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代杂史小说中的复仇意识与侠义精神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丑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燕丹子》、《吴越眷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三部小说...  《燕丹子》、《吴越眷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三部小说中和《史记》等史书中的同类事件的对比,来说明小说如何在情节选择和结构安排上突出复仇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杂史小说 复仇意识 侠义精神 《燕丹子》 《吴越眷秋》 《越绝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五代王仁裕杂史小说著述考
2
作者 孟永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6期6-10,共5页
创作宏富,以诗名世的五代王仁裕,秦州人。历一朝五国,生平经历颇为复杂。却因流传诗作较少,在文学史上很少被提及。本文依据史料书薄,对王仁裕杂史小说首次系统考述,以引起学者们对王仁裕杂史小说的注意与研究。
关键词 王仁裕 杂史小说 考述 《王仁裕神道碑》
下载PDF
论汉代杂史小说中的复仇意识与侠义精神
3
作者 张丑平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燕丹子》、《吴越春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文章通过对三部小说中和《... 《燕丹子》、《吴越春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文章通过对三部小说中和《史记》等史书中的同类事件的对比,说明小说如何在情节选择和结构安排上突出复仇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史小说 精神 汉代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史记》 秦汉 史书 复仇意识 侠义精神
下载PDF
试析《燕丹子》之“杂史小说”的文体特征
4
作者 吴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8-50,共3页
《燕丹子》作为较为可信的汉人作品,它为演绎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而结撰生动曲折的情节;将一系列人物置于纷繁复杂的历史活动中塑造出他们鲜明的性格;杂以民间传说和异闻,不乏虚构性的想像;寄托了一定的历史兴亡的主题,具有明显的“杂史... 《燕丹子》作为较为可信的汉人作品,它为演绎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而结撰生动曲折的情节;将一系列人物置于纷繁复杂的历史活动中塑造出他们鲜明的性格;杂以民间传说和异闻,不乏虚构性的想像;寄托了一定的历史兴亡的主题,具有明显的“杂史小说”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荆轲 杂史小说 文体特征
下载PDF
论“杂史小说”
5
作者 宋世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野史作为一种有着民间话语属性的史藉形式,包涵"私史"与"小说"两层意义。野史除了有补正史之阙的价值外,还有"禆名教、资政理、备法制、广见闻、考同异、昭劝戒"的功能。野史与小说同生共源,价值功能也... 野史作为一种有着民间话语属性的史藉形式,包涵"私史"与"小说"两层意义。野史除了有补正史之阙的价值外,还有"禆名教、资政理、备法制、广见闻、考同异、昭劝戒"的功能。野史与小说同生共源,价值功能也大体相同。野史采用"笔记"作为著述方式以及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增"现象,都使其具有笔记小说的特质,具体表现为"杂史小说"的出现。杂史小说是笔记小说史学品格的具体体现,它仍不出笔记小说的文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史 小说 杂史 杂史小说
下载PDF
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义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40,共10页
一小说向被称为"稗官野史"。我国早期的杂史小说和史籍同源异态,经历过一个共生而旁出的嬗变过程。《隋书·经籍志》记录了史体芜杂而小说寄生的情形:汉初,得《战国策》,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述诛锄秦... 一小说向被称为"稗官野史"。我国早期的杂史小说和史籍同源异态,经历过一个共生而旁出的嬗变过程。《隋书·经籍志》记录了史体芜杂而小说寄生的情形:汉初,得《战国策》,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述诛锄秦、项之事。又有《越绝》,相承以为子贡所作。后汉赵晔,又为《吴越春秋》。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灵、献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绝,各记闻见,以备遗亡。……又有委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备而存之,谓之杂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史小说 汉魏六朝 《战国策》 形态 《楚汉春秋》 《吴越春秋》 嬗变过程 《春秋》
原文传递
战国小说说略
7
作者 王守亮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战国小说的单篇之作可分为志怪和杂史两类,《墓主记》《王会》等属志怪小说,《高唐赋》《神女赋》可视为赋体志怪;杂史小说有《太子晋》《说剑》等。战国小说的丛集之作有志怪、杂史及轶事三类,其志怪作品又可再分为地理博物和卜筮占梦... 战国小说的单篇之作可分为志怪和杂史两类,《墓主记》《王会》等属志怪小说,《高唐赋》《神女赋》可视为赋体志怪;杂史小说有《太子晋》《说剑》等。战国小说的丛集之作有志怪、杂史及轶事三类,其志怪作品又可再分为地理博物和卜筮占梦两类,各以《山海经》《汲冢琐语》为代表;《晏子春秋》《穆天子传》属杂史小说,《韩非子.说林》可归属于轶事小说。战国小说呈现与子史"互体"的自在状态,标志着中国小说史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小说 志怪小说 赋体志怪 杂史小说 轶事小说
下载PDF
《中国文言小说史略》纲要
8
作者 吴绍釚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37-45,共9页
中国文言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奇观,它那浩繁的卷帙、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堪与中国古代的诗、词、赋、散文、戏曲等其他文学形式同相辉映。这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历史跨度是... 中国文言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奇观,它那浩繁的卷帙、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堪与中国古代的诗、词、赋、散文、戏曲等其他文学形式同相辉映。这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历史跨度是漫长的,它在各历史时期随着不同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在历代作家辛勤创作下,由涓涓细流汇集成一条灿烂多采的奔腾长河。它那浩繁的卷帙是这条长河激起的朵朵浪花,无数的作家是这条长河的弄潮儿,它那晶莹的河水润泽着历代读者的心田,它以自身的价值令人瞩目,为之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小说创作 创作小说 杂史杂传体志怪小说 小说 文学形式 唐传奇 人物故事 社会科学版 作品
下载PDF
《晋书》取材“十八家晋史”考
9
作者 吴娱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7-48,61,共3页
唐代初年修《晋书》的过程中,史官们参考了臧荣绪等十八家晋史。具体表在:《晋书》某些事例的叙述表达,所采用的语言文字与前朝晋史近似;《晋书》频繁采择小说杂史入史的文风,渊源流自于前朝的晋史;《晋书》的编纂体例,受到干宝《晋纪... 唐代初年修《晋书》的过程中,史官们参考了臧荣绪等十八家晋史。具体表在:《晋书》某些事例的叙述表达,所采用的语言文字与前朝晋史近似;《晋书》频繁采择小说杂史入史的文风,渊源流自于前朝的晋史;《晋书》的编纂体例,受到干宝《晋纪》的直接影响;修史的政治倾向,也有前代晋史干扰的痕迹。通过考索《晋书》对前朝晋史材料的承继和变化,探测《晋书》撰者的史学观和文学观。明确《晋书》撰者的修撰,有因陋就简的一面,有超越诸家晋史的一面,也有不及前人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书》 晋史 语言 杂史小说 体例 政治倾向 影响
下载PDF
《資治通鑑》唐宣宗時期的史源——兼論宋敏求及其《宣宗實録》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亞娟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53,共35页
唐末戰亂使唐宣宗時期官方史料匱乏,雜史小説、文集等私人著述變得更重要,但北宋中期宋敏求所補《宣宗實録》及其引用的奏牘、詔敕等纔是《資治通鑑》編年紀日的基礎。宋敏求補晚唐六帝實録,本爲新修《唐書》,慶曆四年(1044)到五年間成... 唐末戰亂使唐宣宗時期官方史料匱乏,雜史小説、文集等私人著述變得更重要,但北宋中期宋敏求所補《宣宗實録》及其引用的奏牘、詔敕等纔是《資治通鑑》編年紀日的基礎。宋敏求補晚唐六帝實録,本爲新修《唐書》,慶曆四年(1044)到五年間成書百卷,約嘉祐五年(1060)前又增補到一百四十八卷。他較後晉賈緯《唐年補録》等大有增改,既得益於公私藏書,也可能利用了洛陽殘留的唐代官文書。本文認爲:一,《宣宗實録》是《新唐書》的重要依據,也很可能是《通鑑》紀日等特有史料的來源;二,《通鑑》正文中有很多未在《考異》標明的雜史小説内容,有些可能來自《考異》書目的轉引;三,《通鑑》注意通過史料取捨將唐宣宗塑造爲明君,以備宋代皇帝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實録》 宋敏求 《新唐書》 《資治通鑑考異》 雜史小說
下载PDF
才有梅花便不同——漫话文人与梅
11
作者 胡建君 《读者欣赏》 2019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聊寄一枝春汉代杂史小说集《说苑》记载,春秋时期越国使节出使梁国,手执一枝梅花作为见面礼,向梁王问候致意。大概当时中原一带梅花尚属稀有,所以会被作为礼物千里迢迢带去,亦可见越人之风雅。
关键词 杂史小说 春秋时期 梅花 一枝春 风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