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专业一体化动态设置,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一体化动态设置机制 人才能力发展数据库
下载PDF
人民政协履行凝聚共识职能的机制设置
10
作者 周秋泉 《政协天地》 2021年第5期28-28,共1页
人民政协是基于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组织起来的政治共同体,必须立足自身性质定位和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凝聚共识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 人民政协是基于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组织起来的政治共同体,必须立足自身性质定位和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凝聚共识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复杂性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进一步优化人民政协机制是协调多元与统一关系、发挥新时代下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作用、凝聚共识与人心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政治共同体 结构复杂性 统一战线 群众路线 风险挑战 专门协商机构 机制设置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金环 谷青 张丽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4期99-101,共3页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57所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数据分析,根据河南省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预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以实现高校发展与河南区域经济对接的良性...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57所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数据分析,根据河南省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预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以实现高校发展与河南区域经济对接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学校 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黑龙江高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鄂丽媛 《经贸实践》 2017年第6X期61-61,共1页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高校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参与,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连带关系,所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关系到高等教育实现...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高校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参与,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连带关系,所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关系到高等教育实现其社会职能。本文将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实际意义的问题,综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进行高校专业设置以及动态调整机制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高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
下载PDF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3
作者 王立双 《产城(上半月)》 2022年第8期37-39,共3页
岗位设置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激励机制是传统岗位管理中急需改进的关键内容。完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增添活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 岗位设置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激励机制是传统岗位管理中急需改进的关键内容。完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增添活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为事业单位的有效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激励机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陕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一红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高校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参与,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连带关系, 所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关系到高等教育实现...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高校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参与,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连带关系, 所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关系到高等教育实现其社会职能.本文将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高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情发现与安全引导机制研究
15
作者 石瑞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5期78-80,共3页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高校应掌握网络主体特征,才能较好地提高舆情敏感度,及时发现舆情。同时,随着新旧问题的交织,高校网络舆情发现与安全引导机制的建立变得非常困难。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教育观察、经验总结等研究...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高校应掌握网络主体特征,才能较好地提高舆情敏感度,及时发现舆情。同时,随着新旧问题的交织,高校网络舆情发现与安全引导机制的建立变得非常困难。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教育观察、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综合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继续展开讨论:一是高校网络舆情发现的前提;二是不同要素间的机制设置。高校网络的主体是在校学生,他们有着很强的网络表达意识,擅长使用网络传播工具,熟悉网络环境,虽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并不成熟,思维局限性比较大,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所以需要精准了解学生的舆情动向,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原因和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化,更好地为安全引导机制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高校网络舆情的三要素,文章旨在从学校、学生、事件的不同角度出发,讨论学校建立专门责任部门,建立科学监测机制,建立宣传机制的问题;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监管管理,加强舆情引导的问题;对事件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管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高校网络舆情发现与安全引导机制建立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安全引导机制 三要素 机制设置
下载PDF
建立云南公安实战案例研究机制的构想
16
作者 石双铭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1-33,共3页
根据云南省警察教育训练的中长期规划,在现有条件下,由云南省公安厅中级警官训练中心公安实战研究室建立公安实战案例研究机构。即在各基层设置公安实战案例信息通报制度同时聘请公安实战案例信息员,依托公安计算机网络建立公安实战案... 根据云南省警察教育训练的中长期规划,在现有条件下,由云南省公安厅中级警官训练中心公安实战研究室建立公安实战案例研究机构。即在各基层设置公安实战案例信息通报制度同时聘请公安实战案例信息员,依托公安计算机网络建立公安实战案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云南省公安实战案例研究机制,能更好地适应"大教育、大培训"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实战案例研究 机制设置 培训与教学
下载PDF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与措施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辉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6X期35-36,共2页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同步 机制设置 政策措施
下载PDF
完善海口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18
作者 何玲 孟颖 +1 位作者 王建德 陈宁 《新东方》 2009年第7期9-13,共5页
人才工作“体制”是指人才工作职能部门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人才工作“机制”是指人才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人才工作体制是否合理与完善,对人才工作的机制运... 人才工作“体制”是指人才工作职能部门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人才工作“机制”是指人才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人才工作体制是否合理与完善,对人才工作的机制运行具有主导性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工作体制 海口市 管理权限划分 机制设置 职能部门 隶属关系 相互作用 工作系统
下载PDF
建国初期的中共宣传机制(1949—1956年)——以北京市为例
19
作者 郭云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方原有的宣传机构及运行机制无法满足新政权建设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各地方开始从党政宣传机构、群众团体宣传机构以及运行机制方面着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宣传机制。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中共宣传机制的建设作初步的...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方原有的宣传机构及运行机制无法满足新政权建设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各地方开始从党政宣传机构、群众团体宣传机构以及运行机制方面着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宣传机制。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中共宣传机制的建设作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宣传机制 机构设置运行机制
下载PDF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问题与方法
20
作者 修海霞 《乡镇企业导报》 2020年第7期261-262,共2页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市场规则持续变更与完善,进而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也日益提升,事业单位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与人才的加持,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关键性作用不可小觑。人力资源管理良好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最大化展现人力资...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市场规则持续变更与完善,进而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也日益提升,事业单位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与人才的加持,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关键性作用不可小觑。人力资源管理良好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最大化展现人力资源的优势及效用,而岗位设置机制也是其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主要方式。通过运用岗位设置机制,显著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推动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现阶段,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机制在实际应用当中呈现出了多种问题,所以,务必要提高对岗位设置机制的研究与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的问题予以及时修正。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予以研究,为事业单位实现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岗位设置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