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协议中“权利处分”条款的合法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春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90,共10页
在传统的依法行政观念中,行政协议中的"权利处分"条款应以无效论处,这不仅与行政协议的民主价值相悖,而且难以回应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现实。应在行政民主化的理论下,整体上应承认"权利处分"条款的合法性,同时,在... 在传统的依法行政观念中,行政协议中的"权利处分"条款应以无效论处,这不仅与行政协议的民主价值相悖,而且难以回应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现实。应在行政民主化的理论下,整体上应承认"权利处分"条款的合法性,同时,在具体内容设置上,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对其施加限定,既要遵守私法上契约无效的禁止性规范,也要接受行政法原则和公法权利理论的限制。在法律效果上,从行政组织法的角度来说,在此情形下签订的"权利处分"条款,并未赋予行政机关权力,行政机关依据"权利处分"条款只能获得"协议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权利处分 合法性 权力创设 协议请求权
下载PDF
权利处分视野下认罪认罚被告人反悔问题初探——以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相关制度为镜鉴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舟 《海峡法学》 2020年第3期20-28,共9页
协商性司法模式下认罪认罚制度的广泛适用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实务中却经常遭遇认罪认罚被告人以各种理由反悔、撤回具结的情形。如何尽可能化解反悔意愿、降低反悔几率,评判因反悔产生的各种程序、实体效应是实务界和理论... 协商性司法模式下认罪认罚制度的广泛适用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实务中却经常遭遇认罪认罚被告人以各种理由反悔、撤回具结的情形。如何尽可能化解反悔意愿、降低反悔几率,评判因反悔产生的各种程序、实体效应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聚焦的一个难题。应以权利处分理论为基点,结合对我国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相关法务实况的思考和借鉴,在确保认罪认罚被告人上诉权不被剥夺、限制的基础上,以提高“自愿性”和“明智性”之多重手段合理应对该上诉问题,方能给出既符合认罪认罚从宽之设置本意又符合我国大陆地区实际情况的制度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反悔 上诉 权利处分
下载PDF
被追诉人的权利处分:基础规范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34
3
作者 郭松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70,共16页
被追诉人处分权利是现代刑事诉讼维系协商性乃至行政式案件处理方式正当性的关键机制。我国在制度层面明确确立被追诉人权利处分机制,既有现实必要,也有理论根据。当然,认可被追诉人处分权利,并不等于任何条件下的权利处分都具有正当性... 被追诉人处分权利是现代刑事诉讼维系协商性乃至行政式案件处理方式正当性的关键机制。我国在制度层面明确确立被追诉人权利处分机制,既有现实必要,也有理论根据。当然,认可被追诉人处分权利,并不等于任何条件下的权利处分都具有正当性,更不意味着权利处分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相反,被追诉人处分权利必须满足特定的程序与实体要件,并受他人权利、法律优位与公共利益等因素的制约。鉴于权利处分必然减损被追诉人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再加上我国保障被追诉人权利处分合法性的相关机制存在较多疏漏,当前在制度构建方面最为紧要的工作是明确权利处分的构成要件与可处分的权利范围,并确立必要的核查机制,以防止被追诉人的权利处分沦为公权力主体实现特定目的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处分 程序选择 处分限度
原文传递
民事主体逃避义务的权利处分的认定及对策
4
作者 邱剑 《法律适用》 1993年第8期30-32,共3页
民事主体逃避义务的权利处分是指民事主体为了逃避应履行的义务,通过转移、放弃等方法处分自己的权利,故意造成无力履行的事实,而使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受到影响的无效民事行为.
关键词 民事主体 利害关系人 权利处分 行为人 法定义务 逃避 民事权利 处分 代位请求权 撤销权
原文传递
刑事案件并案处理的检视与完善
5
作者 刘仁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143,共12页
并案处理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殊运行程序。合理的并案处理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更好地发现事实真相、保障量刑一致性和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价值。我国当前的并案处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过于强调公权力的主导致使... 并案处理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殊运行程序。合理的并案处理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更好地发现事实真相、保障量刑一致性和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价值。我国当前的并案处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过于强调公权力的主导致使被追诉人的权利受到影响,“无上限”的并案反而加重司法负担和影响办案质量,借并案之机不当延长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套用普通程序的并案处理机制限制了程序分流与权利处分。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并案处理应更加注重对被追诉人权利的保障,探索对巨型案件的合理分案,加强对并案处理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的约束,畅通并案后被追诉人对程序分流和权利处分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案决定 并案规模 并案期限 权利保障 权利处分
下载PDF
地理标志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浩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8期14-18,共5页
地理标志权利除具有知识产权共有的客体无形性、地域性特征外,还具有专利权所特有的行政授予性,但不具备时间性特征。此外,地理标志权还具有主体多元性、内容复合性、使用开放性和处分禁止性特征。而聚焦于地理标志本身,则具有产品优良... 地理标志权利除具有知识产权共有的客体无形性、地域性特征外,还具有专利权所特有的行政授予性,但不具备时间性特征。此外,地理标志权还具有主体多元性、内容复合性、使用开放性和处分禁止性特征。而聚焦于地理标志本身,则具有产品优良性、表现形式单一性和构成单元现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原产地名称 产品优良性 权利处分 地理标志权
下载PDF
论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
7
作者 刘小鹏 孙晓芸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2-65,共4页
最高额抵押制度在国外立法较为完善,而我国《担保法》的此项规定则比较简单且对最高额抵押的效力多有限制或禁止。最高额抵押的效力可适用普通抵押效力的规定,但也有其特殊性:担保的债权范围由当事人约定的最高额和决策期决定。最高限... 最高额抵押制度在国外立法较为完善,而我国《担保法》的此项规定则比较简单且对最高额抵押的效力多有限制或禁止。最高额抵押的效力可适用普通抵押效力的规定,但也有其特殊性:担保的债权范围由当事人约定的最高额和决策期决定。最高限额、债权、决策期可以约定变更。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主合同债权和最高额抵押权应可以自由处分,以完善我国相关司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额抵押 债权担保范围 合同条款变更 权利处分 法律效力 担保法 债权 决算期
下载PDF
该案铁路运输公司该不该赔偿
8
作者 王明建 王小明 《检察实践》 2004年第1期75-75,共1页
[基本案情] 王某于2003年10月10日上午12时;购买乘坐2277次的列车票;从南昌返回深圳。途中,从吉水站上了一位甲某的男性青年,车快行驶赣州站时,甲某欲对坐在其旁的妇女行窃时,被王某发现,对其进行指责。甲某上前殴打王某,王某与其搏斗... [基本案情] 王某于2003年10月10日上午12时;购买乘坐2277次的列车票;从南昌返回深圳。途中,从吉水站上了一位甲某的男性青年,车快行驶赣州站时,甲某欲对坐在其旁的妇女行窃时,被王某发现,对其进行指责。甲某上前殴打王某,王某与其搏斗。因甲某携有凶器,将王某的左眼球刺裂,该车箱的乘务人员及乘客均无人上前予以制止,列车到了赣州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铁路运输公司 赔偿责任 客运合同 《合同法》 违约责任 权利处分原则
下载PDF
我国土地物权的法律限制
9
作者 姚妍妍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3年第12期16-16,共1页
我国目前的土地使用权正在不断的物权化,其内容大大超越了土地所有权四项权能中“使用”权能的内涵,而是涉及对土地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部分处分的多项权利。当前的土地使用权发挥的作用已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土地... 我国目前的土地使用权正在不断的物权化,其内容大大超越了土地所有权四项权能中“使用”权能的内涵,而是涉及对土地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部分处分的多项权利。当前的土地使用权发挥的作用已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国有土地所有权几乎成为一个“虚化”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物权 法律限制 土地使用权 物权化 中国 土地所有权 占有权利 使用权利 部分收益 部分处分权利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性程序正义——以刑事远程审判为切入的分析
10
作者 王瑞剑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5,共13页
刑事远程审判有违直接原则,有损质证权,有碍事实发现,无法在传统的程序正义理论和技术正当程序理论中得到正当化。要解决这一正当性危机,有必要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技术性程序正义理论,并设定五点正当性要素。可替代性明确刑事远程审判只... 刑事远程审判有违直接原则,有损质证权,有碍事实发现,无法在传统的程序正义理论和技术正当程序理论中得到正当化。要解决这一正当性危机,有必要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技术性程序正义理论,并设定五点正当性要素。可替代性明确刑事远程审判只能“向下替代”书面间接审理,不得“向上替代”线下直接审理。替代的必要性需要对接直接原则的例外情形,将利益权衡和实质等同作为两种判断标准。可选择性和选择的自愿性作为权利处分的基本条件,可以弥补质证权所受到的减损。有限度赋能在强调技术赋能价值的同时,明确数字技术介入程序框架的限度。作为传统程序正义在数字时代必要的理论发展,技术性程序正义以程序主义立场和技术赋能理念为价值根基,具有延伸适用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理论适用所存在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程序正义 刑事远程审判 直接原则 权利处分 技术赋能
原文传递
《民法典》“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规范要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鹏翱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5,159,共13页
"房随地走、地随房走"是理顺土地和房屋关系的基本规范,其目的不仅在于保持房屋的经济效用,还在于简化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结构和层级,简化土地物权与房屋所有权关系,这便于界定权利和促进交易。该规范具有严格的构成要件,因而... "房随地走、地随房走"是理顺土地和房屋关系的基本规范,其目的不仅在于保持房屋的经济效用,还在于简化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结构和层级,简化土地物权与房屋所有权关系,这便于界定权利和促进交易。该规范具有严格的构成要件,因而有相应的适用范围,用地建房的过程、限期拆除的违法建筑等不应适用该规范。该规范的法律后果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一并转让、抵押或查封。在这两种权利的价值能分离时,当事人约定仅转让或抵押其中一个权利的约定有效,在权利一并转让后,未转让或抵押的权利价值应返还给原权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和房屋的关系 简化权利配置 一并处分或查封 价值分离 处分一个权利的约定有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