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措施对优质杂交稻新组合D优3232的生长群体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必武 张甲 +1 位作者 晏承兴 黄仁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优质杂交稻 D 优3232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苗数、施肥方式试验,分析不同栽培因素及水平对分蘖成穗、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行16.7cm×20cm 规格栽插、每穴插3粒谷苗、采用底肥+分蘖肥+穗肥的施肥方... 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优质杂交稻 D 优3232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苗数、施肥方式试验,分析不同栽培因素及水平对分蘖成穗、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行16.7cm×20cm 规格栽插、每穴插3粒谷苗、采用底肥+分蘖肥+穗肥的施肥方式,能充分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增大低位分蘖和大分蘖成穗比例,穗型较大,着粒较多,结实率较高,同时群体穗数多,获得的产量最高;在密度、苗数、施肥3因素中,以施肥对产量作用最大,其次为苗数,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小;不同施肥方式中,以底肥十分蘖肥+穗肥的施肥方式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d优3232 栽培因素 生长群体 产量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D优651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邹荣春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试种表现 组合 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稻 2003年2月 南平市农科所 质高产 d62A 杂交水稻 技术总结 福建省 恢复系 不育系 兼用型 适应性 育成 配组 丰产 稳产 米质 抗性
下载PDF
杂交稻D702优多系1号和D优68新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3
作者 蔡为铭 林宜茂 +2 位作者 刘文炳 陈双龙 郑旋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杂交稻 d702多系1号 d68 组合 制种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D优527
4
作者 陈斌 《江西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d527杂交组合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杂交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D优63在豫南稻区的利用评价
5
作者 童续华 徐玉元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共2页
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杂交稻汕优63之后,使水稻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汕优63组合存在抗病欠佳、米质较差、商品率低和制种难度大等不足之处,因此其大面积长期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防止豫南稻区水稻生产因品种抗性脆弱造成... 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杂交稻汕优63之后,使水稻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汕优63组合存在抗病欠佳、米质较差、商品率低和制种难度大等不足之处,因此其大面积长期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防止豫南稻区水稻生产因品种抗性脆弱造成严重减产和满足广大群众对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稻新组合的需求,自1986年就开始了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组合 d63 豫南 品种推广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D奇宝优5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萍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组合 杂交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特性 特征 蜀恢527 福建省 株叶形态 63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8220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华升 薛庆中 +2 位作者 童海军 周淋龙 张富仙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194,共3页
Ⅱ优 8 2 2 0 (Ⅱ 32A/浙大 82 2 0 )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协作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 ,抗稻瘟病 ,米质较优 ,容易制种等特点。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 Ⅱ优 8 2 2 0 (Ⅱ 32A/浙大 82 2 0 )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协作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 ,抗稻瘟病 ,米质较优 ,容易制种等特点。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晚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组合 8220 选育 栽培技术 品种性状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725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定友 胡运高 +3 位作者 王志 李成依 宁德明 褚旭东 《中国稻米》 2002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稻 组合 725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D优6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9
作者 林因团 刘传森 陈桂芳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 组合 d68 特征特性 栽培 技术要点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D优527
10
作者 范秀珍 《福建农业》 2002年第6期9-9,共1页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 该组合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并于2002年初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0至2001年在我市连续大面积示范种植两年,均表现高产稳产,...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 该组合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并于2002年初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0至2001年在我市连续大面积示范种植两年,均表现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是适合我区人面积推广种植的理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组合 d527 水稻
下载PDF
优质高产单季杂交稻新组合D优68
11
作者 廖正和 周海平 +1 位作者 金正初 金再欣 《温州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32-38,38,共7页
D优68是文成县种子公司从四川农大水稻所引进的一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过两年的单季稻试验示范,该组合在我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近年来我县所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中最好的组合。
关键词 单季杂交稻 组合 d68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成豹 黄显波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1273 三系杂交稻 组合 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性 特征 Ⅱ-32A 大面积推广
下载PDF
杂交稻D297优63新组合的选育与推广
13
《湖南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d29763 组合 选择育种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主要特征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则勤 黄显波 +5 位作者 郑家团 罗家密 张建新 林炜乐 林美娟 林成豹 《三明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随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深入开展和种质资源的广泛挖掘利用,杂交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品质得以明显改善。选育兼具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的杂交水稻组合对粮食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 1273 杂交稻 组合 特性 特征 杂交水稻 种质资源 利用研究 杂种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T优5537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斯强 毛大梅 潘润森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组合 T5537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的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雪瑜 陈伟雄 +3 位作者 邓启云 陈玉英 梁青 刘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5期188-189,共2页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组合 Y两318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农技服务》 2007年第6期3-3,共1页
介绍了T优898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组合 T898 上杭县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特征特性及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爱珠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技术 1273 组合 再生稻 杂交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性 特征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柏钦 唐永晖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1273 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杂交稻 特性 特征 三明市农科所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15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20
作者 郭文敏 兰华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3期27-28,44,共3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158 杂交稻种子 组合 农业技术推广 抗稻瘟病 品种审定 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