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忘杀人作案”法医精神病鉴定1例
1
作者 汤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18,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被鉴定人胡某,男,40岁,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已婚,育有一双儿女。某年4月27日凌晨02:00许,胡某从五楼(出租屋)跳下摔伤致失血性休克,被路人发现后打“120”送至医院抢救;下午13:00许,其妻熊某被发现在该出租屋内死亡,... 1案例1.1简要案情被鉴定人胡某,男,40岁,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已婚,育有一双儿女。某年4月27日凌晨02:00许,胡某从五楼(出租屋)跳下摔伤致失血性休克,被路人发现后打“120”送至医院抢救;下午13:00许,其妻熊某被发现在该出租屋内死亡,死亡原因系被锐器砍切颈部致血管、气管、食管离断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因被鉴定人既往有精神异常表现且案发后不能回忆涉案经过,为慎重处理此案,公安机关委托我院对胡某的精神状态、刑事责任能力及受审能力进行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精神病性障碍 遗忘 杀人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下载PDF
宽严相济视角下义愤杀人犯罪的认定标准与量刑规范——以217份刑事判决书为样本
2
作者 董巍 班耿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9,共12页
义愤杀人案件因其情与法、人伦孝义与犯罪事实的复杂交织而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当前司法实务中对义愤杀人犯罪存在认定标准不一、义愤情节易被忽视、量刑畸轻畸重甚至同案不同判等问题。定罪方面,引起义愤杀人的“不义”行为应严格限定... 义愤杀人案件因其情与法、人伦孝义与犯罪事实的复杂交织而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当前司法实务中对义愤杀人犯罪存在认定标准不一、义愤情节易被忽视、量刑畸轻畸重甚至同案不同判等问题。定罪方面,引起义愤杀人的“不义”行为应严格限定为严重悖德行为,只有“不义”行为的实施对象及与实施对象有特殊关系者才能够被认定为义愤杀人者,为终结长期迫害的“非当场性”杀人行为也可以被认定为义愤杀人。量刑方面,应当将“义愤”动机(原因)作为确定义愤杀人犯罪量刑起点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以普通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范确定基准刑,并综合案件实际,依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谨慎、严格地把控义愤杀人犯罪中量刑情节的调节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愤杀人 故意杀人 宽严相济 量刑规范
下载PDF
故意杀人罪中“手段残忍”情节认定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3
作者 辛晏毓 杨钰涵 +2 位作者 刘思睿 段帅 黄钰苹 《湖湘法学评论》 2024年第3期5-22,共18页
虽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手段残忍”在故意杀人罪量刑中的作用,但部分规范与司法解释间接提及了“手段残忍”可能导致从重或加重的量刑结果,且在故意杀人案件的裁判文书中,已发现“手段残忍”被运用在法官说理部分。如何结合刑法理... 虽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手段残忍”在故意杀人罪量刑中的作用,但部分规范与司法解释间接提及了“手段残忍”可能导致从重或加重的量刑结果,且在故意杀人案件的裁判文书中,已发现“手段残忍”被运用在法官说理部分。如何结合刑法理论与实务,分析法官认定手段残忍的测量依据,并检验其在量刑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研究以2014—2019年17785份一审刑事判决书为数据基础,通过随机抽样3000份样本,应用多种编码策略,检验了故意杀人犯罪中哪些具体手段残忍情形影响了法官对“手段残忍”的认定,以及已认定的手段残忍与具体手段残忍情形对量刑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手段残忍”的认定上,六类具体情形都与法官认定手段残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量刑层面上,仅有多次侵害、侵害多部位、分尸或毁损尸体以及多被害人对刑期有显著影响;当考虑了法官认定的手段残忍后,多次侵害、多被害人和分尸或毁损尸体依旧具有显著增加刑期的作用。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者讨论了潜在的解释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 手段残忍 量刑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清律“造厌魅符书咒诅欲以杀人”条小考
4
作者 何久源 《法律史评论》 2024年第2期341-361,共21页
“造厌魅符书咒诅欲以杀人”是清代有关巫术杀人的法律规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条文之一。唐以降虽然条文的编写体例有所差异,但该条内容一致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该条文的适用要求犯罪者既实施或教唆实施了造厌魅符书欲以行为,又有相应的犯... “造厌魅符书咒诅欲以杀人”是清代有关巫术杀人的法律规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条文之一。唐以降虽然条文的编写体例有所差异,但该条内容一致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该条文的适用要求犯罪者既实施或教唆实施了造厌魅符书欲以行为,又有相应的犯罪意图,并不要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已造成了危害结果,或者是卑幼对尊长实施了该行为,则会招致更严重的惩罚。从立法理念来看,本条某种程度上被看作是借用巫术手段完成的杀人罪,这就产生了与“谋杀人”条竞合的可能。检视本条适用案例,可进一步明确本条的适用要件。在判断犯罪者的犯罪意图时,采用犯罪意图与行为一致的巫术外观主义。在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下,适用“谋杀人”造意者为首的情况。法律中未列明的巫术行为是否能够成立本罪,视其能否造成巫术害人的后果而定。但限于史料的不完备,上述结论目前为止仅可作为一种可能性加以讨论。除此之外,本条在清代适用较为弱化,其可能同清代控死思想存在某种联系,作为本文余论留待后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厌魅符书咒诅欲以杀人 巫术犯罪 适用要件 共同犯罪 竞合
下载PDF
电影符号视域下浅析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5
作者 孙熙惠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作为华语影坛中史诗级作品,自20个世纪90年代上映至今,依然为观众所热爱,经久不衰。而电影中画框式构图、自然光运用、固定镜头和道具等视听语言的运用,彰显着杨德昌导演的作品一贯追求的纪实性纪录片式美学风格...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作为华语影坛中史诗级作品,自20个世纪90年代上映至今,依然为观众所热爱,经久不衰。而电影中画框式构图、自然光运用、固定镜头和道具等视听语言的运用,彰显着杨德昌导演的作品一贯追求的纪实性纪录片式美学风格。电影作为融合声音、视觉画面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视听语言则是将声音、镜头等符号有机组合为完整电影作品的手段和方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解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视听语言,进一步探究影片背后所蕴含的那个时代我国台湾地区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电影艺术
下载PDF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关系的辨析
6
作者 冉翚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245,共4页
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中 ,先前已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行为可以成为其后不作为故意杀人的先行行为 ,但并非行为人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救助义务就必然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只有行为人的不作为同刑法所规定的“积极的杀人作为”具有... 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中 ,先前已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行为可以成为其后不作为故意杀人的先行行为 ,但并非行为人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救助义务就必然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只有行为人的不作为同刑法所规定的“积极的杀人作为”具有等置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行为 犯罪 先行行为 救助义务 故意杀人 刑法 杀人作为 不作为故意杀人
下载PDF
杀人抑郁障碍案例的特点和病理心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宏宇 孙玉国 +2 位作者 李从培 方明昭 樊国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杀人抑郁障碍案例的特点及其杀人行为的病理心理机制,方法:对我所10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中的33例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杀人案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性别相同,年龄、病程基本匹配。结果:发... 目的:探讨杀人抑郁障碍案例的特点及其杀人行为的病理心理机制,方法:对我所10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中的33例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杀人案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性别相同,年龄、病程基本匹配。结果:发现两组在精神疾病家族史、既往躯体疾病史、起病诱因、基本症状和诊断分型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杀人抑郁障碍案例的基本特点可做为预测因素,对其杀人行为的病理心理机制进行了理论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杀人 病理心理机制
下载PDF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标准规范化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万怀 李春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4,共13页
故意杀人罪是死刑适用最为集中的一个罪名,侵犯的是刑法保护的最重要的法益。规范认定该罪的"情节较轻"有助于限制死刑的适用。我国刑法未规定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具体标准。因为在一般情形下法定刑的幅度往往... 故意杀人罪是死刑适用最为集中的一个罪名,侵犯的是刑法保护的最重要的法益。规范认定该罪的"情节较轻"有助于限制死刑的适用。我国刑法未规定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具体标准。因为在一般情形下法定刑的幅度往往与量刑情节无关,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什么情形属于"情节较轻"的标准也比较模糊,导致了量刑畸重畸轻的情况。"情节较轻"认定的标准是:行为人必须具有法定减轻的情节;行为人实施杀人的手段不是特别残忍;行为人是基于可宽恕的动机实施杀人行为;从行为人的认罪以及悔罪态度上分析可以得出再犯可能性较小;从法律效果的角度考量,从轻处罚可以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 情节较轻 认定标准
下载PDF
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在绑架杀人犯罪中的刑法适用——兼谈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立法根据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华生 于国旦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93-96,共4页
本文针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杀人应如何适用刑法的争论 ,剖析了肯定说、否定说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复”的错误和不足 ,重新论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杀人的 ,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应以故... 本文针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杀人应如何适用刑法的争论 ,剖析了肯定说、否定说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复”的错误和不足 ,重新论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杀人的 ,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立法根据除了考虑犯罪的严重性以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的辨认控制能力特点之外 ,实际上还考虑到犯罪的常发性和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绑架杀人 故意杀人 立法根据
下载PDF
孝文化的法律表达:亲亲相犯的差异化处置——对两起故意杀人案件的法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星华 刘蔚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基于两起故意杀人案件中亲子相犯的差异化处置,追溯我国传统法律在涉及故意杀人罪中对孝道文化价值的维系,结合现代部分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该罪中对家庭伦理的彰显。我们认为,刑法应当对量刑实践中亲子相犯时的差异化判罚给予合法性和... 基于两起故意杀人案件中亲子相犯的差异化处置,追溯我国传统法律在涉及故意杀人罪中对孝道文化价值的维系,结合现代部分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该罪中对家庭伦理的彰显。我们认为,刑法应当对量刑实践中亲子相犯时的差异化判罚给予合法性和正当性,彰显孝道价值。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建设更应符合中国自身情况,观照中国的法律传统,符合广大民众所认可的普遍道德原则,体现法治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故意杀人 孝道 差异化处置
下载PDF
1例系列强奸杀人案混合斑DNA检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舟 徐振波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混合斑 DNA 强奸杀人
下载PDF
罕见恋发杀人案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青松 崔彦 朴大燮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杀人 法医学鉴定 罕见 故意杀人 被害人 长发 女人
下载PDF
杀人偿命与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理念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联合 徐留成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4,共4页
刑罚存在的价值之一是满足民众的报应诉求。报应诉求与其说是基于报应,不如说是基于功利;报应诉求既是基于正义观念而产生的情感要求,也是基于安全需要而产生的防御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报应诉求在内容上的渐趋轻缓化,必然导... 刑罚存在的价值之一是满足民众的报应诉求。报应诉求与其说是基于报应,不如说是基于功利;报应诉求既是基于正义观念而产生的情感要求,也是基于安全需要而产生的防御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报应诉求在内容上的渐趋轻缓化,必然导致刑罚的轻缓化。对杀人者的报应诉求不同国家会因政治、宗教、文化等的差异而有很大不同,就杀人行为而言,满足民众的报应诉求并不一定意味着死刑,"杀人偿命"只不过是对杀人行为的一种报应诉求而已。由于"杀人偿命"这一针对杀人行为而产生的报应诉求,在我国民众中普遍而强烈地存在着,因此现阶段不能完全废除死刑,只能保留和限制死刑。既然是"杀人偿命",那么基于此报应诉求的死刑也仅适用于非法故意致人死亡或伤残级别较高的重伤的犯罪,对财产犯罪等非侵犯人身权的犯罪理应废除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人偿命 报应诉求 限制死刑
下载PDF
吸毒后杀人并食尸致机械性窒息死亡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荣奇 魏明 +4 位作者 李棨 江涛 杨军 董利民 陈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72-473,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 某日,某小区内发生一起杀人案件,两人死亡,两人受伤。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杀人 窒息 甲基苯丙胺
下载PDF
老年女性杀人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雯 李学建 +2 位作者 张春梅 马志军 徐宏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5-145,共1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夏某,女,55岁,某日被发现死于家中。现场情况:尸体仰卧位于客厅地面,衣着完整,未见破口。尸体头部、胸部处地面见大面积血泊,血泊边缘见擦拭状血迹,头部左侧墙面见大量喷溅状血迹。厨房、客厅见大量喷溅、抛洒、滴落... 1案例1.1简要案情夏某,女,55岁,某日被发现死于家中。现场情况:尸体仰卧位于客厅地面,衣着完整,未见破口。尸体头部、胸部处地面见大面积血泊,血泊边缘见擦拭状血迹,头部左侧墙面见大量喷溅状血迹。厨房、客厅见大量喷溅、抛洒、滴落状血迹,卧室、储藏室抽屉见散在接触状血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杀人 老年人
下载PDF
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控制论纲 被引量:23
16
作者 阴建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0,共8页
严格限制死刑的焦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切实控制故意杀人罪的死刑。控制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中国的死刑限制问题自会迎刃而解。为此,应树立理性的死刑观,逐步破除"杀人偿命"之朴素复仇理念,以必要性为原则合理限制故意杀人罪的死... 严格限制死刑的焦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切实控制故意杀人罪的死刑。控制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中国的死刑限制问题自会迎刃而解。为此,应树立理性的死刑观,逐步破除"杀人偿命"之朴素复仇理念,以必要性为原则合理限制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并纠正司法中对于故意杀人罪优先考虑适用死刑之陈见;同时,也应正确理解和把握民间矛盾激化所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害人过错、被告人赔偿、被害方谅解等因素对于死刑适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 死刑适用 司法控制
下载PDF
抑郁症杀人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颖 韩臣柏 +1 位作者 李元 张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80-480,共1页
1案例 余某,男,33岁,硕士,大学教师。2004年就读研究生期间,感到学习压力大,且与舍友关系不融洽,感孤独,兴趣下降,做事提不起精神,不想学习,怕见人,失眠。于当地医院住院1月,服帕罗西汀、氯硝西泮治疗,疗效不明显。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抑郁症 杀人 刑事责任能力
下载PDF
精神障碍者与精神正常人恶性杀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明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57-258,共2页
本文对大量杀人的精神障碍与精神正常人各23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精神障碍者在杀死3人以上的案例数、杀害对象、作案时间、有无动机及激情作案、作案后有无自杀等方面与精神正常者的大量杀人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精神障碍者 杀人 对比研究 精神分析
下载PDF
我国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现实状况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小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0,239,共6页
无差别杀人犯罪,是一种多发于现代社会的独特犯罪类型,具有无差别性对象、社会不满动机、并无组织依托、公然无饰作案等特征,从而应当将其与有关相近类型的犯罪予以区别。在社会转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无差别杀人犯罪也相对多发,并... 无差别杀人犯罪,是一种多发于现代社会的独特犯罪类型,具有无差别性对象、社会不满动机、并无组织依托、公然无饰作案等特征,从而应当将其与有关相近类型的犯罪予以区别。在社会转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无差别杀人犯罪也相对多发,并呈现出这一类型犯罪的独特形态。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具体考察我国目前的无差别杀人犯罪,对于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这一犯罪,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别杀人 犯罪类型 犯罪特征 罪因分析
下载PDF
杀人案现场重建问题的法医学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军训 方德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如何进行杀人案现场重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人 现场重建问题 法医学 尸体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