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感应式阻尼阀的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提出一种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进行阻尼调节的机械感应式阻尼阀,并对阻尼阀进行了流固耦合特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得出了阻尼阀的外特性,并与台架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仿真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阻尼阀外特性的工程预... 提出一种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进行阻尼调节的机械感应式阻尼阀,并对阻尼阀进行了流固耦合特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得出了阻尼阀的外特性,并与台架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仿真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阻尼阀外特性的工程预测,丰富了阻尼阀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感应式阻尼阀 流固耦合 内特性 外特性
下载PDF
利用电子振荡修复机械感应圈的断续器
2
作者 应干华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 2002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振荡 机械感应 断续器 中学 物理实验 化学实验 电路原理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感应式机械电能表防窃电监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梁键 何江海 杨海涛 《自动化与仪表》 2023年第10期81-85,共5页
由于感应式机械电能表包含窃电和非窃电两种数据类型,进行防窃电监测时容易因数据混淆而导致监测精度降低,为此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感应式机械电能表防窃电监测方法。通过聚类数选择,建立感应式机械电能表窃电数据模糊聚类的目标函数,并... 由于感应式机械电能表包含窃电和非窃电两种数据类型,进行防窃电监测时容易因数据混淆而导致监测精度降低,为此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感应式机械电能表防窃电监测方法。通过聚类数选择,建立感应式机械电能表窃电数据模糊聚类的目标函数,并计算每个聚类簇数据集中用户的隶属度值,按照隶属度大小进行模糊聚类,根据聚类结果,通过相关性系数,度量窃电数据相似性,结合窃电数据与正常数据之间的欧氏距离值,计算当前电能表负荷数据与监测曲线之间的匹配度值,若大于最佳值,则表明该电能表处于被窃电状态,计算欧式距离即可定位到窃电点,从而完成电能表防窃电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电能表数据初步聚类效果较佳,感应式机械电能表防窃电监测精度较高,监测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感应机械电能表 防窃电 因子分析法 隶属度计算
下载PDF
肌肉和骨骼结构适应性重塑的机械化学耦合作用
4
作者 赵希云 张晓刚 +7 位作者 高国栋 张宏伟 王志鹏 权帧 曹林忠 秦大平 刘硕 李锦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2,577,共7页
运动锻炼和重力等机械加载使肌肉和骨骼结构适应性重塑,始终保持动态稳定的状态。但是,在缺乏机械刺激和重力卸载状态下,力学相应细胞和损伤组织会适应性改变重塑机制,甚至慢性炎症引发肌肉和骨髓组织内脂肪浸润,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运动锻炼和重力等机械加载使肌肉和骨骼结构适应性重塑,始终保持动态稳定的状态。但是,在缺乏机械刺激和重力卸载状态下,力学相应细胞和损伤组织会适应性改变重塑机制,甚至慢性炎症引发肌肉和骨髓组织内脂肪浸润,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肌肉减少症等退行性疾病;在适应性重塑过程中,机械刺激可通过流体施加的变形应力(拉伸和压缩)或剪切应变来传递,使力学相应细胞中的粘附分子感知机械应变并将其转化为生化反应,通过与其生态位的机械化学耦合作用,从而调节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机制,如谱系定型、组织形成和成熟等,最终使细胞外基质成分、粘附分子和细胞骨架的结构变化,从而影响抗断裂性和肌肉力量;最新研究表明,衰老现象与机械刺激和病理改变所致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综述力学相应细胞的机械化学生态位条件,阐明肌肉和骨骼结构的重塑机制,为疾病和衰老过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骨骼 机械感应 机械转导 机械化学生态位条件 适应性重塑
下载PDF
利用电子振荡修复机械感应圈的继续器
5
作者 应干华 《实验教学与装备》 2002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振荡 机械感应 继续器 中学 物理实验 仪器维修
原文传递
感应式机械热能表与双表计量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臧京 杨坛 +4 位作者 谢志勇 李伟光 李紫璇 王宏伟 徐亚利 《计量技术》 2008年第9期20-22,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流量分流补偿的原理制成的机械式热能表及与之对应的双表计量法。此机械热能表无任何电子元件,造价低,性能稳定,适用环境能力强,压损小,而且防盗水,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感应机械热能表 双金属片控制器 双表计量法
下载PDF
多圆网多烘缸纸机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
7
作者 张进先 《西南造纸》 2003年第1期22-22,共1页
为了解决多圆网多烘缸纸机烘缸组缸之间经常出现纸板断头的问题,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目前已在某纸厂研制试用其效果不错,而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的试用,基本解决了因可控硅如组缸的分部传动不稳定快慢难以掌握的弊端。以往在... 为了解决多圆网多烘缸纸机烘缸组缸之间经常出现纸板断头的问题,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目前已在某纸厂研制试用其效果不错,而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的试用,基本解决了因可控硅如组缸的分部传动不稳定快慢难以掌握的弊端。以往在操作专职负责调速,现在组缸之间的速度很稳定,甚至一个班就不需要调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式自动机械跟踪器 工作原理 纸板断头问题 多圆网多烘缸纸机
下载PDF
小排量发动机球铁曲轴圆角感应淬火强化处理的工艺验证
8
作者 朱正德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5,共7页
感应淬火用于曲轴类零件强化工序已很成熟,但在小排量发动机球铁曲轴圆角强化领域还是空白。基于简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考虑,上海大众动力总成近年已成功地将感应淬火工艺替代机械滚压,用于强化工序。为验证这项新... 感应淬火用于曲轴类零件强化工序已很成熟,但在小排量发动机球铁曲轴圆角强化领域还是空白。基于简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考虑,上海大众动力总成近年已成功地将感应淬火工艺替代机械滚压,用于强化工序。为验证这项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可行性,经反复调整设备和优化工艺参数,在排除各种缺陷后,确保了运行的正常和产品的稳定。为完成新工艺全面而严格的验证,本文着重介绍硬化层性状检测、残余应力场测试以及弯曲、扭转疲劳试验等一系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曲轴 圆角强化 硬化层监测 残余应力分析 疲劳试验 感应淬火与机械滚压
下载PDF
智能电度表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纪振平 张晓杰 蔡煦春 《微计算机信息》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机械感应式电度表的新型智能电度表,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特点及软硬件设计。实现了自动抄表的功能。
关键词 电度表 机械感应式电度表 计数器 自动抄表 编码器 处理器 硬件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下载PDF
循环牵张应力影响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雅 税钰森 郭永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52-660,共9页
正畸牙齿移动(OTM)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力学-生物学过程,其生物学基础是机械力介导下的牙周组织改建,表现为牙周膜压力侧的骨吸收和张力侧的骨沉积。人类牙周膜细胞(hPDLCs)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并且在维持体内稳态和牙周组织再生中... 正畸牙齿移动(OTM)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力学-生物学过程,其生物学基础是机械力介导下的牙周组织改建,表现为牙周膜压力侧的骨吸收和张力侧的骨沉积。人类牙周膜细胞(hPDLCs)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并且在维持体内稳态和牙周组织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今已有许多研究利用循环牵张应力(CTS)模拟正畸过程中的机械刺激是如何诱导张力侧hPDL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本文将综述hPDLCs作为应力感应细胞对力学信号做出初级感应,通过不同信号转导通路将初级信号转化为下游信号,调控hPDLCs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进而调控hPDLCs成骨分化,促进骨改建过程中如何响应CTS刺激,并着重于机械信号转导所涉及的分子信号及通路研究进展,为临床实施有效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正畸时间,提高正畸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正畸牙移动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牵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机械刺激感应 机械信号转导 成骨分化
下载PDF
Effects of induction heat treatm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Al-based alloy
11
作者 彭超群 黄伯云 贺跃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The effects of rapid heating cyclic heat treatm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TiAl based alloy (Ti 33Al 3C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an induction hea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ine fully lamellar micr... The effects of rapid heating cyclic heat treatm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TiAl based alloy (Ti 33Al 3C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an induction hea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ine fully lamellar microstructure with colony size of about 50 μm and lamellar spacing of about 0.12 μm can be obtained; 2) the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to a large extent an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reach the yield stress 745 MPa, the large flow stress 1 672 MPa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19.4%; and 3) the compression frac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after induction heat treatment and aging is still typical cleavage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based alloy rapid heating induction heat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Al alloys
12
作者 Hany Rizk AMMAR Muneer BAIG +1 位作者 Asiful Hossain SEIKH Jabair Ali MOHAMMED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1-23,共13页
The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limited-diffusivity elements such as Fe and Ti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nanocrystalline Al alloy was investigated.Al−10wt.%Fe and Al−10wt.%Fe−5wt.%Ti alloys were fabricated.The initial m... The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limited-diffusivity elements such as Fe and Ti on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nanocrystalline Al alloy was investigated.Al−10wt.%Fe and Al−10wt.%Fe−5wt.%Ti alloys were fabricated.The initial mixtures of powders were milled for 100 h in vacuum.The bulk samples were fabricated from the milled powders in a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 sintering(HFIHS)system.The milled powders and the bulk sinte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Vickers microhardness,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EDS)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Th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Fe and Ti were completely dispersed in the matrix to form a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SSSS)with Al.Additionally,the inclusion of alloying elements led to an increase in hardness and yield strength of the alloy by 127%and 152%,respectively.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compress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lloys.The Al−10wt.%Fe−5wt.%Ti alloy revealed the optimum thermally stable behavior of the three alloys studied.The incorporation of Fe and Ti improv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alloys through inhibiting the grain growth,hindering dissolution and growth of second phases(such as Al13Fe4 and Al13Ti),and forming a stable solid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rystalline Al−Fe−Ti alloy mechanical alloying induction heat sintering thermal stability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未来生物计算机探索
13
作者 刘助仁 《世界科学》 1989年第5期22-24,共3页
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为了将人的智能赋予机器。可科学家正在设想一种生物计算机。它由与生物体相同的有机体元件构成。其性能远比现有电子元件的计算机高得多,并且像生物体的伤口可以自愈一样能自动排除故障,而且甚至能生长。这是可能与人... 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为了将人的智能赋予机器。可科学家正在设想一种生物计算机。它由与生物体相同的有机体元件构成。其性能远比现有电子元件的计算机高得多,并且像生物体的伤口可以自愈一样能自动排除故障,而且甚至能生长。这是可能与人和动物的脑共生的人工脑。倘若这个设想能实现,将会产生出各种具有高级智能的超级动物和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算机 极小分子电路 机械心灵感应
下载PDF
Sensitivity and Performance of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被引量:2
14
作者 Stefan FORSTNER Joachim KNITTEL Eoin SHERIDAN Jon D. SWAIM Halina RUBINSZTEIN-DUNLOP Warwick P. BOWEN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259-270,共12页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a technique for model!ng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induces a spatially varying stress across the sensor, which then induces a force on mechanica...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a technique for model!ng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induces a spatially varying stress across the sensor, which then induces a force on mechanical eigenmodes of the system. The force on each oscillator can then be determined from an overlap integral between magnetostrictive str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mode, with the optomechanical coupling strength determining the ultimate resolution with which this force can be detected. Furthermore, an optomechanical magnetic field sensor is compared to other magnetic field sensors in terms of sensitivity and potential for miniaturization. It is shown that an optomechanical sensor can potentially outperform state-of-the-art magnetometers of similar size, in particular other sensors based on a magnetostrictiv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optomechanics magnetic field sensors MAGNETOSTRICTION integrated microcav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