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MA-229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寒 李晓栋 +3 位作者 李晓明 刘洋 孟令红 王斌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J0014-J0020,共7页
从分离自红树林植物榄李新鲜叶片中的内生真菌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MA-229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1(22-epi-aflaquinolone B)和4个4-苯基-3,4-二氢喹啉酮类化合物(2~5)以及4个喹诺唑啉酮类化合物(6~9)。通过核磁共振... 从分离自红树林植物榄李新鲜叶片中的内生真菌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MA-229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1(22-epi-aflaquinolone B)和4个4-苯基-3,4-二氢喹啉酮类化合物(2~5)以及4个喹诺唑啉酮类化合物(6~9)。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且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这些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卤虫致死活性和抗菌活性,其中新化合物1有明显的卤虫致死活性(LD50值为1.73μmol/L),与阳性对照活性相当。化合物1对农业病害菌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为32μg/mL),化合物6对农业病害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好的抑制活性(MIC值为1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杂色曲霉 喹诺唑啉酮 卤虫致死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用于薏苡仁中杂色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研究
2
作者 黄惠强 黄雨心 +4 位作者 廖梦瑶 林懿 王淑美 王峰 张磊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8期84-90,共7页
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ST)是一种主要由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黄曲霉毒素相似,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毒性,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部分中药易ST污染,但目前针对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研究相... 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ST)是一种主要由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黄曲霉毒素相似,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毒性,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部分中药易ST污染,但目前针对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系统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及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关键参数,建立了简便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用于消费量较大的药食同源薏苡仁中ST的快速筛查。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50)为0.11 ng/mL,线性范围为6.25~1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9.27%~99.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2%。此外,该方法可抗基质干扰,只需利用溶剂标准曲线即可进行定量。用所建立的ic-ELISA对96批薏苡仁样品进行了检测,并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该ic-ELISA快速、准确、经济,可作为薏苡仁中ST高通量快筛的技术手段,同时为其他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毒素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样品前处理 快速筛查 薏苡仁
下载PDF
杂色曲霉固态发酵晒青毛茶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如良 王鸿悦 +1 位作者 徐从华 马挺军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41-48,共8页
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利用杂色曲霉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以发酵茶叶感官评分及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菌种添加量、外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4个因素进行黑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菌种添加量为14.5... 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利用杂色曲霉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以发酵茶叶感官评分及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菌种添加量、外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4个因素进行黑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菌种添加量为14.5%、外加水量为25%、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0 d,发酵得到的茶叶感官评分为(91.00±2.29)分,茶多酚含量为(17.84±0.28)%。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茶外形匀整、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且茶多酚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发酵工艺 茶多酚 感官评分 响应面
下载PDF
杂色曲霉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4
作者 付跃 李书安 +1 位作者 石娟娟 罗奉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8-54,共7页
试验旨在从杂色曲霉发酵液中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利用ENrich Q,10×100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杂色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结果表明: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质量约为88.5 k... 试验旨在从杂色曲霉发酵液中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利用ENrich Q,10×100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杂色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结果表明: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质量约为88.5 kDa,纯化倍数为53.44,回收率为70.78%,比酶活为1438.11 U/mg。该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5;在温度20~50℃,pH 5.0~7.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Mn^(2+)对该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o^(2+)、Cu^(2+)、Cd^(2+)对该酶表现出抑制作用;而Na^(+)、Mg^(2+)、K^(+)、Ca^(2+)、Ba^(2+)对该酶无明显影响。该酶以水杨苷为底物时,米氏常数K_(m)为0.48 mg/mL,最大反应速率V_(m)为0.04 mg/(min·mL)。试验从杂色曲霉发酵液中成功分离出一种β-葡萄糖苷酶,为纤维素类饲料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Β-葡萄糖苷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纳米银胁迫下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TL-F3的氧化应激响应及其吸附能力
5
作者 季洋洋 张鹏 +3 位作者 刘小强 董贞汝 张伟 樊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为研究纳米银(AgNPs)胁迫下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TL-F3)的氧化应激变化及其对AgNPs的吸附能力,通过序批式试验,探究不同浓度AgNPs对A.flavus TL-F3生长、细胞形态、胞外聚合物(EPS)分泌、抗氧化系统和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Ag... 为研究纳米银(AgNPs)胁迫下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TL-F3)的氧化应激变化及其对AgNPs的吸附能力,通过序批式试验,探究不同浓度AgNPs对A.flavus TL-F3生长、细胞形态、胞外聚合物(EPS)分泌、抗氧化系统和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AgNPs可抑制A.flavus TL-F3生长,且抑制效果与浓度正相关。AgNPs可致A.flavus TL-F3菌丝发育不完全,表面破损。与不加AgNPs的对照组相比,当AgNPs的质量浓度为80 mg·L^(-1)时,胞外聚合物含量升至237.55 mg·g^(-1),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均显著(P<0.05)提高,而Na^(+)K^(+)-ATP酶活性显著(P<0.05)降低了50.37%。A.flavus TL-F3对AgNPs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当AgNPs的质量浓度为1、30、50、80 mg·L^(-1)时,A.flavus TL-F3对AgNPs的吸附率可达68.54%以上。综上所述,A.flavus TL-F3可用于含Ag和AgNPs污染水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毒性作用 氧化应激 生物吸附
下载PDF
酱香白酒酿造环境曲霉的分离及Aspergillus hennebergii酶分泌胁迫条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永光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4-821,共8页
以茅台镇酱香白酒酿造过程关键环节样品为载体,对曲霉的生态结构分布进行分析;以新鲜麸皮为培养基模拟固态发酵方法对影响筛选优势菌株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及分泌糖化酶、蛋白酶的主要发酵胁迫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分离得... 以茅台镇酱香白酒酿造过程关键环节样品为载体,对曲霉的生态结构分布进行分析;以新鲜麸皮为培养基模拟固态发酵方法对影响筛选优势菌株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及分泌糖化酶、蛋白酶的主要发酵胁迫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分离得到曲霉103株,分别鉴定为10个种属种,即A.niger、A.oryzae、A.terreus、A.tubingensis、A.flavus、A.henneberguii、A.fumigatus、A.niveus、A.candidus和Monascus;发酵基质初始水分在50%和初始p H在3.5~4.0条件下有利于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和酶的分泌;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30~35℃,酶分泌温度为32~35℃;高乙醇体积质量(〉8%)对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和产酶存在抑制,低乙醇体积质量(2%)反而有利于其生长和酶的分泌;(NH4)2SO4有利于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糖化酶的分泌,Na NO2和酵母浸膏有利于其生长和蛋白酶的分泌;乳糖和麦芽糖对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和产酶有利,山梨糖、蔗糖、果糖可促进菌株糖化酶的分泌;单独添加硫酸钠有利于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生长和酶的分泌;新鲜麸皮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为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菌体生产及制酶的优质天然载体。Aspergillums henneberguii的应用可满足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的双边发酵和风味形成机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白酒酿造 曲霉生态分布 aspergillus henneberguii 酶分泌 胁迫条件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来源杂色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宇圳 张慧敏 +1 位作者 安芳芳 郑永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42-352,共11页
杂色曲霉是曲霉属的常见种类,广泛分布于海洋、高等植物、红树林和节肢动物等生境中,近年研究表明杂色曲霉可产生生物碱、萜类、聚酮等结构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活性。本文总结了2017—2022年间报道... 杂色曲霉是曲霉属的常见种类,广泛分布于海洋、高等植物、红树林和节肢动物等生境中,近年研究表明杂色曲霉可产生生物碱、萜类、聚酮等结构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活性。本文总结了2017—2022年间报道的37株杂色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涉及325个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新化合物111个。本文揭示了杂色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与生境的相关性,对从更多生境来源的杂色曲霉及其它微生物资源来挖掘新天然产物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生境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杂色曲霉菌的分离鉴定及鹅源乳杆菌对其抑制作用研究
8
作者 陶燕子 王秋菊 +2 位作者 王纪元 孟令滢 李畅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7-112,共6页
研究旨在分离出杂色曲霉,并探究乳杆菌对杂色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牛津杯法,设3个处理组,分别是发酵乳杆菌组、罗伊氏乳杆菌组、混合乳杆菌组,将杂色曲霉孢子悬浊液浓度调整为1×10^(5)CFU/mL,将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复苏... 研究旨在分离出杂色曲霉,并探究乳杆菌对杂色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牛津杯法,设3个处理组,分别是发酵乳杆菌组、罗伊氏乳杆菌组、混合乳杆菌组,将杂色曲霉孢子悬浊液浓度调整为1×10^(5)CFU/mL,将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复苏后菌液浓度调整为1×10^(8)CFU/mL,将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按照1:1比例制备成混合乳杆菌菌液,测定抑菌圈直径,比较3个组对杂色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杂色曲霉对20种常见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1)与发酵乳杆菌组相比,罗伊氏乳杆菌和混合乳杆菌对杂色曲霉抑菌效果较好;(2)分离的杂色曲霉菌株对头孢曲松、米诺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拉定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14种药物敏感。本试验可以为益生菌抑制畜禽饲料霉菌提供新资料,为治疗禽畜曲霉病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发酵乳杆菌 罗伊氏乳杆菌 抑菌作用 药敏试验
下载PDF
39株指/趾甲分离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鉴定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9
作者 许雪 邓淑文 +6 位作者 王晓东 赵蓉芬 张虹 于农 Mohammad Javad Najafzadeh 史冬梅 陆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目的对来自伊朗马什哈德地区(Mashhad,Iran)甲真菌病患者指/趾甲分离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方法菌种鉴定采用β-tubulin/calmodulin基因测序的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 目的对来自伊朗马什哈德地区(Mashhad,Iran)甲真菌病患者指/趾甲分离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方法菌种鉴定采用β-tubulin/calmodulin基因测序的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CLSI M38-A3方案检测包括特比萘芬、新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等10种抗真菌药物。结果基于形态学鉴定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中,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8株为Aspergillus flavus(A.flavus)/Aspergillus oryzae(A.oryzae),1株为Aspergillus minisclerotigenes(A.minisclerotigenes)。对38株分子鉴定为A.flavus/A.oryzae菌株采用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为A.flavus,而MALDI-TOF质谱错误鉴定同形菌种A.minisclerotigenes为A.flavus。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对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均具有抗真菌活性。结论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可准确鉴定黄曲霉复合体菌株到菌种水平,特别是分子鉴定不能区分A.flavus/A.oryzae,而MALDI-TOF鉴定可将二者区分。完善参考菌种数据库是MALDI-TOF质谱准确鉴定的关键。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治疗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所致甲真菌病的潜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肤癣菌丝状真菌(NDM) 非皮肤癣菌丝状菌甲真菌病(NDMO) 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 分子鉴定 MALDI-TOF质谱 抗真菌活性 伊朗
下载PDF
一株杂色曲霉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果胶酶的性质表征
10
作者 冼莹莹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2期14-17,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果胶酶的丝状真菌XYYWZSP1,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杂色曲霉。通过测定,发现其液态培养产的果胶酶的酶学性质如下:最适作用pH值为4.5和温度为50℃,在35℃比较稳定。在实验室规模香蕉果汁的制造中,该...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果胶酶的丝状真菌XYYWZSP1,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杂色曲霉。通过测定,发现其液态培养产的果胶酶的酶学性质如下:最适作用pH值为4.5和温度为50℃,在35℃比较稳定。在实验室规模香蕉果汁的制造中,该菌的果胶酶能够将香蕉果汁的产率提高30.23%±1.89%,还原糖产量提高15.85%±0.36%,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香蕉果汁 丝状真菌 杂色曲霉
下载PDF
曲菌Aspergillus oryzae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同源体分析——曲菌不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理由
11
作者 山田修 赵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89,共1页
酿造用曲菌在分类学上属于Aspergillus属Flavi节,部分与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的A.flavus和A.parasiticus是近缘菌。自1960年英国的火鸡因食用了含AF的饲料死亡,发现并认定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后,有报告说酿造用曲菌... 酿造用曲菌在分类学上属于Aspergillus属Flavi节,部分与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的A.flavus和A.parasiticus是近缘菌。自1960年英国的火鸡因食用了含AF的饲料死亡,发现并认定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后,有报告说酿造用曲菌因属于与A.flavus近缘的菌,其部分菌也会产生AF,这在当时对酿造界是一种极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曲霉毒素 曲菌 合成基因 体分析 同源 致癌物质 分类学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生物酶修饰电极检测杂色曲霉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姚冬生 文圣梅 +3 位作者 刘大岭 谢春芳 白燕 冉艳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1-606,共6页
杂色曲霉素 (ST)是一种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 ,已报道的检测ST的技术有TLC、HPLC、ELISA以及毒素基因的PCR检测技术。初步探索了酶生物传感器三电极系统对ST的电化学分析。在实验中 ,应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分子识别元件ADTZ的固定化基质和... 杂色曲霉素 (ST)是一种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 ,已报道的检测ST的技术有TLC、HPLC、ELISA以及毒素基因的PCR检测技术。初步探索了酶生物传感器三电极系统对ST的电化学分析。在实验中 ,应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分子识别元件ADTZ的固定化基质和传感器的电子传递体构建了Au工作电极 ,对ST进行CV和DPV分析 ,结果表明 :ST在 - 6 0 0mV位置有一明显的特征还原峰电位 ,线性检测范围是 8 32× 1 0 - 5~ 6 6 5 6× 1 0 - 5mg mL ,检测下限为8 32× 1 0 - 5mg mL ,响应时间 1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多壁碳纳米管 传感器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致人胚肺细胞p53及Ki-ras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文军 王会艳 +5 位作者 张祥宏 孙旭明 谢同欣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为探讨中国恶性肿瘤高发区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 (Sterigmatocystin,ST)的致癌作用 ,运用银染 PCR- SSCP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 ST(1μg/ ml和 3μg/ m l)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抑癌基因 p5 3第 5、6、7、... 为探讨中国恶性肿瘤高发区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 (Sterigmatocystin,ST)的致癌作用 ,运用银染 PCR- SSCP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 ST(1μg/ ml和 3μg/ m l)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抑癌基因 p5 3第 5、6、7、8外显子及癌基因 Ki- ras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 ST处理后第 2 2周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p5 3基因的第 8外显子和 Ki- ras癌基因均出现异常泳动带型 ,表明 ST诱发了抑癌基因 p5 3及癌基因 Ki- ras突变 ,进一步证实了 ST对人肺组织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肺肿瘤 P53 KI-RAS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rasp21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5 位作者 张中朝 严霞 王俊灵 李淑荣 刘贵生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以人胚肺组织体外培养、流式免疫技术和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肿瘤高发区粮食中污染的常见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作用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蛋白产物的表达及相应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色曲霉素作... 以人胚肺组织体外培养、流式免疫技术和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肿瘤高发区粮食中污染的常见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作用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蛋白产物的表达及相应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色曲霉素作用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癌基因rasp2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电镜观察可见杂色曲霉素处理细胞出现细胞核明显增大、异型、核膜内褶、核仁明显等一系列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特征的超微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人肺 RASP21 超微结构 肿瘤发生
下载PDF
胃癌、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粮食中杂色曲霉素污染量调查 被引量:23
15
作者 楼建龙 田禾菁 +1 位作者 孟昭赫 郭振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测定了208份粮食样品的杂色曲霉素(ST)污染量,发现其中79份含ST少于4μg/kg,111份含4~39μg/kg;ST污染量高于40μg/kg的有18份,最高含34... 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测定了208份粮食样品的杂色曲霉素(ST)污染量,发现其中79份含ST少于4μg/kg,111份含4~39μg/kg;ST污染量高于40μg/kg的有18份,最高含34μg/kg。采自胃癌、肝癌高发区的107份样品,有44.9%含20μg/kg以上的ST,而低发区的61份样品只有14.8%含ST在20μg/kg以上。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高发区样品的ST污染量加权平均值为(19.6±21.6)μg/kg,低发区的为(12.2±11.8)μg/kg,二者也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同一类地区,原粮的ST污染量显著高于成品粮的;不同粮食品种之间的ST污染量有差异,按ST污染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杂粮及饲料>小麦>稻谷>玉米>面粉>大米。就单一品种比较,来自胃癌、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的小麦、玉米、大米三种粮食的ST污染量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5),而稻谷、面粉的ST污染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其中的16份样品按现行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法测定ST含量,发现15份样品的测定结果与IC-ELISA法的测定值相一致。二种测定方法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酶联免疫吸附 胃肿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胃癌高发区胃病患者胃液内杂色曲霉提取液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同欣 张祥宏 +2 位作者 王凤荣 孙玉敏 张振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6,共3页
我国有学者曾对国内六个胃癌高发区进行了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慢性胃病患者胃液中杂色曲霉的检出率最高。河北省赞皇县是胃癌高发区,胃癌年平均死亡率为59/10万。我们用小鼠微核试验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 我国有学者曾对国内六个胃癌高发区进行了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慢性胃病患者胃液中杂色曲霉的检出率最高。河北省赞皇县是胃癌高发区,胃癌年平均死亡率为59/10万。我们用小鼠微核试验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液 杂色曲霉 遗传病毒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楼建龙 孟昭赫 +1 位作者 王月芳 王殿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8-363,共6页
将两株杂色曲霉菌分别接种于4kg玉米豆粉固体产毒培养基,28℃静置培养35d。以甲醇-4% KC1(9:1)混合液及甲醇-三氯甲烷混合液浸提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 stin,简称ST),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经硅胶柱层析法初步纯化。在甲醇、乙腈、乙醚... 将两株杂色曲霉菌分别接种于4kg玉米豆粉固体产毒培养基,28℃静置培养35d。以甲醇-4% KC1(9:1)混合液及甲醇-三氯甲烷混合液浸提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 stin,简称ST),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经硅胶柱层析法初步纯化。在甲醇、乙腈、乙醚、丙酮等溶剂中多次重结晶,最后得到2271.6mg淡黄色针状结晶。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四种光谱学鉴定、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确认该晶体为ST。纯度在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杂色曲霉 分离 提纯 鉴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杂色曲霉毒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袁建 杜娟 +1 位作者 汪海峰 鞠兴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小麦中杂色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杂色曲霉毒素经正己烷提取后,经硅胶柱固相萃取去除脂肪等杂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 目的:建立小麦中杂色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杂色曲霉毒素经正己烷提取后,经硅胶柱固相萃取去除脂肪等杂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在0.08~4.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86.5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最低检出量为0.017μg/k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小麦中杂色曲霉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杂色曲霉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人胚胃粘膜细胞p53基因致突变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旭明 曹文军 +5 位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严霞 王俊灵 左连富 王凤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为探讨杂色曲霉素(ST)的致癌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银染PCR-SS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T(1mg/L和3mg/L)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恶性转化情况以及... 为探讨杂色曲霉素(ST)的致癌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银染PCR-SS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T(1mg/L和3mg/L)诱发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恶性转化情况以及此过程中抑癌基因p53在蛋白及基因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ST处理4周后处理细胞增殖旺盛,并出现恶性转化灶;ST处理24周后处理细胞可在软琼脂上形成细胞集落(ST1mg/L和3mg/L组每皿细胞集落数平均分别为15和17个);FCM检测结果表明,ST处理的细胞细胞增殖指数增高,DNA含量增高,出现DNA异倍体,突变型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ST处理22周后,处理细胞p53第8外显子出现异常泳动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胃粘膜细胞 P53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胚支气管粘膜上皮的致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祥宏 谢同欣 +2 位作者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1-342,共2页
采用体外培养、动物接种方法研究了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胚支气管粘膜上皮致癌作用。结果发现,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支气管组织块在杂色曲霉素处理后,γ射线照射的新生SD仔鼠皮下接种可见支气管粘膜及肺泡上皮增生。
关键词 杂色曲霉 致癌作用 肺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