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重权利与社会和谐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绍忠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148,共3页
尊重权利是和谐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和谐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尊重权利的法治要求则是坚持权力与权利、权利与权利、权力与权力的和谐。
关键词 尊重权利 和谐社会 逻辑起点
下载PDF
尊重学生学习权利开展互动教学提高医学生现实伦理决策能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彩霞 鲍作晨 谢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分析了互动实践教学的特点,指出通过问题教学法、临床典型案例讨论分析法、课堂辩论法、学生上讲台法、论文研讨报告会法等互动教学方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医学生现实伦理决策能力,但它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 分析了互动实践教学的特点,指出通过问题教学法、临床典型案例讨论分析法、课堂辩论法、学生上讲台法、论文研讨报告会法等互动教学方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医学生现实伦理决策能力,但它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学习权利 互动教学 提高学生能力
下载PDF
论法视阈中的“相互尊重权利”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饶世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0,共7页
法视阈中的"相互尊重权利"产生于预防和化解权利相互性与权利边界模糊性而引发的权利冲突行为,以协调集体化权利、实现权利和谐,是承认各主体彼此依法享有的正当权利并且促进正当权利实现的法律制度文本、价值观和行为要求。&... 法视阈中的"相互尊重权利"产生于预防和化解权利相互性与权利边界模糊性而引发的权利冲突行为,以协调集体化权利、实现权利和谐,是承认各主体彼此依法享有的正当权利并且促进正当权利实现的法律制度文本、价值观和行为要求。"相互尊重权利"并不集中于某一部法律法规中,而是一切法律关系的基本价值观,体现在法律上有相互尊重式、尊重式、单列式、体系式等立法体例。以自主、平等和社会共同体意识为思想基础,以基本价值原则为存在状态,体现出权利与义务的集合性、权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法视阈中实现"相互尊重权利"的理想机制是国家制度与协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尊重权利 权利冲突 基本价值观 制度与协商结合机制 法律素质
下载PDF
论公民“相互尊重权利”法律素质结构体系的建构
4
作者 饶世权 《新疆社科论坛》 2013年第6期34-36,共3页
公民"互尊权利"的法律素质由"互尊权利"法律认知—态度—行为能力的心理发展过程与"互尊权利"的法律制度、价值观、法律行为的内容交织形成系统型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培育公民"互尊权利"法律... 公民"互尊权利"的法律素质由"互尊权利"法律认知—态度—行为能力的心理发展过程与"互尊权利"的法律制度、价值观、法律行为的内容交织形成系统型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培育公民"互尊权利"法律素质的路径、方法就是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法制教育与社会法制实践的结合,并且注重培育"知—信—行"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尊重权利 法律素质 价值观 行为能力
下载PDF
德沃金的权利理论:一种平等生活的理论设计
5
作者 唐萌 汤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从理论家对生活的设计入手,认为无论是德沃金还是功利主义者都是先有一种道德直觉而后确立自己的理论方向的。德沃金的理论设计在于使人民过上一种平等的生活,而功利主义则倾向于为了大多数人的福利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是两种不... 本文从理论家对生活的设计入手,认为无论是德沃金还是功利主义者都是先有一种道德直觉而后确立自己的理论方向的。德沃金的理论设计在于使人民过上一种平等的生活,而功利主义则倾向于为了大多数人的福利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是两种不同的路向,通过与功利主义进行对比可以认为如果要对德沃金的权利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必得对其权利理论的理论目的做一适当把握,否则,就会陷入无的放矢的境地。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道德直觉引发的理论设计,第二部分是德沃金的权利理论的理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直觉 平等关心与尊重权利 功利主义
下载PDF
树立社会主义法的权利观
6
作者 宋迎军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共2页
法律权利观在法制史上并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精神,核心是法律义务观.人类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法律权利观才最终形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传统理论中,长期认为法是统治工具、是秩序之法,因而注重法律义务,权利观... 法律权利观在法制史上并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精神,核心是法律义务观.人类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法律权利观才最终形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传统理论中,长期认为法是统治工具、是秩序之法,因而注重法律义务,权利观念一直十分淡薄.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确立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的权利观,应该成为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法律权利的涵义,资产阶级学者作过许多解释,诸如自由论、意志论、利益论等.我国学术界曾经长期引用过苏联学者的观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建设,我国学术界对于法律权利的概念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 权利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尊重权利 权利观念 我国社会主义 确认权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法的传统
下载PDF
教育与人的尊严 被引量:34
7
作者 金生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尊严与尊重人的原则,构成了社会与教育公正、平等、自由、正义的基础。以对人的尊严和个人权利的尊重为教育的基本准则,可以评判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师及其教育行动是否尊重了人的尊严,并对任何... 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尊严与尊重人的原则,构成了社会与教育公正、平等、自由、正义的基础。以对人的尊严和个人权利的尊重为教育的基本准则,可以评判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师及其教育行动是否尊重了人的尊严,并对任何不尊重个人尊严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提出修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个人 权利尊重 个体人格 尊严
下载PDF
论公众参与视阈中的地方立法听证制度 被引量:4
8
作者 饶世权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155,共5页
地方立法听证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方式,具有"看得见的民主与科学"的程序正义价值和揭示社会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和价值差异性,人格和尊严被尊重的实质价值。而我国地方立法制度化程度较低,影响了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公众参与的积极... 地方立法听证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方式,具有"看得见的民主与科学"的程序正义价值和揭示社会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和价值差异性,人格和尊严被尊重的实质价值。而我国地方立法制度化程度较低,影响了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公信力,导致程序正义价值和合理性价值不能实现,地方立法缺失正当性、适应性和权威性。要确保地方立法听证制度价值的实现,应提高立法位阶,完善地方立法听证的适用范围、主体制度、听证程序和听证报告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地方立法听证 举证 程序正义 权利尊重
下载PDF
论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塑造法治政府形象——以成都市为例
9
作者 饶世权 《前沿》 2013年第13期58-61,共4页
法治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法治行为的认同和肯定评价,其以自身权利的承认和实现为评价标准。因此,只有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才可实现公众的权利,从而塑造法治政府形象。而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是指政府承认公民的合法权利,公民承认政府合法... 法治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法治行为的认同和肯定评价,其以自身权利的承认和实现为评价标准。因此,只有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才可实现公众的权利,从而塑造法治政府形象。而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是指政府承认公民的合法权利,公民承认政府合法的公共权力,并彼此确保对方合法权利和权力实现的法律制度、理念和行为。实践中,成都市的"模拟拆迁案""城管执法冲突案"分别代表了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相互冲突的两种形态,对塑造法治政府形象产生了不同影响。因此,应当坚持协商民主、公众参与等基本原则,运用公开征求意见、模拟执法等具体行为方式,在改变观念、加强制度建设等保障条件支持下,构建实现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的协商——合作机制,塑造法治政府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政府形象 权力与权利相互尊重 命令-服从 协商-合作
下载PDF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建林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第8期25-26,共2页
学生在学校里缺失情趣,在课堂上缺少乐趣,对学习更是缺乏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以生为本,重建课堂。应力求做到尊重学生权利,灵活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构建魅力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尊重权利 魅力课堂
下载PDF
基于两种教育公平理念的数学教学公平
11
作者 汪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8,共4页
当下有关教育公平的概念大都折射出尊重权利和尊重差异这两种公平理念。受其影响,数学教学在课堂资源分配、数学教学和评价中分别形成了"均分"原则与"应得"原则、授受式与活动式以及多元化与标准化矛盾。小组合作... 当下有关教育公平的概念大都折射出尊重权利和尊重差异这两种公平理念。受其影响,数学教学在课堂资源分配、数学教学和评价中分别形成了"均分"原则与"应得"原则、授受式与活动式以及多元化与标准化矛盾。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及形成合理的数学学习评价观念是协调这些矛盾,从而实现数学教学公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权利 尊重差异 数学教学公平 协调矛盾
下载PDF
欧洲人权法院对未公开环境信息是否构成侵犯人权的认定——盖拉等诉意大利案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雪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9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1989年,盖拉等40名居住在意大利一家高风险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向欧洲人权法院提起诉讼。申诉人指控,意大利政府未公开该化工厂的经营活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中应遵守的应急程序等信息,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2条(生命权)和第10条(表达自... 1989年,盖拉等40名居住在意大利一家高风险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向欧洲人权法院提起诉讼。申诉人指控,意大利政府未公开该化工厂的经营活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中应遵守的应急程序等信息,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2条(生命权)和第10条(表达自由权)。欧洲人权法院判定,公约第10条没有规定公共当局的环境信息公开义务,故意大利政府未侵犯申诉人的表达自由权。但严重的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个人福祉、妨碍个人享受自己的家园,而政府未公开相关信息将导致申诉人不能充分评估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而损害申诉人为《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所保障的私生活和家庭生活受尊重的权利。鉴于已确认对第8条的违反,法院对本案中生命权是否受到侵犯作了回避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人权公约 环境信息公开 私生活和家庭生活受尊重权利 接受信息自由权
下载PDF
行政应急性原则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蕾 《社科纵横》 2022年第3期84-90,共7页
行政应急性原则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其内涵和外延具有模糊性。若要明晰行政应急性原则的定义,需对作为其目的的“公共利益”予以界定,明确其适用的社会状态和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行政应急性原则具有指导应急法制的发展和完善、规范... 行政应急性原则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其内涵和外延具有模糊性。若要明晰行政应急性原则的定义,需对作为其目的的“公共利益”予以界定,明确其适用的社会状态和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行政应急性原则具有指导应急法制的发展和完善、规范和指引行政应急权的行使和作为应急行为司法审判依据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以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和最大限度保障人权为判断标准,将效率原则、比例原则以及尊重和保障宪法基本权利原则归纳为行政应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应急性原则 价值 效率原则 比例原则 尊重和保障宪法基本权利原则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隐私伦理的重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国际 何冬梅 《理论界》 2011年第12期25-26,12,共3页
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空间的特性,导致了网络中的参与者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道德监督和约束的缺失,尤其是道德的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松懈,所以隐私伦理的维护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作为维护隐私伦理的重要保障之一,法律信仰尤其是基于... 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空间的特性,导致了网络中的参与者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道德监督和约束的缺失,尤其是道德的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松懈,所以隐私伦理的维护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作为维护隐私伦理的重要保障之一,法律信仰尤其是基于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权利意识的培养,是重建隐私伦理的重要替代选择。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权利意识,树立公民对于权利的尊重态度,对于隐私伦理的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约束 权利尊重 伦理重建
原文传递
承认的形式以及教育意义 被引量:66
15
作者 金生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5,共7页
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是承认的三种形式。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教育中的交往结构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其精神品格是通过教育对他的"特殊性"的承认获得发展的。教... 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是承认的三种形式。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教育中的交往结构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其精神品格是通过教育对他的"特殊性"的承认获得发展的。教育承认包括了爱与关怀、权利的尊重、社会重视以及完整发展的内涵。在这种承认的教育关系中,不仅儿童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有尊严的自我,培养了主体间的道德感和共通感,而且教育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友爱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尊重 社会重视 教育承认
原文传递
宪法第十条第一款本义探寻——一种具有历史维度的宪法教义学尝试
16
作者 熊建明 《东南法学》 2022年第1期102-131,共30页
理解宪法第十条第一款最为适宜的语境,当为新中国历史上五个宪法文本,兼采历史维度的宪法教义学范式,并将城市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老城市和新城市,方能析出其规范本义。对老城而言,新中国城市土地,尤其是供市民居住房屋所占土地,是一... 理解宪法第十条第一款最为适宜的语境,当为新中国历史上五个宪法文本,兼采历史维度的宪法教义学范式,并将城市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老城市和新城市,方能析出其规范本义。对老城而言,新中国城市土地,尤其是供市民居住房屋所占土地,是一直实际存在着私人所有权的,即使“文革”时激进的一律国有化政策盛行之时,也是如此。因此,本款真义,必须以承认、尊重、保护市民房屋所占土地所有权为前提,并且这一前提具有溯及效力,可推翻、纠正以回复“文革”时代被激进的国有化土地私有产权。于新城(含老城扩展所成新城区)而论,在成为城市之前,是位居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分两类:一是围绕村落的农业生产及辅助用地;二是供村民生活居住而聚拢的村落用地,即宅基地集中连片地段。第一种区域若变成城市,被征收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农户既是村集体成员,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第二种区域若变成城市,宅基地早已失去经济功能,只供农户无偿常住,在原初意义上,具有所有权属性,被征收的土地的权利主体应当且只能为农户。因此,本款真义,必须以集体所有土地区位、功能等为基础,承认并尊重其原初意义上的所有权属性,且同样具有溯及性。综合新旧城市,理解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必须以国家所有之前最为初始并持续存在于土地上,包括所有权在内的各种权利配置为前提,并做出妥当合理合法的制度上的过渡安排,以确保未来进入城市的土地,一律为国家所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五个宪法文本 历史维度宪法教义学 尊重土地权利 初始配置
原文传递
承认理论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珺颖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5,共4页
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发展,青少年的自由完整成长更是如此。个体的精神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升华,而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是一种相互承认、相互习得的互动过程,在这种... 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发展,青少年的自由完整成长更是如此。个体的精神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升华,而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是一种相互承认、相互习得的互动过程,在这种承认的教育关系中,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作为教育承认的三种形式,给予每个学生以爱的关怀,承认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引导学生摆脱身份焦虑、寻求自我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尊重 社会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