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机械刺激效应对疗效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云林 谭泊静 +7 位作者 龚铭鲲 陈倩 马康平 易林华 秦广彪 毛莹莹 姬辛娜 刘晓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机械刺激效应(简称“蜜月期”效应)对后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81例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 目的初步观察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机械刺激效应(简称“蜜月期”效应)对后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81例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未开机刺激、仅有机械刺激的情况下,患儿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定义为存在“蜜月期”效应.所有患儿均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以及为期1年以上的随访(≥2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有无“蜜月期”效应及其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控制效果采用McHugh量表评估,Ⅰ、Ⅱ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有效,Ⅲ~Ⅴ级(发作频率降低<50%)为治疗无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对疗效的影响.比较出现“蜜月期”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与治疗无效者的“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8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81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7.6(12~47)个月.至末次随访,McHugh分级为Ⅰ级4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Ⅴ级16例.22例患儿出现“蜜月期”效应,其中Ⅰ、Ⅱ级共16例,Ⅲ~Ⅴ级共6例;“蜜月期”效应的持续时间中位数(范围)为23(10~115)d.比较不同McHugh癫痫疗效分级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有无“蜜月期”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16/22),而未出现者治疗有效率为67.8%(40/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者比无效者的“蜜月期”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时间(范围)分别为28(11~115)d和13(10~15)d;U=9.000,P<0.01].结论初步研究未观察到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迷走神经刺激术后出现“蜜月期”效应对疗效有影响,但出现“蜜月期”效应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患儿“蜜月期”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迷走神经 治疗结果 机械刺激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