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山区优良豆科牧草——道恩杂三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声 周自玮 《四川草原》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道恩杂三叶作为红三叶的替代种 ,是云南省滇东北和滇西北≥ 1 0℃的年积累≤ 1 6 0 0℃的高寒地区优良的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省中甸县播种第二年干物质产量可达 1 0 92t/hm2 ,第二、第三年的平均产量高于云南省温带地区生长表现较好... 道恩杂三叶作为红三叶的替代种 ,是云南省滇东北和滇西北≥ 1 0℃的年积累≤ 1 6 0 0℃的高寒地区优良的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省中甸县播种第二年干物质产量可达 1 0 92t/hm2 ,第二、第三年的平均产量高于云南省温带地区生长表现较好的红三叶、紫花苜蓿、鸭茅和杂交黑麦草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恩杂三叶 引种栽培 云南 豆科 牧草
下载PDF
杂三叶草中毒
2
作者 P.Nicholas Nation 张世珍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 CSCD 1991年第1期7-12,共6页
杂种白车轴草(又名杂三叶草)已被认为与马的两种疾病病因有关。其一是光致敏,杂三叶草是该病唯一已经确定的可疑诱发因子之一;另一种被称作“杂三叶草中毒”性致死性综合征,它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肝功衰竭秈程度不等的神经性伤害。杂三... 杂种白车轴草(又名杂三叶草)已被认为与马的两种疾病病因有关。其一是光致敏,杂三叶草是该病唯一已经确定的可疑诱发因子之一;另一种被称作“杂三叶草中毒”性致死性综合征,它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肝功衰竭秈程度不等的神经性伤害。杂三叶草中毒的内在损伤为胆管系统的增生和纤维化。怀疑杂三叶草为这种综合征的病因的实验依据完全来自Frank Schofield博士,他在1928~1933年间做了一系列饲喂试验。本文检索了与马光敏惑性及胆管纤维化有关的文献,就“杂三叶叶中毒”的临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已往认为杂三叶草为“杂三叶草中毒”的病因的实验证据进行了批判性检查,认为现有的实验依据尚不足以证实杂三叶草是“杂三叶草中毒”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三叶 中毒
下载PDF
三叶草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润芳 惠荣奎 +2 位作者 邓瑞宁 蔡明历 刘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7,共5页
利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技术对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白三叶(T.repens)、杂三叶(T.hybridum)及白三叶中的叶型变异植株共11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对引物共产生了... 利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技术对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白三叶(T.repens)、杂三叶(T.hybridum)及白三叶中的叶型变异植株共11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对引物共产生了426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7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3.8%。7份白三叶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55~0.927,平均相似系数为0.854,白三叶叶型变异植株有特异性条带出现;3份红三叶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57~0.837,平均相似系数为0.791,说明白三叶和红三叶种内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种间聚类表明,杂三叶与红三叶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表明SRAP技术可有效地用于三叶草的种间种内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 三叶 杂三叶 SRAP
下载PDF
两种三叶草萌发期和幼苗期抗性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刘晓珊 《生物技术进展》 2012年第4期276-281,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的温度、水分、盐分和光照等条件下,杂三叶和地三叶(考拉)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对两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分浓度处理下... 通过测定不同的温度、水分、盐分和光照等条件下,杂三叶和地三叶(考拉)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对两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分浓度处理下,三叶草的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组织含水量变化不明显,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胞膜透性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不同水分条件处理下,三叶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均变化不明显;在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三叶草的叶绿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变化不明显,其细胞膜透性也无较大改变,而组织含水量则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三叶草的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变化不明显,细胞膜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从各项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杂三叶的各项性状要强于地三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三叶 三叶 萌发期 幼苗期 抗性 比较研究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2 位作者 李天林 申时才 张玉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804,共7页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和多年生植物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黑麦草(Lolium perenn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杂三叶(Alsike clover.)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温室条...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和多年生植物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黑麦草(Lolium perenn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杂三叶(Alsike clover.)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温室条件下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设计,研究了5种植物在不同密度下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为薇甘菊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种受试植物及其不同种植密度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但两者互作除对薇甘菊幼苗的株高显著影响外,对其幼苗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均无显著影响。(2)同等密度条件下,供试5种植物中的黑麦草和黄花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的抑制作用最强,高羊茅次之,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3)5种植物与薇甘菊混种组合中薇甘菊的相对产量(RY)均显著小于1,说明供试5种植物对薇甘菊的种间竞争作用强于其种内竞争;不同密度的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与薇甘菊混种,3种竞争植物的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大于0;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仅在其与薇甘菊的混种密度分别大于200和300株/m2时,其竞争平衡指数(CB)大于0,而低密度时均小于0;说明供试5种植物中,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的竞争能力强于薇甘菊幼苗,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在低密度条件下的竞争能力较薇甘菊幼苗弱。可见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有望被作为替代竞争植物用来对薇甘菊进替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高羊茅 黑麦草 黄花蒿 杂三叶 紫花苜蓿 替代控制
下载PDF
可用作草坪及庭院观赏的牧草品种介绍
6
作者 林紫玉 常新耀 《四川草原》 2005年第6期33-33,50,共2页
关键词 草坪 庭院观赏功能 牧草 品种 三叶 二色胡枝子 杂三叶
下载PDF
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考察草原畜牧业的报告
7
作者 何经伦 韩贵清 +2 位作者 王文斌 徐野 任宝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17,共4页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农业部邀请,考察团一行5人,于1990年7月赴该省进行了历时15天的考察。通过考察,我们感到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现介绍如下: 1.地理植被概况阿尔伯塔省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地处北纬59—60度,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农业部邀请,考察团一行5人,于1990年7月赴该省进行了历时15天的考察。通过考察,我们感到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现介绍如下: 1.地理植被概况阿尔伯塔省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地处北纬59—60度,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积雪较厚,夏季短促炎热,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无霜期105天。降水量较小,一般为300—500毫米,大部降水在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 牧草品种 豆科牧草 无芒雀麦 野黑麦 杂三叶 禾本科牧草 人工草场 牧草种子生产 草场退化
下载PDF
介绍两种优质牧草
8
《农业知识》 2003年第1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优质牧草 三叶 混播草地 杂三叶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无芒雀麦 干物质消化率 叶茎 播量
下载PDF
不同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廷伟 孙玺文 +1 位作者 刘长仲 沈慧敏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明确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3种寄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3种寄主间二斑叶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室内(25±1)℃条件下,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种群参数的影... 【目的】明确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3种寄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3种寄主间二斑叶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室内(25±1)℃条件下,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雌成螨寿命以及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在杂三叶上,二斑叶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明显比红三叶和白三叶上要长,而且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也明显缩短。每雌产卵量在红三叶上最高(150.87粒),白三叶次之(139.43粒),而杂三叶上最低(86.95粒)。二斑叶螨在3种三叶草上的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存活率高低依次为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在红三叶上最高、杂三叶上最低,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在杂三叶上最长、红三叶上最短。【结论】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的适合度具有一定差异,红三叶和白三叶对二斑叶螨具有更高的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三叶 三叶 杂三叶 生长发育 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