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崇治 裘国强 +2 位作者 张放 贺林 彭志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当一条等位基因已经异常的抑癌基因发生杂合缺失可导致肿瘤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对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 2S2 7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作一研究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微... 目的 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当一条等位基因已经异常的抑癌基因发生杂合缺失可导致肿瘤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对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 2S2 7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作一研究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微卫星DNA标记D2 2S2 74与 83例结直肠癌病例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 ,男 4 0例 ,女4 3例 ,年龄 31至 84岁 ,中位年龄 6 6岁。PCR产物在ABI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 3小时 ,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 .1软件进行遗传位点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 χ2 检验 ,P <0 .0 5被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2 2S2 74 (2 2 q13.32 13.33)位点的杂合缺失率 34.0 4 %。直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 5 0 % (9/ 18) ,高于近端结肠癌的 12 % (2 / 17) (P =0 .0 18) ,远端结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 4 2 % (5 / 12 )较近端结肠的杂合缺失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然而将远端结肠、直肠一起考虑 ,它们的杂合缺失率 (14 / 30 ,4 7% )高于近端结肠 (2 / 15 ,13% ) (P =0 .0 15 ) ,提示远端结肠、直肠癌与近端结肠癌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2 2 q13.32 13.33区域可能存在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癌 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分析 微卫星 杂合缺失
下载PDF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抑癌基因杂合缺失 被引量:18
2
作者 房殿春 周晓东 +4 位作者 罗元辉 王东旭 鲁荣 杨仕明 刘为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和抑癌基因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了53例胃癌中6个微卫星标记突变及APC/MCC和DCC基因杂合缺失(LOH).结果胃癌微卫星不稳的检出率为321%(17/53)...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和抑癌基因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了53例胃癌中6个微卫星标记突变及APC/MCC和DCC基因杂合缺失(LOH).结果胃癌微卫星不稳的检出率为321%(17/53).7例(132%)为微卫星高频率不稳(3个以上微卫星标志),10例(189%)为微卫星低频率不稳(1或2个微卫星标记).肠型胃癌微卫星高频率不稳的发生率(250%)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34%)(P<005).高频率不稳组未发现有APC,MCC和DCC基因LOH,微卫星高频率不稳与APC/MCC和DCC基因LOH呈负相关.结论微卫星不稳在部分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早期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高频率不稳胃癌与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有共同的特点.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抑癌基因 杂合缺失 PCR
下载PDF
胃粘膜肠化生组织YNZ22基因杂合缺失及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东旭 房殿春 +2 位作者 刘为纹 罗元辉 鲁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8,F004,共4页
为探讨YNZ2 2基因杂合缺失 (LOH)及 p5 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 ,应用PCR RFLP、PCR 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肠化生组织中YNZ2 2基因LOH、p5 3基因素 5~ 8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YNZ2 2... 为探讨YNZ2 2基因杂合缺失 (LOH)及 p5 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 ,应用PCR RFLP、PCR 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肠化生组织中YNZ2 2基因LOH、p5 3基因素 5~ 8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YNZ2 2LOH率为 19.4% (6 / 31) ,p5 3突变率为 2 9.8% (14/ 47) ,p5 3蛋白表达率为 10 .0 % (6 / 6 0 )。将肠化生分为Ⅰ、Ⅱ、Ⅲ型 ,发现Ⅲ型肠化生中 p5 3突变率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7.1% (8/ 14)和 2 7.8% (5 / 18) ,均显著高于Ⅰ (18 2 % )、Ⅱ型肠化生 (2 .4% ) (均P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 p5 3基因突变显著相关 (P <0 .0 5 ) ,YNZ2 2LOH与 p5 3突变及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提示 ,YNZ2 2基因LOH及 p5 3基因异常可能在胃粘膜肠化生的发生及其癌变中起一定作用 ,p5 3基因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化生 杂合缺失 基因突变 YNZ22基因 P53基因
下载PDF
儿童哮喘α_1-抗糜蛋白酶杂合缺失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晓娟 李为明 +6 位作者 魏红光 光丽霞 崔凤文 奚敏 艾友萍 刘晓蓉 温恩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α1 antichymotrypsin,α1 ACT)杂合缺失是否为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检测90例哮喘儿童、180例健康儿童及2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 ,家系调查确定α1 ACT杂合缺失 ,统计学方法...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α1 antichymotrypsin,α1 ACT)杂合缺失是否为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检测90例哮喘儿童、180例健康儿童及2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 ,家系调查确定α1 ACT杂合缺失 ,统计学方法分析α1 ACT杂合缺失和非缺失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哮喘组、儿童对照组以及成人对照组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依次为4.4 %、0、0.05 % ,哮喘组较成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revalenceradio(PR)=8.89, 2MH =5.68,95 %置信区间(1.47,53.60) ,P<0.05] ;且α1 ACT杂合缺失患儿哮喘初发年龄早、住院次数多、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阳性率显著增高[PR=3.91, 2MH=10.190,95 %置信区间(1.69,9.03) ,P<0.01]。结论α1 ACT杂合缺失与儿童哮喘发病及其严重性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Α1-抗糜蛋白酶 杂合缺失
下载PDF
广州市汉族哮喘儿童α_1-抗糜蛋白酶杂合缺失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尹晓娟 封志纯 李秋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 (α1-antichymotrypsin,α1-ACT )杂合缺失是否为广州市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以及地理环境是否影响α1-ACT杂合缺失在儿童哮喘中的分布。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对广州市50例哮喘儿童、50例健康儿童及100...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 (α1-antichymotrypsin,α1-ACT )杂合缺失是否为广州市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以及地理环境是否影响α1-ACT杂合缺失在儿童哮喘中的分布。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对广州市50例哮喘儿童、50例健康儿童及1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进行检测 ;经家系调查确定3组α1-ACT杂合缺失频率 ;比较了哮喘组α1-ACT杂合缺失及非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α1-ACT杂合缺失频率哮喘组、儿童对照组以及成人对照组依次为14 %、2 %、1 % ,哮喘组较儿童对照组明显增高 (χ2=4.891,P<0.05) ;广州市哮喘儿童α1-ACT杂合缺失频率 (14 % )明显高于重庆市哮喘儿童 (4.4 % ) ,χ2 =4.054,P<0.05 ;哮喘组α1 -ACT杂合缺失与非缺失患儿比较 ,前者哮喘住院次数多 ,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阳性率显著增高。结论α1-ACT杂合缺失与儿童哮喘发病存在一定的联系 ;地理环境影响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汉族 哮喘 儿童 Α1-抗糜蛋白酶 杂合缺失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缺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华君 郑海涛 +5 位作者 许洁 王兆文 高建军 姜立新 吕忠船 彭志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通过在4号染色体长臂高频杂合缺失(LOH)位点寻找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方法: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在ABI 377DNA测序仪进行电泳分析,用Genescan 3.7和Genotype... 目的:通过在4号染色体长臂高频杂合缺失(LOH)位点寻找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方法: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在ABI 377DNA测序仪进行电泳分析,用Genescan 3.7和Genotype 3.7软件进行扫描及LOH分析。LOH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4号染色体长臂(4q)的平均LOH率为28.56%,发现明显的2个高频LOH区间,一个在D4S3000和D4S2915位点之间(4q12~21.1);另一个在D4S407和D4S2939位点之间(4q25~31.1)。在D4S3018位点,肿瘤直径>5cm的LOH明显高于直径<5cm的LOH(56%vs13.79%,P=0.01)。在D4S1534位点,肝转移的LOH明显高于未发生肝转移的患者(80%vs17.25%,P=0.012)。结论:2个4号染色体长臂的高频杂合缺失区域4q12-21.1、4q25-31.1可能存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缺失 结肠肿瘤 染色体 长臂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神经鞘瘤D22S268杂合缺失与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臧培卓 任群 +1 位作者 刘云会 刘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27-128,13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鞘瘤组织学类型与NF2基因微卫星标记D2 2S2 6 8杂合性缺失 (LO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与NF2基因密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D2 2S2 6 8,应用PCR方法检测 35例神经鞘瘤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结果 病理分型为AntoniA型 2 0例 ... 目的 探讨神经鞘瘤组织学类型与NF2基因微卫星标记D2 2S2 6 8杂合性缺失 (LO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与NF2基因密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D2 2S2 6 8,应用PCR方法检测 35例神经鞘瘤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结果 病理分型为AntoniA型 2 0例 ,其中LOH 15例 ;AntoniB型 15例 ,LOH 0例。两种病理分型中D2 2S2 6 8LOH发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NF2基因的LOH可能在AntoniA型的神经鞘瘤发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D22S268 杂合缺失 组织学类型 微卫星标记 NF2基因
下载PDF
食管癌APC/MCC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荣 王海东 +1 位作者 熊刚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3-655,共3页
目的 研究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 (LOH)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现象对 46例食管癌APC和MCC基因的LOH进行了分析。结果 食管癌APC和MCC基因LOH阳性表达分别为 2 9.0 % (9/31)和 33 .3... 目的 研究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 (LOH)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现象对 46例食管癌APC和MCC基因的LOH进行了分析。结果 食管癌APC和MCC基因LOH阳性表达分别为 2 9.0 % (9/31)和 33 .3 % (8/2 4)。结论 APC、MCC基因的LOH是食管癌的常见改变 ,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抑癌基因 杂合缺失APC/MCC
下载PDF
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学信 王丽容 +3 位作者 沈望珍 欧阳杰 吴明拜 张铸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配合限制片段长短多态现象(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分析,对16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病人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配合限制片段长短多态现象(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分析,对16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病人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进行了测定,并同汉族、维吾尔族食管癌病人3p24杂合缺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哈萨克族3p24杂合缺失率为100%(11/11),汉族为42.8%(3/7),维吾尔族为33.3%(1/3).提示3p24EAβMD、EAβH基因座位杂合缺失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哈萨克族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酶链反应 杂合缺失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APC/MCC和DCC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元辉 房殿春 +3 位作者 鲁荣 柳凤轩 梁智勇 刘为纹 《四川肿瘤防治》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并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41例大肠癌组织APC/MCC和DCC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进行研究。APC基因LOH率为28.0%(7/25),MCC基因LOH率为36.40%(8/22),两者综合分析LOH率为38.9%(14/38)。DCC基因...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并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41例大肠癌组织APC/MCC和DCC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进行研究。APC基因LOH率为28.0%(7/25),MCC基因LOH率为36.40%(8/22),两者综合分析LOH率为38.9%(14/38)。DCC基因LOH率为55.3%(21/38)。DCC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LOH率(8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9.1%)(P<0.05),在Dukes C、D期组的LOH率(71.4%)显著高于A、B期组(35.3%)。以上结果提示,APC/MCC和DCC基因的LOH是大肠癌常见的基因改变,DCC基因LOH的测定有可能成为大肠癌病人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缺失 APC/MCC基因 DCC基因 大肠癌
下载PDF
人胃癌组织中APC基因杂合缺失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建涛 吕有勇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36-336,共1页
人胃癌组织中APC基因杂合缺失的分析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崔建涛,吕有勇目前已证明:APC基因的突变、缺失除与结肠癌有关外,与其它一些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胰腺癌也有关。国外有报道在胃癌中发现有APC基因缺失。本实... 人胃癌组织中APC基因杂合缺失的分析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崔建涛,吕有勇目前已证明:APC基因的突变、缺失除与结肠癌有关外,与其它一些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胰腺癌也有关。国外有报道在胃癌中发现有APC基因缺失。本实验室在对我国建立的几株胃癌细胞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PC基因 杂合缺失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缺失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12
作者 罗元辉 房殿春 +3 位作者 鲁荣 柳凤轩 梁智勇 刘为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4l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缺失基因杂合性缺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8例大肠癌信息个体中有21例(55.3%)发现DCC基因杂合缺失。DCC基因杂合性...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4l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缺失基因杂合性缺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8例大肠癌信息个体中有21例(55.3%)发现DCC基因杂合缺失。DCC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关,但有淋巴结转移(80.00%)和DukesC、D期(71.4%)大肠癌Dcc基因杂合缺失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9.1%)和DukesA、B期组(35.3%,P<0.05)。结果提示,DCC基因杂合缺失多发生于大肠癌的晚期,DC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大肠癌病人预后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基因 杂合缺失 酶链反应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胃癌APC基因第十一外显子的杂合缺失
13
作者 谢希晖 王荣 +4 位作者 谢华 贾正平 张爱梅 孟宪栋 马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8-502,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了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PC基因易发生杂合缺失的第十一外显子的部分碱基序列,扩增样品分别经96℃变性和RsaⅠ酶切处理,以毛细管电泳(CE)-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C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聚丙烯酰胺...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了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PC基因易发生杂合缺失的第十一外显子的部分碱基序列,扩增样品分别经96℃变性和RsaⅠ酶切处理,以毛细管电泳(CE)-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C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SSCP对其杂合缺失情况进行检测。PAGE凝胶浓度为15%。CE检测条件:以3.0%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1×TBE(pH 8.2)为电泳缓冲液,分离电压15 kV,温度15℃,结合激光诱导荧光(λex=488 nm,λem=520 nm)检测。不同方法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CE-SSCP(30%)>PAGE-SSCP(25%)>CE-RFLP(20%)。并证实了APC基因易发生杂合缺失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率高于10%,且CE-SSCP方法较PAGE-SSCP和CE-RFLP的检出率高。CE-SSC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为建立简便可靠的胃癌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杂合缺失 毛细管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单链构象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乳腺癌染色体3P^(14-24)区域不同位点杂合缺失的初步分析
14
作者 王洪义 吕有勇 +3 位作者 崔建涛 何洛文 林本耀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 研究染色体杂合缺失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 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PCR- RFLP) 的方法,对56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 号染色体短臂3P14 -24 区域杂合缺失(LOH) 进行分... 目的: 研究染色体杂合缺失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 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PCR- RFLP) 的方法,对56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 号染色体短臂3P14 -24 区域杂合缺失(LOH) 进行分析。结果:在染色体3P14 、3P21 、3P24 三个位点上LOH 发生的频率分别为4 .2 % (1/24) 、0(0/9) 和39 .5 % (15/38) ,3P24 位点LOH 发生的频率最高,说明该位点有乳腺癌相关抑制基因存在的可能性。分析3P24 位点的LOH 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ER、PR 的相关关系,发现在8 例Ⅰ期乳腺癌信息个体中该位点LOH 全部为阴性,在Ⅱ、Ⅲ期病例LOH 阳性率分别为52 .2 % (12/23) 和42 .8 % (3/7) ;在腋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病例中分别为66 .7 % (12/18) 、15 % (3/20)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ER 或PR 阴性的乳腺癌也较ER、PR 阳性者有较高的LOH 发生率。说明在Ⅱ、Ⅲ期乳腺癌以及淋巴结阳性、ER 或PR 阴性的肿瘤中该位点的缺失更频繁,提示3P24 位点基因缺失与病程进展快、侵袭性程度高和预后差的肿瘤有关。结论: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3号染色体短臂 杂合缺失 病理
下载PDF
肝细胞癌17p13.3位点杂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秋文 肖文华 +3 位作者 朱建华 康欢荣 付艳 孙君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79/88),杂合缺失率为41.7%(33/79);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卫星标志 杂合缺失 17p13.3
下载PDF
口腔鳞癌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16
作者 杨晓笛 袁祥民 沈望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 3 号染色体短臂 2 区 4 带(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 40 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的手术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配合限制性... 目的:探讨 3 号染色体短臂 2 区 4 带(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 40 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的手术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 C R R F L P)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p24 等位基因两个基因座位 E Aβ M D和 E Aβ H 杂合缺失分别为50.0% 和 62.5% 。3p24 等位基因杂合缺失在口腔鳞癌病理分级中有显著差异( P< 0.01)。在各民族间元差异( P> 0.05)。结论:3p24 位点的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p24 等位基因杂合缺失和较差的预后因素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临床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癌 等位基因 杂合缺失 3号染色体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临床因素与APC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17
作者 杨晓笛 袁祥民 沈望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分析APC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探索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PCR -RFLP)对 4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APC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进... 目的 分析APC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探索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PCR -RFLP)对 4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APC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进行检测。结果 APC基因的LOH频率为 6 6 .6 % ;病理分级中 ,低、中分化组APC基因的LOH频率均高于高分化组 (P <0 .0 5 ) ;临床分期中 ,APC基因的LOH频率在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APC基因的失活在口腔鳞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临床因素 APC抑癌基因 杂合缺失
下载PDF
口腔鳞癌染色体3p14-24区域不同位点杂合缺失的分析
18
作者 杨晓笛 袁祥民 沈望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 3号染色体短臂 14 2 4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 40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 3p14 2 4... 目的 探讨 3号染色体短臂 14 2 4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 40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 3p14 2 4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结果  4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 3p2 4位点EAβMD有 2 4例为信息个体 ,12例出现杂合缺失 ,杂合缺失率为 5 0 %,EAβH有 15例出现杂合缺失 ,杂合缺失率为 6 2 5 %;3p2 1位点杂合缺失率为 0 0 7%;3p14位点杂合性缺失率为 0 13%。 3p2 4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分期关系明显 ,Ⅲ -Ⅳ期晚期鳞癌的杂合缺失率高于Ⅰ -Ⅱ期早期鳞癌 ,两组间有差异 (P <0 0 5 ) ;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杂合缺失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淋巴结转移阴性与阳性组的杂合缺失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3p2 4杂合缺失在口腔鳞癌中普遍存在 ,从而说明 3p2 4位点处存在着某些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关的抑癌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染色体3p14-24 等位基因 杂合缺失
下载PDF
胃癌、癌旁组织中p73基因表达及杂合缺失研究
19
作者 李伟 房殿春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癌旁组织 P73基因 杂合缺失
下载PDF
染色体17p^(13.1)位点杂合缺失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王洪义 崔建涛 吕有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染色体 17p13 .1位点杂合缺失 (LOH )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的方法 ,检测 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 17号染色体短臂 17p13 .1位点LOH。结果 经PCR扩增、酶切和电... 目的 探讨染色体 17p13 .1位点杂合缺失 (LOH )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的方法 ,检测 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 17号染色体短臂 17p13 .1位点LOH。结果 经PCR扩增、酶切和电泳分离 ,在 17p13 .1位点共筛选出信息个体 3 8例 ,LOH发生频率为 42 .1% (16/3 8)。在Ⅰ~Ⅱ期和Ⅲ~Ⅳ期乳癌中LOH阳性率分别为 5 6.0 %和 15 .4%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该位点LOH与淋巴结转移及ER、PR水平无明显相关。分析 17p13 .1位点LOH与预后的关系发现 ,LOH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较LOH阴性患者短 (P <0 .0 1)。结论  17p13 .1位点LOH多发生在乳腺癌病变早期 ,检测该位点LOH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 1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7p杂合缺失 预后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