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Meta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史俊恒
钟的桂
+1 位作者
范智荣
黄永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2-1290,共9页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有关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员单独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数据,运用RevM an软件检验文献的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1 747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观察组的899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照组848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2)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MD=0.13,95%CI(-0.73,1.00)]、WOMAC评分[MD=0.59,95%CI(0.00,1.18)]、术后膝关节伸直活动度[MD=0.04,95%CI (-0.36,0.45)]和胫骨后倾角[MD=-0.09,95%CI (-0.52,0.33)]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对比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稳定型假体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MD=-6.78,95%CI(-8.88,-4.67)]、屈曲活动度[MD=-4.22,95%CI (-6.03,-2.41)]更大,且后稳定型假体的机械胫股角[MD=0.85,95%CI (0.46,1.25)]更接近于理想的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在术后并发症上,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膝关节疼痛残留率[OR=1.26,95%CI(0.57,2.78)]、手术部位感染率[OR=0.50,95%CI(0.13,1.88)]和膝关节翻修率[OR=0.59,95%CI (0.15,2.3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5)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6)结果提示,相较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稳定型假体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更大,机械胫股角更理想,但由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操作要求更高,建议低年资术者优先选择后稳定型假体,高年资术者则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的熟练情况来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假体植入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膝关节
胫
骨后倾
角
机械胫股角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汪锡龙
尚希福
+2 位作者
李国远
贺瑞
郑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对改善术后下肢冠状面力线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月接受单膝TKA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对改善术后下肢冠状面力线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月接受单膝TKA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试验组),25例采用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患膝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股骨解剖轴夹角(femoral mechanical anatomical angle,FMA)、机械胫股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摄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并比较两组MFT;术后6、15个月采用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d X线片示试验组MFT为(—0.20±1.87)°,对照组为(1.71±3.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2);其中试验组22例(88%)MFT达理想角度(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例(64%)(χ2=2.32,P=0.02)。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5个月,试验组术后6、15个月膝关节KSS评分分别为(88.23±2.57)、(90.76±2.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2±2.59)、(88.65±1.7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0;t=3.20,P=0.02)。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均无松动征象。结论与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相比,初次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可更好改善MFT角,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截骨术
股
骨解剖轴夹
角
机械胫股角
原文传递
题名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Meta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史俊恒
钟的桂
范智荣
黄永铨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2-1290,共9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2043)
项目负责人:黄永铨~~
文摘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有关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员单独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数据,运用RevM an软件检验文献的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1 747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观察组的899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照组848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2)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MD=0.13,95%CI(-0.73,1.00)]、WOMAC评分[MD=0.59,95%CI(0.00,1.18)]、术后膝关节伸直活动度[MD=0.04,95%CI (-0.36,0.45)]和胫骨后倾角[MD=-0.09,95%CI (-0.52,0.33)]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对比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稳定型假体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MD=-6.78,95%CI(-8.88,-4.67)]、屈曲活动度[MD=-4.22,95%CI (-6.03,-2.41)]更大,且后稳定型假体的机械胫股角[MD=0.85,95%CI (0.46,1.25)]更接近于理想的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在术后并发症上,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膝关节疼痛残留率[OR=1.26,95%CI(0.57,2.78)]、手术部位感染率[OR=0.50,95%CI(0.13,1.88)]和膝关节翻修率[OR=0.59,95%CI (0.15,2.3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5)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6)结果提示,相较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稳定型假体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更大,机械胫股角更理想,但由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操作要求更高,建议低年资术者优先选择后稳定型假体,高年资术者则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的熟练情况来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假体植入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膝关节
胫
骨后倾
角
机械胫股角
膝关节活动度
Keywords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Kne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
Meta-Analysis
Tissue Engineeri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汪锡龙
尚希福
李国远
贺瑞
郑婕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对改善术后下肢冠状面力线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月接受单膝TKA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试验组),25例采用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患膝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股骨解剖轴夹角(femoral mechanical anatomical angle,FMA)、机械胫股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摄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并比较两组MFT;术后6、15个月采用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d X线片示试验组MFT为(—0.20±1.87)°,对照组为(1.71±3.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2);其中试验组22例(88%)MFT达理想角度(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例(64%)(χ2=2.32,P=0.02)。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5个月,试验组术后6、15个月膝关节KSS评分分别为(88.23±2.57)、(90.76±2.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2±2.59)、(88.65±1.7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0;t=3.20,P=0.02)。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均无松动征象。结论与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相比,初次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可更好改善MFT角,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截骨术
股
骨解剖轴夹
角
机械胫股角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steotomy
Femoral mechanical anatomical angle
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Meta分析
史俊恒
钟的桂
范智荣
黄永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汪锡龙
尚希福
李国远
贺瑞
郑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