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脑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逸鹤 单永治 +3 位作者 赵国光 樊晓彤 安阳 卢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ROSA机器人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术方法及其在脑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8例脑内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18例活检术阳性率为100%,其中... 目的探讨ROSA机器人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术方法及其在脑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8例脑内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18例活检术阳性率为100%,其中淋巴瘤7例,低级别胶质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间变星形细胞瘤2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例,病毒性脑炎1例,炎性脱髓鞘1例,亚急性出血性脑梗死1例。1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 min。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无颅内感染;1例术后复查CT示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 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具有安全、精确、省时等优势,可为脑内病变诊断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病变 立体定向 rosa机器人 活检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丁俊 张毅明 +2 位作者 余浩 施健 马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HICH... 目的 对比分析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分级,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周时GCS评分、术后3个月m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ADL分级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HICH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立体定向穿刺 开颅 高血压 脑出血 疗效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8-0131,共4页
观察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开展针对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样本共计218例机器人辅助脑手术患者,经电脑盲选法将2023.1-2023.6收治者分为2组(占比109:109),即常规护理参照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观察与分析2组... 观察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开展针对性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样本共计218例机器人辅助脑手术患者,经电脑盲选法将2023.1-2023.6收治者分为2组(占比109:109),即常规护理参照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观察与分析2组不同模式下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 2组SF-36评分护理前结果相接近,P>0.05;护理后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偏高,P<0.05;2组SAS及SDS评分护理前结果相接近,P>0.05;护理后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偏低P<0.05;2组NIHSS评分护理前结果相接近,P>0.05;护理后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偏低,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落实针对性护理可在改善生活质量与负面情绪的同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机器人辅助手术 脑手术患者 立体定向
下载PDF
Rosa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邬立 孙允伟 +3 位作者 陆斌 周子健 李方宝 李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进行颅内占位立体定向活检术的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没有发生导航故障,所有程序都如期完成。33例进行76个... 目的探讨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进行颅内占位立体定向活检术的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没有发生导航故障,所有程序都如期完成。33例进行76个靶点穿刺活检术,术后未发现颅内出血,术后无癫痫发作。33例活检阳性率为100%,其中胶质瘤2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性腺瘤1例,生殖细胞肿瘤2例,间变性脑膜瘤1例,炎性脱髓鞘1例。21例胶质瘤中,检测出IDH-1突变6例(28.6%),MGMT启动子甲基化16例(76.2%)。1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检测出1p/19q杂合性缺失。结论Rosa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无框架活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操作,可用于颅内病变的组织学和分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病变 rosa机器人 立体定向活检术
下载PDF
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手术在儿童癫痫和肌张力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解自行 徐金山 +7 位作者 方铁 方方 郑莉莉 李华 邓劼 陈春红 伍妘 王晓飞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在儿童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对24名需要立体定向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SA)。术前使用ROSA设定电极入点和靶点,术中应用ROSA确定入点、方向... 目的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在儿童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对24名需要立体定向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SA)。术前使用ROSA设定电极入点和靶点,术中应用ROSA确定入点、方向和深度,术后评估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24例儿童患者平均年龄7.5岁(3~16岁),平均病史4年(1~9年)。共植入210根深部电极,13例进行单侧植入,11例进行双侧植入。其中包括额叶90根,颞叶68根,枕叶10根,顶叶26根,岛叶12根,苍白球4根。平均每根电极植入时间小于10 min。术后复查CT,与术前MRI相融合之后分析,可见各电极末端位置与植入术前计划靶点位置基本一致,平均位置误差2.6 mm(0.3~5.9 mm)。1例患者在颞骨入颅点周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无不适表现。本组患者无颅内血肿、电极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ROSA引导立体定向植入儿童颅内深部电极,克服了传统框架式立体定向仪在儿童的应用局限,且更加安全、精准、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机器人 儿童患者 立体定向手术 癫痫 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华 马献昆 +3 位作者 吴超 张俊 马铁杰 王亚民 《新疆医学》 2005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这方面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及不足之处.无框架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能弥补部分术前和术中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今年我科和北京海军总医院合作,应用CT定位无框...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这方面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及不足之处.无框架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能弥补部分术前和术中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今年我科和北京海军总医院合作,应用CT定位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治疗脑出血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框架立体定向 机器人辅助 手术治疗 脑出血 临床分析 立体定向技术 医院合作 辅助治疗 CT定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郝秋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 总结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计算机与机器人的应用经验及护理配合经验,提出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46例手术的配合过程,分析影响手术精度的因素,规范护理操作程序。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 目的 总结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计算机与机器人的应用经验及护理配合经验,提出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46例手术的配合过程,分析影响手术精度的因素,规范护理操作程序。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平均误差〈1.5mm,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及机器人操作技术,对于配合“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本学科新技术新业务,顺应医疗科学的发展,是每个护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手术 机器人 辅助系统 护理配合
下载PDF
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8
作者 姚颜岩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总结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020年5月—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R O S 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的10例癫痫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总结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020年5月—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R O S 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的10例癫痫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术后配合。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例癫痫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开展,手术时间1.8~3.0 h,平均手术时间(2.48±0.44)h;术中均未出现压力性损伤、低体温以及电极植入相关性并发症(如脑脊液漏、颅内出血、电极折断等)等;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颅内感染等发生。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手术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配合是患者行R O S 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安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机器人 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我国运用机器人实施立体定向脑肿瘤手术获成功
9
作者 唐卫毅 《医学信息》 1997年第7期3-4,共2页
我国运用机器人实施立体定向脑肿瘤手术获成功我国首次运用机器人实施立体定向脑肿瘤手术获得成功。患者于5月12日上午平安出院。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立体定向技术又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接受手术治疗的是一位来自河北省的9... 我国运用机器人实施立体定向脑肿瘤手术获成功我国首次运用机器人实施立体定向脑肿瘤手术获得成功。患者于5月12日上午平安出院。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立体定向技术又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接受手术治疗的是一位来自河北省的9岁患者。他因患颅咽管瘤于199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脑肿瘤手术 机器人 颅咽管瘤 开颅手术 手术并发症 海军总医院 三维立体图像 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编程
下载PDF
ROSA系统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在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宝平 宋国元 +3 位作者 马丽娟 侯生魁 刘佳庆 卢旺盛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0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ROSA)系统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观察组接受ROS... 目的:观察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ROSA)系统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观察组接受ROSA系统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及神经心理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4,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78,P<0.05)。两组术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均少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智商(FIQ)和语言智商(VIQ)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1,t=2.692;P<0.05)。结论:ROSA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效果优于大脑半球离断术,且癫痫发作次数、神经心理学指标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颅内电极植入 难治性癫痫 临床效果 神经心理学 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rosa)
下载PDF
ROSA引导下立体定向脑电图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俊喜 郭强 +2 位作者 谭红平 王艮波 华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23-625,629,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深部电极置入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定位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9例年龄在14岁以下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术前无创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 目的探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深部电极置入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定位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9例年龄在14岁以下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术前无创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图、电-临床症状学、PET-CT等,应用ROSA机器人将电极置入颅内相应部位,然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确定癫痫灶起始,最终手术治疗。结果 19例患儿均成功置入电极,左侧置入11例,右侧置入7例,双侧置入1例;共置入深部电极222根,平均11.7根(8~17根)。置入电极后无出血、脑脊液漏、电极断裂、感染等并发症。19例均明确致痫灶,并全部行癫痫灶切除术,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轻偏瘫。术后随访12~24个月,Engel分级Ⅰ级15例(78.9%),Ⅱ级1例(5%),Ⅲ级1例(5%),Ⅳ级2例(11.1%)。结论 ROSA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置入术,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 儿童 颅内电极置入术 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辅助系统
下载PDF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廖声潮 黄玮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1933-193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 立体定向系统 临床应用 机器人辅助定向手术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辅助下的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入精准定位致痫灶及切除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健 翟锋 +7 位作者 关宇光 赵萌 栾伟 滕鹏飞 陈述花 王静 王梦阳 栾国明 《癫痫杂志》 2016年第4期290-295,共6页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精确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三博脑科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间行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人的140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电极置入,其中单侧置入109例,双侧置入31例.3例在置...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精确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三博脑科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间行立体定向颅内电极置人的140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电极置入,其中单侧置入109例,双侧置入31例.3例在置入过程中出血.139例完成了长程视频脑电(VEEG)监测,平均监测8.4 d(2~35d),平均捕捉到10.8次(0~98次)惯常发作.置入电极后无脑脊液外漏、颅内血肿、电极折断和死亡病例发生,2例患者出现头皮感染(感染率为1.43%).140例患者中7例进行了二次置入,1例进行了三次置人.130例监测后明确了致痫灶.行致痫灶切除并且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共71例,其中Engel评级I级56例(占78.9%),Ⅱ级2例(占2.8%),Ⅲ级3例(占4.2%),Ⅳ级10例(占14.1%).结论 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当非侵人性评估结果难以确定致痫区时,采用颅内电极置人并进行VEEG监测是定位致痫区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立体定向电极置入术,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无永久性副作用及可以精确定位致痫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电极 癫痫外科 立体定向脑电图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系统
原文传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14
作者 刘欢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8年第17期10-10,共1页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张恒副教授及其团队在麻醉手术中心医护共同协助下,使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为1例28岁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左侧颞叶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SEEG)”。同时,ROSA机器人的引...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张恒副教授及其团队在麻醉手术中心医护共同协助下,使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为1例28岁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左侧颞叶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SEEG)”。同时,ROSA机器人的引进和该手术的顺利实施,填补了该项技术在西南地区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机器人辅助 电极植入术 脑深部 神经外科 左侧颞叶 女性患者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抽吸术的临床应用研究(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升远 张旺 鲍得俊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技术治疗脑脓肿的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设备可精...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技术治疗脑脓肿的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设备可精准引导脑脓肿穿刺,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脓肿腔平均持续引流时间为1.2天,拔管后复查头颅CT提示脓肿腔显著缩小,占位效应明显减轻。所有患者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对于脑脓肿患者,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是一种及时、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尤其对于高龄,脓肿位置深等不适合开颅的患者,扩大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立体定向 机器人辅助 无框架 疗效
原文传递
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在癫痫外科深部电极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强 朱丹 +3 位作者 陈俊喜 苏菊萍 华刚 谭红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botized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3月至6月,对1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经过电一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头皮脑电图等无创手段严谨的术前评估,设计...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botized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3月至6月,对1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经过电一临床症状学、影像学、头皮脑电图等无创手段严谨的术前评估,设计颅内电极埋置方案。在ROSA引导下,定向植入脑深部电极。埋置电极后进行颅内脑电图长程监测,最终手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26.3岁(13~48岁),平均病史11.9年(1~23年)。共植入72根深部电极,1例患者进行单侧植入,10例系双侧植入。其中包括额叶17根,颞叶52根,岛叶3根。平均每根电极植入时间小于10分钟。术后复查CT,与术前MRI相融合之后分析,可见各电极末端位置与植入术前计划靶点位置基本一致,平均位置误差1.7mm(0.3~3.1mm)。1例患者在电极入路点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仅表现轻微头痛。本组患者均无显著的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ROSA引导植入脑深部电极应用于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克服了传统的框架式立体定向仪应用的局限性,更加安全、精准、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颅内电极脑电图 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 立体脑电图
原文传递
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孙霄 陶英群 +7 位作者 金海 许峰 李晓秋 王新红 杨兴旺 王宇 徐梦婷 王俊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 目的对比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和ROSA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立体定向框架组(A组)和ROSA组(B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出血至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手术时间[(27.3±8.4)min]和再出血发生率(1.7%,3/172)均小于A组[手术时间:(44.2±7.7)min,再出血发生率:8.7%(17/196)](均P〈0.01)。A组有12例(6.1%)术后发生颅内感染,B组则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2.5±0.7)d和(1.2±0.5)d(P〈0.001)。B组的发病后30d病死率低于A组[分别为2.3%(4/172)和9.2%(18/196),P=0.006]。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手术相比,ROSA辅助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并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病后30d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 立体定向框架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辅助系统引导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健 关宇光 +6 位作者 鲍民 翟锋 赵萌 滕鹏飞 陈述花 王静 栾国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精确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三博脑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ROSA引导下的颅内电极置入术的40例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资料.资料包括患... 目的 初步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电极置入术在致痫灶精确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三博脑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ROSA引导下的颅内电极置入术的40例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资料.资料包括患者的自然情况、非侵袭性检查资料、电极置入后致痫灶的检出率、并发症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ROSA引导下颅内电极置入共40例,其中39例完成电极置入并行视频脑电监测.1例因出现颅内出血而中止电极置入.电极留置颅内4 ~34 d,平均11.4d;捕捉到临床发作2~38次,平均9.9次.置入电极后无一例出现脑脊液外漏、颅内血肿、电极折断或死亡.1例出现头皮感染.37例明确致痫灶,其中32例行局灶性切除手术.术后随访结果:Engel Ⅰ级27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2例.结论 采用颅内电极置入并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是定位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ROSA引导下的立体定向电极置入术,因其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致痫灶定位精确,故而可以有效地指导致痫灶的精确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颅内电极 脑电描记术 机器人立体定向辅助系统
原文传递
应用ROSA机器人优化STN—DBS手术的皮质穿刺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兴旺 陶英群 +6 位作者 金海 许峰 李晓秋 王新红 王宇 孙霄 徐梦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SB)(简称为STN-DBS)的最佳皮质穿刺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STN-DBS治疗的50例... 目的探讨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SB)(简称为STN-DBS)的最佳皮质穿刺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STN-DBS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共植入100根治疗电极)。所有患者均应用CT血管成像和MRI融合图像确定手术路径,术中记录电生理信号长度。选取典型电生理信号长度≥5 mm的80侧手术计划的影像资料,在ROSA?系统三维图像上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分别测量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 投影的距离,计算其参考范围,构建出皮质穿刺点的最佳区域。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出血。皮质入点至皮质正中矢状线的距离为29.6~50.8 mm,平均(37.9±5.0)mm,参考范围为32.9~42.8 mm;皮质入点至颅骨冠状缝下皮质投影的距离为-8.5~30.3 mm,平均(9.0±6.5)mm 参考范围为2.5~15.5 mm。结论以STN为靶点的DBS中,在旁开距离为32.9~42.8 mm,冠状缝前2.5~15.5 mm的区域内选择电极皮质穿刺点,术中有机会获得更长的典型电生理信号。这一区域范围对传统的框架辅助STN-DBS手术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 皮质穿刺点 微电极记录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秀峰 李豪 +2 位作者 程刚 吉宏明 马久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简称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18例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4.7±1.7)分(3~8分);血肿量为(9.7±4.3)ml(5.2~18.3 ml)。其中血肿破入脑室者8例,合并脑积水者5例,血肿向中脑、延髓延伸者10例。ROSA机器人的骨性注册误差为(0.31±0.13)mm(0.14~0.59 mm)。临床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根据末次随访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5例)和存活组(13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死亡相关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OSA机器人辅助的血肿穿刺和侧脑室外引流术。无一例出现侧脑室穿刺路径出血或引流管相关的颅内感染。血肿腔引流管和侧脑室外引流管于术后3~7d内拔除。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的GOS为:Ⅳ级3例,Ⅲ级6例,Ⅱ级4例,Ⅰ级5例。存活的13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再出血。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入院GCS更低[(3.4±0.5)分对比(5.2±1.7)分,t=3.384,P=0.004]、术前血肿量更多[(13.4±4.0)ml对比(8.3±3.5)ml,t=-2.640,P=0.018];而在性别、年龄、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伴脑积水、血肿是否向中脑或延髓延伸发病至手术时间、ROSA机器人注册误差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可精准、有效地清除高血压性脑干出血血肿,且并发症少。入院GCS低和血肿量较多的脑干出血患者其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干 治疗结果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 穿刺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