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传统知识赋权的法理分析及其权利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晓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50-53,77,共5页
传统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地被人们所揭示和认识,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赋予一定的权利是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根本。由于传统知识传承人不间断的付出,传统知识易被破坏且难以再生,以及其本身的使用习惯等,使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的... 传统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地被人们所揭示和认识,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赋予一定的权利是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根本。由于传统知识传承人不间断的付出,传统知识易被破坏且难以再生,以及其本身的使用习惯等,使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的赋权成为可能。"传统知识权"除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某些基本特征外,尚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传统知识 赋权 权利特征
下载PDF
知识产权权利特征和权利体系的立法研究——以构建《民法分则》中“知识产权法总则”为目标
2
作者 王进 《法大研究生》 2018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民法典的设立不在于'重述'民事特别法的各项规则,而在于为民事特别法设立一般法。知识产权法在我国并无一般法,在各项特别法之上,有必要明确知识产权有别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分标准——知识产权的权利特征,也有必要明确各项知识... 民法典的设立不在于'重述'民事特别法的各项规则,而在于为民事特别法设立一般法。知识产权法在我国并无一般法,在各项特别法之上,有必要明确知识产权有别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分标准——知识产权的权利特征,也有必要明确各项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的权利体系。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构成知识产权法的'总则'。这是《民法总则》为《民法分则》遗留下的任务,也是《民法分则》发挥其在知识产权领域重大作用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分则 知识产权法总则 权利特征 权利体系
原文传递
权利要求特征驱动的专利关键词抽取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俞琰 尚明杰 赵乃瑄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620,共11页
由于目前专利关键词抽取主要依据通用文本关键词抽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专利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特征驱动的专利关键词抽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的候选关键词选取、基于信息增益比的冗余候选关... 由于目前专利关键词抽取主要依据通用文本关键词抽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专利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特征驱动的专利关键词抽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的候选关键词选取、基于信息增益比的冗余候选关键词去除和融入特指度的候选关键词权重等四个主要步骤。真实专利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权利要求特征驱动的专利关键词抽取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取 权利要求特征 TF-IDF
下载PDF
论党员权利的特征、实质和限度 被引量:3
4
作者 艾国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党员权利是指党员依据党章以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为实现党的利益而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和影响党内事务的资格。党员权利与公民权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党员权利实质上是党员的主体地位在党章上的反映,是党章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确... 党员权利是指党员依据党章以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为实现党的利益而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和影响党内事务的资格。党员权利与公民权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党员权利实质上是党员的主体地位在党章上的反映,是党章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确认。党员权利的限度是指为防止党员滥用权利而对党员权利的内容和行使方式做出的必要的限制,它反映了党员权利的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权利 党内民主 党员权利特征 党员权利的实质 党员权利的限度
下载PDF
论法律权利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永清 《法学杂志》 1988年第2期18-19,共2页
法律权利就是指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主体的一定利益和要求。它有以下特征: 第一,法律权利的内容是社会主体的一定利益和要求。构成法律权利内容的利益和要求是指那些反映了社会主体的基本存在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的经济要求... 法律权利就是指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主体的一定利益和要求。它有以下特征: 第一,法律权利的内容是社会主体的一定利益和要求。构成法律权利内容的利益和要求是指那些反映了社会主体的基本存在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的经济要求与政治现实的利益和要求。这些利益和要求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们比较集中和综合地反映了一个社会或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传统诸情况,是影响该社会或时代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向的主要因素。这里必须注意:社会各主体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不都是一致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他们的利益和要求还往往表现于对立两派的利益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体 法律权利 权利特征 社会利益 发展趋向 权利内容 经济要求 特殊权利 突出特点 程序权利
原文传递
对传统知识赋权的法理分析及其权利特征的探讨
6
作者 宋晓亭 《知识产权法研究》 2008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传统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地被人们揭示和认识,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赋予一定的权利是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根本。由于传统知识传承人的付出,传统知识易被破坏且难以再生,其本身的习惯使用等使传统知识的赋权成为可能。'传统... 传统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地被人们揭示和认识,对传统知识在法律上赋予一定的权利是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根本。由于传统知识传承人的付出,传统知识易被破坏且难以再生,其本身的习惯使用等使传统知识的赋权成为可能。'传统知识权'除了具有上述知识产权的某些特征外,尚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赋权 权利特征
原文传递
试论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撰写形式与保护范围 被引量:2
7
作者 范胜祥 樊晓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105,共6页
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是指产品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部分或者全部由方法特征进行限定。对于这类权利要求,各国对于其可专利性存在不同的规定;对于方法特征对整个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看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应... 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是指产品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部分或者全部由方法特征进行限定。对于这类权利要求,各国对于其可专利性存在不同的规定;对于方法特征对整个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看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也存在不同的做法。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的各种相关规定,对于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尝试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 保护范围 举证责任
下载PDF
高校学生评教权的渊源、性质和特征
8
作者 何景春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7年第8期45-50,共6页
高校学生的评教权直接来源于学生受教育权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也来源于其受教育权的防御权功能;从根本上讲,学生评教权源于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学生评教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是为着教师教学权这一准公权力的合理运行而准备,... 高校学生的评教权直接来源于学生受教育权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也来源于其受教育权的防御权功能;从根本上讲,学生评教权源于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学生评教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是为着教师教学权这一准公权力的合理运行而准备,产生的并为广泛的社会主体,特别是也为评教相对人认可,因而具有正当性的权利;学生评教权之所以在高校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中有表达的权利、影响的效力,是由它作为受教育者的一种权利所必须的;如果说由于它的行使最终使部分教师的教学权及与教学权相联系的利益受到制约、调整或其它的影响,那也只是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获得了他应得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权利渊源 权利性质 权利特征
下载PDF
从宋、明、清椅子看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权力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东旭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尊卑",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在从祖先崇拜到集权体制的变化中,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家具开始折射出不同的权力特征。而在从"席位...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尊卑",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在从祖先崇拜到集权体制的变化中,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家具开始折射出不同的权力特征。而在从"席位"到"交椅"的权力变迁中,座椅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匠人技艺和皇权礼制的博弈。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代表和高型家具的成型鼎盛时期,宋、明、清时期的椅子设计各具特色,对这三个时期椅子的形式、材质、装饰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能管窥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权力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椅子 传统家具设计 权利特征
下载PDF
试析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理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茜 樊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8,18,共4页
诺齐克主要从个人权利的获取、个人权利的转让以及对个人权利的矫正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个人权利理论。在诺齐克看来,个人拥有的权利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排他的,并且,个人对其拥有的权利享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性。批评者们通常认为,由于诺齐克... 诺齐克主要从个人权利的获取、个人权利的转让以及对个人权利的矫正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个人权利理论。在诺齐克看来,个人拥有的权利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排他的,并且,个人对其拥有的权利享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性。批评者们通常认为,由于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理论缺乏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所以,他不仅没有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完全清晰的、能够得到充分辩护的权利观念,而且亦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权利获取以及矫正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齐克 个人权利 个人权利特征 面临的问题
下载PDF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高校发明专利维持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婷 刘洁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8期99-107,共9页
高校发明专利的维持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专利创造情况,而且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有直接影响。高校专利维持决策研究重点关注高校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选取我国90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发明专利为研究样本,针对其在2007-2012... 高校发明专利的维持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专利创造情况,而且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有直接影响。高校专利维持决策研究重点关注高校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选取我国90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发明专利为研究样本,针对其在2007-2012年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利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探究授权发明专利维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专利技术先进性、技术稳定性、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独立性、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对于发明专利维持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发明专利个体特征和高校权利人组织特征会影响发明专利维持情况。为提升高校专利管理水平,提出应优化高校专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专利转化实施、促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强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维持 影响因素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发明专利个体特征 高校权利人组织特征
下载PDF
技术秘密的司法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新柱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1-122,共2页
在分析技术秘密的权利特征的基础上,给出技术秘密的定义,并认为:技术秘密侵权行为、侵权(违约)责任赔偿的基本原则是司法保护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秘密 权利特征 违约 赔偿 司法保护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下载PDF
生育权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道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34-39,共6页
生育权的本质是自然人生育的人身自由,是自然人人格要素之一,应定性为人格权。男女生育权平等但非同等。男女生育权共同的权能有生育选择权、生育信息知情权等,无"生育隐私权"权能,且生育选择权是相对的、有限的。女性生育权... 生育权的本质是自然人生育的人身自由,是自然人人格要素之一,应定性为人格权。男女生育权平等但非同等。男女生育权共同的权能有生育选择权、生育信息知情权等,无"生育隐私权"权能,且生育选择权是相对的、有限的。女性生育权较男性生育权有更多的可选择内容和更大的知情权范围,独有生育健康权权能。我国生育权立法亟待完善,以加强保护生育权和解决夫妻生育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权 自然人 人格权 权利特征
下载PDF
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法理意蕴、规范基础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文松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89-95,共7页
从法理层面而言,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具有特定的法理意蕴,但并没有逾越传统受教育权的权利基础,而是更为强调教育权利的公平性与优质性,反映着公民对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从规范层面而言,国际公约体现出的域外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 从法理层面而言,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具有特定的法理意蕴,但并没有逾越传统受教育权的权利基础,而是更为强调教育权利的公平性与优质性,反映着公民对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从规范层面而言,国际公约体现出的域外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共识、宪法文本关于“权力—义务”构造体系的根本阐述以及作为从文本走向实践主体依据的基础法律是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规范基础的集中展现。从价值层面而言,推动公民基本权利整体品质的提升、助力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解决、促进美好教育需求的理性表达是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价值取向的整体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优质受教育权 权利特征 宪法文本 矛盾隐退
下载PDF
昆明哦客商贸有限公司、熊志民与李长友等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名为股权转让,但转让各方资金往来表现为借贷关系,存在以债务清偿为股权返还条件、转让后受让方未接手公司管理、表达了担保意思等不享有股东权利特征的,应当认定为股权让与担保,股权让与担保权人仅为名义股东,不实际享有股东权利。股... 名为股权转让,但转让各方资金往来表现为借贷关系,存在以债务清偿为股权返还条件、转让后受让方未接手公司管理、表达了担保意思等不享有股东权利特征的,应当认定为股权让与担保,股权让与担保权人仅为名义股东,不实际享有股东权利。股权让与担保人请求确认自己享有的股权的,应予支持。在清偿完被担保的债务前,股权让与担保人请求变更股权登记至其名下的,不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与担保 股东权利 权利特征 借贷关系 债务清偿 资金往来 股权转让 名义股东
下载PDF
论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上官文庆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81-82,共2页
现行知识产权法上所规定之权利的要素,具有主体明确、客体专有及期限性的特征。传统中医药知识不完全符合这些特征。但是,从法理上分析,以现行知识产权法上的权利要素特征,作为判断传统中医药知识能否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标准的观念,... 现行知识产权法上所规定之权利的要素,具有主体明确、客体专有及期限性的特征。传统中医药知识不完全符合这些特征。但是,从法理上分析,以现行知识产权法上的权利要素特征,作为判断传统中医药知识能否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标准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可知识产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医药 知识产权 权利要素特征
下载PDF
Labour Force and Its Realization in Labour Relationships
17
作者 Martina Kovalcikovlia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4期291-294,共4页
The personal rights are the institute of civil law. They are the subject of legal regulation in Provisions § 11 and follows of Slovak Civil Code.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 does not offer their definition, only enu... The personal rights are the institute of civil law. They are the subject of legal regulation in Provisions § 11 and follows of Slovak Civil Code.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 does not offer their definition, only enumeration. Therefore, this situation makes good area for discovering if there are the next personal rights which have characteristic nature of this institute.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in which private relationships the personal right has the conditions for its full real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discover in which kind of private relationships exist the personal rights which is typical for these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value of human personality--labour force. In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labour force and tries to show that labour force is the next personal right,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sis,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synthesis.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t is labour force analyzed through its realization in labour relationships. This part of the paper tries to show that labour force is personal right typical for labour relationships, using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synthesis, and generalizati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tries to evoke the discussion if the labour force is right or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 rights labour force labour relationships
下载PD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tentable Applications in Japan: An Analysis Using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Documents 被引量:1
18
作者 Fuyuki Yoshikane Chizuko Takei +2 位作者 Keita Tsuji Atsushi Ikeuchi Takafumi Suzuki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9期639-650,共12页
This study examined Japanese patents in terms of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documents that resulted in the acquisition of righ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s and paten... This study examined Japanese patents in terms of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documents that resulted in the acquisition of righ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s and patentability of applications. The groups of approved applications and those that had not been approved were compared for 12 variables: publication time lag; numbers of inventors, classifications, pages, figures, tables, claims, priority claims, countries for priority claims, cited patents, and cited non-patent documents; and median of citation age. Furthermor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s in which patent applications were automatically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random forests. As a resul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p 〈 .001): the numbers of inventors, pages, figures, claims, priority claims, and countries for priority claim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the group of approved applications, while the time lag until publication was smaller. In particular, the publication time lag and the numbers of inventors, pages, and figures were variables representing the features that largely contribute to discriminating approved applications in the classification using random forests, which implies that these have relatively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paten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atent analysis sociology of science JAPAN
下载PDF
Is a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Justifiable?
19
作者 Tetsu Sakura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11期983-996,共14页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he view that there is a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and consider why we should regard this issue as decisive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he view that there is a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and consider why we should regard this issue as decisive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 also note that there has been almost no discussion about the holder of the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that is, who is to hold this right. After comparing John Rawls' argument against the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and Thomas Christiano's argument for it and showing similarities and cri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ir arguments, I insist that we ought to be sensitive when proclaiming that democracy--be it a minimally egalitarian democracy or a more exacting one--is a universal value. We have sufficient cause to consider carefully not only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but also the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country before we proceed to an even limited intervention in the name of the protection of a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If the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is not just a right to vote, but a right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and enjoyment of democracy,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group right that pertains to a human population that legitimately claims political self-determination. Any human population that insists on the democratic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ir political will is both able and entitled to establish and administer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regardless of the diversity of its ascribed o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 group with a firm political ident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to claim and exercise the human right to democ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DEMOCRACY LIBERALISM TOLERATION SELF-DETERMINATION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group right
下载PDF
侵权责任视角下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的认定
20
作者 刘思婷 《互联网天地》 2022年第2期24-29,共6页
1引言在目前广泛讨论的个人信息赋权模式下,权利概念的形式理性的基本要求往往被忽视,即所谓的个人信息权是否达到了排除效能、归属效能,还有社会典型公开性的检验,是否达到形式理性所要求的权利特征。笔者认为,目前只是走在权利化的道... 1引言在目前广泛讨论的个人信息赋权模式下,权利概念的形式理性的基本要求往往被忽视,即所谓的个人信息权是否达到了排除效能、归属效能,还有社会典型公开性的检验,是否达到形式理性所要求的权利特征。笔者认为,目前只是走在权利化的道路上,更多应从司法实践上,即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如何协调好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法与专门法的复杂关系,如何实现个案裁判中法律适用的统一等问题进行研究回答,以实现个人信息上承载的权益的保护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理性 个人信息权 《民法典》 侵权责任 权利概念 个人信息保护 合法性基础 权利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