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插密度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金鑫 林晶晶 +5 位作者 李长亚 郭红 杨力 刘洪进 夏思成 王文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4,共7页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设置4种机插密度处理,即在机插行距均为25 cm下,株距分别设为11、13、15、17 cm。机插行距25 cm时,随着株距增加,盐粳15号的茎蘖数、有效穗数降低,穗粒数、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增加,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理论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出盐粳15号高产最适株距为13~14 cm。300 kg/hm^(2)常规氮肥高产施肥模式虽然产量高,但肥料用量多,且稻米食味品质下降;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影响大穗形成,不利于高产;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可以在降低氮肥用量的同时,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形成。得出结论,机插行距为25 cm时,株距13~14 cm,种植密度为28.57万~30.77万穴/hm^(2),有利于盐粳15号提高产量;180 kg/hm^(2)缓释氮肥基施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模式,可以在降低总施氮量的条件下,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粳15号 株距 产量 品质 氮肥运筹模式 机插密度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品种和机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唐建鹏 陈京都 +4 位作者 张明伟 姚义 温凯 闵思桂 陆佩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高了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米饭的外观、硬度、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品质;机插密度极显著影响稻米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P<0.01),显著影响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P<0.05),米饭的食味品质均随机插密度降低而明显改善。互作分析表明,品种、机插密度和种植模式及其之间的互作对稻米品质产生较为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机插密度 优良食味粳稻 互作效应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品种、机插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后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作者 刘清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9期5-8,共4页
针对烟后稻生产中种植品种多、移栽密度越来越低、氮肥用量过高导致产量下降的现状,以三系杂交籼稻、两系杂交籼稻和籼粳三系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设置品种、机插密度与施肥量正交试验,研究品种、机插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烟后稻产量及其... 针对烟后稻生产中种植品种多、移栽密度越来越低、氮肥用量过高导致产量下降的现状,以三系杂交籼稻、两系杂交籼稻和籼粳三系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设置品种、机插密度与施肥量正交试验,研究品种、机插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烟后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密度与施肥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影响程度表现为种植品种>机插密度>施肥量。单一因素比较可知:品种以甬优7860(籼粳三系杂交稻)产量最高,为10500.5 kg/hm^(2);机插密度以18.525万丛/hm^(2)(行株距30 cm×18 cm)产量最高,为9967.1 kg/hm^(2);施肥量以纯N 180 kg/hm^(2)产量最高,为9900.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决定因素是品种,结实率的决定因素是机插密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烟后稻产量最高的组合为品种甬优7860(籼粳三系杂交稻)、机插密度18.525万丛/hm^(2)(行株距30 cm×18 cm)、施肥量为纯N 180 kg/hm^(2)。在烟后稻机插秧高产栽培中,需因地、因时制宜,选择适宜品种,机插密度和氮肥用量都不宜太低或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后稻 品种 机插密度 施肥量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早籼品种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4
作者 吴水女 潘一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366-2369,共4页
为了给早籼稻品种中组143在越城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机插密度对比试验,记载该品种在越城区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分蘖动态、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情况等;分析它们与机插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梳理... 为了给早籼稻品种中组143在越城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机插密度对比试验,记载该品种在越城区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分蘖动态、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情况等;分析它们与机插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梳理出该品种获得高产的较佳插种密度,以指导实际生产。试验结果为,中组143在越城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下,以机插密度为25 cm×12 cm实际产量最高,产量达到8361.0 kg·hm^(-2),其次是机插密度为25 cm×14 cm的8202.0 kg·hm^(-2),再次为机插密度为25 cm×10 cm的7747.5 kg·hm^(-2),最低为机插密度为25 cm×16 cm的7423.5 kg·hm^(-2);因此,在越城区的自然条件下,中组143大田生产中首先应当推广应用的机插密度为25 cm×12 cm,其次为25 cm×1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品种 中组143 机插密度 比较试验 产量
下载PDF
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许俊伟 孟天瑶 +5 位作者 荆培培 张洪程 李超 戴其根 魏海燕 郭保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67-1776,共10页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1640,杂交籼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A:31.7 cm×30.0 cm、B:22.2 cm×30.0 cm、C:17.1 cm×30.0 cm、D:13.9 cm×30.0 cm、E:11.7 cm×30.0 cm、F:10.6 c...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1640,杂交籼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A:31.7 cm×30.0 cm、B:22.2 cm×30.0 cm、C:17.1 cm×30.0 cm、D:13.9 cm×30.0 cm、E:11.7 cm×30.0 cm、F:10.6 cm×30.0 cm),比较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均以13.9 cm×30.0 cm处理产量最高。密度对两种类型水稻影响也不完全一致,籼粳杂交稻在C^E密度下产量均高于10.5 t hm–2,且未发生倒伏或倒伏较少,能获得高产稳产;杂交籼稻只有在D密度下产量高于10.0 t hm–2,表观倒伏率较高,较难稳产。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类型品种茎秆的倒伏指数逐渐增大,茎粗、单位节间干重、茎壁厚度都呈下降趋势。随着灌浆时间的增加,籼粳杂交稻倒伏指数先升高后降低,高峰值出现在抽穗后30 d,茎壁厚度、节间充实度、单茎茎鞘重先降低后升高,抽穗后30 d达最低值。杂交籼稻倒伏指数一直升高,茎壁厚度一直下降,节间充实度先下降,抽穗后30 d后略有下降或回升但不明显,单茎茎鞘重先降低后升高,抽穗后30 d最低,抽穗后30 d前后是发生倒伏的敏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杂交籼稻 产量 机插密度 倒伏敏感时期 抗倒伏能力
下载PDF
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对早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文英 徐云松 +3 位作者 金国强 郑洪福 陈小忠 徐攀峰 《中国稻米》 2013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供试材料,开展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30 cm×12cm与30 cm×14 cm比较,前者基本苗多,分蘖数多,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生物产量较高,最终产量也较高。因此,中嘉早17及其同... 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供试材料,开展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30 cm×12cm与30 cm×14 cm比较,前者基本苗多,分蘖数多,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生物产量较高,最终产量也较高。因此,中嘉早17及其同类型早稻机插密度以30 cm×12 cm为宜。就氮肥运筹而言,在总施氮量、基肥定量的情况下,增加分蘖肥的用量,有利于机插早稻分蘖成穗,增加每穗颖花量和总颖花量,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插密度 氮肥运筹 产量
下载PDF
机插密度与氮肥对淮稻5号产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正光 张安存 +1 位作者 陈永华 韩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6-27,共2页
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氮肥的影响高于机插密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适当地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同样高氮水... 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氮肥的影响高于机插密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适当地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同样高氮水平下,机插密度应适度降低。本试验以机插密度135万~180万株/hm2,施纯N300kg/hm2左右,淮稻5号产量最佳。因此,在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中,氮肥投入和机插密度都不宜太高或太低,需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稻5号 机插密度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向泽民 何延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0-30,40,共2页
以常规早籼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机插密度对双季早稻分蘖力、最高苗数、成穗率等群体结构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机插密度为33.3万蔸/hm2(25 cm×12... 以常规早籼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机插密度对双季早稻分蘖力、最高苗数、成穗率等群体结构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机插密度为33.3万蔸/hm2(25 cm×12 cm)时,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稻 机插密度 群体结构 产量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秋优336”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珍 王治雄 季青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43-43,71,共2页
为给"秋优336"在浦东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该品种的最佳机插密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秋优336"在浦东地区种植,以机插密度(株行距)为16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达12 471.15 kg/... 为给"秋优336"在浦东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该品种的最佳机插密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秋优336"在浦东地区种植,以机插密度(株行距)为16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达12 471.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优336 机插密度 产量 浦东地区
下载PDF
“申优17”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李健 郁海金 +3 位作者 盛海安 陈雪阳 茅一平 夏孝勤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58-59,共2页
为摸清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对杂交水稻"申优1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及肥料运筹对"申优17"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在机插密度一定时,产量随施氮总量的增加而明显... 为摸清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对杂交水稻"申优1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及肥料运筹对"申优17"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在机插密度一定时,产量随施氮总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该品种每667m2适宜的施氮总量为24-26kg,此时的株距以16-18cm为宜,行距统一为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密度 施氮总量 申优17 产量
下载PDF
“光明粳2号”不同机插密度试验初报
11
作者 蒋李健 沈寅寅 +2 位作者 郁海金 陈雪阳 盛海安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47-47,38,共2页
为了解"光明粳2号"的最佳机插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光明粳2号"的叶龄、绿叶数、株高无明显影响,但适宜的机插密度较易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在崇明县当前环境下,获得高... 为了解"光明粳2号"的最佳机插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光明粳2号"的叶龄、绿叶数、株高无明显影响,但适宜的机插密度较易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在崇明县当前环境下,获得高产的机插株行距为14cm×30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粳2号 机插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杂交籼稻C两优华占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管正策 冯跃华 +6 位作者 许桂玲 黄佑岗 张佳凤 牟桂婷 欧达 王玲莉 苏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8-1504,共7页
【目的】探明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在钵苗机插水稻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机插密度水平(21.65万、16.84万和12.63万穴/ha)和... 【目的】探明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在钵苗机插水稻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机插密度水平(21.65万、16.84万和12.63万穴/ha)和4种施氮量水平(0、75、150和225 kg/ha),测定不同机插密度和施氮量下钵苗机插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量、主要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并计算氮素利用率。【结果】随施氮量的增加,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及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机插密度的降低,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及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呈降低趋势,产量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氮量和机插密度互作对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贵州喀斯特地貌地区实施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机插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分别为16.84万穴/ha和150 kg/ha,水稻产量为9208.83 kg/h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分别为145.63 kg/ha和18.18万穴/ha,水稻产量为9024.771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 机插密度 施氮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早稻不同品种不同机插密度对比试验
13
作者 俞祥群 应武 +2 位作者 戈长水 胡敏骏 孙越信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
为探寻早稻品种适宜的机插密度,用两种插秧机对3个早稻品种进行了不同行株距栽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籼6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1 cm,"温814"、"中早3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4 cm。
关键词 早稻 机插密度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欧达 冯跃华 +4 位作者 许桂玲 管正策 苏卫 张佳凤 王玲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2-1450,共9页
【目的】探讨贵州喀斯特地区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杂交籼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钵苗机插技术在喀斯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以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机插密度水平(21.65万、1... 【目的】探讨贵州喀斯特地区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杂交籼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钵苗机插技术在喀斯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以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机插密度水平(21.65万、16.84万和12.63万穴/ha)和4种施氮水平(0、75、150和225 kg/ha),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量仪测量主要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成熟期测产并考察产量因素。【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Pn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整体呈上升趋势;Gs和Tr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均呈整体上升趋势;Ci在拔节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在孕穗期呈下降趋势;叶片氮含量在拔节期先降低后升高,孕穗期呈上升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均在抽穗期整体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Pn和Gs在拔节期呈上升趋势,孕穗期先升高后降低,抽穗期呈降低趋势;Ci变化不显著(P>0.05,下同);Tr在拔节期逐渐上升,孕穗期逐渐下降,抽穗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叶片氮含量拔节期呈升高趋势,孕穗期和抽穗期变化不明显;水分利用效率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均先下降后上升,孕穗期先上升后下降;产量呈降低趋势。施氮量与机插密度互作对孕穗期和抽穗期Pn、拔节期和抽穗期Gs、抽穗期Tr、主要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孕穗期的Pn、Gs和Tr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贵州喀斯特地区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分别为150 kg/ha和16.84万穴/ha时,C两优华占生育中期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产量结构优势明显,产量可达9399.26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 施氮量 机插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机插密度和穗肥减量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云 刘昆 +7 位作者 张宏路 李思宇 张亚军 韦佳利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0-1550,共11页
机插密度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行距固定为30 cm,通过设置10、12、14、16和18 cm株距,形成33.3×10^(4)、27.8×10^(4)、23.... 机插密度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以3个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为材料,行距固定为30 cm,通过设置10、12、14、16和18 cm株距,形成33.3×10^(4)、27.8×10^(4)、23.8×10^(4)、20.8×10^(4)和18.5×10^(4)穴hm^(-2)5种机插密度,研究了机插密度对上述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并观察了穗肥施氮量减半施用对优质食味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3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均在密度为27.8×10^(4)穴hm^(–2)时最高。成熟期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机插密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支链淀粉含量则不断下降。机插密度控制在27.5×10^(4)~29.9×10^(4)穴hm^(–2)时,有利于提高上述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食味值。(2)随机插密度增加,颗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在籽粒灌浆前中期(抽穗后8~20 d)的活性有所上升,但在灌浆后期迅速下降,而机插密度对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活性无明显影响。其中,抽穗后12~16 d籽粒中GBSS和AGP活性与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与正常穗肥相比,穗肥减半处理能显著降低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灌浆前中期籽粒中GBSS和AGP活性,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提升优质食味稻米的食味值。上述结果表明,机插密度可通过调控灌浆前中期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GBSS和AGP)活性,调控直链淀粉含量进而影响稻米食味值。合理的机插密度和穗肥施用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优质食味稻米的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水稻 机插密度 淀粉合成关键酶 食味值 直链淀粉
下载PDF
晚稻不同机插密度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鑫 杨通洲 +3 位作者 邓雅玲 舒畅 汤洪 王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赫山区地处湘北平湖区,是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人口老龄化严重,迫切需要发展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水稻机插密度不但关系到水稻群体发育... 赫山区地处湘北平湖区,是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人口老龄化严重,迫切需要发展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水稻机插密度不但关系到水稻群体发育产量高低,也是解决提高光合利用率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晚稻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机插密度 对比试验
下载PDF
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南粳9108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季国华 钱李晶 +1 位作者 朱从海 肖军治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101-102,共2页
试验表明,南粳9108机插密度高,基本苗多,茎蘖发生多,干物质积累多,每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大面积生产上南粳9108机插密度应在1.7万穴以上,基本苗在7.5万-8.5万/亩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机插密度 南粳9108 产量
下载PDF
机插密度对盐碱地超级稻产量及钠钾离子吸收的影响
18
作者 魏征 邹燕 +4 位作者 陈澎军 韩继军 缪源卿 易镇邪 屠乃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43-1852,共10页
为筛选出江苏滨海盐碱地超级稻品种‘湘两优900’的适宜机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机插密度(高密度,T_(1):25.0×10^(4)穴/hm^(2);中密度,T_(2):19.9×10^(4)穴/hm^(2);低密度,T_(3):16.6×10^(4)穴/hm^(2))对水稻各指标的影响,... 为筛选出江苏滨海盐碱地超级稻品种‘湘两优900’的适宜机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机插密度(高密度,T_(1):25.0×10^(4)穴/hm^(2);中密度,T_(2):19.9×10^(4)穴/hm^(2);低密度,T_(3):16.6×10^(4)穴/hm^(2))对水稻各指标的影响,并动态监测了土壤及田间水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降幅可达28.68%;随机插密度变小,水稻单穴的分蘖数、干物质重能够显著提高,而群体的分蘖数和干物质重会相应的显著降低;水稻SPAD值在生殖生长期时,随密度下降呈增加的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在所有生育期均呈降低的趋势;机插密度下降能够显著增加单穴钠钾离子积累量和显著降低群体的钠钾离子积累。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机插密度水稻实际产量与单株钠离子积累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群体有效穗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每穗总粒数、群体钾离子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江苏滨海盐碱地‘湘两优900’的适宜机插密度为25.0×10^(4)穴/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钠/钾离子 机插密度 产量 超级稻
下载PDF
机插密度对武运粳31号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晓杰 徐玉峰 +2 位作者 朱晓玉 张庆 凃荣文 《中国稻米》 2019年第4期104-105,共2页
以武运粳3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机插密度(机插规格或抓苗量)对其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分蘖力中等、穗型中等水稻品种高产群体的适宜机插密度。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机插,在行株距为29.7cm×12.5cm、抓苗量为4株左右时,茎蘖... 以武运粳3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机插密度(机插规格或抓苗量)对其茎蘖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分蘖力中等、穗型中等水稻品种高产群体的适宜机插密度。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机插,在行株距为29.7cm×12.5cm、抓苗量为4株左右时,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较高,是适宜的机插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密度 茎蘖成穗率 产量 武运粳31号
下载PDF
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对机插秧苗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夕娥 顾海伟 於永杰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为探明机插秧的分蘖发生、利用规律,明确机插秧适宜的播量和栽插基本苗,为确保机插秧的高产、稳产,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特进行本研究.
关键词 水稻 播量 机插密度 大田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