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
作者 边远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6例)和观察组(采用机械碎栓术...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6例)和观察组(采用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 h、7 d、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碎栓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 机械碎栓术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胜利 陈永平 +4 位作者 张丽娜 周杰 邓榕 李莉 陈康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严重的、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病,成人发病率为3~4/100万,女性约占75%,主要与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此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凝血功能异常、感染、肿...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严重的、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病,成人发病率为3~4/100万,女性约占75%,主要与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此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凝血功能异常、感染、肿瘤、血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临床上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因素,但仍有15%~20%的患者病因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形成 颅内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碎栓术
下载PDF
CDT联合机械碎栓治疗DVT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继光 李静 +1 位作者 付广印 杨彦林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03-4908,共6页
为探讨导管溶栓(CDT)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120例D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DT组(单纯CDT治疗)和联合组(... 为探讨导管溶栓(CDT)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120例D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DT组(单纯CDT治疗)和联合组(CDT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联合组和CDT组患者的大腿患侧健侧差值、小腿患侧健侧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大腿患侧健侧差值、小腿患侧健侧差值显著的小于CDT组(p〈0.05),两组患者的大腿患侧健侧差值、小腿患侧健侧差值较治疗前均显著的减小(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深静脉通畅率91.67%,显著高于CDT组患者的76.67%(p〈0.05);溶栓前,联合组和CDT组患者的R、K、α角、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48h、96h时,联合组患者的R、K值显著的小于CDT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仪角、MA值均大于CDT组(p〈0.05);在溶栓48h、96h时,两组患者的R、K值较溶栓前显著的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仅角、MA值较溶栓前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6.67%显著低于CDT组患者的20.00%(p〈0.05)。本研究表明CDT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DVT的效果更好,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出血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形成 导管溶 机械碎栓术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7例
4
作者 张红梅 郑春喜 +2 位作者 王爱菊 裘敏剑 高峰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4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7例,在全身抗凝治疗基础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单纯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术(5例),...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7例,在全身抗凝治疗基础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单纯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术(5例),或联合机械性碎栓术(12例),并于术后观察疗效。结果17例中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好转11例;神经损害完全康复或仅有轻中度残障15例,严重残疾2例。出现术后癫痫症状6例,女性患者8例中妊娠相关发生3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静脉窦内接触溶栓和/或机械性碎栓术)效果满意,可快速、有效地疏通血管,有效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形成 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窦内接触溶 机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