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增密减肥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在2021—2022年,采用有序机抛技术,设置3种移栽密度,低密度(low density,LD)、中密度(medium density,MD)和高密度(high density,HD)分别为18万株hm^(-2)、22万株hm^(-2)和27万株hm...为探究增密减肥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在2021—2022年,采用有序机抛技术,设置3种移栽密度,低密度(low density,LD)、中密度(medium density,MD)和高密度(high density,HD)分别为18万株hm^(-2)、22万株hm^(-2)和27万株hm^(-2),设置3种施肥量水平,低肥料(low fertility,LF)、中肥料(medium fertility,MF)和高肥料(high fertility,HF)分别为450 kg hm^(-2)、525 kg hm^(-2)和675 kg hm^(-2)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中密中肥(medium density and medium fertilizer,MDMF)处理的产量最高,与低密高肥(low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LDHF)相比,MDMF处理的产量2年平均增幅3.15%,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稳定了其他产量因素,但收获指数增幅不高,甚至降低。齐穗期前高密高肥(high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HDH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7%,齐穗后MDM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6%。MDMF处理在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与LDHF处理相差不大,但MDMF处理的SPAD衰减率和LAI衰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和2022年MDMF处理条件下水稻SPAD衰减率分别为12.65%和16.85%,LAI衰减率分别为6.42%和6.74%。随着移栽密度和肥料的增加水稻分蘖数增加。由以上可知,适当的增密减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构造较高的群体结构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齐穗期至成熟期籼型杂交稻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保持了源的稳定,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籼型杂交稻生产上宜采用栽插密度为22万株hm^(-2)和施肥量为525 kg hm^(-2)的组合。展开更多
探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产量成因及高产品种群体共性特征。以120个中籼杂交稻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安徽舒城农科所开展品种评比试验,并根据每穗粒数排序将供试品种均分为大穗型(193~270)、中穗型(167~191)和小穗型(108...探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产量成因及高产品种群体共性特征。以120个中籼杂交稻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安徽舒城农科所开展品种评比试验,并根据每穗粒数排序将供试品种均分为大穗型(193~270)、中穗型(167~191)和小穗型(108~166)3类,比较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及构成、生育进程、日产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穗型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穗型下水稻产量变幅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进一步分别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类型。高日产量是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共性指标,其中大穗型与增加叶面积指数有关,而中、小穗型可能与促进光能转化效率有关。除日产量外,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形成极具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大穗型品种主要依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产;中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而小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这种穗型间的差异与分类方法和大穗型水稻灌浆障碍有关。从物质积累来看,与小穗型高产品种较高的收获指数不同,大、中穗型水稻要依靠生物量增加来提高产量。各穗型下不同产量水平的穗位枝梗分布与穗长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大穗型高产品种主要表现为日产量高、生物量大、穗多粒重、叶面积指数高;中穗型高产品种表现为日产量高、穗数多、生物量大;而小穗型高产品种则为日产量高、收获指数大、穗粒兼顾、结实率高。总的来说,大穗型高产品种的共性指标为:日产量107.0 kg hm^(-2)d^(-1)、生物量20.2 t hm^(-2)、有效穗数229.8 m^(-2)、叶面积指数6.1;中穗型高产品种为:日产量95.3 kg hm^(-2)d^(-1)、有效穗数253.9 m^(-2)、生物量19.5 t hm^(-2);小穗型高产品种:日产量79.6 kg hm^(-2)d^(-1)、收获指数61.0%、有效穗数239.0 m^(-2)、结实率84.6%。此外,应该根据品种穗型大小针对性进行高产氮肥管理。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究增密减肥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在2021—2022年,采用有序机抛技术,设置3种移栽密度,低密度(low density,LD)、中密度(medium density,MD)和高密度(high density,HD)分别为18万株hm^(-2)、22万株hm^(-2)和27万株hm^(-2),设置3种施肥量水平,低肥料(low fertility,LF)、中肥料(medium fertility,MF)和高肥料(high fertility,HF)分别为450 kg hm^(-2)、525 kg hm^(-2)和675 kg hm^(-2)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中密中肥(medium density and medium fertilizer,MDMF)处理的产量最高,与低密高肥(low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LDHF)相比,MDMF处理的产量2年平均增幅3.15%,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稳定了其他产量因素,但收获指数增幅不高,甚至降低。齐穗期前高密高肥(high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HDH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7%,齐穗后MDM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6%。MDMF处理在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与LDHF处理相差不大,但MDMF处理的SPAD衰减率和LAI衰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和2022年MDMF处理条件下水稻SPAD衰减率分别为12.65%和16.85%,LAI衰减率分别为6.42%和6.74%。随着移栽密度和肥料的增加水稻分蘖数增加。由以上可知,适当的增密减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构造较高的群体结构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齐穗期至成熟期籼型杂交稻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保持了源的稳定,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籼型杂交稻生产上宜采用栽插密度为22万株hm^(-2)和施肥量为525 kg hm^(-2)的组合。
文摘探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产量成因及高产品种群体共性特征。以120个中籼杂交稻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安徽舒城农科所开展品种评比试验,并根据每穗粒数排序将供试品种均分为大穗型(193~270)、中穗型(167~191)和小穗型(108~166)3类,比较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及构成、生育进程、日产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穗型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穗型下水稻产量变幅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进一步分别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类型。高日产量是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共性指标,其中大穗型与增加叶面积指数有关,而中、小穗型可能与促进光能转化效率有关。除日产量外,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形成极具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大穗型品种主要依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产;中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而小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这种穗型间的差异与分类方法和大穗型水稻灌浆障碍有关。从物质积累来看,与小穗型高产品种较高的收获指数不同,大、中穗型水稻要依靠生物量增加来提高产量。各穗型下不同产量水平的穗位枝梗分布与穗长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大穗型高产品种主要表现为日产量高、生物量大、穗多粒重、叶面积指数高;中穗型高产品种表现为日产量高、穗数多、生物量大;而小穗型高产品种则为日产量高、收获指数大、穗粒兼顾、结实率高。总的来说,大穗型高产品种的共性指标为:日产量107.0 kg hm^(-2)d^(-1)、生物量20.2 t hm^(-2)、有效穗数229.8 m^(-2)、叶面积指数6.1;中穗型高产品种为:日产量95.3 kg hm^(-2)d^(-1)、有效穗数253.9 m^(-2)、生物量19.5 t hm^(-2);小穗型高产品种:日产量79.6 kg hm^(-2)d^(-1)、收获指数61.0%、有效穗数239.0 m^(-2)、结实率84.6%。此外,应该根据品种穗型大小针对性进行高产氮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