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蒋祖明
吴国俊
+3 位作者
史锁平
陈粉祥
杨国芳
蒋红刚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我市于2002年开展机插稻育秧技术的试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插育秧技术规程,达到既能培育壮苗,又能满足插秧机取苗量的要求,同时节本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营养土
播种
苗期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取得突破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勇凤
王真栋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66-166,共1页
2013年4月14日,"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现场观摩与评议会在湖南沅江举行。现场展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与会专家对其进行了评议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2013年4月14日,"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现场观摩与评议会在湖南沅江举行。现场展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与会专家对其进行了评议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来自农业部农机化司、中国农科院、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机局、沅江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通过观摩育秧机插现场,听取项目组与应用单位的介绍,咨询和讨论,认为麻育秧膜用于水稻机插秧盘育秧具有透气、保温、保湿和水分传导性好等优点,秧苗插下后返青期短,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麻育秧膜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可提早取秧插秧,易运输和装秧,机插时易分秧,伤秧轻,漏插少,显著提高了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麻育秧膜育秧每亩可节省3—5盘秧苗,还可减少育秧土和种子用量,经济效益显著;麻育秧膜由麻等植物纤维制成,可自然降解,对土壤无污染。麻育秧膜育秧是机插水稻育秧的一项实用新技术创新,建议加快试验示范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稻研究所
机插育秧技术
南京农
机
化研究所
湖南省农科院
膜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科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祖明
沈培清
陈良俊
《农家致富》
2006年第6期34-34,共1页
一、床土配制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的床土应选择无毒无害化的稻田土。培肥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使肥土相融,达到先肥土后肥苗。营养土培制方法.稻田土做床土应及早耕翻冻垡,并每亩施腐熟无害化的家杂肥2000-4000公斤加饼肥300公斤加入...
一、床土配制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的床土应选择无毒无害化的稻田土。培肥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使肥土相融,达到先肥土后肥苗。营养土培制方法.稻田土做床土应及早耕翻冻垡,并每亩施腐熟无害化的家杂肥2000-4000公斤加饼肥300公斤加入畜粪肥3000公斤,春季结合旋扎或经粉碎过筛后(土粒粒径小于5毫米)再堆制覆盖备用,每亩移栽大田应备足过筛细土10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有
机
栽培
水稻
床土配制
移栽大田
稻田土
无害化
过筛
培肥
耕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招生
张林华
+3 位作者
张文生
温国庆
陆国忠
陈良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生产力发展
节本增效
水稻生产
现代化
农业
省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5
作者
肖仕瑞
黄川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水稻机插育秧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栽培的首要环节,培育出高质量的健壮秧苗,是水稻机插技术全面推广的重要保证。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如下。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机
械化栽培
机
插
技术
秧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霞卉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期107-107,共1页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稻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3
7
作者
孙光天
孙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55-55,57,共2页
分析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水稻育秧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栽培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问题
对策
苏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慧平
单烈文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生产力发展
节本增效
水稻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满庭
黄献洪
+2 位作者
吴小南
胡江波
赵力勤
《浙江农村机电》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富阳市农机化发展的五个重点之一,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插已经成为富阳市农机化水平增量扩面、上档升位的瓶颈,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因此,富阳市农机推广站启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
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富阳市农机化发展的五个重点之一,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插已经成为富阳市农机化水平增量扩面、上档升位的瓶颈,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因此,富阳市农机推广站启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点项目,并在洞桥镇进行单季杂交籼稻机械化插秧试验。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杂交籼稻
栽培要点
单季
水稻生产全程
机
械化
粮食生产
机
械化
水稻
机
械化
机
械化
插
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操作要领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伦
《四川农机》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操作要领
川东地区
水稻
机
械化
插
秧
技术
技术
试验
大竹县
秧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机插育秧技术
11
作者
张正斌
《江苏农机化》
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农
机
化工作
机
械化
插
秧
1999年
工厂化
水稻
温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安县:积极推广机插育秧技术
12
作者
袁在宏
《南方农机》
2020年第9期14-14,共1页
万安县农机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抢抓有利天气,推广机插育秧技术,在万安县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套水稻育秧流水线前,几个村民操作着机器,一会儿工夫,均匀整齐播好种子、浇好水、覆好土的秧盘,便从流水线出来,又好又快地摆放...
万安县农机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抢抓有利天气,推广机插育秧技术,在万安县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套水稻育秧流水线前,几个村民操作着机器,一会儿工夫,均匀整齐播好种子、浇好水、覆好土的秧盘,便从流水线出来,又好又快地摆放在一起,育秧效率至少比人工育秧提高3倍以上.种粮大户邱日福种植了1500多亩水稻,往年人工育秧,7个人至少要10多天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现在几个村民3天左右就可搞定,育秧质量也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机插育秧技术
秧盘
农
机
专业合作社
疫情防控
种粮大户
万安县
县农
机
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渤海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3
作者
韩幼富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4期27-28,共2页
环渤海地区是多种优质水稻的集中产区,区域内广袤的滨海盐碱地貌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些水稻种植区的主要特点是盐碱重、泥脚深、土质肥沃。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水稻机插低成本育秧方案,是推进水稻机插技术普及的有...
环渤海地区是多种优质水稻的集中产区,区域内广袤的滨海盐碱地貌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些水稻种植区的主要特点是盐碱重、泥脚深、土质肥沃。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水稻机插低成本育秧方案,是推进水稻机插技术普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优质水稻
环渤海地区
滨海盐碱
区域特点
技术
普及
种植区
低成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4
作者
宋丹辉
《农机具之友》
2006年第2期53-53,共1页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农艺与农机技术强强联合的一项农业综合技术,它体现的是农艺技术服从于农机技术,只有二者完善结合,才能使水稻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真正意义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所以说技术是核心.根据机插技术专家的结论和外地先进经...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农艺与农机技术强强联合的一项农业综合技术,它体现的是农艺技术服从于农机技术,只有二者完善结合,才能使水稻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真正意义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所以说技术是核心.根据机插技术专家的结论和外地先进经验及自己的切身体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农业综合
技术
农
机
技术
农艺
技术
强强联合
高产稳产
降低成本
先进经验
技术
专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几种机插育秧技术
15
作者
许高权
王智斌
柳民强
《江苏农机化》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金坛市继200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后,2007年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总结多年来的机插秧推广工作,其重点和难点在于育秧环节,只要把秧育好了,机插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该市农机部门于2002年开始,就...
金坛市继200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后,2007年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总结多年来的机插秧推广工作,其重点和难点在于育秧环节,只要把秧育好了,机插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该市农机部门于2002年开始,就积极开展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究,与农艺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了机、艺结合,技术升级,深入开展了“双膜育秧”、“淤泥育秧”、“软盘育秧”、“硬盘育秧”等多种机插育秧技术的实验和研究。通过对比总结,“软盘育秧”具有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秧块质量好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生产全程
机
械化
软盘
育秧
机
插
秧
推广工作
农
机
部门
技术
升级
双膜
育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6
作者
肖冬林
《福建农业》
2010年第2期8-9,共2页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质量好、产量高、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宽行栽植,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环境.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也明显减轻了大田期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机插秧是最具应用价值和最有推广潜力的水稻种植机械化...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质量好、产量高、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宽行栽植,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环境.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也明显减轻了大田期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机插秧是最具应用价值和最有推广潜力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人工手插相比。机插秧作业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亩增产5%-10%以上,亩增收节支50-100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种植
机
械化
技术
小气候环境
劳动强度
土地资源
插
秧作业
增收节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新余市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示范工作
17
作者
胡梦谷
《农业机械》
2015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做好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推广工作,江西新余市农机部门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大试验示范工作力度,狠抓关键技术环节,强攻技术"瓶颈",使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机插育秧技术
示范推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育秧机插新技术创制的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优化研究
18
作者
文喜贤
孙明珠
+4 位作者
刘凯丽
罗细芽
焦敏
邹尚峰
胡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9-19,共11页
本研究围绕提高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展开,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由于茬口紧张和较低的比较效益,农民对该模式的采纳率不高。通过解决水稻、油菜机播育苗移...
本研究围绕提高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展开,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由于茬口紧张和较低的比较效益,农民对该模式的采纳率不高。通过解决水稻、油菜机播育苗移栽环节的瓶颈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培育长秧龄带蘖壮秧的新技术目标。利用钵体毯盘技术实现了精量稀播匀播,成功培育了早稻35 d的长秧龄壮秧以及中、晚稻30 d的长秧龄带蘖壮秧,有效缓解了“稻-稻-油”三熟制的茬口紧张问题。本研究的成果不仅提高了“稻-稻-油”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还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提升作物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机
插
新
技术
“稻-稻-油”新模式
三熟制
茬口紧张
技术
创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育秧常用技术及推广中应纠正的几种做法
19
作者
刘开顺
《湖南农机》
2010年第1期25-25,共1页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可育出适合插秧机移栽的标准化地毯状秧苗.而且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可育出适合插秧机移栽的标准化地毯状秧苗.而且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徭.还具有省种、省肥、省秧田、增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纠正
人工控制
床土调酸
秧苗
标准化
插
秧
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20
作者
冯玉红
刘建邦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7-48,共2页
水稻机插秧是继于插秧、抛秧后的又一次改进,具有省力、省工、省秧等优点。通过4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摸索出机插育秧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
技术
机插育秧技术
机
插
秧
水稻
抛秧
省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蒋祖明
吴国俊
史锁平
陈粉祥
杨国芳
蒋红刚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农林局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我市于2002年开展机插稻育秧技术的试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插育秧技术规程,达到既能培育壮苗,又能满足插秧机取苗量的要求,同时节本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营养土
播种
苗期管理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取得突破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勇凤
王真栋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出处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66-166,共1页
文摘
2013年4月14日,"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现场观摩与评议会在湖南沅江举行。现场展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技术,与会专家对其进行了评议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来自农业部农机化司、中国农科院、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机局、沅江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通过观摩育秧机插现场,听取项目组与应用单位的介绍,咨询和讨论,认为麻育秧膜用于水稻机插秧盘育秧具有透气、保温、保湿和水分传导性好等优点,秧苗插下后返青期短,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麻育秧膜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可提早取秧插秧,易运输和装秧,机插时易分秧,伤秧轻,漏插少,显著提高了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麻育秧膜育秧每亩可节省3—5盘秧苗,还可减少育秧土和种子用量,经济效益显著;麻育秧膜由麻等植物纤维制成,可自然降解,对土壤无污染。麻育秧膜育秧是机插水稻育秧的一项实用新技术创新,建议加快试验示范与应用。
关键词
中国水稻研究所
机插育秧技术
南京农
机
化研究所
湖南省农科院
膜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科院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祖明
沈培清
陈良俊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农林局
出处
《农家致富》
2006年第6期34-34,共1页
文摘
一、床土配制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的床土应选择无毒无害化的稻田土。培肥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使肥土相融,达到先肥土后肥苗。营养土培制方法.稻田土做床土应及早耕翻冻垡,并每亩施腐熟无害化的家杂肥2000-4000公斤加饼肥300公斤加入畜粪肥3000公斤,春季结合旋扎或经粉碎过筛后(土粒粒径小于5毫米)再堆制覆盖备用,每亩移栽大田应备足过筛细土100公斤。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有
机
栽培
水稻
床土配制
移栽大田
稻田土
无害化
过筛
培肥
耕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招生
张林华
张文生
温国庆
陆国忠
陈良俊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农林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生产力发展
节本增效
水稻生产
现代化
农业
省工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5
作者
肖仕瑞
黄川
机构
四川省达县农业局农技站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栽培的首要环节,培育出高质量的健壮秧苗,是水稻机插技术全面推广的重要保证。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如下。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机
械化栽培
机
插
技术
秧苗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顾霞卉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农技农机站
出处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期107-107,共1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水稻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稻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3
7
作者
孙光天
孙光辉
机构
江苏省邳州市农业委员会
邳州市官湖镇农技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55-55,57,共2页
文摘
分析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水稻育秧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栽培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技术
问题
对策
苏北地区
分类号
S5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慧平
单烈文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生产力发展
节本增效
水稻生产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
3
9
作者
朱满庭
黄献洪
吴小南
胡江波
赵力勤
机构
富阳市洞桥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富阳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出处
《浙江农村机电》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文摘
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富阳市农机化发展的五个重点之一,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插已经成为富阳市农机化水平增量扩面、上档升位的瓶颈,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因此,富阳市农机推广站启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点项目,并在洞桥镇进行单季杂交籼稻机械化插秧试验。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杂交籼稻
栽培要点
单季
水稻生产全程
机
械化
粮食生产
机
械化
水稻
机
械化
机
械化
插
秧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操作要领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伦
机构
四川大竹县农机推广站
出处
《四川农机》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操作要领
川东地区
水稻
机
械化
插
秧
技术
技术
试验
大竹县
秧苗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机插育秧技术
11
作者
张正斌
机构
铜山县农业机械化试验推广站
出处
《江苏农机化》
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农
机
化工作
机
械化
插
秧
1999年
工厂化
水稻
温室
分类号
S23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安县:积极推广机插育秧技术
12
作者
袁在宏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方农机》
2020年第9期14-14,共1页
文摘
万安县农机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抢抓有利天气,推广机插育秧技术,在万安县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套水稻育秧流水线前,几个村民操作着机器,一会儿工夫,均匀整齐播好种子、浇好水、覆好土的秧盘,便从流水线出来,又好又快地摆放在一起,育秧效率至少比人工育秧提高3倍以上.种粮大户邱日福种植了1500多亩水稻,往年人工育秧,7个人至少要10多天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现在几个村民3天左右就可搞定,育秧质量也大幅提高.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机插育秧技术
秧盘
农
机
专业合作社
疫情防控
种粮大户
万安县
县农
机
局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渤海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3
作者
韩幼富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农牧局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摘
环渤海地区是多种优质水稻的集中产区,区域内广袤的滨海盐碱地貌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些水稻种植区的主要特点是盐碱重、泥脚深、土质肥沃。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水稻机插低成本育秧方案,是推进水稻机插技术普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优质水稻
环渤海地区
滨海盐碱
区域特点
技术
普及
种植区
低成本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4
作者
宋丹辉
出处
《农机具之友》
2006年第2期53-53,共1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农艺与农机技术强强联合的一项农业综合技术,它体现的是农艺技术服从于农机技术,只有二者完善结合,才能使水稻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真正意义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所以说技术是核心.根据机插技术专家的结论和外地先进经验及自己的切身体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工作。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农业综合
技术
农
机
技术
农艺
技术
强强联合
高产稳产
降低成本
先进经验
技术
专家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几种机插育秧技术
15
作者
许高权
王智斌
柳民强
机构
金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出处
《江苏农机化》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摘
金坛市继200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后,2007年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总结多年来的机插秧推广工作,其重点和难点在于育秧环节,只要把秧育好了,机插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该市农机部门于2002年开始,就积极开展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究,与农艺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了机、艺结合,技术升级,深入开展了“双膜育秧”、“淤泥育秧”、“软盘育秧”、“硬盘育秧”等多种机插育秧技术的实验和研究。通过对比总结,“软盘育秧”具有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秧块质量好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生产全程
机
械化
软盘
育秧
机
插
秧
推广工作
农
机
部门
技术
升级
双膜
育秧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16
作者
肖冬林
机构
将乐县农业局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
2010年第2期8-9,共2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质量好、产量高、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宽行栽植,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环境.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也明显减轻了大田期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机插秧是最具应用价值和最有推广潜力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人工手插相比。机插秧作业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亩增产5%-10%以上,亩增收节支50-100元左右。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机
械化
机插育秧技术
种植
机
械化
技术
小气候环境
劳动强度
土地资源
插
秧作业
增收节支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新余市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示范工作
17
作者
胡梦谷
机构
江西新余市农机站
出处
《农业机械》
2015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做好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推广工作,江西新余市农机部门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大试验示范工作力度,狠抓关键技术环节,强攻技术"瓶颈",使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机插育秧技术
示范推广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育秧机插新技术创制的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优化研究
18
作者
文喜贤
孙明珠
刘凯丽
罗细芽
焦敏
邹尚峰
胡雨
机构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9-19,共11页
文摘
本研究围绕提高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展开,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由于茬口紧张和较低的比较效益,农民对该模式的采纳率不高。通过解决水稻、油菜机播育苗移栽环节的瓶颈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培育长秧龄带蘖壮秧的新技术目标。利用钵体毯盘技术实现了精量稀播匀播,成功培育了早稻35 d的长秧龄壮秧以及中、晚稻30 d的长秧龄带蘖壮秧,有效缓解了“稻-稻-油”三熟制的茬口紧张问题。本研究的成果不仅提高了“稻-稻-油”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还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提升作物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机
插
新
技术
“稻-稻-油”新模式
三熟制
茬口紧张
技术
创制
Keywords
rice
new technology of raising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seedling
new model of rice-ricerapeseed
triple cropping system
intensive crops rot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分类号
S511.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育秧常用技术及推广中应纠正的几种做法
19
作者
刘开顺
机构
吉水县农机局
出处
《湖南农机》
2010年第1期25-25,共1页
文摘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可育出适合插秧机移栽的标准化地毯状秧苗.而且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徭.还具有省种、省肥、省秧田、增产等特点。
关键词
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
纠正
人工控制
床土调酸
秧苗
标准化
插
秧
机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20
作者
冯玉红
刘建邦
机构
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农技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水稻机插秧是继于插秧、抛秧后的又一次改进,具有省力、省工、省秧等优点。通过4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摸索出机插育秧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
技术
机插育秧技术
机
插
秧
水稻
抛秧
省工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及应用
蒋祖明
吴国俊
史锁平
陈粉祥
杨国芳
蒋红刚
《上海农业科技》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取得突破
廖勇凤
王真栋
《中国麻业科学》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有机栽培机插育秧技术
蒋祖明
沈培清
陈良俊
《农家致富》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钱招生
张林华
张文生
温国庆
陆国忠
陈良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肖仕瑞
黄川
《四川农业科技》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顾霞卉
《科技资讯》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苏北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光天
孙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叶慧平
单烈文
《上海农业科技》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朱满庭
黄献洪
吴小南
胡江波
赵力勤
《浙江农村机电》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川东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操作要领
刘伦
《四川农机》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再谈机插育秧技术
张正斌
《江苏农机化》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万安县:积极推广机插育秧技术
袁在宏
《南方农机》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环渤海地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韩幼富
《农机科技推广》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宋丹辉
《农机具之友》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析几种机插育秧技术
许高权
王智斌
柳民强
《江苏农机化》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肖冬林
《福建农业》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谈新余市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示范工作
胡梦谷
《农业机械》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育秧机插新技术创制的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优化研究
文喜贤
孙明珠
刘凯丽
罗细芽
焦敏
邹尚峰
胡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水稻机插育秧常用技术及推广中应纠正的几种做法
刘开顺
《湖南农机》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冯玉红
刘建邦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