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内蒙古天然草场牧草机械补播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岐 陈铁英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7年第1期18-19,共2页
针对影响天然草场牧草机械补播作业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墒情等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机械补播作业适合补播草场选择原则和适应机具技术要求,其目的是提高内蒙古草原对退化、破坏后进行的牧草机械补播作业质量。当植被覆... 针对影响天然草场牧草机械补播作业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墒情等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机械补播作业适合补播草场选择原则和适应机具技术要求,其目的是提高内蒙古草原对退化、破坏后进行的牧草机械补播作业质量。当植被覆盖率小于20%天然草场时,补播应以恢复植被和草原生态为目的;当草场中原有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生长明显衰退,其总产量下降30%~60%时,补播应在不破坏草原生态功能为前提下以改良草场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机械补播 作业质量 因素
下载PDF
机械划破补播改良天然退化草场作业技术试验
2
作者 蒲玉萍 《农业机械》 2016年第7期116-117,123,共3页
针对甘南州天然草场退化的问题,引进机械技术进行了补播改良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 天然退化草场 改良技术 机械补播 试验
下载PDF
天然草地机械化补播改良技术及配套机具 被引量:10
3
作者 卜繁超 姚文军 《新疆农机化》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机械 改良技术 配套机具
下载PDF
天然草场机械化补播改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晓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229-229,232,共2页
为了探讨天然草场改良的技术途径,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行天然草场补播改良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试验区深翻25 cm播种的土壤含水量增加,平均出苗密度为323株/hm^2,越冬率达76.8%,平均盖度达49.6%,生物量(鲜重)达1 321.5 kg/hm... 为了探讨天然草场改良的技术途径,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行天然草场补播改良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试验区深翻25 cm播种的土壤含水量增加,平均出苗密度为323株/hm^2,越冬率达76.8%,平均盖度达49.6%,生物量(鲜重)达1 321.5 kg/hm^2,草场等级由3等7级提高到2等8级,土壤含水量、越冬率、平均盖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10 cm浅耕、免耕、自然恢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场 机械 翻耕
下载PDF
谈牧草补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日娜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年第4期72-73,共2页
牧草补播机械化技术是集生产与生态保护功能为一体的牧业机械生产新技术。因地制宜  的应用该项技术 ,将会有效促进自治区的草场改良、生态保护 ,增加农牧民收入 。
关键词 牧草机械化技术 牧业机械生产技术 作用 工艺路线
下载PDF
浅析湿地围栏保护区机械化松土补播项目的实施
6
作者 胡风霞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5年第2期14-15,共2页
本文从对巴里坤县湖滨北湖湿地保护区开展机械化松土补播前的作业面积的调查、作业机具的投入、技术人员的配备、补播草种的选择以及作业全程、后期测试等阐述、分析了湿地围栏保护区实施机械化松土补播全过程,得出了机械化松土改良后... 本文从对巴里坤县湖滨北湖湿地保护区开展机械化松土补播前的作业面积的调查、作业机具的投入、技术人员的配备、补播草种的选择以及作业全程、后期测试等阐述、分析了湿地围栏保护区实施机械化松土补播全过程,得出了机械化松土改良后的草场,其透气性和蓄水性得到了改善,可以促进干草根茎的再生,起到更新复壮的作用,提高了产草量,在巴里坤县大面积推广机械化草原松土补播技术非常可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区 机械化松土 提高产草量
下载PDF
论新疆草原松土补播改良技术及配套机具
7
作者 阿布里孜 杨军 +1 位作者 兰秀英 热衣汗古林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新疆 草原松土改良技术 配套机具 机械草地 天然草地
下载PDF
多年生苜蓿地切根补播机低阻松土铲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文鹏 尤泳 +3 位作者 王德成 胡佳宁 郇晓龙 祝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5,144,共11页
为降低多年生苜蓿地改良多用机械松土铲的水平阻力和土壤扰动量,根据食蚁兽爪趾外缘轮廓曲线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松土铲。基于多年生人工苜蓿地土壤特性,利用EDEM软件建立触土部件土壤相互作用离散元模型,以水平阻力和土壤扰动面积... 为降低多年生苜蓿地改良多用机械松土铲的水平阻力和土壤扰动量,根据食蚁兽爪趾外缘轮廓曲线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松土铲。基于多年生人工苜蓿地土壤特性,利用EDEM软件建立触土部件土壤相互作用离散元模型,以水平阻力和土壤扰动面积为主要评价指标,在不同作业条件下对仿生松土铲和轻型标准深松铲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生铲平均减阻率为7.64%,仿真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9%。为优化翼铲结构参数,以铲翼倾角和铲翼开角为试验因素,以传感器拉力测量值和沟槽宽度为试验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进行二因素五水平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得到各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了Pareto最优解集,最终选取传感器拉力测量值为8.679 kN、沟槽宽度为144.2 mm,此时翼铲倾角为20°、翼铲开角为105.6°。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6%,说明基于RSM和PSO的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机械 松土铲 工程仿生技术 离散元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