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国哲学“杂以成家”的整合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姜华
-
机构
齐齐哈尔行政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
文摘
“杂以成家”是中国哲学的创新方法之一。真正能成家的“杂”往往是对先在思想和文化传统的整合 ,而整合本身便是创新的一种形式 ,它反映了创新与传统的内在关联。任何形式的创新 ,如果离开具有解释学和创造学的意义上的“杂” ,都是不可想象的。“杂以成家”不唯为过去的理性经验也必会为未来的理性发展所证实 ,在整个新的世纪 ,人类精神必将出现新的飞跃 ,其表现形态将会是人类知识的整合运动 ,它再次展示“杂”的价值的又一轮理论创造。
-
关键词
杂以成家
整合
创新
-
Keywords
to make a philosopher by collection of miscellaneousness
combination
creation
-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两创”方式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柴文华
-
机构
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知与行》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优秀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研究"(15ZXB04)
-
文摘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文化自身的"两创",这个过程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方式方法,如"内在超拔""杂以成家""抽象继承"等。"内在超拔"指一个学派内部后人对前人思想成果的推进,这是一个学派、一种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持久活力的重要原因。以传统儒学为例,具体表现在天人论、知行论、人性论等诸多方面;"杂以成家"(含"内在整合""他石攻玉""古今中外法""综合创新法""批判继承")的主旨是吸取先在和它在的思想资源而推进学术理论发展。这种方法不仅仅属于古代,在近现代也有诸多表现;"抽象继承"是中国现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来的,对包括中国传统哲学遗产在内的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路径的一种探讨。他认为传统哲学的命题包括"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两个层面,我们今天所要继承的是它们的"抽象意义"而非"具体意义"。总结历史维度的"两创"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两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两创”
方式
“内在超拔”
“杂以成家”
“抽象继承”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