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杂糅与翻译:后现代视域下英汉融合双关语翻译研究
1
作者 祝朝伟 陈壮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后现代思潮对异质性、互文性的强调在翻译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认知革命。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翻译观使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传统翻译互动中两种类型的“他者”:传统二元等级结构中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和在二元临界地... 后现代思潮对异质性、互文性的强调在翻译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认知革命。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翻译观使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传统翻译互动中两种类型的“他者”:传统二元等级结构中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和在二元临界地带流浪的游离性“他者”。长期以来,翻译学界对第一类“他者”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对处于二元临界地带流浪的游离性“他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游离性“他者”在文本层面的典型体现,英汉融合双关语这一新型杂糅文本逐渐兴起并已进入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却并未在学界得到应有的关注。该类文本不可通约的“他者性”和“创造性”特质有利于人们重新思考翻译的定义、可译性和翻译伦理问题,为后现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差异性 后现代 杂糅文本 英汉融合双关语 翻译研究
下载PDF
志人志怪、文本杂糅以及文化地理学——贾平凹《秦岭记》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少山 王春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09,共6页
《秦岭记》是一个以新文本为主体的新旧文本杂糅而成的小说文本,由作为主体的“秦岭记”与“秦岭记外编一”(也即原来的《太白山记》)和“秦岭记外编二”这三部分组构而成。首先,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的角度来说,作为笔记小说的《秦岭记》... 《秦岭记》是一个以新文本为主体的新旧文本杂糅而成的小说文本,由作为主体的“秦岭记”与“秦岭记外编一”(也即原来的《太白山记》)和“秦岭记外编二”这三部分组构而成。首先,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的角度来说,作为笔记小说的《秦岭记》,很显然是“志怪”与“志人”小说传统某种创造性转换的结果。其次,《秦岭记》这样一部长篇笔记小说之所以会诞生于贾平凹之手,从一种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说,与贾平凹“秦头楚尾”的出生地紧密相关。第三,是贾平凹个人身上一种非常突出的散文写作能力的具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记》 笔记小说 志人志怪 文本 文化地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