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意识理论与机械反映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海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较之机械反映论更接近真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多年来视之为绝对 真理的机械反映论忽视了人类的头脑不是镜子,也不是一块白板,而是一个有先在结构的、功能完备的活的有机组 织,它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 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较之机械反映论更接近真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多年来视之为绝对 真理的机械反映论忽视了人类的头脑不是镜子,也不是一块白板,而是一个有先在结构的、功能完备的活的有机组 织,它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外界事物。机械反映论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批判是苍白无力的,缺 乏从包括生物进化史、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和个体发育史在内的多角度观察人的广阔视野。而用反映论的认识论 或者说用唯物主义的认知心理学去“改造”弗洛伊德的情感、欲望心理学,用浅层心理学去“改造”深层心理学,用 非动力心理学去“改造”动力心理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种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理论 机械反映 批判 “改造”
下载PDF
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2
作者 周维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5,共4页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研究和借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的差异,在接受其相关理论的过程...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研究和借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的差异,在接受其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角度,即劳动实践论、人的本质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但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联系于劳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哲学基础 机械反映 实践论
下载PDF
“反映论”与“建构论”之辨——基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
3
作者 张浩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
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来看,无论是“机械反映论”还是“能动反映论”,都是以知性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独立于认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在存在,而前者还预设经验认识必然能够与实在对象保持同一,并能判断自身... 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来看,无论是“机械反映论”还是“能动反映论”,都是以知性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将实在对象独断地设定为独立于认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在存在,而前者还预设经验认识必然能够与实在对象保持同一,并能判断自身与实在对象是否同一。相反,“建构论”则是通过主体的自身活动来对外部对象的实在性进行确证,以保证认识结果的客观性,这样使认知与对象形成辩证的统一,在规避相对主义的同时克服了“反映论”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对象 知性形而上学 机械反映 能动反映 建构论
下载PDF
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反映论的新探索——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一
4
作者 张艺声 《台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8-42,共5页
王元骧数十年的文论研究生涯 ,是走着哲学思考之路。他对文学原理的探索是沿着反映论———实践论———本体论等三级阶梯攀登新学理平台 ,进行哲学反思的。考察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关于反映论新探索的学理阐析 ,可以由传统反映... 王元骧数十年的文论研究生涯 ,是走着哲学思考之路。他对文学原理的探索是沿着反映论———实践论———本体论等三级阶梯攀登新学理平台 ,进行哲学反思的。考察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关于反映论新探索的学理阐析 ,可以由传统反映论的历史衍化、机械反映论的学理弊端和新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理念创新等三大品格的结构来审视。这是解读王元骧反映论新探索的主体课题 ,表现为反映论的中西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反映 王元骧 文学原理 哲学思考 机械反映
下载PDF
新马文艺学:反映论的新探索——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一
5
作者 张艺声 《枣庄师专学报》 2004年第5期52-56,共5页
王元骧的文学原理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借鉴德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合理内核,进行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是一种新马文艺学的宏观式学理研究。它由传统反映论的历史衍化、机械反映论的学理弊端和新马反映论的三... 王元骧的文学原理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借鉴德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合理内核,进行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是一种新马文艺学的宏观式学理研究。它由传统反映论的历史衍化、机械反映论的学理弊端和新马反映论的三大品格等结构而成。新马反映论的三大品格是王元骧反映论新探索的主体意识,表现为反映论的中西比照、反映论的对象拓展和反映论的中介环节等三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文学原理 机械反映 学理研究 比照 衍化 王元 主体意识 哲学思考 王元骧 传统反映 新马反映
下载PDF
成人教育边缘化与教育学的内在矛盾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昱明 蓝娟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边缘化 教育学 机械反映 建构主义
下载PDF
传统文艺学四概念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春时 《北方论丛》 CSSCI 1991年第1期37-44,共8页
随着文艺学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概念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有的概念被重新解释,有的概念则被摒弃。形象思维、艺术形象、典型、创作方法这些传统文艺学的基本概念,因其打上了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的印记,不具备美学内涵,
关键词 概念辨析 文艺学 传统 机械反映 庸俗社会学 形象思维 艺术形象 创作方法
下载PDF
浸润在如水般的语言中——基于《水》的语言教学的言意关系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之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振芳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3年第5期95-101,共7页
“言”与“意”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语言是什么,语言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关于语言的学习究竟应为何,又该何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指向语言,认识到意义存在与语言表现既相连又相异的关系,从“机械反映论”(只看到表达对... “言”与“意”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语言是什么,语言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关于语言的学习究竟应为何,又该何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指向语言,认识到意义存在与语言表现既相连又相异的关系,从“机械反映论”(只看到表达对应的意义,没看到表达拓展的意义)、“生活还原论”(只看到作品来源于生活,没看到作品不同于生活)、“狭隘工具论”(只看到语言承载着意义,没有看到语言自身的目的)中走出来,指向语言,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求得语言的意蕴,玩索语言的趣味,收获语言的滋养,让人的言语生命得到激活,精神境界得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 阅读教学 言意关系 《水》 浸润 机械反映 语文教学 语言表现
下载PDF
普列汉诺夫文艺起源于劳动说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家骧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6-40,45,共6页
  劳动说一如前此的文艺起源论,并无特别,基本是偏颇谬误的。普列汉诺夫之说取材全以西方视野,只字未提东方的资料,根本是道地的西方中心文化论。即以我国诸多古籍对文艺起源的叙论就可驳斥其说。其说的种种主要理由诸如引劳动创造了...   劳动说一如前此的文艺起源论,并无特别,基本是偏颇谬误的。普列汉诺夫之说取材全以西方视野,只字未提东方的资料,根本是道地的西方中心文化论。即以我国诸多古籍对文艺起源的叙论就可驳斥其说。其说的种种主要理由诸如引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之说、出土文物之事、鲁迅之语等等都不足为据。它看不到艺术是主客体的融和统一,只见文艺起源的外因而不见内因,是机械反映论。按理而论,文艺起源只能出自多种社会实践,而绝非单纯的原由,它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渐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劳动说 普列汉诺夫 鲁迅 机械反映 融和 单纯 起源 社会实践 运动变化
下载PDF
创建课堂学习论刍议
10
作者 陆根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85-89,共5页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科学的对象。”之所以要建立“课堂学习论”,是由“课堂学习”现象本身所具有的...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科学的对象。”之所以要建立“课堂学习论”,是由“课堂学习”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课堂学习认识活动的发生发展,是在教学系统结构统摄下进行的。教学系统是教和学之间经教学信息中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整体。教学系统的这种独特结构,决定了课堂学习活动认识论摸式的特殊性。这就是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把握是建立在师生交往实践基础上的(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学习 认识活动 狭义认识论 教学信息 客体 师生交往 先验论 机械反映 实践基础 认识关系
下载PDF
文学基本特征的包容性
11
作者 王家发 《琼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文学 基本特征 包容性 语言 形象反映 机械反映 能动反映 审美反映
下载PDF
一份尘封二十年的发言稿
12
作者 李继宗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 ,以及科学理论的构成、科学知识的增长及科学理论的价值等十个方面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而这些重要的科学哲学问题 ,在 2 0年后的今天 。
关键词 主体性 机械反映 本体论 认识论 实践过程 科学理论
下载PDF
小说定义:改写辞条──小说论纲之一
13
作者 彭志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小说理论 作家 小说论 主体性 社会生活 语言艺术 机械反映 怀疑精神 心理状态 审美情趣
下载PDF
图案基础教学应重视联想和想象造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素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S3期68-69,共2页
当今,图案设计“更新换代”的节奏越来越快,而视觉艺术多元化的趋势又使人们在审美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此相适应,在图案基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提高到和技巧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联想造型... 当今,图案设计“更新换代”的节奏越来越快,而视觉艺术多元化的趋势又使人们在审美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此相适应,在图案基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提高到和技巧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联想造型和想象造型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思路。 过去,我们的图案基础教学多以写生变化为主体,或以它作为造型的唯一途径。遗憾的是,这种创作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是僵硬的,缺乏“人情味”的简单图解。这一套的写实再现为基础的经验化和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没有超越具象造型的框架,从认识方法上看,即从经验到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学 联想和想象 传统吉祥图案 创造想象 教学模式 创造思维能力 图案设计 写生变化 教学实践 机械反映
下载PDF
沙夫的历史真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
15
作者 徐雪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1,共1页
张笑夷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撰文指出,沙夫强调,要解决认识客观性问题,首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地位。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既区别于机械反映论,又不同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一种“客观能动主义... 张笑夷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撰文指出,沙夫强调,要解决认识客观性问题,首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地位。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既区别于机械反映论,又不同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一种“客观能动主义”的认识关系模式。这种认识模式首先强调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和真实的存在。那么,当我们承认这种客观实在性后,认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认识主体。也就是说,认识主体成了我们理解认识过程和认识客观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 真理论 历史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主体 认识过程 机械反映 能动反映
下载PDF
途中之镜——陈崇正的叙事美学
16
作者 李德南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9期52-55,共4页
之所以为本文取名为《途中之镜》,渊源有自。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曾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小说是携带着上路的一面镜子。”有学者曾把这一说法看作是机械反映论的罪证,美国批评家迪克斯坦在其名著《途中的镜子》一书中却认为司汤... 之所以为本文取名为《途中之镜》,渊源有自。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曾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小说是携带着上路的一面镜子。”有学者曾把这一说法看作是机械反映论的罪证,美国批评家迪克斯坦在其名著《途中的镜子》一书中却认为司汤达的镜子意象大有深意,“司汤达的镜子意象绝不是机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美学 机械反映 镜子意象 陈崇 《红与黑》 司汤达 批评家 小说
下载PDF
革命的主体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重要内涵
17
作者 慕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6,17,共7页
文章阐明唯物主义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应有之义,毛泽东文艺思想中亦包含着革命主体性思想,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文艺的主体性问题,张扬作家艺术家的革命主体性。
关键词 主体性 反映 机械反映 主体失落 自我实现
下载PDF
也谈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18
作者 朱卫国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7期83-85,共3页
一、要用与机械反映论相对立的审美价值观解读文本 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一诗的解读,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许多人习惯用机械的反映论来观照文本,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作品与作者的心灵轨迹、思想动态... 一、要用与机械反映论相对立的审美价值观解读文本 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一诗的解读,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许多人习惯用机械的反映论来观照文本,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作品与作者的心灵轨迹、思想动态、情感态度等是紧紧相扣的,即文本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因而根据海子的身世推导出了许多令人咋舌的“文本解读”,如刊于《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的《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大海 机械反映 解读文本 审美价值观 文学作品 抒情作品 思想动态
下载PDF
再评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关于反映论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代熙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2期29-37,共9页
最近一个时期,在学术界有的同志或者从哲学上(从认识论上),或者从文学原理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说成是“直观的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真是无独有偶,国外也有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歪曲成是对客体的一种直观的、静止的反映... 最近一个时期,在学术界有的同志或者从哲学上(从认识论上),或者从文学原理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说成是“直观的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真是无独有偶,国外也有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歪曲成是对客体的一种直观的、静止的反映,亦即他们所说的“镜子式的反映”。远的不必说,近的就有美国“新批评”派的重要文论家雷·韦勒克和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他后来不再坚持这个看法)。可见,对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这种不正确的看法已成为一种时髦的国际现象,有加以正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反映 列宁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 客体 巴甫洛夫 作家 认识过程 动力定型 审美反映
原文传递
“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元骧 赵建逊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69,共7页
赵:我们去年曾谈过您的“审美超越论”。您的“审美反映论”当时有人把它归之于机械反映论;而您的“审美超越论”现在又有人认为是主观唯心论。去年我们那篇对话在9月4日《文艺报》上发表后,对方又就这篇对话作了批驳,您看到了吗?... 赵:我们去年曾谈过您的“审美超越论”。您的“审美反映论”当时有人把它归之于机械反映论;而您的“审美超越论”现在又有人认为是主观唯心论。去年我们那篇对话在9月4日《文艺报》上发表后,对方又就这篇对话作了批驳,您看到了吗?好像没有看到您的网应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超越 终极关怀 机械反映 审美反映 主观唯心论 《文艺报》 超越论 对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