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峰 申宇燕 +2 位作者 张瑞芳 延九磊 甘敦文 《铁路技术创新》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是针对机车制动、防火、高压绝缘、列车供电、走行部、视频等机车重要部位采用实时监测、监视、报警并实现网络传输、统一固态存储和智能人机交互的安全监测平台。该平台具备首创的国内安全监测平台集成、...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是针对机车制动、防火、高压绝缘、列车供电、走行部、视频等机车重要部位采用实时监测、监视、报警并实现网络传输、统一固态存储和智能人机交互的安全监测平台。该平台具备首创的国内安全监测平台集成、独创的无线重联技术与主从机运行模式、系统的地面数据中心建设等关键技术特点,并在国内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调车机等车型实现工程化应用。最后通过一些应用案例验证6A系统安全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6A系统 中央处理平台 地面专家系统 无线重联 故障关联诊断
下载PDF
机车安全运行专家系统的图文显示系统
2
作者 董海棠 程瑞琪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9-101,共3页
介绍了机车安全运行专家系统中车载微机装置的图文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功能,着重介绍了显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及其具体实现.该系统利用专家的知识对车载微机实时发送的列车运行安全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决策,采用先进... 介绍了机车安全运行专家系统中车载微机装置的图文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功能,着重介绍了显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及其具体实现.该系统利用专家的知识对车载微机实时发送的列车运行安全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决策,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将决策结果输出,监督指导司机对列车进行安全操纵.试验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安全运行专家系统 图文显示系统 铁路运输 硬件设计 文本屏建立
下载PDF
机车接近安全告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3
作者 陈山明 《上海铁道科技》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介绍了机车接近安全告警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系统工作原理、现场试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关键词 机车接近安全告警系统 发射机 接收机 研制
下载PDF
浅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报警及处理方法
4
作者 查玉均 刘玉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12期105-105,130,共2页
针对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常见故障、主要报警,总结归纳了相应故障、报警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机车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常见故障 主要报警及处理方法
下载PDF
某型机车6A系统段改方案优化与实施
5
作者 姚凯 崔友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12期44-,共1页
6A系统是HXD3C型电力机车重要安全保障系统,技术储备已完成。本文简要概述6A系统设计目标,从系统构架、中央处理平台、系统关键技术方案三个角度,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最后举例论述现阶段6A系统不足。
关键词 铁路运输 HXD3C型机车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方案优化
下载PDF
列车操纵与运行仿真系统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佑民 郭佑民 +2 位作者 王志伟 武福 程瑞琪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介绍了列车操纵与运行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功能特点.该软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对列车运行和司机操纵的计算机模拟,为机车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实验数据平台,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 介绍了列车操纵与运行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功能特点.该软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对列车运行和司机操纵的计算机模拟,为机车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实验数据平台,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计算结果准确,仿真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操纵 计算机仿真 软件 设计方法 铁路运输 机车安全运行专家系统
下载PDF
编组站机车控制智能化的探讨
7
作者 杨华昌 冯军 《铁道通信信号》 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
论述编组站机车无线综合安全控制系统的机车控制基本原则,提出实现机车控制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就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机作业效率进行分析,为实现编组站调机最佳自动控制在理论及技术上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 编组站 驼峰 机车无线综合安全控制系统 变速推峰 平调遥控
下载PDF
统一化机车综合安全系统КЛУБ-У
8
作者 С.Ф.Кашин 沈仲清(译) 韩伟行(校) 《国外内燃机车》 2007年第1期40-46,共7页
统一化机车综合安全系统КЛУБ-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验,现已投入批量生产。目前已有1400多台机车装用了这种系统。文内介绍了这一系统的结构及其运用特点。
关键词 机车安全系统 КЛУБ-У 结构设计 运用特点
原文传递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数据网关研制
9
作者 李拓 吕宇 《中国基础科学》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通过不同接口接受外部车载设备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网关来实现不同接口的数据透明传输。针对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架构介绍了其数据网关的实现方案及通信接口的技术细节。
关键词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网关 HDLC 以太网
原文传递
Dual cycloid gear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safety pretensioners 被引量:3
10
作者 SHIN Joong-ho KIM Chang-hyun +1 位作者 YUN Pyeong-hwa KWON Soon-m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65-373,共9页
The most conventional vehicle pretensioner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nal gear pair with involute teeth. However,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gear pairs are relatively weak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mp... The most conventional vehicle pretensioner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nal gear pair with involute teeth. However,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gear pairs are relatively weak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mpact loadings. To improve this phenomenon, a new pretensioning gear system with cycloid teeth rather than the involute ones was proposed, and dual cycloidal gear mechanisms were designed for satisfying geometric constraints and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s of the prototypes were conducted by LS-DYNA program and the experiments for a prototype were performed for a dynamic model with impact loading devi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tter operation and the smoother motion are confirmed in the proposed cycloidal gear system rat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 without interferences between gear teeth under the impact of a cr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t belt pretensioner internal gear pairs involute gear dual cycloid gear
下载PDF
Human Body Behavior as Response on Autonomous Maneuvers, Based on ATD and Human Model
11
作者 Marcin Mirostaw Dominik Jastrzebski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5年第9期497-502,共6页
In the near future, active safety systems will take more control over the vehicle driving, even up to introducing fully autonomous vehicles. Nowaday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ctive safety systems will aid avoiding co... In the near future, active safety systems will take more control over the vehicle driving, even up to introducing fully autonomous vehicles. Nowaday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ctive safety systems will aid avoiding collisions much more efficiently than human drivers. These systems can protect not only the passengers, but also other road users. To mitigate collision, certain maneuvers (e.g., sudden braking, lane change, etc.) need to be done in a reasonably quick time. However, this may lead to low-g energy pulses. The latter fact, may cause unexpected and, in some cases, unwanted occupant body motion resulting even in OOP (out of position) postures. New patterns of occupant reactions in such cases are, to some extent,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1-3].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limits of standard ATDs (anthropometric test devices) and chosen human models in well established maneuver scenarios. Obtain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Drawbacks identify new challenges for the near future simulation based safety engineering. One scenario with combined conditions of emergency braking during lane change has been used as an example of OOP posture after maneu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safety systems passive safety systems autonomous maneuvers human body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