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明代民间的元杂剧演出
1
作者 李双芹 《文教资料》 2010年第8期86-88,共3页
明代的元杂剧演出并没有因为传奇的兴盛而完全消亡.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明代的戏曲演出舞台上。本文通过对明代士夫厅堂、教坊勾栏和社戏庙会上的元杂剧演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元杂剧在明代民间的演出舞台上.无论是腔调和文... 明代的元杂剧演出并没有因为传奇的兴盛而完全消亡.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明代的戏曲演出舞台上。本文通过对明代士夫厅堂、教坊勾栏和社戏庙会上的元杂剧演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元杂剧在明代民间的演出舞台上.无论是腔调和文本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社戏庙会的演出中,元杂剧被改编的痕迹尤为明显.且历史剧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演出 明代 民间
下载PDF
论元代宫廷杂剧演出
2
作者 李文胜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93-98,109,共13页
元代宫廷很少演出元杂剧,目前没有确切文献证明元代宫廷有其演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一直存在“蒙元皇帝喜欢戏曲并促进杂剧繁荣”这样的说法,事实上蒙古皇帝并不喜欢元杂剧,目前没有文献证明他们看过元杂剧演出。有宫廷经历的元代文... 元代宫廷很少演出元杂剧,目前没有确切文献证明元代宫廷有其演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一直存在“蒙元皇帝喜欢戏曲并促进杂剧繁荣”这样的说法,事实上蒙古皇帝并不喜欢元杂剧,目前没有文献证明他们看过元杂剧演出。有宫廷经历的元代文人都没有描写蒙元皇帝观看杂剧的诗歌,相反,他们的诗歌中有大量记载蒙元皇帝观看歌舞、杂戏、滑稽戏以及参与佛事活动的作品。元代宫廷杂剧演出情况并不好,元代宫廷构不成元杂剧的演出中心。“宫廷中心论”实际是学者对元代宫廷杂剧演出情况过于乐观的产物,有先入为主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宫廷 杂剧演出 教坊
原文传递
元杂剧演出研究该如何展开?——兼谈研究资料的体系化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俊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元杂剧演出的研究问题,指出元杂剧演出研究之所以难以有大的突破,固然与“活”资料缺失有关,更深层的原因却是研究范式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理论预设和资料运用的混乱与失范。所以,理论预设的规范化与资料运用的体系化工... 本文主要探讨元杂剧演出的研究问题,指出元杂剧演出研究之所以难以有大的突破,固然与“活”资料缺失有关,更深层的原因却是研究范式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理论预设和资料运用的混乱与失范。所以,理论预设的规范化与资料运用的体系化工作是深化元杂剧演出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演出 理论预设 非文字材料 体系化
原文传递
元杂剧演出的形象史证——山西洪洞、运城两幅戏剧壁画比较谈
4
作者 王廷信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62,共6页
13世纪前半叶,我国文艺史上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奇迹,那就是元杂剧的奋起。它像一位质朴本色而又雍容大度的女神,一跨入艺术殿堂,便赢得满堂喝彩,并在后世七百余年的历史中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因元杂剧源自民间,剧作家和演员的社会地... 13世纪前半叶,我国文艺史上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奇迹,那就是元杂剧的奋起。它像一位质朴本色而又雍容大度的女神,一跨入艺术殿堂,便赢得满堂喝彩,并在后世七百余年的历史中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因元杂剧源自民间,剧作家和演员的社会地位都很卑微,故为历代正统文献所少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壁画 杂剧演出 明应王殿 山西洪洞 舞台演出 戏剧 形象 运城 演员
原文传递
元杂剧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5
作者 李双芹 《长江学术》 2006年第4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杂剧 明代 传播流变 杂剧演出 接受 复古思潮 收藏 改编 戏曲舞台 小说
下载PDF
垣曲宋墓杂剧雕砖考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常之坦 《晋阳学刊》 1985年第4期107-108,113,共3页
一九五八年,垣曲县古城农民在建房掘基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葬。墓室为八角穹窿顶砖券仿木结构建筑。墓门南向,正对墓门的北壁上,用青砖雕成四抹格扇门,东西两壁雕有人物像与花纹图案,门左侧有杂剧雕砖五块,皆为平面浅浮雕(未发现... 一九五八年,垣曲县古城农民在建房掘基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葬。墓室为八角穹窿顶砖券仿木结构建筑。墓门南向,正对墓门的北壁上,用青砖雕成四抹格扇门,东西两壁雕有人物像与花纹图案,门左侧有杂剧雕砖五块,皆为平面浅浮雕(未发现墓志,在墓穴内同时发现了一个磁碗与一盏磁油灯,均为宋磁)。这一组雕砖,构图别致细密,刀法刚劲纯熟,线条流畅豪放,无滞涩之感。三个杂剧角色,各个情态传神,富有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研究宋代雕砖艺术和戏剧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艺术价值 演员 杂剧演出 戏剧史 参军色 竹竿子 杂剧 东京 宋墓
下载PDF
元杂剧艺人经济来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一 《艺海》 2019年第12期9-11,共3页
元杂剧演出市场繁盛而成熟,艺人或在宫廷官府承应,或于青楼勾栏卖艺,兹根据史料梳理出元杂剧艺人经济来源的不同形式。其中除了官方的御赐之外,主要收入来自于戏班的分成,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以丝织物为代表的小费。文人巨公为元杂剧艺... 元杂剧演出市场繁盛而成熟,艺人或在宫廷官府承应,或于青楼勾栏卖艺,兹根据史料梳理出元杂剧艺人经济来源的不同形式。其中除了官方的御赐之外,主要收入来自于戏班的分成,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以丝织物为代表的小费。文人巨公为元杂剧艺人所题诗画无形中发挥了广而告之的作用,提高了元杂剧艺人的声誉价值和市场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演出市场 杂剧艺人 经济收入
下载PDF
元杂剧舞台空间的构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岗晴夫 张杰 《艺术百家》 1986年第4期86-93,共8页
元杂剧演出上的特色之一是场面的构成和转换相当自由。勿庸赘言,这是由中国戏曲舞台的条件决定的。中国戏曲舞台简单而又朴素,既无道具,又无背景,几乎是在空无一物的情况下进行演出的。因此,舞台时、空的处理比较容易。
关键词 杂剧 舞台空间 戏曲舞台 杂剧演出 处理比较 道具 条件 《元曲选》 演员 楔子
下载PDF
如何看待元杂剧兴盛问题
9
作者 黄一璜 《教师教育论坛》 1995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杂剧兴盛 北曲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 金章宗 杂剧演出 通俗文艺 《西厢记》 《东京梦华录》 社会生活方式 明应王殿
下载PDF
辽教坊与演剧
10
作者 张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辽教坊组织设四部,其职司主要是在宫廷有重大节日庆典时进行包括杂剧在内的散乐演出。辽教坊散乐的表演与中原地区传统伎艺相类,同时又带有本民族的特征。教坊杂剧演出内容风格与宋教坊演出有很多相近之处,彼此因地域相近而相互影响是... 辽教坊组织设四部,其职司主要是在宫廷有重大节日庆典时进行包括杂剧在内的散乐演出。辽教坊散乐的表演与中原地区传统伎艺相类,同时又带有本民族的特征。教坊杂剧演出内容风格与宋教坊演出有很多相近之处,彼此因地域相近而相互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坊组织 教坊职司 散乐表演 杂剧演出
下载PDF
金教坊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金代教坊艺人在内部组织方面模仿宋制颇多 ,如官分品阶 ,设立诸部色 ;又有与宋教坊不同处 ,如分若干教坊。教坊职司方面与宋似 ,仍是宫廷承应乐舞的不可或缺的机构。金教坊仍是宫廷杂剧演出的承应机构。
关键词 金教坊 内部组织 杂剧演出
下载PDF
“竹竿子”“参军色”考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景李虎 许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66-70,共5页
宋金杂剧中有“竹竿子”一称,指以手执道具竹竿子为特征的角色。根据史料和戏曲文物考察,以执竹竿子为标志的角色应分为两种:一为杂剧中的引戏色,一为杂剧表演和宫廷事物中的参军色。其竹竿子形制有不同:引戏色所执为长而光滑的竹棍;参... 宋金杂剧中有“竹竿子”一称,指以手执道具竹竿子为特征的角色。根据史料和戏曲文物考察,以执竹竿子为标志的角色应分为两种:一为杂剧中的引戏色,一为杂剧表演和宫廷事物中的参军色。其竹竿子形制有不同:引戏色所执为长而光滑的竹棍;参军色则在竹棍顶部另有饰物,又称“竹竿拂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竹竿子 参军色 史料记载 宫廷 山西垣曲 杂剧演出 金代 河南 歌舞
下载PDF
浅说香火中的跳神与戏剧的发端
13
作者 姜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87,共3页
浅说香火中的跳神与戏剧的发端姜燕跳神与戏剧的发端跳神是香火神会中一种肃穆庄严而神秘的祭祀活动,它的事神、敬神、酬神、驱邪逐疫等关目,基本贯穿在各种神会的始终。不同关目的跳神,都有不同的形制,和不同的神祭词,跳神首先要... 浅说香火中的跳神与戏剧的发端姜燕跳神与戏剧的发端跳神是香火神会中一种肃穆庄严而神秘的祭祀活动,它的事神、敬神、酬神、驱邪逐疫等关目,基本贯穿在各种神会的始终。不同关目的跳神,都有不同的形制,和不同的神祭词,跳神首先要道出神的家乡、姓氏,如何受封的,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效果 参军戏 中国戏剧 戏剧史 地方戏 正统戏剧 神会 祭祀形式 坛场 杂剧演出
下载PDF
Yuan Dynasty Zaju
14
作者 By staff report HUO JIANYING 《China Today》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OVER 700 years ago the Mongolian cavalry crossed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northern grasslands and invaded southern China. In 1279, the conquerors marched 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coast and cornered the fleeing Sout... OVER 700 years ago the Mongolian cavalry crossed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northern grasslands and invaded southern China. In 1279, the conquerors marched 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coast and cornered the fleeing Southern Song emperor and his ministers. On being confronted by certain capture and death, minister Lu Xiu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政治制度 关汉卿 艺术风格 杂剧演出
下载PDF
旧重庆目连戏揭秘
15
作者 欧阳平 《红岩春秋》 1997年第4期51-55,共5页
据《烽海》介绍,目连戏,是主要演唱“目连救母”戏文的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西、四川等省。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就已有《目连救母》杂剧演出。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这种演出自七夕(夏历... 据《烽海》介绍,目连戏,是主要演唱“目连救母”戏文的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西、四川等省。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就已有《目连救母》杂剧演出。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这种演出自七夕(夏历七月初七)“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现各地流传的目连戏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戏 《目连救母》 刘氏 叉手 耿氏 重庆 《东京梦华录》 教师 乱葬岗子 杂剧演出
下载PDF
广元南宋墓杂剧、大曲石刻考 被引量:24
16
作者 廖奔 《文物》 1986年第12期25-35,共11页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县(现已改市)陆续发现一批南宋石刻墓,其中保存了南宋杂剧、大曲表演的有关资料,对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前往该地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整理考释如下。一、广元南宋墓杂剧、大曲石刻的基本情...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县(现已改市)陆续发现一批南宋石刻墓,其中保存了南宋杂剧、大曲表演的有关资料,对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前往该地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整理考释如下。一、广元南宋墓杂剧、大曲石刻的基本情况 1、广元南宋石刻墓的一般情况广元城坐落于四川北部的嘉陵江南岸,四周为丘陵地带,远处被群山围绕。南宋石刻墓多发现于广元近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杂剧 石刻 广元 南宋墓 杂剧 杂剧演出 中国戏曲 嘉陵江 基本情况
原文传递
温县宋墓杂剧雕砖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廖奔 《文物》 1984年第8期73-79,共7页
1982年4月,河南省温县前东南王村社员郑怀伶在建房掘基时,发现了一座北宋墓葬。墓室为八角形穹隆顶砖券仿木结构建筑。墓门南向,正对墓门的北壁上,用青砖雕成四抹格扇门。其右侧(东北壁)
关键词 杂剧 杂剧 杂剧演出 宋墓 北宋 角色 河南省 宋代 参军色 教坊
原文传递
河南洛宁上村宋金社火杂剧砖雕叙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奔 杨建民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4-80,71,共8页
河南省洛宁县文化馆藏有三组人物砖雕,系1973年出土于该县小界乡上村两座砖墓中。两墓相距10米左右,当时已被拆毁。从砖雕色质、雕刻技法、人物服饰以及人物表演形象诸因素看,应是宋金遗物。三组砖雕表现了社火百戏和杂剧演出的内容,具... 河南省洛宁县文化馆藏有三组人物砖雕,系1973年出土于该县小界乡上村两座砖墓中。两墓相距10米左右,当时已被拆毁。从砖雕色质、雕刻技法、人物服饰以及人物表演形象诸因素看,应是宋金遗物。三组砖雕表现了社火百戏和杂剧演出的内容,具有民俗学和戏曲史学的研究价值。现分述如下。一、社火杂剧砖雕共8块。皆约高31、宽28、厚4.9厘米。各凸面浮雕双人形象,皆作表演状。砖一,前雕一人作女子装束。头上披有织物,似盖头。身着褙子长至膝,内套长衫,下着裤,鞋上有翘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雕 杂剧演出 社火 类形象 洛宁县 表演 戏曲史学 百戏 宋金时期 民俗学
原文传递
两宋杂剧新说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不凡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今年2月18日,是著名戏曲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戴不凡先生逝世十周年。有关单位在其故乡浙江建德县召开了戴不凡学术研讨会,贺敬之等同志题了辞。这里发表他生前的一篇遗稿,以志纪念。
关键词 杂剧 杂剧 南宋 北宋 戏曲演员 王安石 戏剧演出 大曲 艺术形式 杂剧演出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漫话(选载之二)
20
作者 吴国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36-44,共9页
猴戏猴戏,在旧时代是不难看到的。一个走江湖的卖艺者,身上背着小木箱,一手拿着小锣,一手牵着一只头戴花帽、身穿小褂的猴子。猴子跟着锣声,或翻翻跟斗,或翩翩起舞,不时逗起周围观众的阵阵笑声。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戏曲发展 杂剧演出 统治阶级 戏剧史 勾栏 宋代杂剧 早期南戏 杂剧 赵贞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