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钛杂化聚合物材料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智华 丘坤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Si(OR)3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Si(OR)3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凝胶 杂化聚合物材料 PMMA 二氧
下载PDF
无机/聚合物杂化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吕靖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9年第5期36-39,共4页
无机/聚合物杂化纳米复合材料是纳米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效应,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能,并详细介绍了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最后对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聚合物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下载PDF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3
作者 胡小艳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许江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3-1576,共4页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无机材料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 热稳定性 层状结构 载体材料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构筑的研究
4
作者 陈苏 《功能材料信息》 2007年第5期40-,共1页
着重介绍用分子设计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新方法及其结构、性能演变规律和功能化的工作。特别介绍关于纳米晶—聚合物杂化材料、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有机—无机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关系规律。如通过对纳米无... 着重介绍用分子设计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新方法及其结构、性能演变规律和功能化的工作。特别介绍关于纳米晶—聚合物杂化材料、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有机—无机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关系规律。如通过对纳米无机材料功能化修饰,使其含有与聚合物共聚的官能团,实现了与聚氨酯、硅橡胶、环氧树脂的分子组装,形成了无机—有机的互穿网络式嵌断共聚物,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该聚氨酯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比未改性前均提高了2倍以上。通过原位聚合、聚合物刷、从表面接枝技术制备出高性能材料。探讨用催化链转移聚合等聚合方法实现新颖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构筑。通过无机材料的表面设计和表面处理控制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行为,得到了多种性能优良的多元多尺度复合材料。提高纳米杂化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探索其特异的光电等特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聚合物纳米材料 分子设计 表面构筑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杂化高性能光功能材料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朋远 刘崇铭 杨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64,共28页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学材料提出了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需求,为此,研究者们结合传统有机聚合物光学材料和无机光学材料的优势,提出了备受关注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杂化的策略.本文首先概述了针对杂化材料透光性进行控制的...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学材料提出了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需求,为此,研究者们结合传统有机聚合物光学材料和无机光学材料的优势,提出了备受关注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杂化的策略.本文首先概述了针对杂化材料透光性进行控制的杂化方法,指出杂化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材料性质尤其是纳米相的性质相关,而杂化方法的目的则在于实现纳米杂化材料的透光性控制,纳米杂化光功能材料实现功能的前提即为透光性.随后,分别介绍了聚合物纳米杂化策略在高折射率材料与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对于高折射率材料,总结了提升材料折射率的不同策略.对于发光材料,总结了基于聚合物相和纳米相之间不同的相互作用而采用各种杂化方式以及相关的性能提升.接下来,讨论了聚合物纳米杂化光功能材料在光学和机械、热学、表面性能方面的调控手段和性能提升的策略.最后,提出了下一代光学杂化材料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光功能材料 方法 高折射率材料 发光材料
原文传递
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控制合成、自组装及功能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一婷 袁丛辉 +9 位作者 邓远名 蒋妮娜 杨仓杰 陈江枫 刘杰 罗伟昂 曾碧榕 何宁 韩国彬 戴李宗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7-608,共22页
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是当前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之一.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上自发地组装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集合体,这类材料在新材料、电子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 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是当前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之一.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上自发地组装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集合体,这类材料在新材料、电子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国内外,特别是厦门大学在双亲性分子及嵌段共聚物的模板自组装、基于POSS单体纳米构筑单元以及POSS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模板控制导电高分子材料纳米形态构筑等领域材料的可控合成和组装,与此同时对相关材料的性能及功能化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自组装 控制合成 功能
原文传递
聚合物/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哲明 王峰 +5 位作者 高冲 刘鹏 陈娟 丁艳芬 张世民 阳明书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0,共12页
聚合物/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可综合不同组分材料的优势,实现性能优化,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材料的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在聚合物/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聚合物负载光催化剂和聚合物光... 聚合物/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可综合不同组分材料的优势,实现性能优化,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材料的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在聚合物/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聚合物负载光催化剂和聚合物光稳定与光降解两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材料 纳米二氧 光催 光稳定 光降解
原文传递
聚合物/SiO_2杂化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琼 杨婷婷 +2 位作者 高庆 袁建军 程时远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89-2695,共7页
聚合物用作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时,具有释药浓度可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可实现靶向治疗等优点。但有些聚合物存在机械强度低、化学稳定性差和生物相容性不理想等缺点。二氧化硅(SiO2)具有多孔、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聚合物用作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时,具有释药浓度可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可实现靶向治疗等优点。但有些聚合物存在机械强度低、化学稳定性差和生物相容性不理想等缺点。二氧化硅(SiO2)具有多孔、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高、表面易功能化等优点,但SiO2用作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时,也存在载药量低、不能装载大分子药物、不能实现靶向释放等缺点。聚合物/SiO2杂化材料作为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可有效结合二者的优点,并克服二者的缺陷。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和杂化体系性质的不同,本文分别对温敏性聚合物/SiO2杂化材料、聚电解质/SiO2杂化材料、生物高分子/SiO2杂化材料以及其他一些聚合物/SiO2杂化材料体系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制释放 聚合物/SiO2材料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多面齐聚硅倍半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姚旭霞 李齐方 沈之荃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总结了多面齐聚硅倍半氧烷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它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它在二氧化硅模型、树枝状大分子、多孔材料以及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面齐聚硅倍半氧烷 合成 聚合物纳米材料 二氧硅模型 树枝状大分子 多孔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