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新型垂尾抖振抑制方法实验研究
- 1
-
-
作者
张庆
华如豪
叶正寅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199)
-
文摘
现代高性能三角翼/双垂尾布局战斗机的垂尾结构普遍受到严重的非定常抖振载荷的困扰。根据自诱导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垂尾抖振抑制方法,利用机头处的静态或振动式硬质鼓包,使三角翼前缘涡涡核弯曲、扭转,从而改变前缘涡的轨迹,延缓涡的破裂,减弱前缘涡破裂尾迹在垂尾周围流场处的脉动强度,以达到抑制垂尾抖振的目的。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实验室进行了风洞实验,实验所用模型为一个铝制的全机模型,该模型由一个70°大后掠的三角翼,以及两个31°后掠的垂尾组成。风洞内实验段的风速为10m/s以及20m/s,迎角范围为20°~50°。实验目的是测量机头处的静态或振动式球形鼓包对垂尾抖振的抑制效果。在尾翼根部两侧粘贴有半桥连接的应变片,用以测量尾翼根部的应变,以此应变作为尾翼抖振强度的衡量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静态的还是振动式的鼓包都不同程度地减缓垂尾的抖振响应,振动式鼓包对垂尾的抖振抑制效果与鼓包的振动频率有关。某一侧的鼓包仅对该侧的垂尾抖振有抑制效果,它不影响另一侧垂尾的抖振响应。频谱分析的结果表明,鼓包在抑制垂尾抖振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垂尾振动的主频。
-
关键词
机头鼓包
大后掠三角翼
前缘涡
自诱导理论
抖振抑制
-
Keywords
forebody bulge
high sweep delta wing
leading edge vortex
self-induction theory
buffet suppression
-
分类号
V2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